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臨水府的打算

字數:3848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 無塵殿。
    皇太後劉青端坐於大殿內的高座之上,在大廳的中央有一位身穿明黃色蟒袍的少年,少年十一二歲,此刻看起來緊張得很,滲出了一層細密的冷汗。
    這是劉青選的新皇帝,是建德皇帝的次子,喚作王念,他被劉青看得緊張時,會不時側頭瞟一眼後麵,他的後麵有一層門簾,簾子外跪著一位身穿華服的女子,那是他的生母,建德皇帝的皇後,也是劉青娘家的侄女。
    “如今國家危難,你大哥卻早已遁入空門,如今隻有你能擔此責任。”
    劉青輕聲說完這句話,也不等王念回答,就對旁邊的一位內侍吩咐道:“去給他準備一套黃袍,明天早上他就得去議政大廳接受朝臣們的朝拜。”
    “是!”
    內侍答應一聲,細密無聲的走到王念身邊,小聲說道:“殿下,隨我來吧。”
    王念聞言先作揖行禮道:“皇祖母,孫兒告退。”
    “去吧。”
    王念這才退至門簾後麵,又向自己的生母行禮拜別,隨後跟著內侍走出大廳,大廳外麵的院子裏有一眾紫袍大臣已經在此等候多時。
    不多時又有一位內侍出來對眾大臣招呼道:“太後有請~”
    一眾大陳按地位的高地魚貫進入大殿,立於門簾外麵齊聲拜禮道:“臣見過太後,太後萬年!”
    “說事吧,聽說叛軍已經打入上京城地域,不日就要兵臨上京城了?”劉青靠在軟榻上很是隨意的問,似乎對這個問題並不是很在意。
    這次議事一開始非常平穩,首先由兵部匯報既定的事實以及後續的圍剿叛軍的計劃,接著是戶部說後勤糧草的問題。
    最後才是禮部匯報建德皇帝的喪葬事宜,這本來是目前最重要的問題,卻並不受大臣們待見,因為這位皇帝注定連個廟號都不會有。
    所有事情匯報完時,兩個時辰前才被劉青提為輔助議政大臣的工部尚書吳敬才,出班說道:“昨日平州路司馬參軍姚維托人送來一封信,說他與青浦路現今的叛賊首領袁勤有過一段同窗之情,他說他有信心將袁勤詔安,隻要朝廷願意…”
    “此事萬萬不可,先皇屍骨未寒,我們就詔安袁勤,天下人如何看待我們?”有人沒等吳敬才說完就打斷了他。
    第(1/3)頁
    第(2/3)頁
    “吳大人,我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那姚維是你的門生吧,你們師徒是想以此博取名聲嗎?”又一個大帽子扣上來。
    一時間所有大臣都對吳敬才展開口誅模式,就連王平控製的傀儡苗年也是如此,他也在兩個時辰前,因為大量重臣在峽關喪命,從而升任刑部尚書,有了殿前議事的資格。
    不同於以前那位年輕的建德皇帝,太後劉青顯得特別有耐心,她就這麽靜靜聽著大臣們爭吵,直到他們吵得精疲力盡的時候,才出聲說道:“都是為社稷、為天下、為百姓,這裏沒有逆臣,隻有忠誠。”
    她算是給工部尚書吳敬才定了名,隨後吩咐道:“盡快將峽關奪回來,再命平州路和北原路集結重兵和糧草,另外,北原路的督撫胡敏在峽關戰事不利時未能及時救援,刑部議一個罪將他拿下吧。”
    這也不算是背鍋,當時北原路十萬大軍距離青浦路不過數公裏的路程,如果能果斷南下的話,說不定已經建立不世功勳,可惜督撫胡敏聽到皇帝喪命時嚇得肝膽俱裂,然後第一時間選擇的是後撤。
    “行啦,都退下吧,亂糟糟的讓人心煩。”
    大臣們這才停止口誅,然後下意識的孤立吳敬才後快速退出大殿。
    千木觀。
    榮陽府君和支弓道人早已離開,王平在明媚的光陽下,端坐於老槐樹前的茶幾旁邊,饒有興趣的經曆剛才別開生麵的朝會。
    隨後,他用‘洞天鏡’聯接到他在上京城安排的其他傀儡,準備著手調查吳敬才。
    “他有問題嗎?”
    雨蓮小聲問道。
    王平用無所謂的口吻說道:“我隻是不明白為什麽這個人會蠢到在這個時候提詔安,畢竟建德皇帝可是連屍首都沒有留下。”
    “為什麽不能提?”
    “現在的人道學說是由江存的‘禮’學占優,天下讀書人講究的就是一個禮字,叛軍對於朝廷的眾位大臣而言是大逆不道,禮學敗壞的典型代表,特別是當他們得知叛軍的首領現在還是一位朝廷承認過的舉人時。”
    “明白了,也就是說叛軍和朝廷已經是不死不休的局麵了嗎?”
    “怎麽可能,朝廷的大臣雖然注重人道禮儀,可是他們更重利益,真做學問的人是無法做到他們那個位置的,當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候就會各退一步。”
    第(2/3)頁
    第(3/3)頁
    “聽你的語氣,叛軍會有機會?”雨蓮雙眸裏全是懷疑。
    “朝廷這次三路出擊,看似如雷霆一擊,可你應該知道府兵是什麽樣子,他們守城還可以,攻城的話就是去給叛軍送軍械和糧草,不過朝廷攜雷霆萬鈞的大勢,要是能采取一些懷柔策略,說不定很多叛軍在大軍兵臨城下時就會投降。”
    “既然如此,你為何不提醒那位太後?”
    “別忘記我們要的是什麽!”
    “引敖丙上鉤嗎?”
    “對,敖丙估計也在修神術,而且已經到最關鍵的時候,他想要中州神器來幫助他更快的修行。”
    雨蓮聞言意識探入‘洞天鏡’內並連接王平的元神,觀察上京城的那些傀儡。
    不過三天的時間,那位工部尚書的背景就被查得明明白白,他確實有問題,是臨水府收買的一個棋子,之前貿然提及詔安的事也是臨水府授意。
    臨水府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通過袁勤安排他們的弟子潛入青浦路傳道,然後再慢慢蠶食平洲路和兩江地區。
    朝廷詔安袁勤,讓局勢暫緩下來對他們更有利。
    當然,他們自然也懂得朝廷不會這麽簡單就答應,讓吳敬才提前說出來是打算給朝廷留下這麽一個選擇,如此一來後續的戰爭朝廷隻要吃虧就會想起這個選項。
    “這敖丙還真有些小瞧你呀!”
    雨蓮如此評價道。
    王平不以為意,笑嗬嗬的回應道:“這不是好事嗎?不過,對於這些活了上千年的老家夥,我們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小瞧。”
    他說罷就祭出氣運法陣,準備再次推演。(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