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赤道1):清唱劇

字數:4442   加入書籤

A+A-




    6500萬年前,地球古非洲大陸
    尼古拉·特斯拉乘坐的飛船與地球空間站順利對接,該空間站位於地球赤道上方36000公裏同步軌道位置。
    在繁忙的金星至火星航線上,它作為中轉站,被金星人昵稱為“中途島”。
    “特斯拉先生,您去見瑪利亞吧,我們時間很緊,隻能給您6小時。”費爾曼上校向側後揮動了一下手臂,一個全息投影屏幕魔術般地呈現在特斯拉眼前,費爾曼指著屏幕上顯示的時間,說道:
    “我們飛船上采用的是金星時,您知道地球的自轉速度比金星慢一點點,地球的一天比金星多15分鍾,請您注意時間,準時回來。”
    阿博特打開裝著航天服的箱子,對特斯拉說:
    “尼古拉,快穿上它,坐太空電梯下去吧。”
    “太空電梯?你們突破了碳納米管技術?編成了我說的‘繩子’?”特斯拉下意識地向頭頂上方看了看,“這裏距地球36000公裏,為了平衡和繃緊太空電梯索繩,你們一定把結構向上延伸到了9萬多公裏,對嗎?”
    阿博特神秘一笑,拍了拍特斯拉的肩膀,說道:
    “是的,9萬多公裏,老兄,我知道你在想什麽,要是延長到18萬公裏,這個裝置就可以接收到超光波波長,變成一個能量源了。”
    特斯拉穿戴好航天服,進入太空電梯密封艙,心裏想著:“18萬公裏,能量源,也就是超光波電站。”自從他蘇醒之後,第一次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為了避免地球自轉產生的側向離心力,太空電梯隻能建在地球赤道附近,金星人在他們命名的非洲大陸上,找到了一大片沼澤濕地,地球赤道剛好橫向穿過。
    由於這裏沒有高大植物,恐龍很少出沒,金星人以他們神話中的狩獵女神把這片沼澤命名為“維多利亞濕地”。
    密封艙在地麵停穩,艙門打開,兩個身穿製服的工作人員走上來幫助特斯拉脫下航天服,一個女人站在對麵凝視端詳著他。
    “瑪利亞,真的是你嗎?”特斯拉快走幾步,衝上去,緊緊地抱住了他心愛的女人。
    瑪利亞比特斯拉晚六年出生,算起來也有一百多歲了。好在金星的生物基因技術已經實現了飛躍,一百多歲的金星人算是正值壯年,多數看上去也隻有基因革命之前的四五十歲的樣子。
    瑪利亞本人就是基因生物學家,站在特斯拉麵前,她容顏未改,和特斯拉記憶中的86年前的樣子幾乎沒有變化。
    瑪利亞長發圓臉,皮膚白皙,身體微胖,明亮靈動的大眼睛一眨一眨,透出的是知識女性的睿智和特斯拉聲稱的像媽媽一樣的慈祥感。
    每次聊到這個話題,瑪利亞就會伸出粉拳捶打特斯拉的肩膀,嗔怪著撒嬌說道:
    “人家還是小女生呢,什麽慈祥呀,我有那麽老嗎?”
    熱吻之後,特斯拉捧著瑪利亞的臉,近距離地端詳著,憑著不祥的預感,他不知道自己是希望還是不希望,在瑪利亞眼神中搜尋到哪怕隻有一絲的憂鬱。
    瑪利亞的表情欣喜又平和,清澈的眼眸中,完全沒有憂傷的痕跡。
    “瑪利亞,你怎麽會在地球上?這不是我們金星人的流放之地嗎?”特斯拉忍不住問道。
    瑪利亞拉著特斯拉坐下,給他講起了自己的故事。
    瑪利亞畢業於金星聯盟大學,是生物工程學博士,從事基因克隆技術研究,她領導的小組從克隆鼠到克隆羊,直至克隆人體器官。
    克隆人體器官和組織實現了金星的醫學飛躍,大大延長了金星人的平均壽命。
    與此同時,金星社會的一些自然主義人權組織和宗教團體極力反對瑪利亞的做法,一些媒體記者推波助瀾,瑪利亞被道德大棒打成了“暗黑”科學家。
    關於禁止克隆人體器官和組織的法案在金星聯盟議會中吵來吵去,最終聯盟最高法院一錘定音,判定克隆人體器官和組織的技術不違反憲法,但應控製在僅限危及人類生命時,方可使用。
    聯盟議會隨後通過了《克隆人體器官和組織的限製法案》。
    瑪利亞有自己的一套理論,她認為金星人類適應環境變化的自我進化過於緩慢了,不能與飛速發展的數字化信息時代相適應。
    更重要的理由是金星人類對於自然環境的人為改變已經徹底打亂了人體自主進化的節律,利用基因工程技術進行人為幹預是極為必要的。
    特斯拉大概聽明白了,他直視著瑪利亞問道:
    “所以,你違反限製令,繼續從事克隆人體器官和組織的實驗和醫療活動?”
    瑪利亞神秘一笑,嘴角上揚,露出了一個令人難以捉摸的表情,她岔開話題,對特斯拉說:
    “你還沒來過地球吧?我帶你到外麵看看。”
    維多利亞濕地一望無際,熱帶的微風鹹濕而黏膩,瑪利亞所說的外麵是由木板鋪成的一個巨大的挑空平台。
    特斯拉走到平台的邊沿,手扶護欄,好奇地四處張望。
    遠處似乎有一大群人正在忙碌著什麽,瑪利亞遞給特斯拉一副高倍望遠鏡,指了指人群的方向。
    高倍望遠鏡中,特斯拉首先看到的是三三兩兩的羊群,裏麵似乎還有好多隻小鹿,一個人形模樣出現在望遠鏡裏,那人穿的似乎不是正常的衣服,而是全身包裹在黑色的類似潛水服的奇怪裝束中。
    那人頭上帶著口鼻處凸起的防毒麵具式的頭盔,頭盔後麵接著管子,顯然那是一個呼吸器。特斯拉移動望遠鏡,又找到了好幾個同樣裝束的人,特斯拉驚異地問道:
    “瑪利亞,他們是什麽人呀?”
    “他們是我製造的克隆人,也正是這個原因,我和他們一起被流放到了地球。”瑪利亞平靜而又稍顯尷尬地說道。
    “啊?那他們為什麽這身打扮?是有先天的生理缺陷嗎?”特斯拉問道。
    瑪利亞在特斯拉不時發出的嘖嘖聲中介紹了克隆人的情況。
    三十年前,瑪利亞利用幹細胞和基因技術直接克隆人體。
    克隆實驗基本成功,克隆人的體征和機能與人類無異,隻是克隆人的呼吸係統發育不夠健全,劇烈活動時,需要呼吸器的輔助。
    克隆人的聲帶和大腦掌管語言機能的神經網絡係統發育正常。奇怪的是,他們無法學會說話,又似乎群體性地自創了一種通過鳴叫進行交流的方式,類似於人類的歌唱。
    “尼古拉,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這些克隆人朋友們對人類的音樂極為敏感,他們之間的交流就像一場場音樂會,甚至是歌劇。”
    瑪利亞邊說邊從琴盒中拿出小提琴,擰弦調音之後又補充道,“我們金星人類的鋼琴有88個鍵,跨11個八度,我測量過,克隆朋友的鳴叫聲能跨越整整7個八度,遠超人類。”
    特斯拉一時語塞,而瑪利亞的琴聲已經響起,先是如詩如歌,後又如泣如訴。
    特斯拉好像聽過這兩首曲子,心中的聲音告訴他,一段表達的是愛之喜,另一段表達的是愛之悲。
    克隆人像是受到了某種召喚,他們停下手裏的工作,摘下呼吸器,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在一個平緩的草坡上,或站或坐。
    於是,歌聲此起彼伏,有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以及合唱。
    尼古拉·特斯拉牽著瑪利亞的手,閉上眼睛,沉醉在歌聲之中。
    他突然意識到,這組優美的旋律正出自200多年前金星交響樂之父譜寫的那部清唱劇:
    《創世紀》。    壓章集句詩,和李白《贈汪倫》:
    為君重唱少年行,清,蔣士銓
    盡是人間第一聲。隋,崔塗
    卻倚緩弦歌別緒,宋,晏幾道
    半緣憂患半多情。宋,晁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