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得勝之略,已在臣心中

字數:5401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王權對公孫瓚說道:
    “在天下諸侯之中,真正能做到為國為民之人,唯有公孫瓚將軍。
    公孫瓚將軍攻伐異族,守護大漢百姓的壯舉,我家主公十分欣賞。
    也不忍心讓將軍這樣的豪傑,死於袁紹之手。”
    “袁耀公子...真知我也!”
    公孫瓚得袁耀相救,又得到袁耀如此高的評價,心中很是感動。
    他對童飛、王權等人說道:
    “諸位將軍,你們遠道而來,也疲憊了吧。
    我這便備下酒席,為諸位接風洗塵。”
    在公孫瓚準備酒宴款待眾人之時,袁紹也率大軍回歸了營寨。
    中軍大帳,袁紹坐於主位,麵色陰沉如水。
    這一戰袁紹軍固然是獲得了一場大勝,全殲了公孫瓚帶出城來的一萬步卒,和八百白馬義從。
    可他生擒公孫瓚的戰略目標並沒有達到,不但沒能活捉公孫瓚,甚至連田豫都沒能斬殺。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全是因為戰場上突然出現的三百高手。
    袁紹一拳砸在桌子上,怒道:
    “可恨!
    這些賊子...壞我大事!
    他們究竟是什麽人?從哪來的?
    給我查!
    不查出這些奸賊的身份,我決不罷休!”
    袁紹敢肯定,這數百名戰力強悍的高手,絕對不是公孫瓚的人。
    公孫瓚麾下如果有這等精銳,還能被自己虐成這樣?
    老將韓瓊對袁紹道:
    “主公,救援公孫瓚之人的身份,末將倒是略知一二。”
    “哦?
    老將軍知曉是何人所為?”
    “為首有一人乃是王越,主公也聽說過此人的名號吧?”
    袁紹點頭道:
    “大漢燕山劍聖,天下何人不識?
    王越成名之際,正好是老將軍縱橫天下所向無敵之時。
    隻可惜王越後來歸隱不知所蹤,最近才有消息傳出。
    他參加了袁耀舉辦的天下第一武道大會,還奪得了步戰魁首的名次。
    嗯?
    武道大會?
    袁耀?”
    說到這,袁紹終於反應過來了。
    “這些來救公孫瓚的賊子,是袁耀派來的!”
    韓瓊附和道:
    “這支部隊盡數由高手組成。
    為首的幾個將領,更是天下絕頂強者。
    能一次性派出數百強者,放眼天下,唯有袁耀可以做到。
    其他諸侯,可沒像袁耀那般舉辦武道大會,收攏天下武者之心。”
    “可惡!”
    袁紹怒道:
    “袁耀身為我袁家人,竟然與我為敵,反助公孫瓚賊子!
    早知道這些武者如此好用,我也應該舉辦武道大會才是。”
    袁紹麾下謀臣逢紀開口道:
    “主公,這武道大會也不是說辦就能辦的。
    據說袁耀為了舉辦武道大會,可是下了血本,耗費錢財巨億。
    若是主公想效仿袁耀,當先把錢財準備好才是。”
    袁紹點點頭,臉色依舊不太好看。
    雖然袁紹並不窮,可讓他一次性拿出巨額財富來招攬一些泥腿子,袁紹還是舍不得。
    這一點,袁紹覺得他的弟弟袁術也同樣如此。
    也就是袁耀,崽賣爺田不心疼,才會做出這種敗家的事情來。
    這時候袁熙笑著對袁紹道:
    “父親,您需要錢財還不好辦嗎?
    中山甄氏富可敵國,待兒娶了甄宓,甄家的錢財便可任由父親調用。
    到時候父親想舉辦什麽規模的武道大會都可以。
    燕趙之地自古多出猛士,父親一定會招攬到比袁耀更多的強者!”
    “嗯...吾兒言之有理。”
    不用自己出錢,那自是再好不過。
    袁紹對袁熙道:
    “待吾擊潰公孫瓚之後,馬上為顯奕提親。”
    “多謝父親!”
    袁紹又對眾人道:
    “我雖不知袁耀麾下這些武者從何而來,可他們現在已經護著公孫瓚進入易京了。
    易京易守難攻,諸位都說說吧,如何破敵?”
    袁紹話音剛落,謀臣許攸便起身道:
    “主公,得勝之略,已在臣心中。
    臣有上中下三策,可助主公破敵!”
    許攸這一說話,郭圖、逢紀、審配等謀士臉色都不太好看。
    如今公孫瓚敗亡在即,怎麽打都能把公孫瓚弄死。
    許攸在這個時候獻策,豈不是要跟他們搶功勞?
    他們雖然心中不爽,卻無法阻止許攸,畢竟是主公先開口問計的。
    袁紹倒是對許攸的計策挺感興趣,大手一揮道:
    “子遠有何良策?
    還請速速道來!”
    許攸身材削瘦,生得尖嘴猴腮,身披褐色的寬大錦衣。
    他左手縮在袖子裏,右手撚著胡須說道:
    “這下策便是率軍攻城。
    主公命令麾下大軍,日夜不停進攻易京。
    易京就算再堅固,也早晚有被主公攻破的一天。”
    “中策乃是挖掘地道,伺機混入易京。
    令衝進去的士卒打開易京城門,率軍衝殺而入。
    則易京可破也!”
    “至於上策...便是誘敵之策。
    讓公孫瓚看到取勝的希望,誘敵出戰,一舉殲滅公孫瓚!”
    袁紹想了想,對許攸問道:
    “子遠這下策、中策我都可以理解,無非就是攻城罷了。
    可這上策如何解釋?
    誘敵出戰?
    怎麽個誘法?”
    許攸笑道:
    “主公,此事易耳。
    公孫瓚坐困易京,乃是坐以待斃。
    哪怕有一絲可能,他也會想辦法突圍。
    如果有擊敗主公的希望,他甚至願意拿命來賭。”
    “主公可派人假扮黑山軍使者,就說黑山張燕願意起兵救援公孫瓚。
    與公孫瓚約定舉火為號,兩麵夾擊主公。
    公孫瓚得知此事必然大喜。
    主公就可趁公孫瓚出兵之際,布下天羅地網,生擒公孫瓚!”
    “今日袁耀派來的人救出了公孫瓚,那是因為我軍毫無準備。
    若是我軍準備充分,就算袁耀麾下那些武將,主公也可生擒或斬殺。
    這次來的都是高手,主公若能滅掉這些人,便可斷袁耀一臂!
    將來主公南向征討諸侯之時,袁術、袁耀父子也就不足為懼了。”
    許攸這番話說的有理有據,袁紹聞言大喜,對眾人笑道:
    “哈哈哈...
    好!
    子遠的上策果然妙!
    既然我那愚蠢的弟弟和愚蠢的侄子,敢派人來攪局,就得做好付出代價的準備!
    他麾下這數百精兵猛將,我就笑納了!
    就用子遠的上策,派人假扮黑山軍,給公孫瓚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