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環境

字數:7197   加入書籤

A+A-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能有什麽結果,隻能一步一步走著看。
    看到二人嚴肅的神情,李言誠稍作思考後,就將自己剛才在電話裏,和公安總部足跡專家常主任討論的話題講了出來。
    聽到說該案有可能是內部人士所做後,金智海和章局二人對視了一眼,兩個人的臉上都沒有絲毫的驚訝之色。
    這也讓李言誠意識到,他們也往這方麵想了。
    “大誠,我已經讓局裏將當年專案組成員的名單調出來了,至於剛開始澱海分局參與調查案件的人名單,隻能找當時參與過該案調查的一些已經退休的老同誌來回憶了。”
    當年最後那起案件的受害者報案時是報給了轄區派出所,然後由派出所上報分局。
    隻是後來又有之前的受害者也來報案,澱海分局才意識到這是一起係列案件,上報給了市局。
    所以,先開始的時候,澱海分局參與調查那起案件的幹警不少,知道案情的人也不少。
    可這些知道案情的人未必懂得足跡鑒定啊。
    唉……
    “慢慢來吧,既然那位目擊者陳國華同誌沒有說謊,他那天晚上確實見到了用板車拉著一位昏迷的女同誌,模樣也確實是他描述的那樣,那我們現在就隻能按照他提供的線索往下查了。”
    澱海分局的章局長開口了,將這個話題直接紮住。
    大家都不願意往自己身邊去猜,沒人願意懷疑自己人。
    陳國華提供的關鍵信息就是瘌痢頭,戴著帽子也要能看到腦後有斑禿的那種,還有就是長相跟魯大明比較像,但比他年輕,最起碼臉上沒有那麽明顯的褶子,再就是大概身高,體型這些的。
    照方抓藥,已經有了這麽多信息,理論上來說,想找到這個人其實應該已經非常容易了。
    可京市是一座擁有近千萬人口的大城市,在這麽多人中想找到一個人,就算這個人有比較明顯的特征,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更何況,李言誠他們幾個現在已經想明白了,那個人搞不好就是故意露出這麽多特征給路人看的。
    換句話說,陳國華提供的這些信息,就是那個人想讓公安知道的信息,想要誘導辦案民警往另一條路走。
    如果是假的,某些信息是偽裝出來的,那麽他們再繼續按圖索驥那就真的是走到溝裏去了。
    可哪些信息是假的呢?
    “瘌痢頭”李言誠說話了。
    “那個人的瘌痢頭很可能是假扮的,晚上本就光線不好,再加上匆匆一瞥,應該沒人能看出來他的瘌痢頭是自己刻意弄出來的。
    還有,陳國華這個目擊者也很有可能是凶手特意選擇的。”
    “為什麽這麽說?”
    章局長有些好奇的問道。
    刻意選擇目擊證人,但倆人又不是一夥的,這……
    “章局,據陳國華自己說,他認人特別準,就那麽幾句話的工夫,又相隔了這麽幾天,如果換成您,您還能記清楚……不說五六天了,就三天,您能記清楚三天前偶然在路上遇到的一個問路的陌生人長什麽樣嗎?”
    這次開口的是金智海,到底跟李言誠是發小,幾十年的老關係,一下就聽明白了他想表達的是什麽意思。
    “認人特別準?三天前遇到的陌生人。”
    聽完金智海的解釋後,章局喃喃自語道。
    很快,他原本看上去有些迷茫的目光就是一亮。
    “我聽懂了,金處長,那是不是可以理解為那個凶手跟陳國華比較熟悉,最起碼,凶手是比較了解他的,知道他認人非常準。”
    “對”金智海點了點頭:“但陳國華應該不認識他。”
    “理由,你為什麽會認為凶手認識陳國華,可陳國華卻不認識凶手。”
    章局長將目光落在了金智海臉上。
    “還是因為陳國華說的自己認人特別準,他如果見過凶手,或者幹脆說認識凶手,應該會反應過來的。”
    “不不不”坐在另一邊的李言誠擺了擺手:“智海,你別忘了,凶手很有可能是刻意裝扮過的,他讓陳國華看到的是魯大明。”
    “呃……對……對啊!”聽了李言誠的話,金智海恍然大悟的點點頭。
    “魯大明這個人陳國華不認識,這……呃……那照這樣說,是不是凶手既認識陳國華同時也知道魯大明。”
    “很有可能。”
    李言誠和章局長二人異口同聲的說道。
    “凶手故意裝扮成魯大明的模樣,還讓陳國華看到,就是想讓這條線索牽著咱們的鼻子走,現在看來,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說到這裏,金智海停了下來。
    凶手第一步的目的既然已經達到了,那麽他下一步要做什麽呢?
    這用想嗎?
    那家夥肯定是有計劃的。
    而他的計劃是什麽,結合他剛做完的那個案子就不難猜到了。
    一瞬間,坐在辦公室裏的三個人同時瞪圓了眼睛,章局長不止是瞪圓了眼睛,額頭上都開始冒冷汗了。
    這要是在他的轄區再發生一起這種惡性案件,他都不敢想區裏領導會怎麽對他發火了。
    這兩年大批量的知青返城,很多人回來後沒有工作,都是二十郎當歲的大小夥,沒有工作隻能窩在家裏,天天在家也不是個事兒,時間長了就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咋看都不順眼。
    而二十來歲的大小夥正是自尊心強的時候,在家裏呆著不舒服咋辦,隻能上街了。
    上街一個人多沒意思的,那就呼朋喚友,找一起下鄉插隊的人在一起哀歎一下懷才不遇的傷悲,再抒發一下在家裏的憋屈,然後就是激昂慷慨的指點江山。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一群二十郎當歲的大小夥在一起,一個個都是火氣十足,闡述自己對一些事情觀點的時候,不可避免的肯定會遇到不同看法。
    遇到不同看法怎麽辦,辯論唄,都想讓對方認同自己的觀點。
    最終的結果就是由辯論上升到臉紅脖子粗的爭吵,由爭吵上升到打架鬥毆,由小打小鬧上升到棍棒、刀等等利器亂舞。
    由此引發一係列的治安案件,治安環境持續惡化。
    本來這一時期公安的工作就非常繁忙,再加上這階段國內還未全麵禁止biu,在書店甚至都能買到氣槍,各大廠礦企業的保衛部門都有配備製式武器,按照規定是下班後要入庫,不得帶回家,可規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屢禁不止非常普遍。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繼續發生先那啥後殺的案件,上邊的板子是一定會落到公安部門的身上。
    他們的擔心沒錯,應該說,他們的擔心還晚了些,九月二號晚上,同樣的案件在澱海區再次發生。
    九月三號清晨七點鍾,李言誠在接到電話通知後,因為二號晚上羅敏有課沒回來,他隻能安排好兒子和女兒,讓他們一會兒記得鎖好大門自己去學校,就急忙開車趕到了澱海。
    等他趕到電話裏通知的地點時,路邊已經停了一排車,不但有市公安局的,還有澱海分局的,在這些車的後麵,李言誠還看到了幾台公安總部的車,以及屬於市府和區府的車。
    公安總部來人他能理解,給他打電話的就是那邊的值班室,可市府和區府的人過來,施加壓力的吧。
    一邊往已經被圍起來的現場走著,李言誠在心中如是想到。
    現場周邊不但有維護秩序的民警,周邊的老百姓也已經裏三層外三層的圍了起來。
    走過去後,李言誠掏出公安總部配發的審訊專家工作證後讓維護秩序的民警查驗後,便走了進去。
    這次的案發現場是一片已經拆遷完畢的空地,不知道規劃的是準備蓋什麽,已經有部分材料進場了,四周都用圍牆圍著。
    屍體在幾塊摞在一起的預製板後邊,距離大門還有一段距離。
    從圍牆大門這裏進來後,李言誠隻能看到那邊圍了一群人,有穿公安製服的,也有穿便裝的,盡管人很多,但他還是一眼就看到了金智海。
    看到他那亂糟糟的頭發,以及沒有扣好的製服扣子,李言誠在心底歎了口氣,他知道,這次的案子如果不能及時偵破,或者說再來一起,這個好兄弟可能也要跟著吃掛落了。
    隻是往那邊看了看,他沒過去湊熱鬧,而是低頭看向地麵,地上有好幾處地方已經被用石灰畫了圈,還插的有小旗子做標記,旁邊還站的有民警,防止標記出來的痕跡被破壞。
    他小心的走到距離大門最近的一處標記好的痕跡處蹲了下去。
    這裏被圈起來的是半枚腳印,看到腳印,李言誠從自己挎在肩上的包裏掏出了兩張照片。
    這兩張照片就是八月二十八號那起案件凶手遺留在現場的足跡照片,他拿著跟地上那半枚腳印比對了一下。
    鞋底紋路不同,看到這裏,他就將手中的照片又重新收進了包裏。
    他不是足跡專家,如果是同一個腳印同一雙鞋,他還能看一看,赤足的他也能看看,可換了鞋,還是比較模糊的半枚腳印,他就沒那個能力了。
    起來後,他又向著另一處標記好的痕跡處走去,剛走兩步又停了下來,似乎是想到了什麽,皺著眉頭站在那裏思考了一兩秒鍾後,又折返回來蹲在了第一個痕跡處。
    一旁負責看守的民警有些好奇的看向他。
    這個民警也不認識李言誠,看他這麽年輕,又沒跟那邊那些領導在一起,以為是市局刑偵處的人,便開口道。
    “同誌,你是市局二處的嗎?”
    “啊?”
    正低頭看那半枚腳印的李言誠聽到聲音後,抬起頭有些茫然的看向了正在看他的看守民警,他的注意力都在那半枚足跡上,沒聽清這位說的什麽。
    “同誌,你是市局二處的吧,你們領導在那邊叫集合呢。”
    見他看過來,看守民警好心提醒道,還抬起胳膊向另一邊指去。
    李言誠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過去,見那些領導依然圍在一起說著什麽,而市局刑偵二處的處長萬長友正在召集下屬開現場會,金智海已經走到了他身邊。
    “謝謝提醒啊,我不是二處的人。”
    隻是掃了一眼,李言誠就收回了目光,微笑著對看守民警搖了搖頭,從上衣口袋掏出工作證遞了過去。
    他拿出來的還是公安總部配發的審訊專家證件,看守民警聽他說不是二處的人後愣了一下,剛想問是哪個部門的人呢,就看到了工作證。
    當他看清楚工作證上的內容後,連忙敬了個禮,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
    “不好意思李專家,我以為您是二處的人。”
    “沒關係”李言誠不在意的搖搖頭,他又不是什麽名人,不可能所有人都認識他,而且人家這位看守民警也沒說啥,反而是好心提醒。
    將工作證重新裝好後,他的注意力又落在了那半枚腳印上,準確的說,是落在腳印上有一小塊深色的地方。
    本來他想伸手摸一下那一小塊深色的地方呢,又擔心破壞痕跡,幹脆單腿跪下,雙手扶著地將腦袋伸到了腳印那裏,聳動著鼻頭仔細的聞了幾下。
    他這個動作可看愣了那個看守民警,這位專家這是幹什麽?聞什麽呢?
    聞什麽呢?
    李言誠也想知道他到底聞的是什麽。
    這半枚腳印從方向上看是從外向內的,門口那裏沒有留下痕跡,是因為那裏的土質比較硬,而留下半枚腳印的這裏剛好是一個小坑,可能是十幾天前的那場大雨在這個小坑裏留了些水吧,這個小坑裏的土質比較軟。
    那個人往進走的時候,腳後跟剛好踩到了這個小坑裏,所以留下了半枚腳印,前腳掌因為踩在小坑外的硬土地上,所以什麽也沒留下。
    他聞的就是足跡處那一小塊深色的印記,想知道那是什麽東西。
    更想知道,那是被帶進來的,還是這裏本來就有的,隻是被踩了一下。
    味道,他什麽味道都沒聞到,因為不敢用手動,他也不知道那是什麽。
    對了,看看下一個腳印有沒有,這半枚腳印能被圈起來,就說明前邊還有連竄的。
    想到這裏,他急忙起身向下一處被石灰圈起來的地方快步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