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越追求完美,漏洞就越多

字數:4929   加入書籤

A+A-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於大章無奈地歎了口氣:
    “接都接了,現在說什麽都晚了。”
    這就是朋友之間才能說出的話。
    如果換成其他關係一般的同事,錢程肯定會給對方加油,說一些鼓勵的話,讓對方努力。
    這樣的話是好聽,就是太虛偽了。
    兩人還沒說上幾句,馬健就帶著物證來了。
    看他有些氣喘的樣子,就知道這一路是小跑過來的。
    兩瓶藥被分別裝在兩個證物袋中。
    從外觀看,兩個藥瓶一大一小,瓶身顏色都是純白色。
    “就是這兩瓶藥。”於大章指著證物袋說道:
    “不用打開瓶子,隻需要檢測瓶身上的指紋就行,如果檢測到指紋,幫我分辨一下是幾個人的。”
    他現在要求做的指紋檢測,是案宗上沒有提及過的。
    其實這不算是之前辦案警員的疏漏。
    劉正陽不是中毒死的,藥品本身也沒有問題,所以沒必要對藥瓶子進行檢驗。
    換句話說,就算檢測出來藥瓶子上有指紋也證明不了什麽。
    藥隻要沒問題,誰碰過都無所謂。
    “交給我吧。”
    錢程從馬健手中接過兩個證物袋,轉身走向裏屋。
    於大章他們沒跟著進去,在外麵找了個椅子坐下,靜候結果。
    過了大概二十多分鍾,錢程從裏屋走了出來,將兩個裝著藥瓶的證物袋交還給於大章:
    “我仔細檢查過了,瓶身上沒有指紋。”
    “沒有?”於大章露出質疑的神色:
    “一個指紋都沒有?”
    錢程見他不相信自己,不滿地撇撇嘴:
    “還一個呢,半個指紋也沒有,為此我還換了兩種檢測方式,結果都是一樣的。”
    處理的太幹淨了……於大章表麵看起來疑惑不解,心裏卻在狂喜。
    這個結果和他之前猜測的完全一樣。
    甚至比他猜測的還要準確。
    為何那藥瓶子的表麵沒有留下指紋?
    答案就一個:藥品被人掉包過!
    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合理的解釋能夠說得通這件事。
    就不能是凶手將藥瓶上的指紋擦拭幹淨了嗎?
    關於這個疑問,於大章早就已經考慮過了。
    換位思考。
    如果凶手並沒有對藥品本身動手腳,那麽他又何必費力去擦掉藥瓶上的指紋?
    這豈不是多此一舉、自找麻煩嘛。
    隻有將原來的藥品拿走,為了掩蓋掉包的事實,才會在歸還時,將瓶身上遺留的痕跡抹除。
    這樣做雖然會有不合理的地方,但凶手顯然篤定瓶身不會被檢測。
    即便真的被拿去檢測了,由於指紋已被清除幹淨,自然也就無法找到任何蛛絲馬跡。
    雙重保險!
    還是個追求完美的強迫症患者……於大章再次在心裏給凶手打上標簽。
    還是那句話,世上沒有完美的人和事。
    越是追求完美,漏洞也就越多。
    比如現在……
    雖然無法通過指紋鎖定凶手,但有一個至關重要的關鍵點得到了確認。
    劉正陽的確是被害死的。
    離開技術科,於大章又叫來劉淼。
    “你們兩個分別去調查劉正陽子女的社會關係。”
    “凡是和他們走得近的親戚朋友都要進行調查,越詳細越好。”
    兩人聽到後,互相看了一眼,都有點不解。
    馬健忍不住問道:
    “你懷疑是劉正陽的子女將他給害了?”
    還有一句話他沒說。
    就算是劉琪或者劉思遠將自己父親害了,也沒必要去查他們的社會關係吧。
    劉正陽又不是被殺手弄死的,死亡的時間段也沒有可疑人員進入劉家,這就足以證明沒有外人協助作案。
    “我不能懷疑嗎?”於大章反問道:
    “劉正陽的社會關係已經調查過了,案宗上就有,我們繼續深入調查有錯嗎?”
    “我不是這個意思。”馬健趕緊解釋道:
    “我隻是有點想不明白查他們社會關係的理由。”
    旁邊的劉淼也跟著點了點頭,表示讚同馬健的說法。
    豈料,於大章幹脆就沒打算給他們說自己的想法,隻見他一瞪眼:
    “我就喜歡查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你們要做的是服從命令,而不是對我提出質疑。”
    警隊又不是警校,他沒義務去教同事們怎麽破案,再說也沒有這個時間。
    為了提高辦案效率,組員是要無條件服從組長的命令的,隻要和案件有關,必須堅決執行。
    這個案子已經夠燒腦了,於大章也實在沒有精力去做別的事情。
    在他看來,隻要是案宗上沒有記錄的環節,都應該查一遍。
    往往就是一些看起來無關緊要的事情,但卻可能是一個重要的線索。
    “我現在就去。”馬健立刻說道。
    之前他們是平級,冷不丁的身份轉換,讓馬健一時沒適應過來。
    剛才於大章的態度讓他一下子反應了過來。
    劉淼見狀也急忙跟著去了。
    其實之前經手的警員也對這方麵進行過調查。
    但查得並沒有這麽細致。
    劉家所有能接觸到劉正陽的人,都有相應的筆錄。
    不過從上麵記載的對話中可以看出,之前的警員將調查方向放在了雇凶殺人方麵。
    這確實是最值得懷疑的地方。
    除了這個,劉家那些傭人也沒有殺害劉正陽的動機。
    而劉琪和劉思遠則是被直接排除了雇凶殺人的嫌疑。
    誰能雇傭對方的子女去殺害自己親爹,神經病都想不出這個主意來。
    這也是之前的警員沒有調查他們社會關係的主要原因。
    於大章並不是像馬健說的那樣,懷疑劉琪和劉思遠姐弟兩個,他懷疑所有的劉家人。
    之所以讓馬健他們先查這姐弟倆,就是為了讓他們查得細致點。
    要是直接讓他們查所有劉家人的社會關係,工作量一大,難免會出現敷衍了事的情況。
    回到辦公桌後,於大章拿出記事本,在上麵依次寫下人物名稱。
    女兒劉琪、兒子劉思遠、管家、保姆……
    劉正陽遇害當天,隻要是下午出現在劉家別墅的人,都被他一一寫在了本子上。
    為什麽是下午?
    因為根據管家的筆錄顯示,劉正陽一天會進行三次服藥。
    早中晚各一次。
    死亡當天,他中午服過藥了,說明那時候的藥還沒被掉包。
    凶手是在中午之後,會議視頻前將藥掉包,並在劉正陽死亡後,將藥換回來。
    還有個問題解釋不通。
    為什麽一年前的屍檢沒發現劉正陽有藥物中毒的跡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