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6220   加入書籤

A+A-




    《諸朝陪我刷短視頻》轉載請注明來源:思兔閱讀sto.ist
    然而慶曆新政剛一頒布就遭到文官集團的大量反對,他們攻擊範仲淹與歐陽修等人結成朋黨,借著新政打壓異己。一向耳根子軟的宋仁宗也開始對慶曆新政產生了懷疑。連皇帝都動搖了,改革還能繼續下去嗎?
    最終57歲的範仲淹再次被排擠出京,外放到邠州,後因邊塞苦寒調任鄧州。支持範仲淹變法的富弼、韓琦、歐陽修等人也相繼被趕出了京城。慶曆新政宣告失敗。
    範仲淹到了鄧州後,收到了好友滕子京送來的禮物,邀請他為新修的嶽陽樓寫一篇文章,這就是千古名篇《嶽陽樓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離譜的是,範仲淹沒去過嶽陽樓,全憑自己想象描寫的,這屬實是牛逼。”
    範仲淹一生坎坷,幾遭貶謫,卻沒有怨天尤人。無論是居廟堂之上還是處江湖之遠,都在殫精竭慮,鞠躬盡瘁。
    在範仲淹生命的最後7年時間裏,他先後輾轉於鄧州、杭州、青州等地為官,最終於公元1052年在徐州病逝,享年64歲。諡號文正,世稱範文正公。
    ——“《嶽陽樓記》背的我好苦啊。”
    ——“強如範仲淹,範文正公想要崛起也需要貴人的幫助。”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真是大宋第一完人了。”
    ——“文正啊,文臣諡號最高了。”
    【華夏最早的美食博主,一口氣看懂蘇軾的一生。#曆史#蘇軾】
    他是中國文人的天花板,一生風雨仍能泰然處之,我行我素,將別人眼中的苟且活成了自己瀟灑的人生。
    雖然官運不濟,但卻成為了大宋最有名的美食博主,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蘇東坡。
    蘇軾出生於眉州眉山,他的父親就是《三字經》裏提到的“二十七,始發憤”的蘇老泉,蘇洵。蘇洵希望自己的兒子能默默無聞卻扶危救困,不可或缺,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在蘇軾12歲時,爺爺病逝,父親蘇洵便居家發憤,讀書期間,蘇洵將自己所學的學識和做人的道理都教給了蘇軾和幼子蘇轍。
    在父親的教導下,蘇軾生性放達,為人率真,深得道家風範。他喜歡郊遊,喜歡美食,喜歡品茗,還喜歡遊山玩水,並在此期間創作出了許多精品詩文。
    20歲時,蘇軾和弟弟蘇轍在父親的帶領下第一次離開四川,進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當時的主考官正是大名鼎鼎的歐陽修,而這一次科考因為考生之中名人太多而被後世稱為中國曆史上最難的一次科舉。
    然而放榜後,蘇軾在這一次的考試中卻並沒有取得第一名。有人說主考官歐陽修誤認為蘇軾的文章是自己的學生曾鞏所作,為了避嫌,隻給了文章的作者第二名。
    也有的說法是蘇軾在文中所引用的句子,主考官都不知此句出自何處,便將他從第一降到第二。不管哪種說法可信,蘇軾的能力都得到了歐陽修的稱讚。蘇軾一時聲名大噪,每逢有新的文章作出,立刻就會傳遍京師。
    可正當父子二人名動京師,正要大展身手的時候,家鄉卻傳來了母親病故的噩耗,二兄弟隻好跟隨著父親回鄉奔喪。
    23歲這一年,蘇軾守喪期滿,三蘇重返汴京。在歐陽修的推薦下,蘇氏兄弟又參加了名為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的製科考試。
    蘇軾的對策被評為第三等,但這第三等實際上就是第一等,因為一二等為虛設。而且這個第三等在之前的宋朝隻有一人得過,所以蘇軾被稱為百年第一。
    四年後,蘇軾再次通過學士院的考試,任職史館。30歲時,蘇洵病逝,蘇軾、蘇轍兄弟二人辭官還鄉,守孝三年。
    三年之後,蘇軾還朝,此時震中朝野的王安石變法開始。蘇軾的許多詩友,包括當初賞識他的歐陽修在內,都因為反對新法而與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和,被迫離京,朝野就與凋零。蘇軾眼中所見已不是他20歲時所見的平和世界。
    蘇軾也因為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而使王安石感到十分憤怒,於是王安石讓禦史謝景在宋神宗麵前訴說蘇軾的過失,蘇軾隻好請求出京任職,被授為杭州通判。不久之後又被調往山東諸城。
    41歲這一年,蘇軾開始在徐州擔任知州。當時黃河在曹村決口,河水泛濫,洪水匯聚在徐州城下。
    暴漲的洪水不時泄出,城牆即將被洪水衝毀。蘇軾帶領他的士兵們拿著工具開始修築長堤,搭建小草屋,住在城牆下,終於保全了徐州城。
    因為常年的治理水患,蘇軾還有一個經常被大家忽視的頭銜——水利專家。
    在一年後,蘇軾寫給宋神宗的一封例行公事的湖州謝上表卻成為了他人生的轉折點。作為詩人的蘇軾,筆端經常會帶有一些感情色彩,即使官樣文章也忘不了加上點個人色彩。
    就是這些詞語被新黨人所利用,說他愚弄朝廷,妄自尊大。一時間朝廷內一片倒蘇之聲,上任才三個月的蘇軾便被禦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師。受牽連者達數十人,這就是北宋曆史上著名的烏台詩案。
    隨著新黨人非要置蘇軾於死地,救援活動也在朝野同時展開。不但與蘇軾政見相同的許多元老紛紛上書,就連王安石和一些變法派的有識之士也勸宋神宗不要殺蘇軾。
    在大家的努力下,蘇軾下獄後的103天,這場詩案因為宋太祖趙匡胤時定下的不殺士大夫的國策得到從輕發落。
    蘇軾後來官職低微並無實權,經此一役變得心灰意冷,心情鬱悶的蘇軾曾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壁山遊覽,寫下了《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名作,以此來寄托他謫居時的思想感情。
    公務之餘,他還會帶領家人開墾黃州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東坡居士的別號便是蘇軾在這時起的。
    直到48歲時,蘇軾才迎來了東山再起的機會,奉詔到汝州。由於長途跋涉,旅途勞頓,蘇軾的幼兒不幸夭折,路費已盡,再加上喪子之痛,蘇軾上書朝廷請求暫時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
    就在他準備南返常州時,宋神宗卻突然駕崩。在常州居住的蘇軾既無饑寒之憂,又可享美景之樂,而且遠離了京城的政治紛爭,蘇軾便將常州選擇為自己的終老之地。
    宋哲宗即位後,高太後以宋哲宗年幼為名,臨朝聽政,司馬光重新被啟用為相,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被打壓。四十九歲的蘇軾也重新被啟用,不久後升任翰林學士。
    蘇軾看到新興勢力拚命排擠王安石集團的官員後,認為他們與所謂新黨不過一丘之貉,於是再次向朝廷提出建議。
    他對舊黨執政後暴露出的腐敗現象進行了抨擊,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勢力的極力反對,遭誣告陷害。蘇軾至此是既不能容於新黨,又不能見諒於舊黨,隻好自求外放。
    在此之後,蘇軾在杭州任職,將自己比作唐代的白居易,過著愜意的生活。然而55歲時蘇軾又被召回朝,又再次被調出京,始終無法迎合上級的蘇軾晚年再度被貶至惠州。
    公元1097年,年已62歲的蘇軾被孤舟送到了荒涼之地海南島儋州。據說在宋朝,放逐海南是僅比滿門抄斬輕一等的處罰。蘇軾把儋州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他在這裏辦學堂,借學風,以致許多人不遠千裏追至儋州,向他求學。
    在宋代100多年裏,海南從沒有人進士及第,但蘇軾北歸不久,這裏的薑唐佐就舉鄉貢,人們一直把蘇軾看作是儋州文化的開拓者、播種人,對他懷有深深的崇敬。在儋州流傳下來的東坡村、東坡井、東坡田、東坡路、東坡橋、東坡帽等等都表達了人們的懷念之情,連語言都有一種東坡話。
    宋徽宗即位後,朝廷安行大赦,蘇軾在北歸途中的常州逝世。蘇軾留下遺囑,葬於河南郟縣的軍台鄉上瑞裏,宋高宗也將其追贈為太師。
    ——“蘇軾的一生泰然,是因為有蘇轍為他負重前行。”
    ——“蘇轍一生有三件事,吃飯,睡覺,救蘇軾。”
    ——“雖然蘇軾才華橫溢,但在王安石編發的時候,他站在司馬光的陣營和王安石唱反調,這真的很討厭啊。我是支持神宗和王安石變法的。”
    ——“我在想是什麽樣的家風,才能教出這樣的兩兄弟,比起蘇軾蘇轍的才華,我更想知道他們的家風家教。”
    【曆史上最講義氣的兄弟,“唐宋八大家”質疑的蘇轍。#蘇轍#蘇軾兄弟#曆史知識】
    蘇轍,字子由,是中國曆史上最溫暖的弟弟,名副其實的寵兄狂魔。
    他的一生除了寫詩做官,就是在不斷拯救哥哥蘇軾的路上。本期視頻就讓我們按照時間的順序,一口氣看懂蘇轍的一生。
    ——“蘇軾:有你是我的福分。蘇轍:有你也是我的福分。”
    蘇轍出生於如今的川四省眉山縣,家中還有一個比他大4歲的哥哥,名叫蘇軾。
    他的父親蘇洵也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後世將蘇軾、蘇轍、蘇洵父子三人並稱為“三蘇”。在蘇轍9歲時,因為爺爺的去世,父子三人便留在了家中,發憤讀書。
    父親在這期間不僅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教給了兒子們,還教會了他們做人的品行。
    17歲時,蘇轍迎娶了比自己小2歲的妻子史氏。成婚剛剛一年多,蘇轍就在父親的帶領下同哥哥一起來到了京城參加科舉考試。二人都不負眾望,被歐陽修錄取。
    但由於母親的病逝,兄弟二人隻好再次回到屬地扶桑。22歲時,蘇轍被選為河南府澠池縣的主簿。父子三人將從江陵到開封途中所作的詩賦整理為了《南行集》和《南行後集》。
    一年後,蘇轍再次進京參加殿試。蘇轍覺得已經52歲的宋仁宗可能對正事不感興趣,於是就盡力闡述了政治的重要性,言辭格外激切。
    等到策論試卷遞交上去以後,蘇轍覺得自己肯定會落榜。但沒想到副考官司馬光卻將他評為了第三等,力保蘇轍。
    但其他考官有異議,經過激烈的辯駁,最終蘇轍的試卷被列為四等。蘇轍也因此被任命為秘書省校書郎,奉命編纂禮書,並留在京中任職。
    28歲這一年,蘇洵在京師逝世。蘇轍兄弟自汴河而下,順著長江回到了蜀地,安葬父親。守孝期結束後,蘇轍兄弟一路向東,邊遊邊玩前往京師。
    回到京師後,王安石將蘇轍調到了條例司,拿出《青苗法》和蘇轍仔細討論。蘇轍指出,《青苗法》本意是在救濟百姓,不是求利。
    但如果加收利息就會使得吏員趁機營私作奸,背離初衷,並具體地闡述了《青苗法》放貸會給社會帶來的影響。聽完蘇轍的話,王安石在此後的一個月內都沒有再提過《青苗法》。
    但沒有想到陝西的官員卻私自實行《青苗法》,春天發放貸款,秋天收還。朝廷內外的許多官員為了迎合王安石的心意都不敢提這件事,隻有蘇轍寫信給王安石極力反對。
    最終使得王安石大怒,將蘇轍貶出京師,發派到了河南做官。
    在外漂泊的這10多年裏,蘇轍先後調任了很多地方。41歲這一年,蘇轍的哥哥因為作詩謗訕朝廷而被捕入獄,就是曆史上著名的烏台詩案。
    蘇轍得知消息後立即上書請求以自己的官職替哥哥贖罪,因此受到牽連被貶到江西做官,5年內不得升調。
    宋神宗駕崩後,宋哲宗即位,當時太皇太後高氏垂簾聽政,起用司馬光為相,廢除新法。一朝天子一朝臣,曾經的舊黨重新掌握政權,47歲的蘇轍也被召回京師任職。
    在蘇轍的彈劾下,支持新法的宰相以及官員都被免職。在京師的這幾年,蘇轍可謂是順風順水,官職一路高升。
    但他的兄長蘇軾卻屢遭排擠,想要調離京師任職。蘇轍也隻好跟著哥哥一起上書,請求調離,但沒有獲得朝廷的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