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千戶侯

字數:3521   加入書籤

A+A-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上庸。
    遠處行來一隊人馬,作為前導的騎士高舉著大旗,黑字紅底的大旗上書有一個‘黃’字,表明了這隊人馬主人的身份——漢中太守黃權。
    關於這一點,踏出上庸城十裏出迎黃權的張魯,自然是知悉的,他望著越來越近的黃權一行人馬,神色間不是對失去割據一方的權柄傷懷,而是有著說不出的釋然。
    起初,董卓造逆,宇內大亂,那時候他還有著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誌向,意圖割據一方,做一番事業,宏揚壯大天師道教。
    當然,作為一方諸侯,弘道隻是他統治地方的手段。
    當時他在盤踞漢中,擁兵數萬的時候,野心滋生,貪於權勢,想過稱孤道寡的行為,天師道的師君,何如王爵來的爽利!
    漢寧王。
    張魯在靜候黃權抵近的時候,他思緒飄動,念起了那一枚作為吉兆的玉印,玉印一出,底下的人望著攀龍附翼,一齊欲擁戴尊崇他為漢寧王。
    當時他差一點就應下了,若非是閻圃力諫不可,他或許已經當了許久的漢寧王了。
    對於這件事,張魯一直都很感激閻圃,如果他當時自立為漢寧王,在漢祚尚未斷絕的當下,或許將為天下人唾棄。
    同時也就失了能歸降秦王劉璋的可能性,畢竟劉璋身為漢室宗親,想來如何也不會放過他這個自立為王,破壞白馬之盟的人。
    近了,黃權一行越發的近了,張魯的神色也隨愈發的恬靜和淡然,仿佛一隻閑適踏步的白鶴般,無一物一事積於心頭。
    在黃權到達近前十餘步的時候,張魯舉步迎了上去,做出一副恭敬的姿態,向著馬上的黃權施禮道:“黃太守。”
    “張師君。”黃權麵對張魯的親迎,他連忙翻身下馬,和張魯雙臂抱在了一起,托住了張魯長揖而下的身形。
    “前有書信明言,師君隻需在上庸城靜候我上門,不意師君竟是出迎在此,而權有何功德,怎能勞煩師君出城相迎呢?”
    黃權客氣,張魯也客氣了一句:“太守遠來,魯為地主,豈能坐在家裏等候,這豈不是有失待客之道……況且太守名揚四海,有賢德之名,而我為人鄙陋,名位卑淺,自當出城迎賢才是,不然傳揚出去,魯將無地自容了。”
    黃權和張魯你一言我一語,言談間往來契合,當下氣氛逐漸融洽熱烈了起來。
    城外四野透風又透光,不便於久談,因而張魯同黃權把臂同行,向著上庸城而去。當下的城內,一場酒宴已經布置的大差不差了,就待黃權登門了。
    上庸城,縣寺。
    “黃太守身份尊貴,為秦王舅氏,自當居於上座,魯為其次。”張魯態度堅決,他將黃權向主位推搡而去。
    黃權慣常是直率的性子,但人情世故他還是懂得,於是他半做推辭,以免顯的過分倨傲,目無餘子。
    半推半就下,黃權坐上了主位,而後下方一眾人等跟隨著入座,歌舞也應時登場,樂師自是少不了的,動聽的音樂聲奏開,曼妙的舞姿翩翩而起。
    這場宴會,熱鬧的開始,熱鬧的進行,直到熱鬧的結束,賓主之間盡歡,與會之人無不開懷。
    第二日,又第三日來臨。
    昨日方才將西城、上庸、房陵三縣的戶口、版籍、庫藏等信息同步給黃權的張魯,他早早的拜見了黃權,同時表達了他期望早一點出發的想法。
    卸下了上庸的擔子,自感一身輕鬆的張魯,有意早日趕赴長安,在長安過一段安生日子,而不是如過往一樣,每日都處於刀頭舔血的狀態。
    黃權略作挽救,而後就同意了張魯的請求,並派遣了霹靂校尉陰溥護送張魯前往長安,做出對張魯很是看重的樣子。
    第四日。
    張魯、張衛一行人出了上庸城,向著長安行去。
    期間張衛不時還顧上庸城,他神色怏怏,似是有所不快,自今日始,他們就不再是割據一方的諸侯,而是為他人仆下,被他人驅使的臣子了。
    相比於神色不悅的張衛,張魯隻在踏出上庸城的城門時還顧了一眼上庸城,而後前行之際,他卻是不再回顧一眼。
    ‘爭吧,爭吧。’
    ‘河北袁紹、中原曹操。荊州劉表、江東孫策,這天下,你們就爭吧。’
    “乃公卻是不伺候了,我隻要在長安做一富家翁就足矣。”
    沿著漢水逆流而上,張魯來到了漢中地界,而後他為了早一點抵達長安,沒有去走穩妥好走的陳倉道,而是踏上了蜀軍稍稍維修過的子午道。
    子午道北口抵近長安,是漢中到長安最快的一條路,所以張魯選擇了子午道。
    子午道長四百餘裏,而張魯一行日行五六十餘裏,是以七八日後,張魯臨近了長安,見到了如巨獸一般匍匐在大地上的長安城。
    長安城外一裏處,劉璋靜候著張魯的到來,雖是以他今時今日的身份,本不該出城迎接他人,這有些自貶身價。
    可劉璋不是按照約定俗成的行為去做事的人,他有著自己的打算,張魯獻上西城、上庸、房陵三縣歸降,又是同他有舊怨。
    如張魯這樣一個人,若是劉璋不念舊惡,收降了張魯,這對劉璋的聲望來說是大大的有利,能夠動搖更多的中立人士歸降於他。
    所謂千金市馬骨也。
    當張魯抵近長安,見到城門一裏處站立靜候的秦王劉璋,他連忙翻身下馬,近乎連滾帶爬的向著劉璋行去。
    “大王。”在距離劉璋一二步的時候,張魯跪拜而下,向著劉璋施以大禮。
    劉璋上前一步,雙手伸出,虛托住張魯,他揚聲笑道:“師君別來無恙。”
    “魯一如往常,無有變化。張魯自謙了一句,而後向劉璋言道:“向者就不曾拜見大王,今日得見,可知大王神采奕奕,倍於往常,實乃是令我欣喜。”
    客套話道完,劉璋拉著張魯同車而載往長安城而去,一場宴會早已備好,就待張魯上門。
    於宴會上,劉璋宣讀了一項任命:“拜張魯為沔陽侯,食邑一千二百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