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友誼商店

字數:9057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其實朱啉跟龔雪不用說,李長河也能猜到他們的好消息是什麽。
    “是有消息了?你們文工團放人了?”
    李長河笑著說道。
    龔雪輕輕地點點頭:“上午給我媽單位打電話,她說團裏聯係我了,同意借調我去參與電影拍攝,劇組在魔都等我,要我20號之前去劇組報道。”
    “看你不回去,團裏不同意也得同意,不過等拍完這部電影,你回團裏估計要挨批評。”
    “批就批吧,反正我在團裏本身也就那樣了。”
    龔雪此刻也無所謂了,這些時日她早就想開了。
    憑什麽別人都沒事,就卡著她啊。
    “沒什麽大問題,隻要伱不想升官,他們就拿你沒辦法。”
    “體製內最拿捏人的就是升職,這涉及到你的各項福利待遇,主要你不受這個誘惑,就沒有任何問題。”
    “這麽說吧,再過一年,哪怕你從體製內辭職,都沒什麽問題了。”
    李長河笑著說道。
    八十年代的物資配給隻會越來越豐富,而票證的作用越來越低,錢的重要性越來越高。
    與之相對的,就是體製內的工作重要性大大降低,商業會成為主流。
    “去,別聽他瞎說,現在拍電影都是製片廠,隻有調離,哪有辭職的。”
    朱啉這時候毫不猶豫的辯駁了李長河的話。
    沒了體製內的身份,製片廠怎麽可能找你拍電影。
    “不過現在還有個事,小雪她要是回上海,得買車票,但是現在沒介紹信。”
    “你說是讓她回文工團銷假開介紹信,還是怎麽著?”
    朱啉又說出了目前的一個難題。
    這時候如果回文工團銷假那就太明顯了。
    說明龔雪就在京城一直關注著這個事,要不然你怎麽解釋都同意你借調去劇組了,你又跑京城來了。
    “就這事啊,簡單!”
    “回頭我給你安排上火車就是了!”
    李長河聞言,笑著說道。
    “啊?”
    龔雪聽到李長河的話,吃驚的看著他。
    朱啉也有些驚訝:“你有辦法?”
    “我一個同學,他家裏就是鐵道部的幹部,就這點事,對他來說,小事!”
    李長河笑著說道。
    他們經濟係78級新來了一哥們,家裏就是鐵道部的,今年經濟係好多人買票,都是他幫忙搞定的。
    有些路程遠的,這哥們直接給安排了臥鋪,雖然沒說家裏什麽級別,但是這哥們就一句話。
    隻要是鐵道上的事情,他就能辦!
    現在龔雪就是回個魔都而已,對那家夥來說,根本不是事。
    “要是鐵道部內部的家庭,這事還真不難。”
    她也有認識的鐵道部的人,以前李長河去虎林的臥鋪票,就是她給換的。
    鐵道部內部自成體係,他們鐵道的人,很多出行根本不需要介紹信,也不用錢。
    看看哪列班車有線,跟內部說一聲直接就上車了,這都是隱形福利。
    “那這樣小雪也不用回文工團了,過兩天直接坐車走就行了。”
    “對了,你還說有好事情,什麽好事情?”
    朱啉隨即又衝著李長河問道。
    沒了回程車票的煩惱,朱啉又想起了李長河回來說的好事,於是跟李長河問道。
    李長河笑著將錢箱拿出來,然後擺在了茶幾上,隨後輕輕地打開了鎖扣。
    啪嗒!
    錢箱彈開,然後露出了裏麵一遝遝的外匯券。
    “這是?外匯券?”
    朱啉好奇的拿起了一遝看著跟大團結差不多的外匯券,驚詫的問道。
    “對!”
    “這些都是一百麵值的,也就是說,一張相當於一百元?”
    朱啉看著上麵寫著100的麵值,繼續好奇的問道。
    “沒錯!”
    “不過最大的驚喜不是這個,而是這個!”
    李長河將最上麵的房產證明拿了出來。
    朱啉接過來好奇的一看,然後大眼睛驚喜的看著李長河。
    “你買房了?”
    “今天正好去了華僑辦匯報工作,我順便跟廖老提了下,看能不能買華僑房。”
    “沒曾想廖老同意了,我就拿外匯券買了啊!”
    “看看,鑰匙都拿到手了。”
    李長河從口袋裏把鑰匙拿出來,在朱啉麵前展示了一下。
    “真的?”
    “是花園村那邊那裏的華僑公寓?”
    朱啉此刻滿眼驚喜的衝李長河問道。
    “對!”
    李長河點點頭。
    “那我們現在就去看看,反正這會也沒事!”
    此時此刻,朱啉也不在乎外麵的大熱天了,隻想現在去看看房子。
    這是她們的房子,以後就是她們的家,而且這是自己買的,不是國家分配的。
    “也行,順便拿點外匯券,去友誼商店買點東西,那房子裏,可是什麽都沒有呢!”
    “家具什麽的,得咱們自己配!”
    李長河想了想,反正都要進城了,順路就去友誼商店采購一番。
    畢竟那房子裏麵現在什麽都沒有,隻是粉刷了牆,鋪了地板。
    畢竟是賣給華僑的房子,放在這個年代也算精裝修,不是毛坯。
    “好,那咱們收拾一下,快點走。”
    朱啉這一刻,是一刻也等不及了。
    李長河隨後將錢箱裏麵的錢,拿了一遝出來。
    “要拿這麽多嗎?這都是一百麵值的,你這拿了得好幾萬吧。”
    看李長河拿了這麽多錢出來,朱啉有些詫異的問道。
    “這個是要交的罰款,等會我得給邊檢那邊郵寄過去。”
    “我帶回來那些衣服手表,可是超標的,不光得補稅,還有罰款呢。”
    “等會正好一起去交了!”
    李長河笑著跟朱啉說道,然後將錢塞進了挎包裏,同時想了想,又放了一把菜刀進去。
    這年頭,不得不防啊!
    “走吧,咱們騎自行車先去郵局,然後去花園村,把自行車放花園村,再去市區。”
    花園村在李長河他們家的正南邊,其實從西邊走話劇團那邊的路是正好一路過去的。
    不過考慮到如今龔雪的情況,肯定不能走那邊啊,所以李長河他們走的東邊的白頤路。
    三個人騎著自行車,先去郵局匯了款,然後又冒著大太陽,來到了華僑公寓。
    “呼!”
    雖然頭上冒著細汗,但是也攔不住朱啉熱切的心。
    踩著樓梯噔噔噔來到了四樓,然後將房門打開,映入眼簾的,是空曠無比的大麵積四居室。
    雖然是頂樓,但是因為樓上做了個閣樓隔熱的原因,這裏麵並不是很熱。
    “好大啊!”
    龔雪跟著進來,震驚的說道。
    魔都的住房其實比京城更緊張,人均住房麵積隻有4.9平,像住在弄堂老房子裏麵的龔雪家,麵積還沒現在這個房子的客廳大。
    本來李長河他們家的兩居室已經讓龔雪驚歎了,而如今眼前的這個大四室,更是讓她震驚。
    不客氣的說,如今整個中國,除了那些少數的別墅供大人物居住之外,李長河這套四居室,已經是最頂級的住宅了。
    “這是廚房?”
    “客廳,餐廳,這是四個臥室?”
    朱啉此刻已經走了進去,挨個的打量了起來。
    “嗯,這邊還有個樓梯?”
    看到角落裏的樓梯,朱啉有些詫異。
    “樓上還有個閣樓,可以當雜物間,不過這會估計很熱。”
    李長河笑著說道。
    “這房子地板都鋪好了,這豈不是,買了家具就能住了?”
    廚房裏連灶台都給安好了,還是煤氣灶,放在這個年代,屬實是配置極其高端了。
    “走吧,咱們去友誼商店看看,看買點東西回來!”
    李長河衝著朱啉說道。
    “好,我們還沒去友誼商店看過嗎?”
    朱啉逛完之後,聽道去友誼商店,又笑著說道。
    “我也沒去過,咱們現在可以去了。”
    別說朱啉了,李長河也沒去過。
    友誼商店最初的時候,招待對象分為外賓和內賓,外賓顧名思義,就是外國人。
    而內賓說白了,就是高幹,局級以上的幹部可以進去。
    不過這種隻是實行了幾年,後來國家物資緊缺的時候,內賓也不招待了,隻招待外賓,憑借著能證明身份的護照進去。
    這個時期,外賓憑護照也隻能自己進去,帶家屬親戚什麽的都不讓。
    而且那時候友誼商店也不是敞開供應的,外國人也限量。
    那個時候,全國隻有一個地方,還繼續招待外賓和內賓,那就是魔都。
    也正是因為魔都開了這個頭,等那幾年緊缺的時間過去之後,各地的友誼商店對於內賓基本上又放開了。
    上麵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是普通的老百姓還是很難進去,那時候很多好奇的老百姓就是守在門口隔著窗戶往裏麵看。
    這種情況直到改開以後,也就是今年,上麵開始了創匯,然後有了部分改變。
    對於身份級別的要求卡的沒有那麽嚴格了,隻要有外匯券和身份證明,就可以進了。
    李長河的身份證明是僑辦給他開的。
    三個人將自行車放在了樓下麵,然後出了門口,直接坐上了公交車。
    這會不是上班的點,車上的人稍微少一些,李長河護著兩女來到後麵找了個座位。
    朱啉和龔雪坐下,他站在一旁。
    車子一路前行,來到了建國門外大街,這裏就是京城友誼商店的地址。
    京城的涉外商店,隻有友誼商店,不像魔都和羊城那邊,除了友誼商店,還有華僑商店,外貿公司等多種外貿商店。
    不過雖然隻有一家,但是也有好處,裏麵麵積大,東西全,上下四層,什麽東西都有,可以一站式采購。
    友誼商店門口,李長河給守衛展示了一下自己的外匯券和身份證明,然後領著朱啉和龔雪走了進去。
    “這麽多東西。”
    跟百貨商店的櫃台不同,這個年代的友誼商店裏麵已經都是玻璃櫃台了,後麵還有精致的貨架,擺放著各種產品。
    這些產品無一不是海內外最高檔的產品。
    因為此時的京城友誼商店有個響亮的口號。
    【市麵上有的商品,我們這裏最好;市麵上缺的商品,我們必須有;外國時興的商品,我們也得有!】
    這裏麵的服務員選拔比京城飯店都嚴格,據說全部都會說英語和日語。
    “等會,這是什麽?”
    李長河看著中央大廳展示的東西,有些震驚,這玩意兒,現在就有了嗎?
    “您好,同誌。”
    一旁的服務員急忙走過來,禮貌的問好,那態度可比百貨商店強多了。
    “這東西,不會是電動車吧?”
    李長河看著擺在大廳中央展示的這個跟後世電動車九成相似的車子,驚奇的問道。
    聽道李長河叫出了這東西的名字,服務員立刻點點頭。
    “是的,這是產自日本鈴木公司電動自行車,可以腳踏,也可以用電催動。”
    “這裏有電池箱,隻要插上線,就可以用電跑,電池箱能跑三十公裏左右。”
    “如果充電的話,可以把電池箱取下來,拿回家充!”
    服務員熱情的跟李長河介紹說道。
    這個電動自行車跟後世還不一樣,是要臨時插電的,線路接到電池箱上,才會通電跑。
    “這玩意兒要是自燃怎麽辦?”
    李長河好奇的問道,他記得前世電動車可是多次發生過自燃的。
    “啊?自燃?”
    就在此時,旁邊一個男子走過來,嘰裏呱啦的跟李長河說了起來。
    而服務員聽完之後,立刻給李長河翻譯說道:“同誌,這是鈴木公司的工程師三本一郎先生,他說你不用擔心自燃的問題,他們電池箱的外麵用得的隔離材料,不會燃燒的。”
    “他聽得懂漢語?”
    李長河有些詫異。
    然後那個三本一郎又嘰裏咕嚕的說了一通。
    “三本一郎先生說他聽得懂漢語,但是還不太會說。”
    “他說如果你擔心這種電動自行車的安全,他們還有摩托車,還在後麵倉庫沒有拆箱,如果你有興趣,可以給你拆箱看一下。”
    “摩托車是直接燒汽油的,比電動自行車更安全。”
    “摩托車就算了,這個電動自行車多少錢?”
    李長河好奇的衝服務員問道。
    現在他和朱啉還在上學,買摩托車太顯眼了,倒是這個電動自行車,看起來跟自行車外觀相似,可以買。
    主要是李長河覺得買了方便他接送朱啉。
    如果真的住到華僑公寓,那離小西天可就遠了,騎自行車來回費勁。
    這時候要是有輛電動車就方便多了。
    (電動自行車這個當年是真有,有人拍了照片,80年就在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