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投稿國際頂刊

字數:8214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對於鋰硫電池的突破,王東來並不看重。
    因為說破天,鋰硫電池的優點很多,可是距離真正地改變全世界的能源行業,還差的很遠。
    但是這也並不意味著這個技術的價值不高。
    放在眼下,單單隻是這個技術就值數億,前提是隻單純賣專利授權的話。
    而如果有自己的產業鏈,那麽價值則是巨大無比,完全能夠成為一個行業龍頭。
    王東來很清楚這個技術的價值,卻依舊不怎麽看重。
    所以,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幫助唐都交大一把。
    聯合研發,專利在銀河科技公司,得實質利益,唐都交大得名,得到官方的重視。
    可以說,兩者並不衝突,反而是利益最大化。
    但是徐鬆堯毫不猶豫地拒絕了王東來的這個提議。
    原因倒也很簡單,既是因為徐鬆堯不想做這種事情,開這種事情的先河,也是因為相比較技術的突破和上級的重視,徐鬆堯更看重王東來。
    哪怕是這個提議是王東來提出來的,自己選擇接受也不會有任何問題,但是徐鬆堯還是不願意接受。
    通過這兩年的接觸,他已經很深刻地認識到一點。
    那就是王東來絕對不是一個常規意義上的天才,是會影響到時代發展的絕世天才。
    這樣的人,唐都交大有過一個。
    錢學森!
    在徐鬆堯的心裏,他對王東來的定位早已比肩起錢老。
    這個想法,徐鬆堯並沒有流露出半分,隻不過他卻一直在用自己的實際行為來表明自己的態度。
    所以,在拒絕了王東來的提議之後,徐鬆堯並沒有就此作罷,而是想了想,就起草了一份報告,莊重地寫下自己的名字,朝著上級單位遞交了上去。
    而這一點,王東來卻並不知道。
    此刻的他,正在寫論文。
    《關於空心碳球比表麵積和孔徑對多硫化合物的影響研究!》
    《關於利用空心碳球解決鋰硫電池問題的研究!》
    兩篇論文,對於其他人而言,可能是需要幾個月才能勉強完成,或者是更長時間。
    但是在王東來的手裏卻是極為簡單。
    在王東來的腦海裏麵,不知道存在著多少高質量的論文文獻,以及相關的資料書籍。
    又加上已經達到lv7的【語文】學科,寫起論文來,自然是簡單無比。
    兩天時間。
    兩篇論文徹底完成。
    而在王東來寫論文的時候,專利申請早已開始了。
    銀河科技早就養了一批專利團隊,專門針對專利方麵的工作。
    所以,在技術剛剛突破的時候,銀河科技的專利團隊就開始了行動,在國內以及國際上紛紛行動起來,在全球範圍內申請專利。
    現代社會,雖然專利無法阻止技術泄露,但是也能極大地保護了專利方的利益。
    要想技術完全保密,要麽是領先市麵和其他實驗團隊太多,有斷層的領先優勢,讓他們根本不可能跨過厚重技術隔閡完成複現,要麽就是技術想要實現的條件極為苛刻,比如現代文明武器的王者,核彈。
    相關的理念,隻要上網去搜都能搜的出來,但是想要製造出來,那就不可能了。
    從原料到機器,再到人員,都被國際大國盯著,根本不可能突破。
    就算是有突破,那也是被默許的。
    鋰硫電池自然不會有這樣的待遇,就算是王東來不突破,靠著時間磨,也會有人突破。
    現在是2014年,就突破了鋰硫電池,確實是領先了太多。
    可是這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在王東來的計劃裏麵,鋰硫電池之後,就是半固態電池,固態電池,再到石墨烯電池,最後就是近乎無限能源的核電池。
    所以,王東來並不擔心自己的突破,幫助到了國外的研究團隊,增強了他們的實力。
    根據他的估算,國外的團隊就算是想要複現成功,起碼需要一年的時間,再快,也得大半年的時間。
    而這個時間,國內強大的產能早就投入市場了。
    價格又低,技術又先進,自然會在市麵上形成優勢。
    退一萬步說,當西方完成突破,想要投入市場,王東來也早就完成了更高性能的半固態電池的突破。
    一步快,步步快!
    兩次三番下來,國外的科研團隊隻會疲於追趕,在實際的市場競爭上一落千丈。
    而這樣的做法,隻有一個弱點。
    那就是王東來的研發速度,必須要快,還要保持下去。
    可是麵對擁有係統的王東來,這個弱點並不算是什麽弱點。
    反而成為了王東來最大的優勢。
    辦公室裏。
    看著自己剛剛寫好的兩篇論文,王東來極為少見地猶豫了起來。
    因為,他在想一個事情。
    那就是這兩篇應該投到哪個期刊去?
    《自然》
    《科學》
    作為國際上的頂刊,在學術界享有盛名,能夠在這上麵發表論文的話,不管是什麽國家,什麽學校,都是值得一提的榮譽。
    而對於華國而言,就更是如此了。
    哪怕是發到這兩個期刊下麵的子刊上麵,都是一個可以拿出來大書特書的成就。
    西方的學術霸權,並不僅僅是在數學領域上麵。
    所以,王東來雖然拒絕將自己的數學論文發在國際數學期刊上麵,但是在數學之外的專業領域的突破,還是要發在國際頂刊上麵。
    因為隻有這樣,才能更快更大地擴大影響力。
    等到了一定知名度之後,王東來也會和數學領域一樣,在國內重新創建相關的學術期刊,將自己的主要發明放到上麵,提升影響因子,將其變成學術頂刊。
    眼下,隻能是如此行事了。
    ……
    《科學》編輯部。
    作為國際上知名的科學雜誌之一,《科學》出現於1880年,彼時的華國還處於封建王朝時期。
    經曆一百多年的曆史底蘊積累,《科學》雜誌早已成為是全球學者夢寐以求的頂尖期刊之一,放眼全球,能夠和《科學》相爭的唯有《自然》了。
    由於鼎鼎大名,所以投稿給《科學》的論文數不勝數,來自全世界各地。
    投稿的人多了,競爭自然也是激烈無比。
    然而這麽多的投稿論文,能夠提交給編輯的文章論文隻有不到10%的會被接受發表出去。
    而所有的研究文章在見刊之前,必須由同行評審。
    嚴苛的規定,加上高質量的要求,並沒有讓《科學》的含金量下滑,或者是投稿數量變少,反而是變得更多起來。
    在《科學》的編輯部,有編輯,也有專門的審稿人。
    因為投稿的人實在是太多了,自然不可能讓審稿編輯一個個地去看,所以就交給了審稿人先過一遍。
    能夠在《科學》雜誌裏麵擔任審稿人的工作,自然不可能是隨便挑選的人。
    每一個拿出去,都是高校的教授,雖然未必有很大的名氣,但是學術知識儲備和眼光絕對不會差。
    隻有這樣,才能在茫茫多的論文裏麵,挖掘出高質量的論文,不至於蒙塵。
    亞曆山大作為《科學》的審稿人,心裏總是會想著往自己有一天擔任審稿編輯,從而去決定一篇論文是否能夠登刊。
    那種成就感,絕對不是簡單的挑選論文所能比擬的。
    對於他目前的工作,他覺得就像是在流水線的工人一樣,幹著簡單重複的工作。
    絕大多數的時候,被送到他麵前的論文都都會被他否定。
    不是這些論文質量差,而是這些論文的質量並沒有好到可以讓他過稿的程度。
    而就算是有可以讓他眼前一亮的論文,往往提交上去之後,也會在審稿編輯層麵被否定。
    擔任審稿工作一年來,亞曆山大的手中還沒有遇到過一篇可以登刊的論文。
    在他的心裏,這件事也成為了一個執念。
    今天。
    亞曆山大坐在自己的位置,開始起了一天的工作。
    打開電腦,看著上麵數量繁多的郵件,亞曆山大歎了一口氣。
    工作一年的時間,他看過了太多的論文。
    為了能在《科學》過稿,這些投稿人可謂是各種手段齊出,不擇手段。
    見得多了,亞曆山大也總結出了一個好用且有效的小竅門。
    那就是結合投稿人的身份、畢業院校和任職機構,外加投稿記錄等信息,就能猜出論文的質量如何。
    如果是投稿人來自發展中的國家,院校又是不知名的學校,在學術界也沒有什麽名氣,查無此人的話,那毫無疑問,論文質量肯定不合格。
    這個小竅門不敢說是百分之百正確,但是卻也有百分之九十的正確率。
    之所以還有百分之十的誤差,那也是基於一個研究人員的嚴謹。
    一邊看著論文,亞曆山大對著一旁的同事漢斯吐槽起來,說道:“我覺得咱們雜誌應該出一個規定,那就是對這些投稿人做一個分類。”
    正在看著稿子的漢斯頭也不擰地問道:“什麽分類?”
    “很簡單,直接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的國家,再然後又分為頂尖高校和普通高校,做一個學術名人白名單,這樣一來的話,我們的工作就會輕鬆許多!”
    亞曆山大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而聽到亞曆山大這個話,漢斯停下動作,擰頭過來,認真說道:“首先,《科學》雜誌肯定不可能這麽幹,這會極大影響到《科學》雜誌的生命周期的,其二,如果真的這麽做了,那麽我們也將會失業!”
    說完這番話,漢斯就不再搭理亞曆山大,就又忙起自己的工作。
    亞曆山大一愣,下一秒便想明白了,心裏生出一絲怒意,就將自己的脾氣發泄到了郵箱的論文上麵。
    “簡直是一堆狗屎!”
    “山本賀洋,櫻花國的學者簡直是一個蠢貨,這樣的論文也敢投稿,真是沒有自知之明。”
    “我的生命又被一篇垃圾論文浪費了,我真是恨不得把他的頭打破,看看裏麵是不是灌滿了大糞!”
    一邊快速地看著郵件裏的論文,亞曆山大一邊評價著論文和問候著投稿人。
    直到……
    “又是一篇嘩眾取寵的論文,利用空心碳球來研究鋰硫電池,真是可笑,讓我看看是哪裏的投稿人。”
    說著,亞曆山大的電腦上,出現了一篇論文。
    題目正是《關於空心碳球比表麵積和孔徑對多硫化合物的影響研究!》
    與此同時,看到論文標題的時候,亞曆山大也知道了投稿人的身份。
    “華國,唐都交大,王東來?”
    “原來是來自華國的學者,看來又是一個想**文想瘋的蠢貨!”
    亞曆山大嘴裏小聲地喃喃評價道。
    說完之後,稍微看了一眼睛,就準備否掉這篇論文。
    在亞曆山大總結的小竅門裏麵,王東來的這篇論文十足的符合標準,根本不用多想,甚至不用點開論文查看,直接否掉就行。
    然而,就在亞曆山大這麽做的時候。
    一旁的漢斯卻是帶著一絲驚異的神情,出聲問道:“亞曆山大,你剛才說的投稿人來自哪裏?”
    被漢斯這麽一問,亞曆山大便停下手上的動作,回過頭重複了一遍,說道:“來自東方的華國,不是什麽清北的教授,是什麽唐都交大,一個以城市命名的學校,估計也不是什麽好學校。”
    漢斯眼睛一動,再次問道:“這個投稿人的名字叫什麽?”
    亞曆山大對漢斯的詢問,有些奇怪,但還是出聲說道:“王東來!”
    說完之後,他就看到漢斯的眼睛亮了起來,神情似乎也有些變化,心裏頓生疑惑之意。
    “亞曆山大,你好好想想這個名字,我覺得你應該聽說過這個名字!”
    漢斯提醒著亞曆山大。
    亞曆山大皺著眉毛,正準備否定自己知道這個名字的時候,忽然打了一個激靈。
    這一刹,他想到了這個名字!
    “哦,上帝!”
    “漢斯,你不會告訴我說,這個王東來就是數學領域的那個人吧?”
    亞曆山大的神情有些不信,吃驚地問道。
    漢斯並沒有多說,隻是淡淡說道:“來自華國,還是唐都交大這所學校,又叫一個名字,很明顯,絕對是他!”
    “我勸你還是好好看看這篇論文,不要再用你的審稿小竅門來做評斷了!”
    聽到漢斯的話,亞曆山大並沒有反駁,想了想,便坐在座位上,重新打開了論文,開始一字一句地細細查看起來。
    而這一看,亞曆山大的心裏就像是翻江倒海一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