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總工算計,智庫分析
字數:8943 加入書籤
第(1/3)頁
> 作為航天局的負責人,鄧濤的級別並不算低。
但是,此刻在王東來麵前並沒有拿出自己作為領導的氣勢出來,反而表現的無比平和親切。
兩人都是聰明人,在聊過兩句之後,就明白了彼此的心裏想法。
鄧濤這一番話所呈現出來的意思其實很簡單。
其實就是在給王東來示好!
按理來說,鄧濤完全沒有必要這麽做。
可是,鄧濤偏偏就這麽做了。
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王東來身上的價值太大了。
在王東來提出六代機的設想之後,鄧濤就意識到了這一點,隨著這份設計理念方案遞交上去,王東來在上麵領導的心裏地位必然會再次提升起來。
雖然說王東來身上沒有什麽顯赫的職位,但是,在科研領域的學術地位達到了一定程度之後,所能展現出來的能力是無與倫比的。
“王院士,楊總工這類事情的發生,也是我們工作中的一點缺漏,我準備將此事列入會議要點,到時候會進行大會研討,給出一個恰當的決策。”
“而以我的看法,院士本身就是我國的高級專業人材,對於人才,我們必須要給予足夠的尊重,不管是哪個領域,哪個學科的,都要如此。”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離開研究所,前往民營私企是一種巨大的浪費,但是我卻覺得這並沒有什麽。”
“不管是官方研究所,還是民營私企,都是國內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隻要有能力,不管在什麽地方都能發揮出自己的作用。”
“所以,我是支持楊總工的選擇!”
“當然了,前提是必須要遵守國內的各項法律規定,不能違反。”
王東來聽到這話,毫不猶豫地點頭,出聲說道:“鄧局長說的不錯,不管是做什麽生意,還是做學術研究,必然是要遵守法律法規的。”
鄧濤臉上帶著淺淺的笑意,說道:“是啊,王院士能夠有這樣的意識,我就更加放心了。”
“對於銀河科技開展航天火箭業務,我也是相當支持的,放開民間資本進入,確實是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就像是王院士研發出來的‘力士’號發動機一樣,如果沒有放開這個限製的話,恐怕也許就沒有這款發動機的出現了。”
“更不要說王院士對於我國航天發展的規劃,以及眼下提出來的六代機設想。”
“我都不敢想,如果沒有王院士出現,我國的航天技術發展又需要多少年才能夠追趕上西方先進水平。”
“現在,好不容易出現了王院士這樣的天才,絕對不能錯過。”
“不瞞王院士說,你提出來的關於六代機的設計理念,我們經過會議表決之後,就送到了京城,交給上麵的領導決策。”
“我想這兩天,上麵應該也已經有了決定。”
聽到鄧濤提到此事,王東來神情微微一動。
“鄧局長,其實我之所以提到六代機,也隻是出於一個普通民眾的愛國情懷而已。”
“作為國人,我當然是無比希望看到國家繁榮富強。”
“而其他的什麽例如項目主導權之類的,我並沒有多少想法。”
“畢竟,我身上還有不少項目,還需要我費心。”
鄧濤恍然地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王東來說的是實話,他之前提出來的航天發展規劃,還有光刻工廠等,都是極為重要的項目,事關重大。
所以,2017年的首要目標,是先完成這些。
……
京城。
核心之地。
一間古樸簡單的書房裏麵,一位老人正靠在椅子上閉眼休息。
這個時候,秘書輕手輕腳地走了進來,將一份文件,放到了老人的桌麵上。
“小韓啊,又是從哪裏送來的文件?”
雖然秘書的動作很輕,但還是引起了老人的注意。
老人睜開眼,眼裏疲憊之色一閃而過,打起精神出聲問道。
秘書也沒有想到自己還是打擾到了老者的休息,不過反應倒是很快,立即就回答道:“領導,這是胡首長送來的,關於六代機設想的一份報告。”
“哦?”
老人頓時變得精神起來,坐直了身體,看向了那一份文件,好奇地出聲問道:“我記得胡郎同誌不是去蜀地參與殲-20的更新迭代會議討論麽,怎麽會出現這份文件?”
“這份六代機設想報告的作者是王院士,胡首長對當時的情況也做了一個簡單的回報,也送上了相關會議記錄,確實無誤!”
秘書不敢大意,連忙將自己知道的內容全部說出來。
老人點了點頭,沒有再問。
將文件拆開,便查看了起來。
一邊查看著,一邊對著秘書出聲問道:“我記得這位王院士是不是正在搞光刻工廠項目,還準備在明年發射十二枚火箭?”
第(1/3)頁
第(2/3)頁
聽到老人詢問,秘書立即就進行了回答。
“領導,是的!”
老人聽完,沒有再說什麽,將全部注意力都放到了眼前的文件上麵。
這份報告,並不完全是將王東來對六代機的設想照搬上來,而是添加了許多專業的數據信息。
所以,哪怕是對於相關技術不夠了解的人,也能通過那些數據,了解到一些信息。
老人看的並不算快,有些地方還會停下來認真思考一會兒。
一份原本隻需要三五分鍾就能看完的文件,這一次卻看了足足十分鍾。
秘書在一旁注意到這個時間,心裏便有了數。
“光刻工廠、航天火箭、六代機……”
老者嘴裏喃喃地念著這幾個詞,神情之中頗有幾分猶豫。
不過,並沒有猶豫多長時間,老者的神情就恢複了平靜。
“現在,讓智庫出一份詳細的分析。”
老者語氣平靜地做出吩咐道。
“好的,領導!”
秘書很幹脆地點頭應下,就下去處理這些事情。
而等到秘書離開之後,老者才將這份文件珍而重之地放到了另一邊。
三個小時後。
秘書重新回到老者的辦公室,手裏多了一份略顯厚重的文件。
沒有廢話,秘書將文件放到了老者的書桌上,就關上門,在門外等候著。
老人並沒有第一時間翻開文件查看,而是先將手頭上的事情處理完。
二十分鍾後,忙完了之後,老者才打開了文件查看起來。
到了老者這個身份,肩負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但同樣的,也有很多東西並不是他所擅長的,所以就有了智庫。
專門挑選一些能力非凡之輩,在本專業領域擁有極高水平的人,作為支持,是為智庫。
就像是王東來的這份六代機設想,老者也根本看不出來這裏麵的一些技術,是否具備可行性,或者是能夠在未來戰場上發揮巨大作用。
這個時候,他能讓智庫的專業人才,通過專業知識進行判斷,到時候,他隻需要做決定就行。
而這一份報告文件裏麵,所囊括的東西眾多。
既包括了王東來的求學經曆,又有王東來的獲獎經曆,以及經商曆程等。
雖然不敢說,把王東來調查了一個底掉,但也絕對沒有太大的遺漏。
看完了之後,老者手指在桌麵上不斷地敲擊著。
“篤……篤……篤……”
眉毛也微微皺起,顯然是有些為難或者是困惑。
不過,這個表情並沒有持續太久。
老者就恢複了平靜,按了一下桌麵上的按鈕。
門外的秘書下一秒走了進來。
“安排一趟專機,讓胡郎同誌和王院士回來,我要親自見一見這位王院士。”
秘書顯然是有些吃驚,震驚地看了一眼老者,便迅速地收起了自己的情緒,恢複了平靜。
“領導,我這就去安排!”
點了點頭,秘書便再次離開書房。
……
蜀都。
原本,作為軍方的代表,胡首長隻需要在第一天露個麵就行。
後續的事情,交給下麵的人就能完成。
但是,出了王東來這檔子事之後,胡首長便改變了想法,推掉了後麵的行程,而是留在了蜀地。
雖然沒有一直停留在王東來的身邊,可是這番動作,根本瞞不過有心人。
知曉此事的人,都明白王東來提出來的六代機設想,對於胡首長代表的軍方具有多麽大的吸引力。
可以說,最為支持王東來早點投入研發六代機的,應該就是軍方了。
這兩天的探討會,因為王東來的加入,所以進展的很是順利。
這個順利遠遠超過了之前的更新迭代討論速度。
所以,這一次的學術會議時間也在情理之中縮短了。
第(2/3)頁
第(3/3)頁
“我認為殲-20可以嚐試著加載先進傳感器、機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內置大容量燃料箱,以及遠程導彈,以此來增加殲-20的戰鬥力和殺傷性。”
在會議室裏,王東來平靜的語氣說著自己的意見。
“王院士,我覺得你說的很有道理,我們還可以在殲-20上加載全數字玻璃駕駛和頭盔顯示器,白頭鷹早就驗證了這兩項技術的可行性,我們完全可以照搬。”
殲-20的總設計師楊總工笑著,出聲說道。
而聽到楊總工這麽說,王東來點了點頭,說道:“還有一點,那就是殲-20的外觀將會因為發動機的改變,而有一個巨大的變化,這方麵,正好是我所擅長的。”
“這兩天,我也有了一點頭緒,等我再考慮兩天,應該就沒有問題了!”
殲-20采用的是鴨翼設計,優點是在可以在戰鬥機滑翔的時候縮短滑跑距離,這樣一來,飛機在短距離起降的時候就會很方便,還可以增加戰鬥機的升力和敏捷性,這大大地提升了戰鬥機的機動性能的,以及可以利用較小的機翼麵積獲得較大的全機升力,這一優勢也能減輕飛機的結構重量。
萬事萬物有優點,就必然會有缺點。
鴨翼設計的最大缺點,就是在大迎角情況下,容易出現失速的情況。
並且,鴨翼布局,也會增加機體正麵的麵積,麵對雷達搜索,戰鬥機的隱身性能被大大降低。
而發動機技術強大的國家,比如說是白頭鷹和大毛,擁有頂尖的發動機工業,推力一流,所以為了規避鴨翼設計的弱點,就直接放棄了鴨翼設計。
然而,華國在發動機上麵技術薄弱,自然沒有這樣的底氣,隻能是硬著頭皮使用鴨翼設計。
但是,這個情況終於可以得到改變了。
王東來研發的‘力士’號火箭發動機橫空出世,雖然在設計之初,是為了航天火箭而設計。
但是,王東來所展現出來的技術能力和研究天賦,卻得到了眾人的認可。
以他的能力,完全可以製造出一台頂尖的戰鬥機發動機。
而這,也正是王東來被邀請過來的重要原因。
“王院士出馬,我是絕對放心的!”
“雖說我是殲-20的總設計師,這款戰鬥機已經進行了首飛,並且亮相,此次更新之後,再冠以殲-20這個名字的話,就有些不合適了。”
“並且,這也是對王院士的不公平,我提議更新之後的戰鬥機取名為殲-25,要強調出王院士在這裏麵做出來的貢獻。”
“畢竟,如果沒有王院士,根本不會有這些技術的突破!”
“王院士做出這麽大的貢獻,從各方麵來說,都應該給予足夠的尊重。”
此時。
楊總工忽然說到了這裏,就頓時讓在場眾人神情一變,紛紛看向楊總工和王東來。
誰也沒有想到楊總工會在這個時候說起這個。
確實。
如果按照設計,這一次的更新之後,殲-20的性能將會得到了一個巨大的跨越。
可是,按照常理,就算是變化再大,那也是殲-20,不存在改名字的情況。
更何況,從人性的角度來分析。
楊總工的這個建議,也違背了人性。
作為一款戰鬥機的總設計師,這是何等的榮耀。
可是,楊總工就這麽地放棄,願意拿出來成全王東來。
任誰聽到,都會覺得不正常。
實在是兩人非親非故,根本不至於到這個地步。
不過。
隻是片刻功夫。
就有人想明白了楊總工這番表態的真實用意。
很簡單,這其實是在給王東來示好。
王東來提出來的六代機設想,絕對算得上優秀。
如果上麵采納的話,作為五代機的代表殲-20雖然不會立即被淘汰,但是投入到這上麵的資源卻會減少,收到的關注也是如此。
更何況,作為一個科研人員,誰又不想參與更先進,更尖端的設計項目裏麵去。
所以,楊總工才會以退為進地來上這麽一手。
麵對這個提議,隻要是正常人,都不會接受。
王東來就算是心裏再怎麽希望,也不會表現出來,更不會第一時間接受。
這就給了楊總工機會。
想明白這一點之後,在場不少人心裏都是一動。
而這個時候,王東來也出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