第十五集 徐州之爭

字數:14522   加入書籤

A+A-




    京城許都,司空府中。
    曹操:先生又有何妙策
    荀彧:那劉備既受朝廷封敕,則明公不妨以天子名義,詔令劉備去討袁術,兩邊必然相並。呂布與陳宮早有取徐州之意,此時必生異心;待徐州生亂,我再發兵取之,則必獲漁翁之利,毫不費力。此為驅虎吞狼之計也。
    曹操大喜,立即假傳天子詔命,發往徐州。
    劉備開讀詔書,隻得領命,留張飛守徐州,陳登輔之,自與二弟關雲長統領馬步軍三萬,離徐州望南陽進發。
    袁術聞說劉備來犯,不由大怒:這個織席販履大兒賊,我不伐你,反倒來惹我!
    乃使上將紀靈起兵十萬,前往迎敵,兩軍會於盱眙。激戰月餘,雙方互有勝敗。袁術見不能取勝,遂寫信給呂布,許諾送糧二十萬斛,誘使其襲擊下邳,攻破劉備後方。
    呂布見信,本不欲與劉備為敵,即召諸將商議。陳宮卻要奪占徐州以拒曹操,以為好友邊讓報仇,遂竭力慫恿,讓呂布聽從袁術之請。
    呂布之意乃決,遂令張遼、臧霸率領水軍,自領步軍,水陸東下,抵達下邳。
    事有巧合,恰逢當時張飛部將正與曹豹丹陽兵鬥毆相爭,下邳城內大亂。呂布早晨到達白門城下,曹豹便率丹陽兵打開城門,迎接女婿進城。
    張飛聞說呂布襲奪下邳,怒不可遏,自徐州引兵殺至。
    呂布聞報,暗命臧霸引一萬兵馬去取徐州,自己則和陳宮高坐在白門樓上待敵。因大笑道:這個環眼賊,屢次小覷於我。此城已經歸我,看你還有何能為
    張飛飛馳而至,在城下揚鞭大罵:無義之賊!我兄長可憐你走投無路,加以收留,你卻趁我二兄遠出襲奪城池。待某殺進城去,將你剝皮剜心!
    於是揮令三軍,奮力攻城。不料徐州軍遠來疲憊,又無攻城器械,此時仰攻堅城,力不從心。被城上一番箭雨,殺傷小半,餘者紛紛掉入護城河中。
    陳宮在城上看得清楚,揮動令旗。張遼開城出擊,徐州軍大敗,簇擁張飛還走奔回。來至徐州,卻見城上已換了呂布旗號,是被臧霸詐做張飛回軍,賺進城去。
    張飛怒不可遏,又無力攻城,隻得引殘部奔向淮南,來見兄長劉備。
    呂布見張飛敗走,遂至徐州,傳令臧霸好生看護劉備家人,不許打擾傷害;隨即派人,去壽春催促袁術所許糧草。
    袁術聞聽徐州已歸呂布,於是反悔承諾,隻顧與劉備爭戰,全不以送糧給呂布為念。
    消息傳至許都,曹操不由大喜,激讚荀彧神機妙算。遂率馬步三軍出離許都,兵臨武平,預備先與劉備合擊袁術,然後趁勢吞並徐州諸郡。
    武平守將乃是袁術所置陳相袁嗣,聞說曹操兵至,不發一矢,望風納降。
    曹操便令袁嗣為武平太守,遣使約會劉備,對袁術軍兩麵夾攻。
    不料劉備兵少,又見張飛來報徐州已失,心中慌亂,遂中袁術之計,落入重圍,自顧不暇,無法與曹兵合力。使者在轉回途中,複被淮軍所獲,遂致兩麵軍情不通。
    曹操不見使者回轉,知道必是落於敵手,於是親率數十騎侍衛,前往偷窺袁術軍營柵。
    未料剛近淮軍營盤,已被袁軍遊哨發現,於是發號示警。紀靈立刻聚集帳前諸將,親率千餘兵馬,出營圍擊。
    曹操見淮軍三麵包抄而至,回馬便逃,避之不及,危險萬狀。幸得部下秦邵字伯南,危急間奪了曹操紅袍,穿在自己身上,在袁術軍中往來衝突,吸引敵軍注意。
    夏侯惇趁此機會,保著曹操衝出重圍。
    袁術部將認準穿大紅袍者就是曹操,遂並力攻擊,最終殺之,複乘勝直襲曹操大營。
    曹操大敗,隻得班師回到許都。乃將秦邵之子秦真認為義子,改名曹真,養在府中。
    鏡頭轉換,按下曹操,複說劉備。
    曹軍敗回許都,劉備便成孤軍,深陷重圍。仰仗關、張二位兄弟奮其神勇,於夜間保護玄德透圍而出,率領殘部逃往海西。
    劉備一路饑餓疲憊,無處落足,狼狽不堪。
    從事孫乾獻計:不如再投徐州,依靠呂布。
    劉備此時走投無路,隻得聽從,遂派人持書前往徐州,向呂布謙辭厚幣,請求投降。
    呂布見到劉備使節,觀其書信,拿不準主意,因向陳宮問計。
    陳宮進言:在下以為,將軍與劉備此時主客之位已易,不如納之以為羽翼,共抗曹操。
    呂布:先生此言深獲我心焉。況且袁術違約毀諾,不肯運送糧草前來,是真小人也。徐州既然已到我手,劉備長者,必不討回。則何不請其回來,為我臂助哉
    便就立即準備車馬,使張遼為使,去迎接劉備回來。
    張遼欣然領命前去,到海西見了劉備,將其弟兄三人接回。
    將至徐州,臧霸早已出城三十裏相迎,因得以再次與關羽、張飛相會,自然高興;又恐張飛記恨前番偷襲徐州之事,私下裏極力解說。
    張飛笑道:此皆是那陳宮在背後搞鬼,三姓家奴唯利是圖,與賢弟何幹況且賢弟入城後不枉殺一人,不動徐州府庫中一絲一文,我豈不知
    臧霸聞聽,感激莫名,遂與張飛約為刎頸之交,自此親如兄弟。
    於是劉備在張遼、臧霸伴隨之下重入徐州,心中感慨今非昔比,主客倒置。
    呂布在府衙中為劉備設酒壓驚,又裝模作樣欲將徐州還給劉備。劉備自然是極力推辭,聲稱自己德薄不足以為守,情願舉州相讓,唯命是從。
    呂布大喜,遂上書朝廷,表奏劉備為豫州刺史,駐守小沛,呂布自稱為徐州牧。自此之後,天下皆稱劉備為“劉豫州”,但輕視呂布為人,卻不以“呂徐州”稱之。
    鏡頭轉換,按下劉備,單說呂布。
    呂布奏表傳到許都,獻帝且驚且喜,當殿議於群臣。
    曹操雖然勃然大怒,但新敗於袁術之餘,再也無力南征,隻得以退為進,且為顯自己大度,並欲安撫呂布以敵袁術,遂主動三請獻帝,奏請任命呂布為平東將軍,封平陶侯。
    獻帝大奇,自然一一照準施行,便派天使至徐州宣詔,封贈呂布及劉備,使其二人互為犄角,共禦淮南袁術。
    由此徐州名義上重新歸附朝廷,於是改元建安,以示慶賀。
    字幕:建安元年(公元96年),六月夜半,下邳城中。
    呂布正與新納之婦曹氏在府衙歡飲,忽聞城外喊聲大起,金鼓齊鳴。呂布大驚,剛要使人前去探聽何事,張遼已急如星火,闖進府中。
    呂布:文遠來的正好。外麵發生何事,如此喧鬧
    張遼:袁術惱怒明公收留劉備,以高官厚祿慫恿郝萌叛亂,現已兵臨城外!
    字幕:郝萌,河內人。並州兵馬統領,與張遼、臧霸、高順並列為呂布麾下四大庭柱。
    呂布聞聽大怒,即與張遼同登城樓。往城下看時,見城外沸反盈天,一支軍馬正在叫喊攻城,火燭焰天。卻因城池防守堅固,一時無法攻入。
    火把照耀之下,隻見一將揮矛領先衝突,觀其衣甲穿著,正是郝萌。
    呂布見其來勢凶惡,且知下邳城中兵少,怕被攻破,於是命令張遼領兵死守,自己回至府中,帶領家眷從南門出城,逃往高順營寨。
    高順見了呂布大驚,問道:將軍夤夜之間,領家眷來至小將營中,卻是為何
    呂布不知高順與郝萌是否通謀,遂隱而不宣其名,故意罵道:張文遠報說有人反叛,但未知謀叛之將為誰。某登城看時,隻聽得城外高叫之語,多為河內口音。因其攻城甚急,我才令文遠死守下邳,自領家眷來見將軍,調兵前往平叛。望賢弟救我!
    一邊訴說,一邊詳觀高順臉色,看其如何反應。
    高順聽呂布如此說,高聲叫道:河內之將,不是郝萌卻是哪個將軍不必憂心,待俺將其拿來,交與將軍發落即可。
    於是親率其部,前往平叛。到了下邳城外,果見是郝萌所部河內軍正在攻城,於是下令弓弩齊發,往前衝擊。
    郝萌部下不防背後竟有兵來,被射殺無數,當時大亂。
    高順看見副將曹性正與郝萌並馬立於陣中,指揮眾軍攻城,高聲叫道:曹性,呂奉先須對你不薄!因何反聽他人挑唆,行此叛亂今呂將軍已出城外,你不投降,卻待何時
    曹性回頭見是好友高順,又聞呂布不在城中,感到大事不好。於是靈光一閃,多虧腦筋轉得夠快,遂即於陣前反正,回馬一刀,劈向郝萌。
    郝萌驚怒應戰,躲過刀鋒,一槍刺傷曹性大腿,鮮血湧出。
    曹性大叫一聲,卻不後退,隨即拖刀回斫,斬斷郝萌持槍右臂。
    高順迎頭趕來,乘勢將郝萌斬於馬下,下馬割了首級,挑於旗杆之上,高喊招降。
    郝萌部下見到主將授首,齊聲願降,丟盔棄械,不敢再戰。高順獲得全勝,見曹性受傷不輕,遂令隨從用軟床擔著,回到營中往見呂布,獻上郝萌首級。
    當時天光已經大亮,呂布於是升帳聚將,先重賞高順、張遼。又問曹性:此事起源如何,你可據實說來。若說實情,繼往不咎。
    曹性:是郝萌受袁術鼓動,這才造反,其餘內情,某實不知。
    呂布:郝萌行此大逆,絕非一人可以為之,必有同謀。你實話回我,同謀者為誰
    曹性遲疑片刻,見呂布目露殺機,右手已按於劍柄之上。隻得將心一橫,眼望座中陳宮,將手一指說道:依郝萌所說,同謀便是陳宮!
    陳宮坐在呂布旁側,聞之臉色大變,滿帳諸將皆驚。
    呂布看了陳宮一眼,雖知此話定有緣由,卻念其平定兗州大功,不欲就此反目為仇,遂淡淡說道:此必是郝萌離間之計,以堅部下叛亂之心,胡亂攀扯,豈能騙我陳公台乃是忠義之士,將軍此話今後不可再對他人提起。你今能臨陣反正,亦算有功,某便將郝萌部曲交由你來帶領,這便回帳養傷去罷。
    曹性見不追究自己罪過,已經心滿意足,哪敢繼續持對陳宮施禮謝恩退出。
    呂布又命臧霸:將軍可收郝萌散兵於徐州境內,再聚合孫觀、吳敦、尹禮等眾,屯於開陽一帶,為我徐州外部藩屏。此任非輕,將軍慎之。
    臧霸稱喏,領命而去。自此之後,臧霸便即獨領一軍,單等師父史子眇指令。
    呂布因恨陳宮反複,雖不點破,心中已存介蒂,從此對陳宮所獻之策,便多不采納。
    字幕:建安二年,臧霸率軍攻陷莒縣,擒殺琅邪國相蕭建。
    經此一戰,臧霸得到琅邪國全部輜重,並且全部留為已用,不曾交至呂布大營。呂布聽說,心生疑忌,便欲親自領兵前去索取財物。
    高順急忙勸阻道:隻可令一偏將,持將軍手詔前去索取即可。將軍威名遠揚,遠近畏懼,何必自己去索取財物!萬一臧霸拒交,豈不是自損威名
    呂布不聽,竟自提兵離開徐州,前到莒縣索取。大軍來到莒縣,因見城門緊閉,忽想起昔日郝萌之變,更是起疑,以為臧霸果有二心,便令三軍圍城,四麵攻打。
    當時臧霸新得莒縣,焉有不閉門堅守之理此時忽見呂布舉兵來攻,不知其本意如何,隻好分兵派將堅守城池,全力抵禦。
    呂布攻城不入,挨至營中糧盡,隻得空手而歸,回到徐州。因而心懷羞愧,對高順說道:某不聽賢弟之言,果有此敗。某乃蓋世英雄,卻被部下所欺,實足蒙辱!
    高順答道:溫侯休惱。某料臧霸不至於反,必派人來請罪。
    不久之後,臧霸果然親修書信,派人前往徐州說明誤會,但呂布心實恨之。臧霸心知肚明,若不是師父讓自己利用呂布勢力反曹,早有反呂自立之意。
    鏡頭轉換,按下呂布,複說袁術。
    一騎絕塵,自徐州馳往淮南,馳報壽春:呂布收納劉備,重新聯盟;郝萌叛亂被平,反被部將曹性所殺;其手下兵馬,全部為臧霸所並。
    袁術聞報,以掌擊案,勃然大怒:如此一來,反而養成呂布氣勢,又促成其與大耳賊聯盟,此恨怎休!眾卿家,隨我盡起壽春人馬,東征徐州!
    謀士楊大將阻諫道:主公不可。呂布與劉備皆非易與之輩,兵交難解;又聞涇縣黃巾餘部大起,聲勢頗為浩大。彼若乘主公遠征之機襲擊壽春,主公回救不及,豈不怠哉
    袁術:先生所言雖是,但不殺呂布,此恨怎消!
    正在舉棋不定,進退為難之際,忽聽人報:府外有孫堅長子孫策求見。
    袁術大喜道:當初孫堅死後,軍隊部曲皆為我吞並。當年孫策隻有十七歲,算來今年二十,已經長大成人。孫策若有其父之勇,我即還他舊部,替我平定江東,豈不是好
    楊大將:主公可命人喚其進帳,詢問來意若何,再作打算。
    袁術:此計不錯。來人,傳喚孫策入來。
    孫策當時候於帳外,聞說“傳喚”二字,不由將虎目立起,劍眉高挑,怒火萬丈。
    字幕:孫策,字伯符,孫堅長子,吳氏所出。
    鏡頭閃回,敘述孫策經曆。
    孫堅當年隨同朱儁攻打黃巾之時,留下家人住在壽春,其時孫策正當少年。
    孫策十幾歲時,即在壽春結交名士,已小有名氣,頗有乃父之風。
    時有舒縣人周瑜,字公瑾,欽慕孫策之名,專程到壽春拜訪。兩人同歲,均是少年有誌,英達夙成,因而一見如故,便即推誠相待。
    周瑜勸孫策移居舒縣,讓出自家大宅給孫策居住,且升堂拜母,世人稱為總角之好。
    孫堅被黃祖所殺,消息傳到舒縣之時,孫策方才虛歲十七。因將父親遺體葬在曲阿,幾乎痛哭至死,將父仇牢記在心,並無一日忘懷。
    處理喪事已罷,孫策舉家遷到江都。因四處打聽名人賢士,欲求為己出謀劃策,先報父仇,其後恢複父親舊時所創基業。
    時有揚州名士張紘,字子綱,正為母親守孝,居住江都。孫策數次拜訪,最終得見,遂以師禮待之,告訴自己之誌。
    孫策:目前漢祚衰微,天下紛亂,英雄豪傑擁兵自重,各圖發展,無人扶危濟亂。先父曾與袁氏共破董卓,功業未遂,不幸被黃祖所害。某雖年輕識淺,但卻有心要幹一番事業,欲到袁術處,請其將先父舊部交還,後到丹陽依靠舅父吳景,收集流散兵士,東據吳郡、會稽,替先父報仇雪恥。然後臣服朝廷,以為漢室外藩,建功立業。不知先生以為如何
    張紘聽了孫策誌向,心下不以為然,遂借辭推托道:在下識見簡陋,且又服喪在身,對公子所言之事,實在難以幫襯。
    孫策再拜請求,眼中落淚:先生名聞遐邇,四方無不向往仰慕。小可誌向成與不成,皆由先生一言而決,定要直言教我。若某誌向得伸,大仇得報,決不忘記先生教誨之恩。
    說到動情之處,不由失聲痛哭。
    張紘見孫策言辭慷慨,為其忠義豪壯之氣所感,這才雙手攙起,推心置腹道:昔周朝王道陵遲,齊桓、晉文方應運而起;若王室安寧,諸侯則隻能貢奉周朝,盡臣子本分,焉能各抒己誌公子繼承先父威烈,驍勇善戰,假如真能棲身丹陽,召集吳郡、會稽兵馬,則荊揚二州自可掃平,報仇雪恨指日可待。那時公子憑倚長江,奮發威德,掃除群雄,匡扶漢室,所建功業當不亞於齊桓、晉文,定會流芳千古,豈止僅作外藩然目前時世艱難,若公子果想建功立業,當南渡吳地,揮戈江東。在下必將與故交好友前去輔佐,絕不食言。
    孫策大喜,心中激蕩難平:如此當依先生之計,前往袁公路處,借先父舊部兵馬。隻是老母幼弟不便同行,望先生不棄,多加照顧。
    張紘痛快應允:公子自管去,不須多囑。某當遊說故友豪傑,以待將軍歸來。
    孫策遂將老母幼弟托付給張紘,這才趕赴壽春,來見袁術,陳述借兵報仇之誌。
    閃回結束。孫策聞說帳內“傳喚”於己,遭此輕視,不由怒火高漲,便要轉身離去。但轉念想到此來目的,以及張紘所囑,立刻心平氣和,昂首入帳,以晚輩之禮拜見袁術。
    袁術待其施禮已畢,急命平身,賜座奉茶。因詳觀孫策形貌,見其頗有其父當年氣概,且能屈能伸,不由點頭暗讚:文台有子如此,實可嘉慰!
    孫策:侄兒此來,是欲請世伯大人將我先父舊部交還,並請再借用數千人馬,往江東恢複我父舊日基業,並殺黃祖報仇。則伯父大恩,沒齒不忘。
    袁術:我已命你舅父吳景為丹陽太守,你可前去投奔;就便召集兵勇,以為部曲。
    畫外音:孫堅死後,袁術表奏吳景任丹陽太守,命其攻伐前太守周昕,原本是借刀殺人之計。不料吳景大敗周昕,並就此占據丹陽郡,再也不服袁術調遣。此次袁術令孫策自去招兵,自己卻不費一草一兵,無非是重施故計。
    孫策見其不肯歸還父親舊部,更不可能借不到兵馬,心中憤恨。於是再次勉強平息怒氣,說道:既是如此,可請程普、黃蓋、韓當、孫河、呂範,與我同行。
    袁術:這可依你。中軍侍從官,速請此五人前來,使與孫郎相見。
    鏡頭轉換,按下袁術,單說孫策。
    於是孫策、程普、黃蓋、韓當、孫河、呂範一行六人,僅率十餘騎隨從離了壽春,前去丹陽,投靠舅父吳景。
    吳景見外甥已長大成人,想起已故姐夫孫堅,悲喜不勝,相抱痛哭一場。於是發下檄文,準許孫策在丹陽郡下屬各縣,自行召募士兵。
    孫策得到舅父支持,即與程普等往各縣招兵。這日到達涇縣境內,剛剛扯起招兵大旗,卻突遭涇縣山賊大帥祖郎襲擊。
    隻因事發突然,且又寡不敵眾,孫策落入重圍,堪堪勢危。幸得程普拚死護衛,這才衝出包圍,返回丹陽,時已黃昏。
    孫策不顧身上有傷,腹中無食,立即召集黃蓋等五十餘人,趁夜殺回涇縣。因知賊眾過千,仍舊眾寡懸殊,於是下令分頭舉火,虛張聲勢,如有千百人之狀。
    祖郎不知對方虛實,當即倉惶單人獨騎敗逃,部下數百人逃走不及,由此盡歸孫策。
    孫策又募兵數日,複得數百軍馬,稍加訓練,與程普等引軍來見袁術。
    袁術即驚且喜,喟然歎道:孫文台有後!我若能生子如孫郎,雖死無恨矣。
    這才點齊孫堅舊部千餘人,交還給孫策統領。袁術麾下大將橋蕤、張勳等人,見孫策英武非凡,皆都慕其風采,稱為孫郎,爭相與其訂交。
    漢太傅馬日磾當時持節安撫關東,住在壽春。因在袁術府中見到孫策,不由大為驚喜,隨即表奏朝廷,委任其為懷義校尉。自此孫策之名,方為朝野所知。
    孫策治軍嚴格,部下一名騎兵犯罪,懼被孫郎嚴懲,於是逃進袁術軍營,藏於馬棚。孫策引人直入營中,將那騎兵搜出,就地斬首。事後拜見袁術,請治自己擅闖軍營之罪。
    袁術反而讚道:士兵反叛,不斬無以立威。為將者理應如此,何罪之有
    並當眾許諾,任孫策為九江太守。自此孫策聲譽日隆,軍中對其愈加敬畏。
    未料袁術為人言而無信,許諾孫策不久,卻改用親信丹陽人陳紀擔任九江太守。
    袁術念念不忘昔日舊恨,仍欲攻打徐州,遂發使前往廬江,向廬江太守陸康索求三萬斛軍糧。陸康不給,袁術大怒,又欲討伐陸康。
    楊大將見此,複又獻計道:廬江彈丸之地,明公不必親征,便用孫策為將即可。
    袁術:其肯為我所用乎
    楊大將:某聞孫策在舒縣之時,曾去拜訪陸康。陸康輕視孫策年幼,隻讓主簿接待,自己隱而不見,為此孫策懷恨在心。此時隻需略加激勵,孫策聞伐陸康,必為將軍用命。
    袁術聽從其計,即派孫策去攻打陸康,且又許願道:某偏聽人言,錯用陳紀,悔之不及。若賢侄此次拿下陸康,某定保奏你為廬江太守。
    孫策果然不計前嫌,奉命出擊,輕鬆拿下廬江,擊殺陸康,凱旋歸來。
    袁術居然又出爾反爾,雖撤了陳紀,卻又任用親信劉勳為廬江太守。
    孫策見袁術屢次失信,失望至極。想到父親之仇難報,霸業之誌不伸,遂在帳內自飲至醉,放聲大哭。
    適逢吳郡都尉朱治前來探望,見孫策如此,遂諫道:公子先父孫將軍在時,亦常聽我計謀。袁術久有稱帝之心,公子若以孫將軍所遺傳國玉璽為當,抵押給袁術,要求借兵去報父仇,其必大喜允承。屆時某將聯絡孫將軍舊將,一起隨公子東歸。
    孫策聽從朱治之策,遂持玉璽來見袁術,呈於案上。
    袁術驚問:賢侄此是何意
    孫策:先父舊日對江東人多有恩義,某願帶舊部兵馬,去助舅父征伐橫江。橫江既克,則可在當地召募士卒,概能募兵三五萬人。彼時某以雄兵助叔父平定天下,謀成大業,不亦兩全其美叔父若不放心時,今有先父所留傳國玉璽,願為質當。
    袁術見到傳國玉璽,兩眼早就放出光來。心中雖然不願孫策就此坐大,但自思道:如今劉繇占據曲阿,王朗占據會稽,孫策此去,未必有甚作為。看在傳國玉璽份上,何不許他!
    當即欣然許可,表奏孫策為折衝校尉,使其率父孫堅舊部五千兵馬,及數百門客東歸。
    孫策大喜,約集朱治,一如駿馬脫韁,猛虎離柙,兵發江東。
    一路之上,不斷有孫堅故人聞風來投,到達曆陽之時,已有近萬人馬。將要東渡長江之時,一支人馬押送無數軍糧而至,為首者正是總角之交周公瑾。
    故人相見,孫策大喜道:有賢弟相助,我大事成矣。
    孫、周就此合兵,遂從曆陽率部渡江,進擊橫江、當利。
    曲阿太守劉繇聞說周郎來伐,命部將樊能、張英領兵迎戰,屯守牛渚大營。孫策引兵大至,走馬奪占牛渚,得其倉庫中所有糧草輜重,由是聲勢大震。
    孫策由此連續出擊,直向曲阿。一路所向披靡,無人能擋其銳。
    字幕:劉繇,字正禮,東萊牟平人。齊悼惠王劉肥之後,太尉劉寵之侄。父名劉方,官至山陽太守。兄為兗州擊史劉岱,曾為討董十八路諸侯之一,死於黃巾之亂。
    鏡頭閃回,敘述劉繇由來。
    劉繇十九歲時,堂叔劉韙被盜匪劫持,以為人質,向劉家索取巨額贖金。劉繇召集十多人混進賊窩,趁隙將盜匪頭目斬首,成功救出堂叔,因此揚名於世。
    其後不久,劉繇被舉為孝廉,初拜郎中,遷任下邑縣長。因拒絕權貴請托,棄職逃離。又被州裏征辟,奏請將中常侍之子濟南國相罷職,因而聲震朝野。
    興平元年,劉繇受朝廷任命,接替陳溫為揚州刺史。
    揚州刺史駐地本在江北壽春,但因當時政局混亂,淮南一帶已是袁術勢力範圍。將軍吳景、孫賁時欲擺脫袁術控製,便將劉繇迎接到江南曲阿,使其得以在揚州立足。
    朝廷聞報,加授劉繇為揚州牧、振武將軍,以為牽製袁術。
    聞說孫策攻陷廬江之時,劉繇感到恐懼,因派樊能、張英駐軍江邊防禦。因慮及吳景、孫賁皆是袁術所任用之人,又是孫策親戚,就逐其二人至江北曆陽。
    於是袁術複在江北自置揚州刺史,與吳景、孫賁合攻張英、樊能。雙方相持年餘,勝負難分,處於膠著狀態。直到孫策引軍而至,一舉攻克牛渚營,乘勝進擊曲阿。
    閃回結束。樊能、張英戰敗,丟失江防,孫策乘勝而進,報入曲阿,劉繇大驚。
    時有彭城相薛禮占據秣陵城,下邳相笮融駐紮城南,俱都依附劉繇。孫策引兵到至,因見秣陵堅固,一時難下,於是首先率軍攻打笮融,三戰皆勝,斬殺萬餘人。
    笮融膽裂,緊閉營門,不敢妄動。
    孫策解決後顧之憂,轉而揮師攻打城池。薛禮守之不住,突圍逃走,孫策遂得秣陵。
    孫策入城,未及歇馬,忽然聞報:樊能、於麋等糾集兵士,複來爭奪牛渚!
    孫策大怒,立即回軍而戰,再敗樊能、於麋,俘獲萬餘人;隨即回轉秣陵,再攻笮融。先派數百兵馬誘敵出擊,假作潰敗,引敵進入埋伏圈中,然後一聲號令,伏兵盡起。
    隻聽漫天遍野,齊聲高喊:孫郎用兵如何
    聲撼敵營,地動山搖。笮融部將聞聲大潰,連夜奔逃。笮融見孫策即勇且智,越發警惕小心,深溝高壘不出。
    孫策見笮融負險固守,一時難以攻克,便引兵南向,先在梅陵擊敗劉繇別部,接著轉兵攻克湖孰、江乘等地。然後整頓部隊,到曲阿與劉繇決戰。
    劉繇聞說孫策兵至,急聚眾將商議:孫策雖然年幼,大有乃父之勇,萬萬不可輕敵。今來犯我曲阿,誰敢前去迎戰
    話聲未落,陡聞帳下一人高叫:孫策有何俱哉某願為前部先鋒!
    字幕:太史慈,東萊黃縣人。自前番辭別孔融,便來投於劉繇帳下,不得重用。
    劉繇見是太史慈,笑道:小將年少,絕非孫策敵手。但既勇氣可嘉,可為我壓後掠陣。
    於是親自引兵出城,來與孫策交戰。兩軍相遇,那劉繇一介文士,豈是孫策對手隻經兩三個回合,便遭慘敗,隻得棄了曲阿,逃往丹徒。
    孫策入據曲阿,令周瑜去追趕敗兵。
    劉繇前軍即敗,太史慈在後軍獨力難當,隻得引領部下十數騎,連夜投涇縣去了。
    周瑜大軍趕到,劉繇又棄丹徒,繼續西逃。
    孫策聞說周瑜奪占丹徒,於是再令朱治獨引一軍,去奪吳郡。朱治領命,率軍從錢塘進攻吳郡,在由拳擊敗吳郡太守許貢。
    許貢由部將保護,拚死衝出重圍。但見退路已斷,不能再回吳郡城,隻得率引殘部逃往山中,投附山賊嚴白虎。朱治乘勢攻城掠地,就此代理吳郡。
    鏡頭轉換,按下江東,複說淮南。
    袁術在壽春城中,得知孫策擊走劉繇,接連取得曲阿、丹徒、吳郡等地,不由又驚又羨又氣。既見孫策已經羽翼豐滿,不能再任意控製,於是幹脆上表朝廷,奏請孫策為殄寇將軍,賣一個人情給他,當作奪占他玉璽利息。
    繼而采納楊大將建議,檄令吳景、孫賁,以及周瑜叔父周尚等人,皆都召回壽春;複派堂弟袁胤任丹陽太守,取代周尚,打算以此控製孫郎。(本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