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勢在必行!

字數:4551   加入書籤

A+A-




    眾人吵作一團,保守和激進派互不相讓。
    天心聽的頭疼不已,紛紛叫停,“這樣吧,投票決定,不要吵了。”
    最後眾人紛紛投票。
    因為大明是一主兩副,所以原本的內閣閣老就不夠用了,增加到了十五位閣老。
    算上東京,大明一共有二十四位閣老。
    這二十四位閣老,五人輪轉一次。
    再不驚動皇帝的前提下,一些小事,當值的五人做決定,這樣最公平,防止某一個閣老做大,專權。
    不管這個閣老多有權利,身份多高貴,都必須按照輪值班來。
    皇帝可以把失職的閣老革除,以顧問的身份對待。
    像這種大事,皇帝也是極少讓大家投票的。
    天心繼位這麽久,也就寥寥幾次。
    當然,東方十二州,每一州都有五位小閣老。
    閣老一般都是從這些小閣老裏麵挑選。
    所以內閣閣老,一般都是三年一輪轉。
    若是皇帝覺得此人能擔任重任,便會再次聘請。
    而此時,天心看到最終的投票,也是詫異不已。
    父親的策略居然沒有通過。
    因為秦墨現在已經是太上皇了,這種大事,就必須他這個現任執政皇帝點頭首肯。
    秦墨在這一塊,一直都做得很好。
    兩京製度確保了東西兩地的和平發展,也少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陛下,既然投票結果已經出來,那就讓內閣給太上皇回信吧。
    大明需要時間緩一緩,或許,再過個兩三年,可以重啟這項計劃!”一個閣老說道。
    天心心裏不是滋味,自他記事開始,父親的話就從來沒被人反駁過。
    因為父親的做法一定是對的。
    因為最後,結果一定會如同父親說的那樣。
    可現在,自己長大了,父親的話,這些人卻是開始不聽了。
    這讓他有一種莫名的焦慮感覺。
    這種焦慮就好像是自己不在接受父親的羽翼,萬一出錯,那麽所有的責任都在他自己的身上。
    他皺著眉頭,“先別發文,朕再跟父皇好好商量商量。”
    在場的人都沒有說什麽。
    眾人散去後,天心思索了好久,才回複了秦墨一封信。
    裏麵的用詞,他都是斟酌再三,生怕有什麽不敬,讓父親覺得不滿意的。
    而這天晚上,秦墨正陪著妻子們看電影呢。
    這是最新上映的西遊記,雖是黑白的,但是秦墨卻看得津津有味。
    據說西京那邊已經造出了電視機,這也就意味著,這兩三年內,就能看電視了。
    說起來,秦墨還覺得有點不真實呢。
    雖說現在還沒有上市,但是勳貴必然是最先嚐鮮的。
    西遊記跟秦墨記憶裏的大不相同,但是服化道看起來則是非常的順眼。
    演員基本上都是趙曼筠手下的人。
    現在民間很多手藝人都轉變為演員了,這些人的演技自然是沒的說的。
    “陛下,秘書處有急報!”小八小聲的在秦墨耳邊提醒道。
    秦墨回過神來,看了一眼妻子們,小聲的跟李玉瀾說了一句,便離開了電影房。
    小八急忙將大氅給秦墨披上。
    來到養心殿,秦墨順勢給自己點燃了一根秦煙,接過急報看了起來。
    看完簡報,秦墨不由笑了起來,“看來這小子為了發這份電報,也是絞盡腦汁了,這麽恭敬,是生怕我不高興嗎?”
    秦墨歎了口氣,這其實也在他的意料之中,畢竟大明現在各個部門,就像是栓進發條的機器一樣,已經在高速運轉。
    秦墨第二輪的革新,看起來挺簡單的,實際上恰恰是最難的地方。
    這麽些年,大明也好,大乾也好,都在潛移默化的改變這些化外之民的習慣,生活,信仰。
    但是要讓他們冷不丁的完全改變,是很難的。
    但是這在秦墨來看,是必須的。
    隻有如同秦始皇那樣,完成一次大洗練,才能夠真正意義上讓他們完成文化上的認可,完成血脈上的認可。
    大明太大了,幾乎就是一個世界。
    如此璀璨的文明之中,想要包容萬象,其實不容易的。
    因為難,所以才要在人少的初期完成這種革新。
    真等人口到了十萬萬,再想革新,就不是那麽容易得了。
    今年,是革新的第三年末。
    秦墨覺得是時候掀起第二輪革新了。
    要讓所有人都投入這一場千年未有的變革之中,去感受變化。
    他要徹底杜絕西域那些人的土壤。
    大明有足夠多優秀的信仰,可以給與他們精神上的寄托。
    而現在,西域的那些近乎於邪的東西,秦墨是敬而遠之的。
    必須整改過來才是。
    想當年,佛教東傳,它也要完成本土化。
    而現在,這些必須大明話,必須要可控化。
    想要野蠻生長,不可能!
    等一根煙抽完,秦墨心裏有了決斷。
    西京那邊,其實不用太焦慮,那邊其實已經被完全打亂重新塑造了。
    中原其實也不用焦灼,就算是南番經過這麽多年的革新,也早就完成了野蠻到文明的轉變。
    天象經略二三十年,那些人也早就匍匐在了腳底下。
    隻有那些頑固派,才是要改變的人。
    所以,秦墨不知道他們再怕什麽。
    大明本土的人口,比他們要多,有什麽好怕的?
    大不了,將他們重新摁在地上摩擦,將他們再打趴下。
    不是秦墨嗜殺,也不是秦墨冷血,秦墨隻是不希望讓這些事情,尾大不掉。
    但凡人躲起來,任何一些小事,積攢在一起,都很有可能無限放大。
    現在還不是秦墨想象中的完美社會,還遠遠做不到完全掌控。
    所以暗地裏還有多少藏汙納垢,秦墨都不敢想象。
    時至今日的嶺南,再經過了一輪又一輪的科普,每年也依舊有人被騙。
    就好比烤火不能再密閉的空間這樣的事情,到了每年冬天,兩京都有數百人死於烤火。
    永遠不要低估人心。
    秦墨以前施政,用的是方。
    而現在,更注重法。
    方也好,法也好,都要順應大勢,符合人心才是!
    所以,這一場革新,必須現在就推進。
    他就是要以雷霆之勢,掃清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