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被叫停的文學雜誌

字數:6724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接下來的日子,李長河按部就班的上課學習,以及創作,日子悄無聲息的過去。
    這期間,李長河參加的唯一的活動,就是五四社招待十三所學校的社員。
    每個學校的社派了一名成員來到了京城,最終在北大西門的石獅子前麵集合。
    李長河對他們不熟悉,隻是晚上跟鄒士方陳建功以及幾名北大社的成員,招待了一下他們,在長征飯店請他們吃了個飯。
    飯桌上李長河並沒有怎麽說話,更多的是聽他們在討論聯合創作的細節。
    一群人還找好了開會的地點,不是別處,正是在北大校園內的家屬院。
    因為這其中武漢大學的代表張華,他的父親正是他們北大地址地理係的支部副書記,他們家在北大有房子。
    而這套房子,也就成了他們開會的根據地。
    當然,飯桌上這些人也少不了邀請李長河參加雜誌的創辦,不過都被李長河婉拒了。
    李長河是真的不看好他們這個草台班子,熱情有餘,思慮不足。
    果不其然等到了十月下旬的一天,陳建功再次找到了李長河。
    “長河,出事了!”
    看陳建功喪氣的神態,李長河微微皺眉。
    “出什麽事了?”
    “《這一代》雜誌被叫停了,我們的印刷直接在印刷廠被封存了,不許印了。”
    陳建功滿是喪氣的說道。
    “印刷廠被封停了?”
    李長河有些詫異這些人動作真快,都直接上印刷廠了?
    “對,說是裏麵有一首詩批判的太過火了,上麵直接叫停了,但是我覺得這種就是個表麵原因,哪有一首詩被叫停的啊。”
    “你還不算太蠢!”
    李長河淡然的說道,他早就提醒過了,可惜陳建功他們不聽。
    “哎,現在的問題是,投入太大了。”
    “武漢那邊負責第一期,他們首印直接印了一萬五千本,前期足足投入了7200元啊。”
    “我自己都墊付了一個月工資進去,結果就換回來三頓廢紙!”
    陳建功此刻說起來,一臉的心痛。
    而李長河也是震驚的看著他。
    “你們是真有魄力啊,7200元,誰掏的錢?”
    79年的7200元,這可真不是一個小數目。
    “大頭是武漢大學那邊掏的,他們校長支持力度比較大。”
    “當初我們定價是四毛五分,想著首印一萬五千本,差不多就能回本,哪想到會出這種事啊。”
    “現在武漢那邊的意思是,直接搶救,甭管印刷了多少頁,就算是殘本也搞出來,然後賣了再說,畢竟有很多同學都交過錢了。”
    “能賣多少賣多少吧!”
    陳建功最後又垂頭喪氣的走了,他找李長河也不是出主意,隻是鬱悶的來跟李長河說一下。
    事實上他們的動作很快,《這一代》雜誌畢竟在印刷廠印了一部分了,大概隻有原本的一半左右。
    這種殘本直接被武大那邊發往全國各地,每個學校都發了一大包,然後開始賣。
    李長河也好奇買了一本瞅了瞅,隨後搖了搖頭。
    事實上從內容上來說,《這一代》不愧是各校聯合搞出來的集合,內容上確實很不錯,也沒有太出格的地方。
    錯就錯在,他們玩的太大了。
    而《這一代》的發售不出意外,也十分火爆,即便是隻有一半的殘本。
    據說有的學校,有人炒到了五塊錢一本買這本書。
    經濟係也不例外,李長河拿到的這一本成為經濟係很多同學爭先恐後傳閱的對象。
    老陶甚至還給李長河帶來了一個更八卦的消息。
    “什麽?他們還在籌備第二期?”
    “他們真是瘋了啊!”
    李長河聽到老陶跟他說的消息,有些無語。
    本來以為上麵封停已經給陳建功他們提了醒,結果沒想到,看第一期殘本賣的火爆,北大竟然又開始籌備第二期。
    不止如此,全國各地加入的社團,也從一開始的十三家擴展到了二十多家。
    對此,李長河也隻能搖頭。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隨他們去吧。
    不過很快李長河就知道了,第二期也沒搞成。
    因為這一次,上麵下達了嚴厲的指示。
    北大中文係的負責人和地質地理係的那位張副書記,都被叫過去嚴厲批評,甚至發了通報文件。
    武大那位校長也被通報批評了。
    據說張副書記回來之後在辦公室裏大罵,說是都這個年代了還搞株連那一套。
    李長河聽到之後,也為張副書記感到無語。
    可惜沒辦法兒子闖禍老子背鍋,誰讓他兒子把他們家當成了“根據地”呢。
    不過經此之後,跨校聯合這事徹底熄火,連學校也不允許係再瞎搞了。
    看到係這般下場,經濟係的同學此刻也不由得心裏感慨,多虧了李長河。
    要知道當初他們經濟係,也是要聯合很多院校搞什麽大學生經濟報的。
    可真要是那麽搞了,他們的下場不會比係好到哪裏去。
    要知道這年代係,那是真正的在學校裏麵飛揚跋扈,目中無人的王牌院係。
    連係都直接被幹掉了,何況他們經濟學係這種爹不疼娘不愛的專業。
    無形之中,李長河在經濟係的聲望又蹭蹭的漲了一波。
    不過此時的李長河顧不上這個,因為文代會開始了。
    文代會其實跟李長河並沒有什麽關係。
    不過文代會這邊,陝西的代表團入京,有一個跟著來的青年男子,正是陶海肅的多年好友,未來的知名作家路遙同誌。
    當然,現在的路遙還不夠資格成為陝西代表團的成員,現在的他隻是延河雜誌的一名編輯。
    他隻是蹭著代表團進京的機會,也跟著來了而已。
    京城,火車站。
    看著走出來的黑壓壓的人群,陶海肅神色緊張的看著每一個出站的旅客。
    直到一群人一起走了出來。
    陶海肅一下就看到了個頭不高的路遙。
    “老王,這邊!”
    陶海肅這時候大聲的衝路遙喊道。
    路遙本名王衛國,路遙隻是他的筆名,所以老陶喊他老王。
    路遙看到老陶,跟同行的人說了幾句,隨後提著大包小包的走了過來。
    他是四九年生人,今年正好整三十歲。
    “老陶!”
    見了麵,兩個人先來了個大大的擁抱,隨後路遙又看向了李長河。
    “不用介紹,額知道,你就是李長河同誌對吧!”
    路遙笑著跟李長河說道。
    李長河點點頭:“伱好,路遙同誌。”
    “我跟你是神交已久,咱們不用叫的那麽客氣,你跟老陶一樣,管額叫老王就行,額就叫你長河,怎麽樣?”
    路遙這時候大聲的說道,他這個人快人快語,是個很仗義熱情的人。
    這可能跟他的家庭有關,因為路遙有四個父母,一對親生父母,一對養父母,養父母是他的大伯父和大伯母。
    他們家八個孩子,他是老大,也正是因為如此,當年是在過的貧窮,所以被過繼給了大伯父一家。
    而如今他成年,不但得贍養四個父母,還得幫扶幾個兄弟和妹妹,也因此養成了他急公好義的性子。
    “可以,老王你都這麽說了,我有什麽不同意的。”
    李長河笑著說道。
    “走,咱們先去吃飯,我跟長河今天特意請了假,就為了接待你!”
    “你說你也是,來一趟京城多不容易,還帶這大包小包的,給我們帶這麽多東西?”
    陶海肅衝著路遙笑嗬嗬的說道。
    路遙白了他一眼,隨即開口說道:“想得美,額還給你帶東西?”
    “這些是給我老丈人和丈母娘的。”
    “你嫂子快生了,我尋思來一趟跟二老說說這個好消息,順便看看你們。”
    陶海肅聞言,有些尷尬。
    而李長河則是哈哈大笑。
    這大哥,確實是個妙人。
    “你說你也是,嫂子都快生了,你還跑京城來,這不是瞎折騰嘛!”
    陶海肅隨後開口說道。
    路遙搖了搖頭:“沒招,額在家又不能抽煙,她這會聞不了煙味,老跟額吵架。”
    “還不如借著這個機會進京看看二老,然後給她帶點家裏的消息和信物,順便找找你們聊點事。”
    路遙是個大煙槍,煙不離手的那種,說話間,已經從口袋裏掏出了煙盒,然後遞給李長河和陶海肅。
    “我不抽!”
    李長河搖搖頭。
    “行了,給我吧,他不抽煙!”
    陶海肅接過來點上,然後衝著李長河說道:“老王這家夥不止愛抽煙,而且還愛抽好煙。”
    “他的工資和稿費,得一大半花在抽煙上麵。”
    “八塊錢一盒的煙,也就他舍得買。”
    李長河聽了有些詫異。
    好家夥,八塊錢一盒的煙,這可是79年。
    “沒辦法,就這麽點愛好了,主要是抽習慣了好煙,那些普通的直接下不去嘴。”
    “要不然我能因為這來京城嘛。”
    他媳婦現在因為懷孕聞不了煙味,但是他實在是戒不了,而且身上已經有很重的煙油味了。
    沒辦法,隻能借機出來。
    “走吧,先帶你去吃飯,今天長河請你吃,吃的絕對比你們代表團的飯要好!”
    陶海肅這時候繼續笑著說道。
    “哦?吃什麽?”
    “去京城飯店!”
    三個人很快來到了京城飯店,而等到傍晚的時候,路遙跟老陶的另一個好友也趕了過來,四個人開始吃飯暢聊。
    (等會還有一章,不過估計挺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