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生前積德,投胎享福

字數:4139   加入書籤

A+A-




    坐在以石代碑的墳前,沈涼越是念叨,就越有種想要酩酊大醉一場的渴望。
    真的是渴望。
    因為字字句句之間,全都是他對尹素娥的真情實感。
    這一世,他魂穿至此。
    從呱呱墜地那一刻起,他就從來不是一個孩子。
    他有成熟的思想,甚至遠比尋常三十多歲的青年還要思想成熟,沉著冷靜。
    沒辦法啊。
    他在大夏國所從事的“行業”,所扮演的“角色”,所肩負的責任,一切的一切,都無時無刻不在迫使著他成長。
    就好比一家公司的老板。
    作為老板,手底下的將也好,士也好,他們就會默認所有跟公司相關的疑難雜症,你都能第一時間拿出解決方案。
    公司規模做的越大,越是如此。
    不是說你在那個位置上,有足夠的資本,能有養活一群能人異士,你就可以當甩手掌櫃了。
    那天塌下來,你作為個子長得最高的,肯定得有能力第一時間頂上。
    所以沈涼上一世的晝夜勤奮,也不是說他有多麽bt的自律,主要是後麵總有無數隻隱形的大手在推著你,你想停下來歇會兒,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可他再怎麽成熟,也免不了感受了一回母愛。
    自幼沒有雙親,在福利院長大。
    父親和母親這兩個角色,他知道這世上有,但卻從來不屬於他。
    這一世,老天爺贈予他最大的禮物,就是他有了可以喊爹的人,也有了可以喊娘的人。
    而且那當娘的,似乎對膝下兒女也存在“看眼緣”一說。
    反正就是明明他上麵男孩還有大哥沈魚,女孩更是有著天天比著看誰更聰明的大姐二姐,可偏偏尹素娥最疼愛、甚至可以說是溺愛的孩子,就是他這個小兒子。
    你說他從出生就懂事,那不也意味著更加明白“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的道理?
    在尹素娥身上,再有上一世是個孤兒的身份當背景板,那母愛感受清晰度,簡直就是一般情況下母子間的十倍百倍之多!
    如果你問沈涼,上輩子有什麽遺憾,沈涼真想不出來。
    可要是你問沈涼這輩子有什麽遺憾……
    那他一定脫口而出。
    最大的遺憾,就是早早沒了娘,沒能讓娘看著自己有出息,也沒能讓娘享受到自己兒子出息後回饋的報答。
    沈涼也不在乎有個小陶喜在旁邊安安靜靜的聽著,更不在乎十幾丈開外那棵百年柳樹下的老人,會不會偷偷賊著耳朵八卦。
    語言邏輯也不似尋常那麽有條理。
    本來就是嘛。
    跟自己娘說說話,聊聊天,談什麽語言邏輯?
    它就是今日小灣村裏誰家的牛下了崽,拿出來閑扯淡一番,也叫人找不出毛病啊!
    可惜。
    可惜就是沒有酒啊。
    如此,沈涼一邊燒紙,一邊衝著那塊立著的石頭絮絮叨叨了多半個時辰。
    待得日高蒼穹,刹那回神,知道該到飯點了的沈涼,才收起那三天三夜都說不完的話題,撇過頭去,抬手抹了把眼角,隨之起身,拍拍屁股扯出一抹牽強微笑。
    “好了陶喜,先回家吃飯,風箏什麽的讓你齊爺爺幫忙看著,等會兒吃完飯咱再回來玩。”
    再次提起放風箏抓魚這些趣事,陶喜卻沒有先前那般愉悅興奮了。
    因為剛才沈涼在她身邊所牽扯出來的情緒,不可避免的感染到了她,雖然她沒有那麽明白話裏提及的全部,但卻知道了一件事。
    大哥哥的娘親,就像是她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一樣,已經沒法陪在身邊了,說不定早已投了胎,而人曆經輪回,投胎轉世之後,就會忘了上輩子的一切,與之相關的親人朋友,也永遠不會知道他們在哪,即便有緣再會,亦是互不相識。
    “大哥哥……”
    陶喜咬著嘴唇,似是聽沈涼絮叨聽共情了,一雙滴溜溜的大眼睛裏閃著淚花。
    沈涼不願讓這份情緒影響到陶喜,於是便先把風箏和拿來裝魚的木盆,提著送到了齊凡真近前,又打了個招呼後返回,來回走這一趟,麵部表情已經整理的差不多了。
    “走嘍!回家吃飯!”
    沈涼一把托著陶喜的小屁股,把她抱在了懷裏。
    陶喜卻是依舊沒有因為沈涼強裝出來的“無礙”而變換心情。
    她的上半身微微後仰,一雙小手捧起沈涼的臉。
    “大哥哥,你不要難過,我爹我娘經常跟我說,隻要一個人在活著的時候積德行善,下輩子就一定能投個好胎,說不定你娘親已經投胎到大戶人家當小姐啦,餓不著凍不著,每天總有好多好吃的東西,還有很多好朋友陪她玩,她會活得比這輩子更開心的!”
    陶喜的安慰,從現實意義上來說,壓根就免除不了沈涼被勾起的悲傷。
    可一個孩童,能說出這般安慰的話,也足夠令沈涼心暖如陽了。
    “對,陶喜說得對,大哥哥的娘親是一個頂好的好人,她一定能投胎到一戶好人家享福的。”
    “嗯!”
    陶喜重重點頭,見自己的安慰似乎起到了效果,心裏也是十分高興,接著她把下巴搭在沈涼肩膀上,就任由沈涼抱著往家裏走。
    沈涼走得不快。
    心裏壓著事,步伐自然就沉重些。
    行至半途,陶喜忽然開口問道:
    “大哥哥,我有個疑問。”
    沈涼當即回道:“你說。”
    “就是……就是活著的人死了之後,是不是都會很快就輪回轉世啊?”
    這個問題,要是以科學的角度來回答,那連陰曹地府都不存在,何談輪回轉世?
    可你要是按照玄學的角度來回答,那又得解釋的比較細,例如好人可能會經曆一係列的流程後,最終得到審判,入六道輪回,轉世成人,或者草木鳥獸。
    而壞人則要根據生前所犯罪行不同,分入十八層地獄,直至刑滿,方得輪回,又或罪孽深重,永世於十八層地獄受刑,這都是神話傳說裏提到過的。
    解釋太多,陶喜不一定能懂。
    所以稍作思量,沈涼就選擇了一種最為簡潔的方式來回答。
    “嗯……若是對陽間已無牽掛,那很快就會輪回轉世了,可若是對陽間人、陽間事仍存餘念,那便隻有等到想要等到的人、了結想要了結的事,才會去輪回轉世。”
    陶喜哦了一聲,又問。
    “那如果陶喜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還有大哥哥的娘親已經輪回轉世了的話,為什麽我們每年明陽節,或者是他們的祭日,還要給他們燒紙錢呢?他們還能用得上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