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蔣嬸兒自爆家庭情況
字數:4762 加入書籤
沈佳人聽到蔣嬸兒問自己,連忙回答道,“嬸子,我是下疙瘩村的。”
蔣嬸兒:“下疙瘩村??你剛才說你叫沈佳人?
你不會就是那個救了老劉家狗蛋的那個知青吧?”
沈佳人:“啊?”
蔣嬸兒:“就是那個張愛花家的那個小孫子,是不是你救的?”
沈佳人雖然很好奇為啥蔣嬸兒這麽問自己,但還是老實回答道,“如果你說的是張愛花嬸子家的小孫子,那估計就是我。”
蔣嬸兒:“嗨,那我們就是一家人啊。
你那個是我表嬸兒。
我也住在下疙瘩村。”
沈佳人:“啊?下疙瘩村?我們一個村?為啥我們從來沒有見過呢?”
蔣嬸兒:“我家那口子是鄉鎮的赤腳醫生,平常就是在每個村裏去巡檢,然後再鎮上上班。我的話,考進了醫院,在醫院裏麵做了醫生。所以平常我們都不在村子裏,都是晚上才回家。”
沈佳人好奇道,“嬸子,既然你們都在鎮上,那為啥不在鎮上生活?還要每天都跑回村裏麵?”
蔣嬸兒歎了一口氣後回答道,“唉,不是我們不想去。
我家那口子的工作情況就是要每個村裏麵跑,在鎮上的情況比較少。
因為跑的多,所以專門在鎮上和村裏申請了個驢車,方便下鄉檢查。
我的工作情況雖然在鎮上,但是收入比較少, 加上我家的孩子比較多,還要管雙方老人,如果都去鎮上的話,我們根本負擔不了這麽多人在鎮上的生活。
但是如果在村裏麵,我那家那口子偶爾回去幫個忙,家裏老人掙個工分,在再自留地裏麵種點菜之類的,我們的生活就稍微好過了一點。”
沈佳人點了點頭,”確實,鎮上也不好生活,看起來是發錢,發糧,發票,其實有的時候也是捉襟見肘,畢竟都是按照城市戶口的定量發,不會考慮帶過來的農村戶口。”
蔣嬸兒:“誰說不是呢,我家就我變成了城鎮戶口,我家那口子還是農村的,孩子因為家裏老人覺得去了城裏也吃不飽,還不如在村裏領點工分,種種自留地,起碼吃喝有保障。
所以全家就一個城市戶口,剩下都是農村的。
你想想,十口人,其中有四個老人,四個小孩兒,其中還有兩個男孩兒,有一個甚至都十三歲了。
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現在正是能吃的時候,你說說,這個情況,誰敢輕易的進城?”
沈佳人聽到這,有點驚訝了,十口人?等會兒,雙方老人,是四個人,夫妻兩個是兩個人,剩下就是四個孩子,那這四個孩子裏麵有兩個男孩兒?
那就是剩下兩個孩子是兩個女兒?
不對啊,這根據農村習俗,女方的老人,是女方那邊的男性贍養啊,且在村裏,說是沒男的就是絕戶,誰上去都要踩兩腳的。
所以如果村裏如果隻有一個女孩兒,要嗎是接著生生到有男孩兒為止,就像那個周金寶家的情況一樣,要嗎就是過繼,不過沒在村裏聽過過繼的情況,都是一直生,一直生,這個老婆不能生,那就換下個老婆生。
所以沈佳人就很好奇,為啥蔣嬸兒為啥會說是雙方老人。
蔣嬸兒看沈佳人沒回答,就接著說道,“我看你沒吭氣,是不是也好奇為啥我家是我管我父母是嗎?
哈哈哈哈哈。
你還算好的了,沒吭氣,隻是自己在想,在醫院都有人直接問我,說是不是絕戶,為啥能成絕戶?
其實我們家不是絕戶,隻是我們家的情況特殊。
我們有兄弟姐妹三個,我是老小姑娘,剩下的是兩個哥哥,我哥哥他們都去當兵去了,所以我家就我還在父母跟前,所以我也就看顧的多一點。”
沈佳人點了點頭,原來是這樣啊。但是不對呀,妹妹都結婚了,為啥沒有提到哥哥的結婚情況與否呢?
沈佳人想怎麽開口問這個問題,才能不八卦,誰想到就聽到蔣嬸兒接著說道,“你是不是好奇我哥哥的婚姻情況了?
畢竟我都結婚了,我哥哥們不可能不結婚了,是不。
我兩個哥哥都結婚了,至於嫂子們和侄子侄女們現在都隨軍去了。
所以我父母現在跟著我生活。
不過你也不用覺得我委屈,我每個哥哥每個月都給我父母和我打生活費,讓我幫忙看顧父母,讓父母生活更有保障一點。”
沈佳人,“那既然這樣的話,蔣嬸兒,你應該不缺錢啊,為啥你還會覺得沒錢呢?”
蔣嬸兒,“我四個孩子都在上學,雖然學費不貴,但是也要花銷。
所以就顯得不是太夠花。”
沈佳人,“哦哦哦,這樣啊,那嬸子你這個想法很好啊。
上學總是有用的。畢竟現在什麽工廠招生啊,還有什麽單位招聘啊,都是要求有學曆的,有學曆的人,總不會還是在地裏刨食,總會過的會更輕鬆一點。”
蔣嬸兒不管沈佳人看沒看見,瘋狂的點頭應和回答道,“是啊,是啊。
你看我,我就是因為我哥和我爹娘堅持讓我上學,所以在村裏在招赤腳醫生的時候,我能夠麵試上,並且當了赤腳醫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又因為我就算當了赤腳醫生,也沒有忘記學習,每次鎮上的培訓考試我都認真學習,所以我也有機會考進了鎮上的醫院,所以你看我,現在是吃城市供應糧的人。
我兩個哥哥,也是因為學習好,所以在部隊裏麵也晉升的很快。
我男人,就是因為我每次學習的時候都帶著他一起學習,所以他也從那麽多麵試赤腳醫生的人裏麵被選中,當了赤腳醫生。
雖然他不愛說話,但是他特別聰明,現在好多東西都是他帶著我學習。”
沈佳人心裏一個讚歎,還能這樣嗎?“那嬸子你真的是厲害呢,毛主席說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句話,真的在你身上就體現的很明確呢。”
蔣嬸兒不好意思的說了句,“嗐,我哪裏有那麽好啊,之前是父母疼愛,後來是我兩個哥哥拉拔的比較多,再到現在,就是我和我家男人互相扶持,互相鼓勵。
也幸虧我們兩家的老人都比較為我們著想,所以我們這個家庭目前來看,還是真蒸蒸向上的。"
沈佳人心裏卻覺得,這很給力了好嗎,兩個哥哥,這證明娘家有人。
甚至於兩個哥哥都是當兵的,這證明蔣嬸兒家家庭條件不錯,不然這個年代兩個孩子都能當兵,真的實屬不易。
生了四個孩子,但是也沒耽誤人家學習上進,並且現在還考到了醫院裏麵。
老公雖然現在看起來是個赤腳醫生,但是是吃國家飯不說,還能看顧家裏。
四個孩子不假,但是每個都讓學習了,並且四個老人也都在幫著看孩子,也沒有拖後腿。
這種條件,在這個地方組合起來已經算是王炸級別了,還要咋。
不過說到底還是要自己也給了,不然別人再怎麽想拉拔也拉拔不起來。
不過沈佳人這會兒就特別好奇,蔣嬸兒為啥和自己說那麽多呢?
這才第一次見麵,且也沒有認識多久,怎麽就能聊這麽多家裏的事情呢。
沈佳人覺得,既然自己有疑問了,人家還這麽介紹,就問道,“蔣嬸兒,我們才第一次見麵,你怎麽就和我說這麽多呢?
你是每個人都這麽說嗎?
還是啥?
我有點摸不清頭腦。”
沈佳人聽見前麵趕驢車的大哥悄悄的笑了起來,蔣嬸兒不好意思的說道,“不是,嬸子吧,有個毛病。
就是特別喜歡樂於助人和愛學習的人。
樂於助人這個,我是知道你救了狗蛋。
至於愛學習,這個就是村裏傳的風言風語。”
喜歡一朝穿越之努力在70年代請大家收藏:()一朝穿越之努力在70年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