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二虎競食之計

字數:5262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賈詡有九成的把握,劉表一定會出兵救援張繡。
    劉表這個人,不像其他諸侯那樣有野心。
    他隻想自守荊襄之地,當一方霸主,在荊襄之地養老。
    因此天下諸侯爭霸,劉表不感興趣。
    但是誰敢進犯荊州,讓荊州不得安寧,劉表就要跟誰玩命。
    張繡之前早就跟劉表談妥了,劉表將宛城劃給張繡安身,張繡則為劉表守好荊州的北大門。
    二人屬於互利互惠,互相依存的關係。
    以賈詡對劉表性格的把控,劉表絕對不會允許曹操占據宛城,讓曹操的兵鋒直指襄樊。
    賈詡的謀劃原本沒有任何問題。
    可由於袁耀的出現,張繡、劉表等人命運的齒輪開始漸漸發生偏離。
    袁耀對這個時代的影響越來越大,他帶來的蝴蝶效應,也開始影響天下大勢。
    收到張繡的求援信之後,劉表心中十分焦急。
    他當即就要點起兵馬,以精兵良將救援張繡。
    “文聘,這次就由你率軍...”
    “且慢!”
    劉表正要點文聘為帥,突然被身邊的一個青衣文士打斷了。
    這文士長著一張長臉,頗有儒生之氣。
    此人正是劉表的心腹謀主,也是荊襄豪族蒯家的族長。
    蒯良,蒯子柔。
    蒯良有經天緯地之才,又與劉表理念相合。
    他為劉表定下生息養民、撫內禦外的政治策略,被劉表盛讚為‘雍季之論’。
    蒯良拱手對劉表道:
    “主公,以臣之見,我們這次不該發兵去救張繡。”
    劉表訝異道:
    “子柔何出此言?
    南陽乃我荊襄門戶,宛城若是有失,曹操豈不是能長驅直入,進伐襄樊?
    我們無論如何,也不能將襄陽暴露在曹軍兵鋒之下啊!”
    “主公放心。
    曹操之意隻在張繡,他是絕對不敢覬覦我荊州的。”
    蒯良對劉表解釋道:
    “曹操稱霸中原,挾天子以令諸侯,看似風光無限。
    可他周圍的強敵卻也不少。
    曹操的勁敵,乃是河北袁紹,淮南袁術,絕不是主公您。
    如果曹孟德跟主公結仇,待他與其他諸侯大戰之時,豈不要腹背受敵?
    曹操乃當世梟雄,絕不會如此愚蠢。”
    劉表說道:
    “就算如此,也不能容忍曹操霸占南陽啊!
    南陽在張繡的手上,對我荊州來說更加安全。
    畢竟張繡隻是一條惡犬,需要仰我鼻息。
    我丟出幾條骨頭,張繡還能為我咬人。
    那曹孟德,可是一隻吃人不吐骨頭的猛虎啊!”
    此時蒯良的弟弟蒯越也開口道:
    “主公...
    在臣看來,南陽郡在曹操手中,比在張繡手中,對我荊州更加有利。”
    劉表徹底被這兄弟倆弄糊塗了。
    如果蒯良、蒯越不是劉表的死忠之臣,劉表甚至以為他們二人是曹操派來的奸細。
    自己最信任的兩位謀士,怎麽就一直幫著曹操說話呢?
    曹操究竟給了他們多少好處?
    在劉表疑惑的目光中,蒯越侃侃而談道:
    “主公想一想,天下眾多諸侯之中,誰最覬覦荊州之地?
    最想得荊州之人,不是曹操,更不是張繡。
    何時雄踞江東,製霸淮南,對我荊州虎視眈眈的淮南袁氏!”
    蒯良附和道:
    “袁術手握玉璽,常存稱帝之心。
    隻是礙於時機不夠成熟,這才暫且稱王。
    既然袁術有稱帝開元之意,那麽他的戰略目的,一定是盡可能的擴張領土。”
    “大陳要想擴張,隻有兩條路可走。
    第一條路,北上攻取徐州、豫州。
    大軍挺進中原,與中原諸侯爭雄。”
    “可徐州之主是袁術的兒女親家,乃是大陳的鐵杆盟友。
    袁氏又豈能出兵攻打自家人?
    至於曹操...實力不遜於袁氏。
    二虎相爭,必有一傷。”
    “除了曹操和呂布之外,袁氏想要擴張領土,就隻能向西攻取荊州。
    若主公是袁術,會怎麽選?”
    聽了蒯良、蒯越之言,劉表眼中露出迷茫之色。
    他們二人說得對啊!
    柿子都撿軟的捏,想要開疆拓土,也要先攻打較弱的敵人,再滅強敵。
    自己與曹操孰強孰弱,根本無需多說。
    劉表要是有曹操那本事,就不會隻甘於自守了。
    “如此說來,我荊州最大的敵人不是曹操,而是袁術?”
    “主公英明!”
    蒯良對劉表再施一禮,說道:
    “曹操與袁術素有仇怨,去年就曾在汝南大戰一場。
    如果讓曹操得了南陽,袁耀定然不敢輕易進犯我荊州。
    否則曹操就會抓住時機,興兵攻伐汝南。”
    “而曹操得了南陽後,也不敢隨意攻打荊襄。
    否則就會遭遇袁術的攻擊,首尾不能相顧。
    主公看似丟了南陽,丟了宛城,卻使得荊襄之地穩如泰山。
    此乃二虎競食之計也!”
    蒯越也對劉表道:
    “曹操得宛城,比張繡困守宛城強百倍。
    我荊州會更加安穩。”
    劉表聽蒯良、蒯越之計,越聽越覺得有道理。
    他輕撫自己的長須,說道:
    “嗯...原來是這麽回事啊。
    二位先生言之有理。
    曹操和袁術,對我荊州來說都是強敵。
    我們單獨麵對任何一方,勝算都不大。”
    “可若是讓他們相互製衡,就能與我荊襄達成平衡。
    好計!妙計!
    既如此,張繡我就不管了。
    讓他與曹孟德去鬥吧。”
    “就說我軍糧草短缺,短時間內無法起兵,讓他多堅持些時日。
    能擊退曹軍是他的本事。
    若鬥不過曹軍,吾亦無能為力。”
    “主公真聖明之主也!”
    蒯良、蒯越恭維劉表一句,臉上都顯露出喜色。
    他們為劉表謀劃,不讓劉表出兵去救張繡,固然是為了荊州安穩。
    可歸根結底,還是為了他們自己的家族。
    袁耀在揚州的所作所為,蒯良、蒯越早有耳聞。
    他對世家豪族太狠了,將世家豪族的土地、奴仆盡數奪走,財產也奪走九成。
    失去了土地和人口的士族,還算得上是真正的士族嗎?
    身為荊襄頂級豪族的扛鼎之人,二人是絕對不願看到袁氏入主荊襄的。
    哪怕二虎競食之計不成,最後荊州被曹操得了去,也比落在袁氏手裏強。
    至少曹操會依賴士族,將權力分享給士族。
    比如潁川士族,在曹操治下就過得相當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