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節目後遺症

字數:4529   加入書籤

A+A-


    轟隆的鼓聲中,一場激動人心的比武場麵拉開序幕。
    1910年,為了給自己創辦的精武體操會占據一席之地,霍元甲與洋人商會的四位代表進行比武。
    他已經連續擊敗了三位對手,僅剩最後一位,東瀛武士。
    霍元甲滄桑的眼神裏蘊含了許多故事。
    一個爭強好勝的武夫,如何成長為一代武術宗師?
    事情,還要從三十年前說起...
    李連捷合上劇本,對坐在沙發另一側,同樣低頭看劇本的導演於任泰點點頭。
    “不錯,就這版吧。”
    於是,一部由著名演員李連捷監製、主演,於任泰執導,葉寒擔任編劇的動作電影,正式確定開拍。
    有了《國韻》第二期的轟轟烈烈,龍國武術獲得了空前的關注,全球都掀起了學習拆尼斯空腹的熱潮。
    太極宗師苗風被邀請赴英格蘭交流學習。
    此時,他正在倫墩最大的廣場前,穿著太極服,一絲不苟地傳授著太極招式。
    “起式。”
    “調整重心。”
    “氣息上抬。”
    而與他相對的,則是上百位不同膚色的外國人。
    他們穿著同樣的太極服,一板一眼地模仿著苗風的姿勢。
    湊熱鬧的路人圍成了一圈,忍不住舉起手機,拍下這個神奇的畫麵。
    “這就是傳說中的ChineSe kOngfU?”
    “別看它簡單,苗大師可是用它整整扇了對手三十個巴掌!”
    “OMG,神奇的龍國人!”
    他們看向苗風的眼神,充滿了莫名的崇拜。
    而苗風,一邊吐息,一邊不緊不慢地說道:“家人們點點關注,稍後主播教授新動作,白鶴亮翅!”
    隻見離他不遠的地方,有幾台手機正對著他拍攝。
    直播間的觀看人數顯示十萬加,不少人都在線上同步學太極。
    沒錯,苗風他最近迷上了直播!
    教完兩個招式,苗風宣布休息,一旁等候的粉絲立刻迫不及待地圍了上來。
    “喵大師,簽命兒!!”
    “牌照!牌一個照啊!”
    “太極,厲害!”
    苗風來者不拒,笑眯眯地配合這些外國友人的要求。
    自從《國韻》播出之後,他走到哪屁股後麵都跟著一批粉絲。
    真是好煩惱啊!
    就是不知道,其他三個怎麽樣了?
    ...
    “我的,別跟我搶!!!”
    “去你的吧,這是我特地讓瑩瑩留的,沒你們的份兒!”
    “瑩瑩,還有什麽好貨,分享一下啊?”
    隻見幾個嘰嘰喳喳的女人,正圍著一張桌子推推搡搡。
    上麵擺放著一摞簽名,還有幾張照片,照片上...依稀可見葉寒的模樣!
    “別吵了別吵了!”霍瑩瑩叼著根棒棒糖,蹲在板凳上,碼著簽名照的樣子像極了在摸牌九。
    她吊兒郎當地說道:“這可是我好不容易找葉寒要來的,十五一張啊不還價!”
    聽到這話,師姐們同一時間捏起拳頭:“好你個霍瑩瑩,皮癢了是吧?”
    霍瑩瑩熟練地抱頭鼠竄,喊得十分有氣節:“不還價,就是不還價!”
    那是一陣迎頭胖揍,拳打iUe踢啊!
    ...
    “報名的後麵取號排隊啊,明天的號已經取完了,接下來就是後天了!”
    一向冷清的清風武館門口,已是大排長龍。
    胡一問的父親胡一統正坐在桌子前,一絲不苟地分發著報名表,指揮報名學員填表。
    而胡一問則站在一旁,充當人形立牌。
    薑煥那一腳力道不小,此刻他的頭還被紗布緊緊包著,小臂被木板固定,吊在一側。
    “唉呀媽呀,劍秋,我老喜歡你了!”
    一個長相喜慶的大媽,激動地衝上去,拉住了胡一問受傷的那隻手。
    胡一問痛地直抽抽,艱難地蹦出一句:“阿姨,我是胡一問,劍秋在少林寺。”
    “哦哦哦,是小問呐!我閨女老喜歡你了!”大媽叫錯了人也絲毫不見尷尬,直接把他拉到了隊伍旁邊。
    準確來說,是一個低著頭,尷尬地恨不得遁地走的姑娘身邊。
    “閨女,大方的,跟人家合個影!”
    在自來熟大媽的操作下,胡一問對著鏡頭笑僵了臉,最後總算被放過。
    “對了劍秋,傷好點沒?”大媽拎了拎他那隻受傷的胳膊,心疼極了:“傷筋動骨一百天啊,你可千萬要注意休息!”
    。。。
    “阿姨,我叫,胡,一,問!”
    那劍秋呢?
    劍秋不語,隻是一味練功。
    同一時間,小太陽慈善發布了決定捐贈一所武術學校的通告。
    學校選址定在山中,地理位置偏僻,生活條件不好。
    但承諾入學後學生上學費用全免,學校不僅教授傳統武術,還包括文化課,藝術課,設有圖書館和練功房,占地三千餘畝,為所有對武術感興趣,但囊中羞澀的家庭提供便捷之路!
    “寒哥,為什麽學校選得那麽偏啊?”
    驅車前往某攝影棚的路上,朱童山問出了和很多網友一樣的問題。
    葉寒看著窗外,高深莫測道:“豬頭,你知道古代施粥的時候為什麽要摻沙子嗎?”
    “摻沙子?那還能吃嗎?”
    “隻要人餓極了,就能吃下去。”
    真正吃不飽飯的人,是不會在意粥裏有沒有沙子的。
    摻沙子的做法看似簡單粗暴,卻能很大程度上甄別出誰才是真正的災民,確保物資的分發的正確。
    朱童山不以為意:“這都什麽年代了,誰還貪這小便宜啊?”
    是啊,這都什麽年代了。
    可人性永遠不值得檢驗。
    一個擁有主持人、民謠歌手、老背包客、不敬業的酒吧掌櫃、手鼓藝人、業餘皮匠、業餘詩人等十幾重身份的作家小冰老師不就剛栽了個跟頭嗎?
    出於善心,他為困難學生及青年準備了五百件羽絨服過冬。
    結果呢?
    身穿使祖鳥,拿著愛瘋手機,背著驢牌包包的人紮堆地去搶,然後美美掛上鹹魚或者發個朋友圈炫耀去了!
    誒,您就瞧好吧!
    “寒哥,你怎麽不繼續說了?”
    朱童山沒等到回複,忍不住扭過頭看他。
    葉寒搖搖頭:“下一站,愛情公寓,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