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文代會跟路遙

字數:6513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啊啊啊啊,長河,我們成功了啊!”
    李長河剛一進宿舍,然後便被老陶來了一個大大的擁抱。
    這個暑假如果說什麽最讓他們興奮,那一定是《大國崛起》
    誰也沒想到,李長河帶著他們做得《大國崛起》係列竟然在這個假期賣的如此火爆。
    每當看到作品編委會裏麵他們的名字的時候,老陶心裏總是充滿了自豪。
    “老陶,鬆開,喘不動氣了。”
    李長河這時候笑嘻嘻的說道。
    畢竟他手裏還提著被褥呢。
    暑假了,家離得近,他肯定把被褥帶回去清洗一番,然後再帶回來。
    “你小子!”
    老陶鬆開李長河,然後給他肩頭錘了一拳。
    “先等我鋪完被褥!”
    “對了,你去看看王建來了沒。”
    “我把稿費領回來了,正好交給他。”
    李長河衝老陶說道。
    陶海肅點點頭:“我去看看。”
    等李長河鋪好了被褥宿舍裏這時候一窩蜂的湧進來一大群人。
    這些人全是學友社的成員,聽到李長河來了,急忙趕了過來。
    “長河,你知不知道,咱們《大國崛起》銷量多少了?”
    “長河,這個暑假,我可是太漲臉了。”
    “長河,這我們老家帶來的特產,來,嚐嚐。”
    一幫同學七嘴八舌的跟李長河展示著熱情,沒辦法,《大國崛起》的火爆,不光讓他們漲了麵子,也讓他們往後受益無窮。
    “停!”
    李長河這時候伸出手大聲的喊停了他們。
    “大家激動地心情我能理解,但是咱們先穩一穩,伱們這樣說,我是一句也聽不到。”
    “先回答剛才一哥們的問題,咱們的銷量前些天已經破百萬冊了。”
    “至於最近的銷量,我沒問,畢竟賣多賣少跟咱們都沒什麽關係了,稿費就是一錘子買賣!”
    “一千四百三十六塊錢,我這邊交給老王,老王當著大家夥的麵清點一下。”
    “還是按咱們說好的,這個列入咱們學友社的互助金,供咱們社員渡過難關。”
    李長河一邊說著,一邊將《大國崛起》的稿費遞給了王建。
    說起這個他也無奈,這年頭稿費太低了,一錘子買賣,連印數稿酬都沒有,更別提版稅了。
    版稅先不提,但是印數稿酬這個,確實很虧。
    如果他記得沒錯,明年國家稿酬改革,就會恢複印數稿酬,所謂印數稿酬,就是重印的時候,基本稿酬沒了,按照每千冊百分比計算。
    具體的計算額度他忘記了,但是蚊子再小也是肉,有了印數稿酬,起碼能讓稿費漲一些。
    “長河,我覺得不用清點了,大家還能信不過你嘛!”
    錢遞到王建手裏之後,有人笑著說道。
    李長河聞言擺擺手,認真的說道:“話不能這麽說,咱們感情歸感情,但是像這種對公賬目,還是要清點清楚地。”
    “長河說得對,大家感情越深,越是要在這種事情上公私分明!”
    “當著大家夥的麵,把錢點清楚了,以後有什麽問題也跟長河無關。”
    “要不然萬一後續錢數目上出現了錯誤,有人肯定心裏就會嘀咕,是不是一開始長河給的錢就不對。”
    “所以我覺得這事長河說得對,咱們必須在這裏當眾點清。”
    王建大聲的說道。
    “來,大家監督,我點錢!”
    隨後在一群人的監督下,王建把錢點了足足兩遍,確認無誤後,將錢收了起來。
    “等回頭我也買個那種鐵盒子,把錢鎖進裏麵,到時候放在咱們學友社的辦公室裏麵。”
    “對了,長河,如今《大國崛起》已經做完了,咱們接下來繼續做什麽?”
    “繼續做什麽?繼續學習啊?”
    “咱們是學生,又不是專業的雜誌社,還能出完一本接著第二本不成?”
    “我理解大家現在激動地心情,但是出版這個時期,說實話天時地利與人和缺一不可。”
    “就拿咱們《大國崛起》來說能火爆第一是趕上了高考改革,全國各地新入學的大學生都充滿了求知欲,幫咱們把口碑宣傳開了。”
    “第二點就是正好趕上了國家提出改革開放的政策,準備跟西方和平發展,在這個政策下,我們《大國崛起》出現的時機恰到好處,而且裏麵有對西方主要國家的一些介紹。”
    “事實上我們這次書的火爆,很大一部分是被機關單位采購去了。”
    “各地尤其是沿海的政府機構和一些涉外部門,都采購了我們的書進行研讀,增加對西方各國的認知。”
    “而這種其實就是屬於政策性的加持導致的火爆,屬於意外因素。”
    “有了出版火書,哥幾個激動,想要繼續再接再厲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我覺得恰恰這種心態不適合開新作品。”
    “一來大家此刻心思不定,我們暫時沒有很好的選題,強行開題材,我覺得並不合適。”
    “二來,我認為大家夥這時候期待值太高,如果作品再次出版銷售數據不如人意,很多同學必然會大受打擊,進而產生自我懷疑。”
    “所以這一學期,咱們先沉澱沉澱,把學習知識作為第一要務,先把知識鞏固下來,不要糾結第二次出版。”
    “北大學友社打響名號靠的可不是單一的一本書,但是第二本我們也不能弱了名頭對吧!”
    李長河笑著跟其他的同學說道。
    他們這種心態李長河其實非常了解,說白了就有點信心膨脹,迷之自信。
    就像前世他見識到的很多同行,第一本書成績很好,然後很多人往往不珍惜。
    覺得能寫出第一本,就能寫出第二本,第三本所以輕易地切書,完本!
    然後等到新書開了,數據達不到預期的時候,就很難再有心思繼續堅持下去,往往容易衝動性切書,然後一本接一本的循環下去。
    這種其實就是寫到心態崩了,進而會不斷地自我懷疑,難以堅持自己的特色。
    學友社的人,現在其實就處在誌滿意得的階段。
    《大國崛起》的成功,讓他們很多人此刻有些飄飄然,或許更想進一步的成功。
    但是李長河覺得這種很難,再說他目前也沒有更好的選題。
    所以,還是讓這些人沉澱一下吧。
    聽到李長河的話,有些同學覺得李長河說的有道理,但是也有的不以為然。
    人的心態,總歸是不同的。
    待王建他們離開之後,老陶笑著說道:“長河,我看你這番勸解恐怕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他們有些人,肯定還會繼續投稿的。”
    李長河點點頭:“能猜到,不過無所謂。”
    “真要是有投稿的能力,繼續投雜誌或者經濟期刊都行,那也是他們的實力。”
    “不過這種綜合性的稿子,我反正一時半會是不想做了,太累了!”
    一個蘇聯的資料查的他都欲仙欲死,更何況還有其他國家的。
    這也是當初李長河把整個《大國崛起》分給學友社眾人的原因之一。
    如果全靠他自己,那他耗費的時間和精力,還不知道要花多少倍。
    “對了長河,過段時間文代會要開了你知道嗎?”
    陶海肅衝著李長河說道。
    李長河聞言有些詫異:“文代會?那是什麽?”
    聽到李長河的話,陶海肅有些驚訝。
    “你不知道文代會?”
    “這個,我一定要知道嗎?”
    李長河有些無語,說得好像他一定要知道一樣。
    “不是,你不是作協的成員嗎?你竟然不知道文代會?”
    陶海肅聽李長河不知道文代會,確實顯得格外驚奇。
    李長河苦笑著搖搖頭:“我這個作協成員,當時是特批的,主要是有些事情方便,其實我除了跟人民的張主編和劉主編熟悉之外,其他人還真不怎麽熟。”
    “而且這個暑假我忙別的事情了,沒去找他們。”
    “你先跟我說說,這個文代會到底是什麽?”
    李長河這時候好奇的問道。
    陶海肅然後便跟李長河解釋了起來。
    文代會,其實就是全國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這一次是第四次,在今年10月30號開始舉行。
    這個會議不止作家會參加,包括,藝術,電影,美術,音樂等各方麵文藝工作者代表都會參加,總人數多達數千人。
    而這個大會召開討論的實際上就是接下來國內文藝工作的方向問題。
    說白了接下來哪些文藝方向可以走,哪些不可以走,就是大會的主旨。
    聽陶海肅講完,李長河明悟的點點頭:“原來是這樣,那參加大會的其實就相當於文藝界的代表這種性質唄。”
    “這樣的話,我恐怕沒資格參加大會!”
    李長河這兩年說起來名氣確實大,也算是新生代的代表,要說資格估計也夠。
    但是他畢竟年輕,崛起的時間太短,滿打滿算也就兩年多,資曆上又太淺。
    在這種論資排輩的大會上,李長河覺得自己拿不到名額也很正常。
    更何況他還得上學,哪有時間去連續開這麽多天的大會啊。
    所以有沒有資格,他不是很在乎。
    “你這個資格啊,確實不好說,我感覺給你也行,不給你也行,介於兩可之間。”
    “不過我說這個是有個別的事。”
    “我在陝北插隊那會,我們有個哥們路遙,到時候會跟著陝西文代會的代表團一塊來京城,找我們敘敘舊。”
    “他可是特意來信拜托我到時候一定要喊著你一起見一麵,到時候咱們一塊見見啊!”
    陶海肅笑著衝李長河說道。
    李長河聞言點點頭:“行啊,沒問題!”
    (上午要走親戚,這章提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