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為什麽要分成

字數:2273   加入書籤

A+A-




    這場“碰頭會”規模奇大,李儉很好奇自己作為個體戰力的代表出現在此處有何意義。
    獵殺海洋生物的可能性從一開始便做完了理論驗證,作為戰力角色,李儉出現在碰頭會的意義基本在他被告知接下來的獵殺目標要向海洋生物傾斜時便已完成。
    但碰頭會上還未有人離開,主辦方也沒表示,李儉不願帶頭離場,便在會場中充當背景板,時不時聽上一耳朵。
    “……靈氣複蘇前的鋼材年產量最高為十一億噸,刨去基建所用,全都投產成漁船,需要多少鋼材?”鋼鐵工業代表正和船舶代表交談,李儉湊過去旁聽。
    “這很難一概而論。近海漁業船舶和遠洋漁業船舶是不一樣的,按照過去的需求,船自重與最高載貨重比例是四比五。小漁船就不講了,沒有小漁船敢在這時候出海。近海捕魚周期起碼半個月,遠海捕魚周期能從三個月到半年。”船舶代表身邊是之前抽過去的漁業代表,在鋼鐵工業代表過來討論之前,他倆先吵了得有十多分鍾,邊吵邊搖頭。
    “就算每次捕魚都能滿載而歸,按照作業周期最短的近海規模以上捕魚來算,半個月回一趟,我把這中間補給、換人的時間都刨了,一年出滿二十四趟,百億噸魚就要三億多噸鋼材造船。再把鋼材造船的時間算上,就算從現在開始,鋼材就能一股腦地變成船,年鋼鐵產量勻速變成出海船舶,初中生都知道鋼材投入量得再乘個二,這就要七億噸鋼材了。更不用說造船需要時間,建設造船廠也需要時間,還需要大量人力。”船舶代表掰著手指頭,向鋼鐵代表提出一個不可能達成的數據。
    最不可能的是,這個數據建立在一切都會絲滑進行的前提上。鋼材能夠絲滑無比地生產完就投產成船舶,船舶能夠不考慮人力物力地出航捕撈,近海漁業船能在半個月周期內捕撈足夠裝滿貨運倉的海洋生物,順風順水毫不停息地來來回回,完成年捕撈量的百億目標。
    事情不可能會那麽順利。
    鋼材不會自己變成船舶,舊有的造船廠在靈氣複蘇後基本都已閑置報廢,重新開工需要時間。
    出航捕撈需要人力物力,就算現如今的修仙者可以靠力大磚飛實現很多事,但終究需要人力。
    近海捕撈不是萬能藥,這場目標百億噸的捕殺活動並非隻針對近海。這是人類為了維持自身生存而選擇的與整片海洋中的海洋生物開戰,並非經濟活動,而是生存戰爭,不去遠洋,遠洋和深海的海洋生物不會自行遊到近海讓人捕撈。
    更不用提次次都半月一趟,順風順水。
    令人心痛的數據擺在麵前,理論模型越是精致,計算得到的結果越是可信,這場年捕撈量百億噸的前置條件需要便越滲人。
    必須改變思路。
    讓能量在海洋生物中大幅累積是不明智的,在這妖獸對人類抱有致命惡意的世界中,隻要人類沒打算離群索居,甚至將自己與自然界完全封閉,捕撈海洋生物,掠奪海洋生物的能量就是必要的生存手段。
    過去的捕撈方式是經濟活動,那可能很有效益,但一定不夠“生存”。
    會場中的人們激烈交流,深入思考,試圖在各行業的交叉討論中,找到行之有效的對海洋生物發起生存戰爭並成功獲勝的辦法。
    這場麵已經和李儉沒了關係,就如他先前意識到的,在場的人們不缺把百億噸海洋生物搞死的辦法,他們缺的是讓這些海洋生物死後不能再被海洋生物利用的辦法。
    在眾人討論中,幾個方案被並列提出,進入驗證可行性環節。
    第一天會議結束,李儉琢磨著這裏沒自己什麽事了,便想離開,卻被舉辦方人員拉住,請他再留幾天,等到大會正式結束再走。
    李儉不太清楚自己作為“打手”定位有什麽留在學術氛圍濃厚現場的必要,但舉辦方說包吃住,那他就勉為其難地留下了。
    ……
    過了幾天醒了就吃、吃了就參會、摸魚到吃飯、飯後再開會、會上再摸魚、摸到吃晚飯、飯後滿場逛、逛完洗澡睡的生活後,整場大會終於結束了。
    這場大會儼然成了華夏人類對海洋生物的開戰會議,在大會結束時,提出了主流戰爭計劃和幾項並行計劃,其中一項並行計劃的執行人員,找上了李儉。
    “煉藥計劃需要您的一臂之力。”來人直截了當地遞出自己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