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寒冬開考!

字數:4498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接下來的幾天,李長河一方麵開始繼續複習,一方麵也經常跑到公社去看他的報名情況。
    直到最後在hd區委招生辦確認自己的名字通過了招考名單,他才放下心來。
    沒辦法,這個年代的錄入全憑人工錄入,有的人隨手一個失誤,亦或者偶然一個念頭,有可能就把你卡住了。
    李長河反正在家閑的也沒事,無非就是多跑幾趟而已。
    因為臨近了高考,朱啉也不讓李長河中間去找她了,隻需要周末去接她就行了。
    而李長河也借此投入到了最後的複習衝刺中,數學他倒是沒啥問題了。
    但是政治語文,包括曆史地理,他都還可以強化。
    尤其是政治,李長河很需要練習這個年代的一些寫作模式,尤其是答案中穿插語錄的模式。
    對於這個問題,李長河也想了個辦法,就是抄報紙。
    工業學院的辦公室還是有很多積年老報紙的,後勤上的沈玉秀借著工作的便利給李長河拿了不少回來。
    即便是有些時候,他學的心浮氣躁,李長河也隻是出去走走散散步,然後回家繼續學習。
    行百裏路半九十,他從重生到現在已經準備了大半年了,絕不能容忍自己在最後的時刻倒下。
    與此同時,整個京城的很多青年也因為高考變得瘋狂,包括很多有工作的年輕人。
    尤其是當魔都那邊大膽的將《數理化自學叢書》再次刊印出來,立刻引發了京城青年的瘋搶。
    有些人成宿成宿的排隊守在書店門口,等著買這套書。
    也就是到了這時候,李長河才忽然發現,自己之前在海澱新華書店的倉庫發現那些殘餘的庫存運氣是多麽的逆天。
    未來的曆史上,這本《數理化自學叢書》是這個年代拯救了很多立誌於高考的知識聖經。
    但是事實上在這個年代,魔都那家出版社,是冒著極大的風險再版印刷的這套書。
    因為如今全國上下執行的還是“兩凡”政策,這套書並不屬於安全書籍。
    也不知道十多年前,是哪位大哥手下留情,不知道是無心還是有意,給hd區書店倉庫留下了那些**。
    總而言之,李長河決定過幾年找機會去個寺廟給那位上柱香。
    他雖然是“堅定”的**戰士,但是在這件事上,他覺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他要給那位不知名的大哥或者說大姐祈福。
    而伴隨著時間的推進,天氣慢慢的轉寒,李長河也從一些報紙上看到了更多關於高考的消息。
    因為這一年是臨時恢複,屬於緊急狀況,很多地方壓根沒有太大的準備。
    再加上自主命題,自主閱卷。
    有的地區報名太多,考生質量參差不齊,所以推出了預考製度,即在正式高考之前,先考一次,把一些成績差的直接刷下去。
    但是也有的地方沒有這個製度,比如說京城,就沒有初考這一說。
    李長河記得再過幾年,好像全國就推行這個初考製度了,提前篩選掉一批人。
    秋天來了,落葉黃了,直到完全的掉落,然後京城進入了寒冬。
    李長河的衣衫,也從襯衫變成了厚厚的棉服。
    同時,他也感受到了這個年代的供暖。
    沒錯,李長河他們家的樓房,是有集體供暖的,學校的鍋爐房,在這個年代,為教授們提供的福利。
    相比較之下,張士奇的四合院,就隻能悲催的燒煤氣爐子了。
    不過煤氣爐子也有它的好處,比如說可以烤地瓜。
    李長河有時候實在是煩悶了,就跑到四合院裏,在熱騰騰的爐子上麵烤個地瓜,旁邊在丟上一把花生米,烤的幹脆幹脆的。
    倒也讓他找到了幾分前世童年的感覺,九零後的農村老家,也是這麽過的。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這期間,李長河還被通知去填報了誌願。
    今年的高考,每個考生隻允許填報三個誌願,而李長河的三個誌願,則是全部填上了北大政治經濟係。
    對他來說,如果上不了北大經濟係,他後續的所有計劃都會被打亂。
    這種堅定的選擇,連當時審核誌願的老師都看的瞠目結舌。
    1977年,京城的高考定的時間是12月的10.11.12這三天。
    不過對於李長河來說,他其實隻考兩天。
    10號上午考政治,下午考史地。
    11號上午考數學,下午考語文。
    12號這天考的是外語,屬於加試科目,隻有報那些外語院校的,才會多考這一科。
    12月10號這天,李長河早早的起床,然後沒多久,外麵就響起了敲門聲。
    這天是周六,朱啉刻意從學校請了一天假,然後早早的來到了李長河家裏。
    “東西都收拾好了吧?”
    “準考證什麽的都帶了嗎?”
    “早上吃點清淡的,別吃太多太油膩”
    朱啉在旁邊輕聲的叮囑著,此時的她已經完全沉浸在了某種角色裏麵。
    “放心,都收拾好了。”
    “再說考場就在人大附中,很近的。”
    工業學院往北走不到2公裏就是人大附中,以前屬於人民大學,但是前些年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人大停辦了,人大附中的歸屬權就歸到了海澱教科委。
    而李長河分配的考場,正是在人大附中。
    “離得近也不能大意,這可是決定你人生的大事。”
    朱啉柔聲的衝著李長河說道。
    也不知道為什麽,她自己上醫學院都沒這麽上心過。
    “行!”
    兩個人吃完早飯,然後騎著自行車出發了。
    至於李長河的父母,看到朱啉來了之後,就若無其事的上班去了。
    高考,對他們來說不算什麽。
    按照沈玉秀的話來說,你都在家複習了那麽久了,要是再考不上就屬於是笨蛋。
    老爹李立山更絕,就一句話。
    今年考不上,明年再考就是了。
    上午八點,吃完了早飯的兩個人從家裏出發,然後騎著自行車來到了人大附中門口。
    而此時這裏,早已經匯聚了數百人。
    這些都是準備來參加高考的青年,有些人胡子拉碴的,李長河一眼就能斷定,年齡絕對超標了。
    不過還是那句話,人工審核的時代,很多規定卡的根本沒有那麽嚴格。
    膽子大的報名基本都成功了,膽子小的不敢報名的,那就隻能被規則拒之門外。
    “你去四合院等我吧,外麵冷,到點過來接我就行。”
    李長河看著烏泱泱的人群,衝著朱啉輕聲的說道。
    這裏離的四合院也就一千來米,近的很。
    “好!”
    目送著朱啉離開之後,李長河邁步走進了考場。
    上午九點,伴隨著吹哨聲,1977年的高考,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