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神話(分封 續)
字數:6806 加入書籤
第(1/3)頁
> 一秒記住【。3。】,
在大秦帝國的政治語境中,井田製是一個禁忌的話題。這一製度與周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幾乎是和分封製度緊密捆綁在一起的。
大秦自建國伊始,便以強硬的姿態明令廢除分封製,一切舉措皆圍繞著帝國的集權統一這一核心目標展開。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大秦甚至精心構建了一個全新的、由上而下的垂直管理體係。
在這個體係下,即便是始皇帝的諸位公子,也沒有絲毫特權。他們隻能如普通臣民一般從軍或從政,從最底層開始,一步一個腳印地憑借自身能力爭取升遷,絕無可能一下子就被封王,坐擁一方土地。
在始皇帝那如烈日般的強大震懾之下,朝堂上下無人敢有異議。哪怕是匯聚了天下各大學派精英的博士學宮的眾多博士,也都對與分封製相關的井田製話題噤若寒蟬。
井田製,追溯至春秋之前,曾是一種被視為實現土地公有製的途徑。
不過,周禮所記載的井田製度,其實是一種過於理想化的土地模式,在實際操作中可行性極低。需要注意的是,周朝實際施行的井田製與周禮中的井田製度存在差異。
井田製度惟一值得一提的地方,便是它規定所有土地歸國家所有。但這種所謂的公有製並不純粹,存在著巨大的缺陷。實際上,是周王代表奴隸主階級占有全國土地,然後再將土地分配給其他大小奴隸主使用,而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奴隸和庶民則完全被排除在土地分配之外。
從這個角度來看,由於周王和大小奴隸主隻是少數群體,這種井田製在某種意義上,其實是一種變異的土地私有製。
易華偉心中對井田製度的優劣有著清晰的認識。
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已經充分證明了井田製早已過時,是被時代淘汰的產物,絕不能讓曆史倒退回去。但當下大秦所施行的土地製度也並非完美無缺,土地私有製在中原大地這樣的中央集權國家中,逐漸暴露出了諸多問題。哪怕是在遙遠的未來,兩千年後的發展經驗也表明,土地公有製才是符合國家發展根本利益的方向。
“柳生,你所言的井田製指的是周禮之中的井田製度,還是周王朝時期實際施行的井田製度?”
一時間,群臣陷入了沉默。在這沉默之中,李斯決定親自下場與柳生展開辯論。
易華偉則靜靜地坐在一旁,觀察著局勢的發展。
在易華偉看來,井田製度絕無重現的可能,但既然這是朝會,柳生既然提出了這個問題,那就必須進行深入討論,然後明確地給出不可行的理由。否則,朝堂就會變成自己一個人的一言堂,這對大秦帝國的穩定和發展將是極為有害的。
“稟陛下,臣所言自然是周禮之上的井田製!”
柳生朝著胡亥恭敬地行了一禮。看到易華偉沒有反對將這個問題拿出來討論,柳生的眼中閃過一絲興奮,說話的聲音都微微有些顫抖。因為井田製度一旦被重新提起,就意味著秦法有了被動搖的可能,帝國現有的政策也有了改變的契機。
這一時刻,朝堂上的眾博士,尤其是儒家博士們,就像聞到血腥味的鯊魚一般,一下子變得興奮起來。一旦井田製度得以推行,那麽與之相配套的分封製度也將有機會重新登上曆史舞台。對於儒家博士們來說,建立他們理想中的社會將不再隻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仿佛近在咫尺。畢竟,真正意義上的井田製是一種將農業、軍事、行政融為一體的複雜製度。
“陛下,臣以為此事不妥!”
沒等易華偉開口,李斯作為法家思想的忠誠捍衛者,已經慷慨激昂地站了出來。開口道:“井田製在周王朝時期,不過是管理京畿之地的土地製度,而且其中還有公私之分,情況複雜。至於周禮所記載的井田製度,那完全就是一個不切實際的空想,根本就沒有在現實中推行的可能性。不然,為何周王朝沒有全麵推行周禮中的井田製度,而是搞出了一個和其記載似是而非的實際井田製度呢?”
李斯微微停頓了一下,環視了一圈朝堂上的群臣,繼續說道:“從春秋到戰國,再到如今的大秦帝國,時代在不斷變遷。春秋末年、戰國初期的時候,井田製度就已經不適應天下局勢了,所以才有了商君變法。
如今,我們已經從戰國末年進入了大秦帝國初期,帝國的土地製度確實需要調整和完善,但我們應該朝著更先進的方向前進,而不是走回頭路。”
說到這裏,李斯朝著胡亥深深地鞠了一躬,神情誠懇而莊重:“陛下,臣以為柳生之言完全是無稽之談,絕不可取。”
柳生聽到李斯的反駁,臉色頓時變得十分難看。提高了聲音反駁道:“如今土地私有製導致了嚴重的後果,土地兼並現象日益嚴重,全國各地豪強並起,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現在已經不是戰國時期那種各國紛爭的亂世了,大秦帝國已經統一中原,此時正是恢複井田製度的最佳時機。丞相大人,你如此極力阻攔,到底是何居心?”
第(1/3)頁
第(2/3)頁
李斯冷笑一聲,回應道:“柳生,你隻看到了土地兼並這一表象,卻不明白其根源。土地兼並問題並非是因為土地私有,而是因為律法執行不力、監管缺失。若貿然恢複井田製,必將引發更大的混亂。且大秦以法治國,各項律法都是依據當下國情製定,若因井田製而動搖秦法,國家必將陷入動蕩。”
柳生不甘示弱:“律法可以修改完善,以適應井田製。況且,井田製下土地公有,可避免土地集中於少數人手中,百姓都能有地可耕,何樂而不為?”
這時,蒙恬堂弟-中將軍蒙鈺站了出來:“陛下,臣以為不妥。井田製下軍事與土地綁定,如今我大秦軍隊皆為國家之軍,若實行井田製,軍事體係將大亂,邊境安全如何保障?”
李由附和道:“而且,井田製實施需大量人力來管理分配土地,這將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國家財政負擔不起。”
柳生爭辯道:“可從地方選拔賢能之士管理,無需增加太多官員。”
李斯搖頭道:“地方賢能如何選拔?標準何在?若選拔不當,易生腐敗,反而加重百姓負擔。”
朝堂上的爭論愈發激烈,胡亥坐在龍椅上,眉頭緊皺。
易華偉則在一旁默默分析著各方言論。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時,久未發言的王綰緩緩說道:“陛下,臣以為,無論井田製與否,當務之急是解決當下百姓土地問題。可先派人清查土地兼並情況,製定相應律法限製,而非急於改變土地製度。”
易華偉直起身子道:“陛下,臣以為王大人之言有理。井田製不可行,但土地問題必須重視。
胡亥微微點頭,目光投向易華偉,神色間滿是敬重:“老師,你怎麽看?”
易華偉緩緩直起身子,神色莊重地說道:“陛下,臣以為王大人之言有理。井田製斷不可行,此乃曆史之明鑒。然當下土地問題已然迫在眉睫,必須加以重視。”
言罷,易華偉稍作停頓,目光緩緩掃過四周群臣,繼而開口道:
“據黑龍衛與治栗內史的詳細統計,如今大秦之局勢令人憂心。占全國人口尚不足百分之十的老世族、新士族以及六國遺族,竟掌控著百分之八十的土地。這些土地仿若他們的私產王國,成為其肆意妄為的根基。”
“他們憑借手中占有的大量土地,對國人百姓進行殘酷至極的剝削與壓迫。百姓淪為傭戶,雖終年在田間辛苦勞作,換來的卻是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悲慘生活。”
“而占舉國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庶民,僅僅占有不到百分之二十的土地。更為艱難的是,這些土地大多十分貧瘠,即便百姓傾盡心血播種耕耘,最終也未必能有所收成。”
“庶民們終年辛勤勞動,卻在無盡的剝削之下,生活難以為繼。長此以往,不僅嚴重限製了我大秦快速恢複國力,更與天下安穩的訴求背道而馳。我大秦曆經始皇陛下的雄才大略,結束了刀兵亂世,當今天子自當為天下國人百姓開創一個安居樂業的太平之世,這是大秦的使命,也是陛下的責任。”
“民以食為天,此乃千古不變之理。若要大秦帝國長治久安,就必須做到耕者有其田,讓百姓有生存之基,有勞作之盼。唯有如此,百姓方能安居樂業,國家方能繁榮昌盛。”
說到此處,易華偉眼中光芒更盛。他深知土地改革勢在必行,這是解放生產力的關鍵所在。
隻有解放了生產力,大秦的國人百姓才會有信心、有能力去努力生養。
不出二十年,人口必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在當下之世,人口對於大秦而言,是最為根本的要素。而土地,則是這根本中的根本。土地承載著百姓的生計,關乎著國家的興衰。
易華偉懷揣著巨大的野心,心中的宏偉藍圖若要付諸行動,必須建立在國富民強、人口繁盛的基礎之上。正因如此,他才對土地改革有著刻不容緩的緊迫感。他需要海量的人口來支撐他心中那宏大的夢想。
易華偉深知,若人口不足,即便大秦銳士英勇無畏,付出巨大犧牲打下廣袤無垠的土地,最終也會因無人耕耘而逐漸荒蕪,繼而失去。土地與人口,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第(2/3)頁
第(3/3)頁
易華偉望向群臣,一字一頓地說道:“陛下,當下之策,應依靠天下無田的庶民,保護有田的庶民,有步驟、有區別地削減老世族、新士族以及六國遺族等各大勢力所占有之多餘土地,以此大力發展農業生產。”
“於帝國之內,可實行抽補、調劑之法。通過合理的調配,解決庶民土地不足的問題。對於老世族以及新士族等各大勢力多餘的土地,朝廷可采取贖買之策。”
“以一定的錢財或糧食,購買他們多餘的土地,再將這些土地公平地分給無田的庶民。如此,既能緩解土地矛盾,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各方利益。”
易華偉話音剛落,朝堂之下頓時一片喧嘩。
“陛下,若是采取贖買之法,隻怕朝廷財政會不堪重負,陷入緊張之境。如此一來,國家恐將動蕩不安啊……”王綰眉頭緊鎖,目光凝重。他心裏明白,若真要贖買那些大量的土地,所需錢財必然是一個天文數字,這對朝廷財政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陛下,丞相所言甚是有理。易大人此做法,不僅老世族、新士族以及六國遺族等會因利益受損而奮起反抗,朝廷也必然會因支出海量錢財而麵臨困境。”
“是啊,陛下。如此大規模的贖買,必然會導致國庫空虛,國家各項事務都將受到嚴重影響,還望陛下三思啊……”
群臣你一言我一語,紛紛提出各種問題,對這一對策的擔憂已然上升到了國家安全的高度。
在場的大臣之中,絕大多數都是家中擁有大量田產的世族或士族。
易華偉提出的這一土地政策,對他們而言,無異於晴天霹靂。這意味著他們的利益將受到巨大衝擊,因此他們幾乎是清一色地表示反對。
“陛下,臣以為此舉萬萬不可。朝廷若強行贖買土地,必將引發各方不滿。老世族等勢力盤根錯節,若聯合起來對抗朝廷,後果不堪設想。”
“陛下,即便不考慮他們的反抗,朝廷的財政也根本無法支撐如此龐大的贖買計劃。一旦國庫空虛,邊境防禦、水利工程、民生建設等都將停滯,國家必將陷入混亂。”
易華偉看著群臣的激烈反應,心中早有預料。他朗聲道:“陛下,臣亦知此舉困難重重,但土地問題若不解決,大秦將永無寧日。雖贖買需耗費錢財,但可分階段進行。先從土地兼並嚴重之地入手,逐步推進。”
“至於財政問題,可從其他方麵開源節流。例如,加強對商業的監管,合理征稅;減少不必要的宮廷開支等。同時,對於反抗者,朝廷應堅決予以鎮壓。”
“陛下,易大人此說過於理想化。商業征稅談何容易,那些商人狡詐無比,且與各方勢力勾結。減少宮廷開支,亦會影響陛下的威嚴和宮廷的正常運轉。”
胡亥眉頭深皺,轉頭看向李斯:“李卿,你有何看法?”
李斯上前一步,恭敬地說道:“陛下,趙大人之策雖有可取之處,但風險極大。可先命人詳細核算贖買土地所需費用,以及可能對財政造成的影響。同時,調查各方勢力的態度和反應,再做定奪。”
易華偉抬頭看了李斯一眼,這老小子想用拖字決來糊弄過去。
哪有這麽簡單,自己既然提出來了,就一定要推行下去,誰說都不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