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 神話(趙統 下)

字數:6218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   一秒記住【。3。】,
    “始皇帝在馭人方麵,文有李斯為其出謀畫策,精心規劃並推行統一六國的宏偉策略,實行郡縣製以強化中央集權,統一文字、度量衡以及車軌等,這些舉措皆為奠定我華夏大一統的根基發揮了極為關鍵的作用;武有王翦、蒙恬等能征善戰的名將,王翦率軍攻破趙國、消滅楚國,蒙恬則北擊匈奴,威震邊疆。
    始皇帝深知用人不疑的道理,充分放權給諸位大臣,使他們能夠忠心耿耿地為其效力。然而,他亦有相應的製衡之法,在重用功臣的同時,設立了嚴密的監察製度,有效地防止臣下權勢過重,威脅皇權。在其統一六國的偉大宏圖偉業中,始皇帝以其敏銳的洞察力精準地把握天下大勢,憑借氣吞山河的非凡魄力,巧妙地運用遠交近攻之策,逐步分化瓦解各國聯盟。先成功攻取韓國、趙國,接著又消滅魏國、楚國,隨後吞並燕國、齊國,在短短十年間,便以橫掃六合之勢,結束了數百年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麵,成就了千古未有之帝業。
    但始皇帝在製欲方麵,修築長城、阿房宮等大型工程時,耗費了大量的民力,導致民怨逐漸滋生,雖然這些舉措有其戰略考量與長遠意義,但他未能妥善地平衡民力與國力之間的關係,此為其帝王心術運用過程中的失誤之處。
    在權謀之境中,始皇帝在統一過程中巧妙地運用離間計,致使六國君臣之間相互猜忌,矛盾重重。例如長平之戰前,秦國施展離間計,使趙王對廉頗產生懷疑並最終棄用,改用趙括,從而導致趙國兵敗,元氣大傷,為秦國統一掃除了一大障礙。當然,始皇帝晚年時,求長生的欲望過於強烈,被方士所迷惑,致使朝政逐漸陷入混亂,此亦為權謀被私欲蒙蔽而產生的憾事。他日你若為帝,切記吸取教訓。”
    頓了頓,易華偉來了談性,笑道:
    “於內,舜帝時期善於設官分職,任人唯賢。任命禹負責治理水土,棄主管農業生產,契掌管教化民眾之事,皋陶執掌刑獄之事,諸位大臣各盡其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專長,使得天下大治,百姓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禹之父鯀治水失敗,舜帝並未因鯀的過錯而否定禹的才能,反而委以重任,此等用人的明智之舉,彰顯出帝王的大度與睿智。於外,黃帝時期蚩尤興兵作亂,黃帝一方麵積極修德振兵,以仁德之心感召諸侯,使各方勢力紛紛前來歸附;
    另一方麵則果斷地以兵威征伐不臣,在涿鹿之野與蚩尤展開激戰,並最終擒獲蚩尤,成功平定叛亂,使華夏大地重歸安寧。黃帝也因此威名遠揚,被尊為華夏始祖。此皆為黃帝在對外方麵施展帝王心術,恩威並濟,從而有效地奠定了我華夏一族的根基。”
    大眼睛眨了眨,待消化完後,趙統又問道:“那些帝王在決策方麵又有哪些事例可供吾等後人借鑒學習呢?”
    笑了笑,易華偉回道:“周公旦輔佐成王之時,遭管叔、蔡叔惡意誣陷,稱其有篡位之心,周成王起初對此也心存疑慮。但周公旦忠心耿耿,毫無二心,不顧流言蜚語的惡意中傷,毅然決然地攝政,全力平定三監之亂,精心營建成周洛邑,製定禮儀製度,創作雅樂,奠定了周朝數百年的統治根基。
    後來成王逐漸長大,能夠明辨是非,深刻感悟到周公的忠誠與高瞻遠矚,君臣之間消除誤會,相知相惜,相互信任,使得周朝的統治得以穩固延續。此可見帝王決策之艱難以及明辨是非的重要性。
    越王勾踐兵敗於吳後,忍辱負重,臥薪嚐膽。對內積極采取休養生息之策,大力獎勵耕織,鼓勵生育人口;對外則巧妙地迷惑吳王夫差,送去美女西施,進獻奇珍異寶,使夫差逐漸放鬆警惕。勾踐在暗中默默地積蓄力量,耐心等待時機,最終成功複國雪恥,成就霸業。其初心亦是興越複仇、保境安民,而非為了一己之私。”
    趙統認真聽完,坐直身子,雙手交疊放於胸前,表情嚴肅道:“亞父,統兒知曉帝王之路充滿艱難險阻,責任重於泰山。統兒定會努力修習,在用人方麵不拘一格且能夠有效地駕馭群臣,決策之時深思熟慮,洞察先機,克製自身欲望,權謀運用皆為正道,以保大秦江山社稷穩固昌盛。”
    頓了頓,趙統繼續問道:“亞父,若遇臣子功高震主,當如何處置?”
    眼睛微微一眯,看著趙統清澈的眼神,易華偉微微頓首,開口道:“此乃帝王之難題。帝王遇此,當恩威並施,可賞其厚祿,封以虛銜,奪其實權,亦或令其歸鄉養老,保其富貴尊榮,使其無逆反之力,亦無怨言可發。切不可貿然誅殺,以免寒了群臣之心,然亦不可放任自流,致生肘腋之患。”
    趙統若有所思,又道:“亞父,那對外邦交,是應以和為貴,還是以威服之?”
    易華偉沉聲道:“邦交之道,無定法可循。若鄰邦弱小且友善,可施惠結盟,互通有無,共榮互利。若遇強梁且有覬覦之心者,則需整軍經武,示之以強,使其不敢輕舉妄動。如大秦與匈奴,匈奴性凶悍,常犯我邊境,燒殺搶掠。始皇遣蒙恬率大軍北擊,築長城以禦之,此乃以武力震懾。然亦曾與他國互遣使者,商貿易之事,此為和之策。需審時度勢,靈活應變,不可偏執一端。”
    趙統再問:“亞父,若遇災荒之年,百姓饑餒,朝廷當如何應對?”
    易華偉道:“災荒乃對帝王之考驗。當開倉賑糧,減免賦稅,令富戶出粟以濟民。興土木之工,使百姓有活可幹,得食以度荒年。亦需防奸商囤積居奇,哄抬物價,可設官市平價售糧。且要派人巡查四方,確保政令施行,勿使貪官汙吏中飽私囊,魚肉百姓。帝王於此際,當憂民之憂,急民之急,方可保民心不失。”
    第(1/3)頁
    第(2/3)頁
    趙統拱手道:“亞父,統兒還有一問。若有新製欲行,然群臣反對,百姓亦有疑慮,又該如何?”
    易華偉撫須道:“新製之行,不可操切。當曉諭群臣,陳說利害,使知其長遠之益。於百姓,則需教化宣傳,可遣能吏深入民間,解其困惑。如商君變法,初時阻力重重,然其立信立威,漸次推行,終使秦之國力大增。帝王欲行變革,要有堅定決心,亦要有靈活手段,且不懼一時之非議,方能成就大業。”
    try{ggauto();} catch(ex){}  趙統長身而起,行禮道:“亞父所言,如醍醐灌頂,統兒定當用心揣摩,日夜研習,不負亞父厚望。”
    易華偉亦起身,正色道:“君之重擔,在肩在背。此後歲月,當觀民生百態,察朝野輿情,積經驗智慧,方可於帝王之位,從容應對諸般事宜,引領大秦走向昌盛不朽。”
    趙統神色凝重,似在心中默默立下宏願。此時,他又想起一事,問道:“亞父,若朝中出現黨爭之象,帝王應如何化解?”
    易華偉微微皺眉,眼神中透露出對這一難題的重視,緩緩說道:“黨爭猶如毒瘤,一旦滋生,便會侵蝕朝綱,危害社稷。帝王需明察秋毫,盡早察覺黨爭端倪。可先從根源入手,削弱其利益紐帶,如重新調配資源,使各方利益均衡,減少其爭鬥之由。對於黨爭的核心人物,或調離朝堂,或令其反省思過,以儆效尤。同時,要大力提拔中立且賢能之士,充實朝堂,打破黨爭之格局。再者,當倡導公正無私的朝堂風氣,以國法黨紀約束群臣言行,若有結黨營私、誣陷忠良者,嚴懲不貸,絕不姑息。”
    趙統點頭稱是,旋即又問道:“亞父,地方豪強勢力漸大,與官府勾結,魚肉鄉裏,該如何處置為好?”
    易華偉目光中閃過一絲冷峻,說道:“地方豪強為患,實乃民生之痛。帝王當授權地方官員,令其清查豪強不法之事,收集證據確鑿。對於小惡者,可責令其改過自新,罰沒部分家產以濟鄉民;大惡之徒,則需堅決打擊,抄沒其全部家資,流放或處刑,以平民憤。同時,要建立健全地方監管機製,防止官員與豪強勾結,可實行官員輪換製,異地任職,使其難以形成利益同盟。再者,鼓勵鄉民揭發豪強惡行,對有功者予以獎賞,如此上下合力,方可肅清地方之患,還百姓安寧。”一秒記住【。3。】,
    趙統沉思片刻,接著說:“亞父,若遇邊疆有外族來降,是該接納安置,還是拒之門外?”
    易華偉思索片刻後回答:“外族來降,不可一概而論。若其真心歸服,可接納之。先將其部落拆散安置於內地,使其與我華夏百姓雜居,便於同化融合。賜予其土地耕種,令其學習我大秦禮儀文化,漸次融入我朝。然接納之時,亦需防範其詐降,暗中布置兵力監視,一旦有不軌之舉,即刻出兵鎮壓。若其來降之心不誠,或有其他不良企圖,則需嚴詞拒絕,並陳兵邊境,示之以威,使其不敢輕易來犯。”
    趙統深施一禮,道:“亞父之教誨,統兒已銘記於心。每聞一言,皆覺治理天下之艱難,然統兒定當勇往直前,不避艱險。”
    易華偉麵露欣慰之色,點了點頭:“統兒有此決心,實乃大秦之福。此後之路,你需廣納賢才,博采眾議,無論身處何境,皆以大秦江山穩固、百姓福祉為念,如此方能成就一代明君之偉業。”
    “丞相大人~”
    簾外,秋菊清脆的聲音響起:“太妃娘娘請你過去一趟。”
    “好的,我馬上來。”
    易華偉平穩地應了一聲,轉而朝向趙統,麵容上浮現出一抹關切與溫和:“太子殿下倒也不必太過著急,學習累了,就放鬆一下,勞逸結合才是長久之道。”
    “好的,亞父!統兒知道了!”
    趙統恭敬地點了點頭,稚嫩的臉龐帶著一絲堅定,捧起手中的書籍:“我再看半個時辰。這《國策》之中的謀略,兒臣還需好好揣摩。”
    “好,那我先出去了。”
    第(2/3)頁
    第(3/3)頁
    易華偉再次點頭,目光中帶著一絲讚許。此時,秋菊輕輕挑開門簾。
    易華偉步出車門,秋菊跟在其後。
    秋菊如今已二十有八,十年的時光在她身上悄然留下了痕跡。曾經的青澀褪去,身形較往昔豐腴了不少。
    易華偉曾多次思量著為她尋一門好親事,找個好人家將她嫁了,讓她能有個依靠,過上尋常女子相夫教子的生活。曾在朝堂之上留意過諸多青年才俊的品行與家境,也在民間尋訪過善良忠厚的人家,皆是為了秋菊的歸宿。然而,秋菊卻死活不肯,寧願在這相府之中繼續當個丫鬟,守在易華偉的身邊。
    五年前,易華偉見她心意已決,又念及她多年來的悉心照料與陪伴,終是將她收下。自那之後,秋菊在府中的行事愈發穩重,將易華偉的生活起居照料得無微不至。
    秋菊跟隨著易華偉,目光始終落在他的背影上。心中滿是對易華偉的敬仰與愛意。在這十年裏,她見證了易華偉的榮耀與艱辛,他在朝堂上的每一次決策,每一回應對危機,她都默默看在眼裏。她知道自己身份低微,但她不在乎,隻要能陪伴在易華偉身邊,她便心滿意足。
    行至玉漱的金根車前,易華偉停下腳步,微微側身對秋菊說道:“你先回去吧。”
    秋菊輕輕應了一聲:“是,大人。”
    易華偉伸手挑起那質地精良的門簾,邁入車中。車內彌漫著一股幽淡的熏香氣息。
    玉漱靜坐在車內一隅,十年光陰,在她的麵容上留下了些許痕跡,眼角有了淺淺的細紋,可這絲毫不損她的美,反倒為她增添了幾分成熟的韻味。
    眼眸依舊亮麗,目光流轉間,媚意自起。身姿婀娜,坐姿優雅,曾經略顯青澀的體態如今更顯豐腴端莊,歲月沉澱出的氣質從她的每一個舉止中散發開來。
    烏黑濃密的頭發被精心梳理成高聳華麗的發髻,幾支樣式別致且鑲嵌著珍貴寶石的簪子穩穩插在發間,垂下的長長流蘇隨著車身的輕微晃動而微微擺動。
    身著一襲深紫色的錦緞長袍,袍身之上,金絲精心繡製的繁複花紋緊密排列,隨著光線的明暗變幻,閃爍著神秘而奢華的光芒。領口與袖口處,一圈潔白如雪的狐毛柔軟而蓬鬆,不僅抵禦了絲絲寒意,更將她襯托得高貴無比。
    易華偉進入車內,目光徑直投向玉漱:“冰兒找我何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