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集 江東就親

字數:13372   加入書籤

A+A-




    江東添兵之事,早有細作報入合肥。
    曹軍把守合肥首將,乃是揚州刺史劉馥。張遼雖於曹操自南郡北歸時奉令往守合肥,但因袁術舊將陳蘭、梅成起兵反於南陽,因而羈留於彼,並未準時到任。
    劉馥苦守合肥經年,力阻孫權已是勉力而為。此時陡聞江東增兵,且皆乘赤壁之勝盛氣而至,領兵者又皆為慣戰宿將,不由大驚,急派快馬到許都告急。
    曹操自從聞報曹仁失了江陵,退守襄陽,便知合肥必危,於是早在劉馥使者到來之前,已派將軍張喜帶兵前往解圍。
    劉馥急報至都,曹操不由大驚,便遣來使且回,還報劉馥務必堅守旬月,以待援軍;一麵又發使者南下,於路催促張喜兼程進兵,可令輜重在後,先率輕騎往救合肥。
    信使快馬加鞭,於宿縣之南趕上張喜,宣布丞相旨令。張喜領命,急選精騎一萬先行,眼見距合肥尚有五六百裏,恐違戰機,不由心中叫苦。
    按下張喜,單表孫權。
    程普援兵即至,孫權設宴接風已畢,因一時氣盛,次日便聚將升帳:孤今不用新到之將,隻率舊部輕騎突擊攻城。程德謀與魯子敬等,為我合後聲援可也。
    長史張紘出班諫道:夫兵者凶器,戰者危事也。今主恃盛壯之氣,忽強暴之虜,欲親冒矢石突陣衝鋒,徒使諸將喪氣,三軍寒心。斬將搴旗,威震敵場,此乃偏將之任,非主將應為之事。願主公抑製孟賁、夏育之勇,應懷霸王之計,則臣民有主,三軍幸甚。
    孫權:先生休急,是孤之錯,今當改之,不逞匹夫之勇便是。既是如此,命太史慈為先鋒,宋謙合後,率一萬兵馬攻城。程普、魯肅,以為後繼。
    眾將應諾,出營列陣。太史慈率軍攻打一日,城中刺史劉馥及別駕蔣濟多方防守,率滿城軍民上城,奮勇還擊。
    天色將晚,江東兵馬將合肥城牆撞得傷損多處,眼看便要成功。忽然烏雲密布,天降大雨,天色黑如鍋底,對麵不能見人。太史慈無奈,隻得率軍退回。
    孫權罷兵,聚眾商議來日攻城之計。
    正在此時,張昭派人送來戰報,說九江當塗之戰失利,孫權聞而不喜。
    原來孫權圍攻合肥之時,另派張昭率軍進攻當塗,以為東西呼應。此時接到張昭戰報,方知東線之軍未獲成功,合力北上江淮計劃就此落空。
    合肥城經過吳軍數月攻擊,又逢此大雨,南門城牆堪堪將要崩塌。
    劉馥夜間巡城,見城牆損壞嚴重,怕次日天明後被吳軍看出破綻,急令守軍連夜以茅草棕葉補上城牆,又令於城牆上點起燈火照亮城外,觀察敵人營中動靜,以作防備。
    安排已畢,劉馥枯坐衙中,尋思危城將破,而張喜援軍仍未到達,心中不安,急令人請別駕蔣濟進府商議。
    字幕:蔣濟,字子通,楚地平阿人。胸懷錦繡,足智多謀,是為劉馥智囊。
    蔣濟聽聞刺史召喚,早知其意,急忙進衙獻計:如今大雨如注,城危將崩,待雨停之日,便是城破之時。但我城牆重損將傾之事,吳軍並不知曉,此乃萬幸之事。現城外孫權有三萬人眾,我城中守軍隻有萬人,若守此城,惟有援軍大至,吳軍則聞之必退。
    劉馥:先生之言,我豈不知但吳軍雨停便即攻城,我何來援軍拒之
    蔣濟:援兵已至城外矣。
    遂請屏退侍者,俯耳低言,如此如此。
    劉馥急從座中彈起,一揖到地:若非先生如此妙計,合肥必為江東所有,我等皆死無葬身之地矣!別不多說,全依先生之計而行。
    次日雨過天晴,孫權即派太史慈、呂蒙各率二百人,往合肥城外哨探,以便用兵。
    將近午時,太史慈捉來兩個曹軍細作,向孫權匯報:本有三人自北方快馬而來,溜進合肥城去,走脫一個,捉住兩個,解與主公訊問。
    孫權:你三人自何處而來入城何事實話實說,饒你不死。
    二俘希圖饒命,爭相招供。一個說道:某二人是合肥城中守將,揚州刺史劉馥將軍部下。昨夜劉刺史接到密報,說劉喜將軍率四萬援軍前來,已至雩婁。
    另一個道:劉刺史派我三將護送主簿陳雷趁夜出城,前去迎接張喜將軍,約定於三日後裏應外合,全殲吳軍。
    先一個道:不料我等三人回城之時,遇到太史慈將軍。隻有一個跑入城去,我二人不敵,被太史將軍捉來。此報是實,望將軍免死。
    孫權卻未全信:你二人所說,以何為憑
    其中一將道:現有張喜將軍批回公函,藏於小將內衣之中。
    孫權命小校搜出公函,見已被雨水侵濕,但揚州刺史大印依晰可辨。其書背後批有一行大字,乃是張喜回文,道是:陳主薄已達均命,望照計而行。
    孫權得信,遍傳眾將,闔營盡皆失驚。
    張紘諫道:自赤壁戰後,主公率軍攻打合肥,遷延日久,軍士俱疲。程普和魯肅帶來兵馬,也是久勞之師,不堪再戰。今曹軍有四萬人來救,加之城中近萬兵馬,已多於我軍。兵法雲:十則圍之,倍則戰之。魏軍今據堅城而戰,我軍野營無依,必為其所乘。不如趁其援兵未到,全軍而退為上。
    眾人聽長史如此分析,一齊稱是。
    孫權攻城數月不下,也已疲憊,即令放了那兩員曹軍守將,燒營撤退,回歸南徐。
    那二將得了性命,暗道僥幸,跑回城中,向主將報說孫權已經退兵。
    劉馥極力讚歎:此全靠蔣濟先生妙計通神,竟然騙過孫權,使合肥之圍不戰而解。
    畫外音:本次合肥之戰,乃是孫權攻取江淮最佳機會,可惜因中蔣濟瞞天過海之計,失之交臂。此後終其孫權一生,四戰合肥,再也未能飲馬淮水。
    鏡頭轉換,按下合肥,複說荊州。
    劉備在荊州整頓軍馬,積草屯糧,欲為長久經營之計。忽見孔明自荊南而回,報說公子劉琦病故。劉備不由放聲大哭,痛心不已,連日不食。
    便在此時,探馬來報:孫權自合淝撤兵,目前已回南徐。
    劉備聞報,更添憂慮,急問孔明:孫權回兵,必使魯肅來討荊州,奈何
    孔明說道:生死分定,劉琦主子壽短,夫複何言!公子即亡,江東近日必有人來,但未見得就討荊州,或請主公前往江東議親,亦未可知。
    話猶未了,人報江東之主孫權,遣彭澤太守呂範前來吊喪。
    孔明聞言,以手加額道:孫仲謀遣此公過江來吊喪議親,好事必諧,主公大喜。
    劉備:先生據何而言
    孔明:據我所知,呂範乃江東重臣,深得孫權信任,僅次於魯肅,甚至超過張昭。若是遣魯肅來時,必是為討要荊州;此番換作呂範前來,則必為聯姻佳事也。
    劉備聞言大喜,遂與孔明親自出城,迎接呂範。
    字幕:呂範,字子衡,汝南郡細陽縣人。年輕時為汝南縣吏,後避黃巾之亂攜家遷居壽春,入袁術幕府為賓,因而結識孫策。
    鏡頭閃回,敘述呂範事跡。
    孫策當時在袁術手下效力,呂範看出其非久為人下者,便毅然將自己百餘名門客交由孫策指揮,自此跟從孫策,平定江東六郡。
    孫策向袁術借兵起事,先派呂範前往江都,迎接母親吳夫人回曲阿,歸於母舅吳景。
    不料呂範至江都之事,為徐州牧陶謙得知。陶謙認定呂範是袁術帳下謀士,此來徐州必是為其內應,便下令各縣通緝捉拿。
    呂範並未懼怕逃走,反以重金招募武功高手,帶領門人,巧施托梁換柱之計,偷偷將吳夫人接到曲阿,再回到孫策之處,自此追隨小霸王征戰江東。
    當時孫策還未建立功業,手下隻有呂範和族人孫河跟隨左右,不避危難。孫策由此視呂範為至親,每請其赴宴,便與母親同食,不執君臣之禮。
    呂範後隨孫策攻破廬江郡,率軍在橫江、當利擊敗揚州刺史劉繇部將張英、於麋,又南下攻陷至丹楊、湖孰。孫策克秣陵、曲阿,呂範亦收丹陽,升任都督。
    時有下邳人陳瑀自號吳郡太守,屯於海西,並與豪強嚴白虎勾結,欲與孫策為敵。
    孫策兵分兩路,自己親征嚴白虎,另遣呂範與徐逸攻打陳瑀。
    呂範設計大敗敵軍,並斬大將陳牧首級,奪了吳郡。陳瑀無法在江東立足,敗投河北袁紹。嚴白虎失了羽翼,由此亦為孫策執殺,吳地遂平。
    此後呂範追隨孫策,又攻打陵陽祖郎及勇裏太史慈,先後平定七縣,拜為征虜中郎將。又出征江夏郡,擊敗黃祖,回軍時順手平定鄱陽。
    孫策平定江東之後,敘論戰功,首屬周瑜,其次便是呂範。若論資曆之老,呂範也與張昭差相仿佛,遠在諸葛瑾及魯肅之上。
    來壁大戰之時,呂範又立大功,孫權曾其比之於東漢開國元勳吳漢。
    臥龍先生對江東諸臣皆知底細,故聞說此次孫權派呂範前來,料定必是好事。
    閃回結束。劉備與孔明親迎呂範於荊州城外,備極儀仗,請其進城。
    劉備請呂範先到府衙,行完吊喪之禮;然後回到廳中,獻茶敘話,置酒相待。
    呂範乘機說道:昔日皇叔當陽受難,魯子敬引孔明先生渡江見我主公,兩家定盟聯手,方有赤壁之勝。周都督追擊曹仁之時,皇叔卻用計襲了荊州;公瑾因此大怒,欲與皇叔武力相向。又是子敬一力擔承,說服我主,願與皇叔結為秦晉之好;並借荊州與皇叔歇兵,待取得他處城池後還我江東。未知皇叔及孔明先生,意下如何
    劉備聞言大喜,又見事事皆如孔明所料,不由欽佩至極。遂當場親筆寫成暫借荊州文書一紙,簽了花押,付予呂範收訖。
    說完荊州之事,宴上氣氛一變,呂範將孫仁小姐八字奉上,回討劉備庚貼。
    劉備自思比孫小姐年長近三十歲,大了一倍有餘,不禁臉紅過耳,扭泥半晌。孔明哈哈大笑,叫來紙筆當場寫了,裝入封皮,遞予呂範。
    呂範亦不由婉爾失笑,雙手接過,放入囊中。
    宴罷呂範辭回,先到柴桑來見周瑜,將劉備寫下借據,及答允結親之事說了。
    周瑜喜道:子衡此事辦得不差!有了借據,便不怕他來日混賴。有劉備、孔明率關、張、趙雲等在荊州抵住曹操,某即可放心用兵交廣之地,以及進軍益州西川。你去回見主公,即請玄德過江就親,若得其便,最好勸主公扣留劉備於南徐,以聲色娛其耳目,不放其歸。那劉備出身貧寒,辛苦征殺半生,一旦掉入溫柔鄉中,定不思歸荊州。待得一年半載,某得了西川回軍,順江而下即便拿下荊州,豈不兩全其美哉!
    呂範聞聽大笑,連讚妙計。
    周瑜即在帳中設宴款待呂範,在營中歇了一晚,次日使其回歸南徐,見主公孫權複命。
    呂範將劉備所寫借據上呈,並把都督周瑜之計說了。
    孫權亦喜,回頭對魯肅笑道:某借荊州與玄德,子敬便是中保;複嫁小妹與皇叔,子衡便為媒人。以後在這兩樁事上若有差誤,你二人卻是托辭不過。
    呂、魯二人聽罷各自唬了一跳,麵麵相覷。孫權卻是開懷大笑。
    字幕:建安十四年十月,秋去冬來。
    眼見婚期將至,劉備依照孔明吩咐,打扮得喬模喬樣,又以墨漆染了花白須發,命趙雲、陳到率五百軍士左右護衛,孫乾為伴郎儐相,駕快船十隻離了荊州,前往南徐就親。
    臨行之時,再三叮囑關羽、張飛:荊州之事,皆聽孔明裁處。二位賢弟協助軍師守城,聽候分派指令,不得有絲毫違拗。
    關、張二人滿口答應,隨孔明送到江邊而回。
    劉備意氣風發,率隊來到南徐。早有魯肅及呂範率人在江邊接著,安頓玄德一行歇於館驛,先以盛宴相待,來日與吳主孫權相見。
    孫權之妹孫仁當時著了男妝,隱在隨從之中,已把劉備從頭到腳,看了個飽。
    因見兄長為自己所定夫君頗有英雄氣象,孫尚香不由芳心大喜,自率侍女回宮,見母親吳國太撒嬌去了。國太猶恐劉備年長,此時見女兒樂意,心中也便跟著喜歡。
    國太:早聞劉玄德大名,我倒不曾認得。告訴你兄仲謀,明日便約皇叔在甘露寺設宴,我可要好好相看相看。如不中我意,我還舍不得把女兒嫁他!
    孫仁懷嗔含羞,佯作不依,內宮滿室皆春。
    孫權見母親如此吩咐,隨即應承,喚呂範來日甘露寺設宴,並請國老喬公相陪。
    呂範便去館驛報知劉備:皇叔大喜!來日吳侯、國太設宴甘露寺,親見貴婿。
    劉備聽罷,憂喜參半;孫乾、趙雲及陳到聞此,卻齊向主公道喜。次日玄德早起裝束,孫乾相陪,前往甘露寺來,趙雲與陳到引五百軍隨駕保護。
    吳國太、喬國老在甘露寺方丈坐定。孫權引一班謀士來到寺前下馬,先與玄德相見。孫權觀齊備儀表非凡,心中便有畏懼之意;劉備見孫權相貌不俗,也生敬畏之心。
    孫、劉二人在寺外敘禮已畢,遂入寺中方丈青室,一同拜見國太、國老。
    國太見了玄德大喜,謂喬國老道:我觀劉玄德英雄氣概非凡,真是吾之佳婿也!
    國老笑道:玄德公有龍鳳之姿,天日之表,且是當今天子皇叔,更兼仁德布於天下;國太之女亦是諸侯令妹,貴胄之後,此番佳偶,可謂龍鳳呈祥!
    字幕:喬國老,廬江郡皖縣人,經書滿腹,又極善風鑒之學,所生二女,皆有國色。史冊未傳其名,與漢末名臣橋玄並非一人。
    喬國老因看出劉備日後有稱王稱帝之相,故以“龍鳳呈祥”四字評之。孫權聽了國老此言,心中便懷不快,孫尚香在帷後卻是竊喜。
    劉備見國太及國老皆都首肯,再三拜謝,當即施以子婿大禮。孫權雖然心懷不快,也隻得請眾人出於方丈,共宴於偏殿之中。
    彼時東吳公卿貴族皆至,坐有百席,幸得甘露寺建築宏偉,殿中絲毫不顯局促。江東眾卿皆聞劉備皇叔大名,今日一見,果然相貌不凡,於是人人欽羨,個個稱奇。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國太下令暫停雅樂,眾賓離座稍憩。
    劉備更衣如廁,走出大殿之前,見庭下有一怪石,類似臥虎。玄德仗著酒興,拔出肋下佩劍,仰天暗祝:若劉備此番能回荊州,成就王霸之業,願一劍揮此石為兩段。
    祝罷手起劍落,錚然一聲,將那臥石砍為兩段。恰逢孫權跟出殿來,見狀驚問道:玄德公如何痛恨此石
    劉備見是舅兄,不敢吐露實情,遂詭稱道:備今蒙國太招為女婿,乃平生之際遇也。恰才是我問天買卦,如能除滅曹操以興漢室,則砍斷此石。不想果然天意如此。
    孫權明知他鬼話連篇,也從腰間拔出佩劍,暗暗祝告:某若能再取得荊州,興旺東吳,成就王霸之業,便砍此石為兩半!
    手起劍落,巨石亦開。旁觀眾人不知他兩個斫石為了甚事,但見寶劍鋒利,膂力驚人,不由齊聲叫好稱讚。自此之後,便呼此石為“恨石”。
    二人還劍歸鞘,相攜入席。又飲數巡,各生相欽相忌之感,當日酒宴盡歡而散。
    吉期已到,吳國太下令鴻臚寺卿,在宮中大排筵宴,舉國士大夫皆與佳會,作成女兒孫尚香與劉玄德結親大典。說不得公卿滿堂,仕女成列,道不盡花團錦簇,盛舉非常。
    劉備酒量雖宏,亦不敢開懷痛飲,唯恐失儀;孫仲謀雖處東道,亦隻好應付故事,半含苦酸。至晚賓客皆散,說不得兩行紅炬接引玄德入房,重新做個半百新郎。
    愁悶晝長,歡娛夜短,轉眼新婚三日佳期已過。
    玄德先教孫乾回荊州報喜,為答報討好舅哥孫權,又飽醮濃墨親書奏章,令孫乾回荊州後派專使到許都呈報天子,表奏孫權為車騎將軍,張昭任江東六郡軍師。
    孫乾回到荊州,見到軍師孔明,先說孫劉兩家親事已成,又將主公奏章呈報審閱。
    孔明暗讚玄德心機深沉,大為激賞,即命簡雍為使,到許都拜見天子上奏。
    簡雍到了許都,未上朝堂,先拜丞相曹操,呈上玄德奏章。
    曹操賜見簡雍,看過劉備奏章,暗道:如此伎倆,無非是想討好孫權,並令曹某得知,警告某莫打荊州主意罷了。
    提筆在奏章下批了“準行”二字,順便問道:劉玄德不在公安,卻如何駐兵荊州
    簡雍答道:我家主公前日已與孫將軍之妹結親,孫權作為陪嫁,將荊州贈給我主。
    曹操聞言大驚,手一哆嗦,落筆於地。
    次日,簡雍上朝參見獻帝,天子便依劉備所奏,封孫權為車騎將軍,張昭為軍師。
    曹操又另奏請封周瑜為南郡刺史,領江陵太守。天子便知曹操之意,是為了挑起周瑜與劉備之爭,於是暗自點頭,親筆照準施行。
    天子詔令下到南徐,孫權心中甚喜,對妹夫劉備防範之心大減。於是下令全體文武,放假三日,皆隨自己到郊外射獵。
    孫權敬慕父兄英勇無敵,最愛騎馬射虎,每逢狩獵之際,往往衝鋒在前,奮不顧身。
    這一日郊外射獵,孫權援弓發矢,射中一虎。那猛虎受了重傷,臨死一搏直往前撲,前爪已搭到孫權馬鞍。身旁太史慈看到,急衝過來複加一槍,那虎才大叫一聲,倒地而死。
    張昭緊隨其後,改變臉色,上前對孫權說道:適才若非太史慈,將軍以何物抵擋此虎為人君者,應駕禦英雄驅使群賢,平定天下定鼎乾坤,豈能效那草莽之輩馳逐於原野,驍勇於猛獸將軍父兄,皆因逞勇喪身,今將軍複亦如此,若一旦不幸,豈不被天下恥笑
    孫權見他當眾如此教訓,不由著惱,便要發作,卻見旁邊魯肅輕輕搖頭,連使眼色。於是隻得壓住怒氣,向張昭請罪道:某年少慮事不遠,請先生息怒。
    張昭也覺自己言辭頗重,便不複言。
    此後孫權便令軍中工匠做射虎車,車中不設蓋,令一善禦者在前駕馭,自己則站在車裏射獸。但有脫群猛獸撲向射虎車,孫權便持戟親手搏鬥,常常以此為樂。
    張昭每見此舉,必然正言厲色苦諫。孫權笑而不答,隻是越來越討厭張昭。
    假期已畢,孫權升廳,聚集文武理事。柴桑郡有使者參見孫權,遞報周瑜奏書。
    孫權拆書視之,見書中奏道:劉備以梟雄之姿,有關、張、趙雲之將,更兼諸葛用謀,必非久屈人下者。愚意莫如軟困之於吳中,盛築宮室,以喪其心誌;多送美色玩好,以娛其耳目;使分開關、張之情,隔遠諸葛之契,各置一方,然後以兵擊之,大事可定矣。今若縱之,恐蛟龍複得**,終非池中物也。願明公熟思之。
    孫權看畢,以書示張昭、呂範及魯肅等人。
    張昭及呂範皆奏道:公瑾之謀是也,正合愚意,主公可依公瑾之計行之。
    孫權又看魯肅,魯肅卻不言語。孫權知其與周瑜交情莫逆,定無他論,也自不以為意,即日修整東府,廣栽花木,盛設器用,又增女樂數十餘人,並金玉錦綺玩好之物,供妹夫劉備與妹子享樂。國太見了,隻道孫權是好意,喜不自勝。
    劉備果然被聲色所迷,全不想回荊州之事。
    趙雲與其五百軍士住在東府之外,終日無事,隻去城外射箭走馬。
    看看將近年終,猛然想起軍師行前囑托,又見主公毫無返回江陵之意,不由大急,便到魯肅府上求見。
    魯肅:子龍今日未去城外射獵,緣何光臨敝舍
    趙雲:懇請魯大夫勸諫孫將軍,放我主公回歸荊州。
    魯肅:卻是為何
    趙雲:我主若在江東遷延日久,恐曹操定然生事,則與江東,亦大不利也。
    魯肅:請子龍先回,我自有處。
    於是送走趙雲,直到宮中來見孫權:江東危矣,將軍猶耽於射獵也
    孫權:此言何謂
    魯肅:近聞袁術舊部陳蘭、梅成,以淮南六縣歸附我江東,此事有諸
    孫權:有也。
    魯肅:曹操派於禁、臧霸伐梅成,張遼領張合、牛蓋討陳蘭。梅成詐降於禁,卻又率眾與陳蘭會合,轉入灊中天柱山。臧霸屢敗韓當於逢龍、夾石口,又擊退淩統數萬援軍;張遼更入天柱山擊滅陳蘭,可有此事
    孫權:確有此事。因是公瑾全盤調度,是以孤及卿等未及商議。
    魯肅:若果如此,張遼與臧霸必引得勝之兵攻我江東,以報前番赤壁之仇。如今周都督傷勢未複,若曹仁再引大軍來奪荊州,望誰來救
    孫權:若非子敬提醒,孤尚未計及於此。若依賢卿,該當如何
    魯肅:將軍固然神武,但曹操勢力太大,僅憑江東數郡之力,絕非其敵。為今之計,莫如放劉備歸荊州,命其安撫荊襄百姓,抵擋曹仁南下與張遼合兵,此為上策。
    孫權:然公瑾數月前來書,教我羈糜劉備於江東,卿不知乎
    魯肅:公瑾說留劉備於江東,當時並不為錯;此時主公放其還歸荊州,宜是明智之舉。此一時也,彼一時也,望主公詳之。
    孫權:子敬所雲,甚為有理。隻是卻將得罪公瑾重任,轉嫁於孤,可謂狡猾。
    當即準允放歸劉備夫婦,並令魯肅及呂範送至江邊,為其餞行。
    鏡頭轉換,按下江東,複說荊州。
    孔明得報劉備將歸,即率關、張及群僚趕至江岸,迎接主公及主母夫婦。劉備還至荊州府衙,闔城官吏皆來慶喜,於是大開府庫,賞賜眾將,連日筵宴,樂不可支。
    周瑜得知玄德回到荊州,聞是魯肅向主公孫權進言勸諫,至此有苦難言。
    轉思曹軍近來頻頻南顧,東吳諸將皆非曹仁、文聘、徐晃、滿寵、張遼敵手,放劉備前去屏藩江北,亦覺利大於其蔽,也就隻好作罷。
    遂令諸葛瑾攜禮過江,代己向皇叔賀喜,並致意孔明,共拒曹操之意。
    孔明與兄長再次得見,自是不勝之喜,公事已罷,請兄至自己私宅,令妻黃月英亦即唐妃出見。原來自曹仁退回樊城,假嶽父黃承彥已將唐妃送至荊州,令與孔明夫妻團圓。
    黃月英以弟媳之禮參拜大伯,諸葛瑾卻以君臣大禮回拜唐妃。
    孔明遂設家宴,招待兄長,並與席間打聽孫權及周瑜真實動向。
    諸葛瑾道:自赤壁大戰之後,孫將軍似懷稱霸天下之意,公瑾則有圖占西川之謀。
    孔明點頭,做到心中有數。諸葛瑾回館驛歇了一晚,次日向劉備拜辭告歸。此時劉備即成東吳女婿,便是半個主子,需行君臣之禮了。
    劉備還禮不迭,賜以重金。諸葛瑾謝賞,自回江東,還報都督周瑜。
    吳郡南徐城中,謀士顧雍進奏:主公即使劉皇叔鎮守荊州,須讓曹操知道。曹操知我兩家和睦,則懼而不敢加兵於東吳,我好專心用兵於南,開疆拓土。為今之計,莫若使人趕赴許都,表奏劉備為荊州牧,以驚曹操之心。待交趾與蒼梧平定,周都督再得西川,然後可使心腹用反間之計,令曹、劉相攻,我乘隙自後而圖之,斯為得耳。
    曆史真相:顧雍本是諸葛瑾及魯肅摯友,且遵奉臥龍令臥底江東。今獻此計,其實全為請孫權表奏劉備為荊州牧張本。若劉備果然受了朝廷敕封,永掌荊州便成鐵論,所書借據便為空談。此計似為孫權,實為劉備,細思便知。
    孫權讚道:元歎之言甚善。但曹操新為我所敗,深恨我帳下群臣諸將,此去許都,必然難保性命安全。不知誰可為使
    顧雍:俗雲借牛耕田,不費己力,無需我江東大臣前去,亦可成此大功。
    孫權:究遣何人前往,有此功效
    顧雍:有一人寄居南徐多年,乃是曹操平素最為敬慕者,主公豈忘之耶
    孫權聞言大喜,便知顧雍所說之人乃是華歆,立命請來,宮中相見。
    字幕:華歆,字子魚,平原郡高唐縣人。與盧植、鄭玄、管寧同拜太尉陳球為師,又與管寧、邴原共稱一龍。曾任豫章太守,舉郡投降孫策,被孫策奉為上賓,使居南徐。
    華歆聞召入宮,與孫權相見敘禮,分賓主落座。孫權甚加禮敬,令人獻茶已畢,便即開門見山問道:公可願為江東之使,去許都麵君,並見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