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你來的正是時候!

字數:9161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第196章你來的正是時候!
    “這衣服啊,現在自己在家裏穿就行了,穿出去還是太紮眼了。”
    “小雪也是,你們是文工團,這種衣服包括這襪子,現在可不能穿出去,容易被批評,知道嘛!”
    吐槽歸吐槽,該提醒的還是要提醒。
    “知道,我們又不傻。”
    “對了,你們文工團還沒消息?關於電影那事沒說?”
    李長河這時候好奇的問道。
    龔雪搖搖頭:“沒呢,大前天給我媽打了電話,說是團裏沒問,今天我再打一次問問。”
    這年頭長途電話可不便宜,她隻能隔三天打個電話問問。
    “等會你跟我們去打電話嗎?”
    朱啉衝李長河問道。
    李長河搖搖頭:“不去了,我等會得去找盧局長。”
    他還有好多事,跟盧局長說呢。
    “那行!”
    朱啉點點頭。
    “晚上也不用管我了,我去找張士奇,估計晚上跟他出去吃。”
    “伱回頭把手表給咱爸媽送去,這兩塊是爸媽的,這兩塊羅馬表是給姐姐和姐夫的。”
    “這怎麽還買不一樣的牌子?都買羅馬表多好。”
    朱啉不解的說道。
    “這兩個小眾,咱爸媽帶出去別人不認識,不眨眼,但是實際上比羅馬表好多了。”
    “總而言之你跟咱爸媽說好就行了,不想帶留著珍藏也行!”
    “他們帶羅馬表,太紮眼了。”
    李長河笑著說道,年輕人帶羅馬表無所謂,喜歡就帶,畢竟國內年輕人買的也不少。
    年齡大的帶羅馬就太顯眼了,太高調,說白了還是圈子的問題。
    聽到李長河的話,朱啉心念一動,她是很了解李長河的,這家夥既然這麽強調,肯定是那個百什麽的牌子更好。
    “這表你買的多少錢?”
    朱啉拿起一塊百達翡麗,衝李長河認真的問道。
    “額,大概三萬港幣吧。”
    李長河想了想,如實說道。
    “多少?”
    “三三萬港幣?”
    朱啉這一刻著實有些震驚。
    而龔雪此刻也張大了嘴巴。
    三萬港幣啊,一塊手表?
    “那這羅馬表呢?”
    “這個便宜,不到三千港幣。”
    “那這些衣服呢?”
    朱啉此刻震驚過後,認真的衝李長河詢問道。
    “加起來,大概三四萬港幣吧,具體的沒算。”
    “這兩箱東西加起來,反正不到二十萬港幣!”
    李長河這時候也沒瞞著,索性直接跟朱啉說道。
    “二十萬港幣?”
    “這換算成咱們的錢,那得多少?”
    朱啉猶豫了一下,又問道。
    李長河估算了一下:“比例三比一左右,差不多在六萬多不到七萬人民幣的樣子。”
    “你這出去了一趟,你說你花了六萬多塊?”
    朱啉此刻已經不知道說什麽了。
    而一旁的龔雪這時候早就懵了。
    六萬多人民幣啊!
    她一個月工資才多少?
    四十塊錢出頭,一年下來五百塊。
    六萬多,她得一百多年才能賺到。
    “對,不過這些都是小錢,我還往國內轉了一部分,等回頭咱們去銀行換外匯券。”
    李長河隨後又從包裏拿出了電匯單,然後遞給了朱啉。
    朱啉木然的接過電匯單,看了一眼,隻見上麵一個1,然後加了一連串的0.
    “我往國內匯了一百萬港幣,今天去轉換成外匯券。”
    “你哪來這麽多錢?”
    “上次不是跟你說拍了嗎,跟包先生合作賺的。”
    李長河笑著說道。
    “上次?”
    朱啉經李長河一提醒,一下想了起來,那天晚上李長河跟她說的。
    “就是你們做的那個白銀?”
    “對!”
    “這隻是一小部分,放心吧,這些都跟國家匯報過了,沒什麽問題的。”
    李長河為什麽轉一百萬港幣回來,並不是他嘚瑟,而是為了投石問路。
    他雖然有愛國心,但是也不是莽漢,不會說到時候一口氣就轉個一億美金回來,那樣太震撼了。
    他現在先從港幣開始嚐試,看看上麵的風向,然後如果穩妥沒問題,他再慢慢地增加額度。
    溫水煮青蛙一樣,讓上麵有些人熟悉他的能力。
    畢竟當你先展示了賺一百萬,又展示了賺一千萬的能力,那你就算真的賺了一個億,對很多人來說那也是理所應當的。
    總得給人一個認知的過程。
    否則,你要是一口氣拿出一億美金,就算提前打了報告,估計很多人也得心生懷疑。
    至於為什麽是一百萬港幣,而不是十萬,主要李長河想買房。
    如今有了錢,能搞到外匯券了,那麽他就可以去買華僑房了。
    反正這個跟以後買四合院又不衝突,而且李長河早就看過了,從他們家往南三公裏左右,到了車公莊那片,正是當年國家開發的華僑公寓。
    理論上來說,這才是國內最早的商品房,據說裏麵有大四室,一百六七十平的房子,六六年才完工交房,到現在也就十來年的房齡。
    李長河怕十萬港幣不夠,索性才轉了一百萬。
    到時候連房子帶家具,算下來也得花不少錢。
    而此刻,聽李長河說起這些錢的來源之後,朱啉也鬆了口氣。
    如果這真的是當初李長河說的那事,那就沒太大問題了。
    畢竟當初那報告,可是都打到海裏去了。
    不過未來不會真的跟李長河說的那樣,他要賺上億吧?
    朱啉這時候心裏忍不住又思索了起來。
    至於一旁的龔雪,這時候根本沒有插話的餘地,因為她完全聽不懂。
    她現在隻知道,這個姐夫出去了一趟,這突然變得好有錢啊。
    成資本家了?
    會不會被國家抓起來?
    “等回頭,我把這些外匯券取出來,然後咱們看看去花園村那邊買個華僑房。”
    李長河這時候又衝朱啉說道。
    隻要這筆錢上麵不沒收,買房李長河覺得是問題不大的。
    從昨晚出租車司機的表現來看,現在的國家,鼓勵外國人消費,增加外匯券的消耗。
    因為消耗掉的外匯券,才是屬於國家的外匯,而沒被消耗的外匯券,本質上依然屬於外國人。
    他們離開的時候,外匯券還會重新兌換成外幣,持著外幣離開。
    所以國家讓出租車司機優先外匯券的任務,其實就是意圖留下外匯。
    由小見大,可以看的出來,上層在針對外匯的一些意見上,已經有了統一的思想。
    這對李長河來說,其實是好事。
    待李長河拉著那個行李箱走了之後,朱啉跟龔雪一並坐到了沙發上。
    “琳琳姐,姐夫他真的賺了這麽多錢啊?”
    李長河走了之後,龔雪終於敢開口問了。
    朱啉搖搖頭:“我也不知道,當初他說跟一個港島來的富豪合作,說什麽要探究經濟上的一個模式,好像是他們專業的一個東西,我也聽的不太明白。”
    “反正這個當初跟國家申請過,也寫了報告。”
    “我當初也隻是以為他跟我說著玩的,沒想到真的賺了這麽多錢。”
    朱啉此刻也有些不知所措,想找人傾訴。
    另一邊,李長河拉著箱子,坐著公交車,很快來到了國家旅遊局的辦公地點。
    不過這次運氣不好,盧局長開會去了。
    李長河一直等到中午,才等到盧局長回來。
    看到李長河,盧局長搖搖頭。
    “你小子,是不是轉了一百萬港幣回來?”
    進門之後,盧局長衝著李長河問道。
    李長河笑著說道:“合著消息都傳到您那邊去了。”
    “銀行那邊收到這筆轉匯,都谘詢到老廖那邊去了,讓老廖跟起然那邊確認轉款的真實性。”
    “今天上午開會,就是針對你這事開的會。”
    “大額外匯轉賬不是沒有,但是轉給個人,你這還是頭一個。”
    盧局長這時候感歎的說道。
    “那看您這神態,我肯定是沒什麽問題。”
    李長河一看盧局長這姿態,就知道,肯定沒出幺蛾子。
    盧局長笑了笑:“你倒是機靈。”
    “有些老同誌對此頗有微詞,覺得個人持有這麽大筆款項不合適,不過你這當初是打過報告的。”
    “再說咱們既然要改變,有些老觀念肯定是改,所以你這個最後定了調子,符合國家政策,回頭你拿著電匯單,去提外匯券就是了。”
    “記得別忘了你的補繳稅款和罰款,還有,你帶回來的東西,自己收著就是了,別太張揚。”
    盧局長隨後又衝著李長河提醒了一句。
    帶些手表回來也不是什麽大事,就他知道的,京城好多人家都有。
    有些東西,普通人覺得跟這個時代不合適,那是因為層次不夠。
    像他們這個層次,了解的信息更多,有些東西根本不少見。
    就算前些年最厲害的時候,有的孩子照樣在家裏吃巧克力喝可樂,看老美的動畫片。
    你敢想象?
    “就是給我爸媽買了幾塊表,給我媳婦買了幾件衣服,主要是也沒別的可買的。”
    “不過我這次帶回來一個東西,這是給國家的。”
    李長河這時候認真的說道。
    盧局長聞言,也來了興趣。
    “是什麽東西?”
    “這個!”
    李長河將拉杆箱拉到了盧局長的麵前。
    盧局長看著這箱子,有些好奇。
    “這個是,出門用的箱子?”
    “對,我管這個叫拉杆箱,也叫旅行箱,您看!”
    李長河將旅行箱給盧局長展示了一下。
    盧局長有些好奇的操作了一番,隨後眼前一亮。
    他身為國家旅遊局的負責人,以前又是搞經濟的,經常出遠門,自然一下就感受了出來,這東西的方便性,比提著手提箱要方便太多了。
    “這東西好用啊,不過你說送給國家,就這一個箱子,能頂什麽用?”
    盧局長有些不解的問道。
    李長河則是認真的說道:“盧局長,這不是一個箱子,這是整個這條箱子的產業鏈。”
    “西方講究發明專利,而我去港島恰好發現了這個,我把這個專利買了下來,然後委托包先生幫我們在全球注冊專利。”
    “而這就意味著,這個箱子,目前全球隻有我有資格生產。”
    李長河認真的說道。
    而盧局長則是一下反應了過來,他當然知道專利這個東西。
    “你把它注冊了專利,送給國家,意思是讓國家生產,然後對外賣,賺外匯?”
    “不止是如此,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咱們既然要跟外國人打交道,那就必須熟悉他們的一些商業思維,要不然我們會吃虧的。”
    “所以,我用這個東西,主要是做一個嚐試和試驗”
    “一方麵,授權咱們國家生產,然後按照西方的銷售模式,把這個東西賣出去,賺外匯,順便借此培養一批熟悉西方商業環境的優秀人才。”
    “另一方麵,還是避免咱們自己的東西被外國人鑽了空子。”
    “因為我知道,咱們國家之前是不講究專利法的,所以很多東西都沒有專利。”
    “但是外國人是不這麽認為的,他們認可專利,相信專利,以這種法規為主。”
    “我當時主要是想到,如果我的技術,自己沒有申請專利,而優先被外國人申請了專利,這怎麽辦?”
    “比如說,我們國家傳統的一些工藝,一些中醫藥方,像景泰藍,剔紅,古方藥等等。”
    “這些目前來說,我們自己雖然有技術保密,但是對於外界來說,我們沒有在世界上注冊專利,那很多東西老外就不會認可是屬於我們的。”
    “這期間隻要有人偷偷拿到了技術,在海外申請了專利注冊,對方就可以堂而皇之的進行生產售賣,因為西方的商業貿易規則就是這樣。”
    “但是對我們來說,損失可就大了,傳統的工藝技術被偷走不說,反過來還要花錢跟他們購買,盧局長,您想想那樣的話.”
    李長河話說道這裏,盧局長已經明白了。
    往小了說,眼前的箱子是一條能賺外匯的產業鏈條,全球獨家生產。
    往大了說,它代表的,或許就是國家跟西方打交道的一處漏洞。
    “你等著,我給老廖打個電話。”
    盧局長很快來到辦公桌前麵,然後給廖主任打去了電話。
    將李長河的意見一說,盧局長的臉上浮現出一絲喜色。
    放下電話,盧局長看著李長河笑著說道:“你小子,這次來的正是時候。”
    “老廖跟我說,現在人大那邊正在研究專利法,準備立法,你這個思路,提的恰到好處。”
    “走,老廖讓我帶你一起去找他,然後一起去人大立法辦那邊,說說這個思路。”
    說罷,盧局長拉著李長河上了他的車,然後急匆匆開車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