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顧澤軍師若在,我絕不投降

字數:4276   加入書籤

A+A-




    “我素知你忠義驍勇,當初與我軍交戰,向來一馬當先,不避石矢……”
    “昔,你固守樊城,曾拔劍斬了說降的使者,還將他項上人頭懸城七日,以儆效尤。”
    說到這裏,曹操緩緩抬起頭來,看著帳下滿身碎甲,滿麵風塵的男子。
    他的眼神晦澀難明,旁人難得猜見此時是喜還怒。
    “我本以為,如此剛烈堅貞之士,當與那劉姓使君共存亡才是。卻是不曾想到,你收攏本部,星夜出走,反倒是叛出了大耳賊。此為何邪?”
    “回丞相話,下愚本是荊州南郡人,曾效力於蔡瑁張允,後被劉備曲部所擒,帶至新野,因拒不受降,險被劉備殺身以瀉心頭大恨。”
    “當時是,先生感念下愚忠義,力排眾議,赦我死,徒我歸。卻也因此失了蔡瑁張允之信,再度險被斬首。”
    “臨刑時,先生雖遠在新野,卻能遙相謀劃,憑空博弈,再度以計救我性命。”
    “先生曾言,下愚素有忠義,當行忠義之事,將樊城托付之。”
    說至此處,偉岸男子不由虎目蘊淚,聲音亦有哽咽。
    寥寥數息,便回複心情,聲音更顯沉重果決。
    “下愚拱衛樊城,乃是為先生效死,實非大耳賊也!”
    “兀那大耳賊,不勘好壞,顛倒黑白,先生為其嘔心瀝血、夙夜憂歎,卻被那諸葛匹夫奪了軍師之位……何其不公!”
    這一員悍將,正是點燃樊城一把火,率本部叛出劉備的霍峻!
    而霍峻口中所述,願為其效死的“先生”,其身份更是呼之欲出。
    曹操微微頷首,難掩心中喜色,心中暗道。
    劉備啊劉備,天下人皆言你仁德寬厚,有雄才、得眾心,統禦有術!
    卻是不想,可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顧澤,你竟是棄如敝屣,倒是履相迎了個空有臥龍之名的諸葛匹夫!
    而今人心盡失,危難之際又遭忠臣背主,怕是該捶胸頓足、悔之晚矣了吧?
    反倒是吾,不但蒼天眷顧,幸得顧澤人在軍中,而今又迎來了如此忠義驍勇之士。
    此消彼長之下,你大耳賊還有什麽資本,敢與吾爭這天下?
    當真以為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可笑,可笑!
    當即遣人送來聘書,委任霍峻為大司馬。
    在聘書上蓋下隨身所佩印信,又奉上寶劍、鎧甲,差人為他換上。
    道一聲:“霍峻。”
    “末將在!”
    一身亮銀鎧甲、威風凜凜的霍峻再度躬身跪拜。
    “你兩度遇死,都被先生挽救,是為福將也!而今入了我帳下,便先做文聘副手吧!跟隨照應,盡快熟悉,日後好獨自領兵作戰。”
    “丞相厚恩,峻敢不效死乎?必當竭忠盡誠、肝腦塗地!”
    曹操笑著又勉勵了幾句,這才放霍峻歸營。
    “酒!拿酒來!”
    他放聲大笑起來。
    人生得意,自當浮一大白!
    對酒當歌,遙想天下歸心!
    ……
    襄陽城內,近來有一謠言,風言風語之下,倒是傳得神乎其神,有鼻子有眼起來了。
    下至販夫走卒,上至領兵將領,都有所耳聞。
    乍聽此傳聞,彈冠相慶、奔走相告者有之,添油加醋、推波助瀾者有之,明褒暗貶、妄議時政者亦有之。
    “顧澤大才,運籌帷幄,當冠世第一人也,竟死得如此無聲無息。”
    一人握著酒盞,說不清他說這番話時,其究竟是何心情。
    “死了也好!自古人生誰無死?你我眾有一日,也會如他這般,化作一抔黃土。”
    “多少先賢都作了古!公達,能複飲乎?”
    荀攸回頭,對著程昱舉杯示意:“仲德,你對顧澤之死,竟能如此豁達?”
    “無所謂豁達與否,隻是了卻了一樁心事罷了。”
    “當初顧澤行蹤不定,生死未卜,我等尋覓良久,也未曾摸著蛛絲馬跡,好似如鯁在喉。而今塵埃落定,那顧澤塵歸了塵,土歸了土。”
    “我等少了一個心結,去了一場包袱,自然是心中暢爽,焉能有不豁達之理?”
    話雖如此,但荀攸卻是眉頭微鎖,不置可否。
    “此時尚未蓋棺定論,隻是有謠言風傳。沒落到實處,不能親眼見證,終究覺得心中不甚踏實啊……萬一是詐死呢?”
    “詐死?這對他顧澤有何幫助?莫非他也想尋個金蟬脫殼之法,假死遁走?”
    程昱捏著酒盞,心中躊躇滿誌。
    “如今荊州早已圍成鐵桶一片,便是有飛鳥路過,也得吃上一記弓箭!”
    “他顧澤縱使算無遺策,又當如何脫身?”
    “話雖如此……”
    程昱的這番話,並沒能解開荀攸心結。
    是以程昱隻笑了笑,並不在這話題上與荀攸過多深究,而是轉頭,看向了一直沉默無語的賈詡。
    “文和為何沉默不言?可是有什麽猜想,不妨說出來,有道是莫眾而迷,大家群力群策一番,何如?”
    賈詡聞言抬頭,笑了笑:“無非是在想,既然謠言紛亂,不妨推敲一番。假定我是顧澤,此時為何要假死脫身,又複有何動機呢?”
    一席話,說得在場諸位沉默不語,凝神思索起來。
    思緒百般,眾人也都講出了自己的看法。
    可最終,卻是莫衷於一,從之者鮮矣。
    遂作罷。
    翌日,不知怎的,這番傳言,最終還是落了曹操耳中。
    “公達,外麵當真如此謠傳麽?”曹操笑問道。
    荀攸想了想,道:“甚囂塵上。雖各種各樣的說法都有,但顧澤是否已死之事,倒是傳得言之鑿鑿,出奇一致。”
    微微頷首,曹操複問道:“那麽,文若你以為呢?”
    “臣……”荀攸欲言又止。
    “但說無妨。”
    荀攸沉吟片刻,斟酌道:“身逢亂世,四野戰火紛然,即便當真顧澤著了意外,屍橫曠野,也並非不可能……隻是乍聽之下,覺得有些意外罷了。”
    “原來隻是意外麽。”
    曹操笑著點了點頭,並未就此多說什麽。
    這番反常行為,倒是讓荀攸頗為詫異,他不由暗中思忖。
    丞相早前一直苦覓、打探顧澤下落,而今有了消息,為何卻反倒是一笑置之了?此事當真有些古怪。
    喜歡三國第一毒士,曹操勸我冷靜士,曹操勸我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