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商戰的成本

字數:10607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 黃誌龍突然間有點同情寧浩,不過很快這個念頭就被他拋在腦後。
    同情個屁啊,這個世道,本來就是優勝劣汰的。
    他六百塊能睡到的人,別人需要花幾十萬去娶,很正常啊。
    或許他某一天喜歡上一個女的,也是別人玩膩的。
    這輛車或許他收的不安心,但絕對能賺錢。
    市麵上現在對於萬柳資本封閉基金的份額炒作力度很大,三十五萬的份額,甚至都有人願意出二十萬去購買。
    不過……極影汽車app積分不帶轉讓的,不具備交易的可能,所以大都是網上說說。
    寧浩父母大概也沒想過買了車之後不僅不賠錢,還能賺錢。
    吃飯的功夫,媒人在中間說了一堆好話,女孩基本上也等於同意了,既然家裏能提供這個機會,他們肯定不會錯過。
    對於他們來說,視野有限,能想到的未來就是娶媳婦,生孩子,讓孩子上學,再去博一次大學生。
    他們不會想著去創業,想著寧浩手裏已經有了本錢,具備一些資本。
    那些資本,是拿來娶媳婦的。
    有剩下的錢,是拿來以後過日子的。
    存銀行是他們唯一能夠理解的理財手段。
    在有人願意出錢買下這輛車的時候,他們第一時間根本不會去想,既然能賺這麽多,是不是代表放在自己手裏能賺更多?
    他們反倒是因為固有認知,覺得是運氣好,遇到了一個冤大頭。
    寧浩老媽推了一下寧浩的胳膊,讓他趕緊賣了算了。
    隻是寧浩感覺很煩躁。
    今晚這頓飯,所有人都在說他應該怎麽怎麽樣,女方說什麽,就是什麽。
    他確實是普通了一些,工作也不是那麽容易被人接受的。
    可為什麽都到了這個時候,所有人都還覺得他買錯車了?
    不賣掉就是最大的錯。
    “我不賣了!這是我的車,誰要都不給!”
    ……
    ……
    在汽車圈,一直都是以一個吃瓜的態度,看待極影汽車的事情。
    李揚的互聯網造車,跟賈老板差不多。
    而賈老板‘下周回國’的口號,已經喊大半年了,也就弄了個車標出來,別的連軲轆都沒見過。
    這樣的人能造出什麽車?沒有一點底蘊,就想貿然進入這種工業集成度如此高的行業?
    即便是極影汽車的發布會,也沒多少人看。
    極影汽車也沒塞錢給媒體,邀請媒體過去報道,去的媒體人都很少。
    但因為李揚的號召力在,線上看發布會的很多,足足有三四百萬。
    在李揚喊出349999的定價後,絕大部分人都覺得這個樂子該散場了。
    還有什麽好看的?
    李揚確實造出來了車,但肯定賣不出去。
    特斯拉可以賣四十多萬,五十多萬,但人家是進口的。
    你一個國產車,憑什麽賣這種價格?
    而且李揚在發布會上扯了什麽?
    全部都在扯使用了國內某個公司的零配件,是世界上最牛逼的技術。
    糊弄傻子呢?
    在商業上,壓根就不能說自己有國產。
    看看雷總,每次開發布會,率先就說自家使用了高通的首發芯片,使用了國外某個某個公司的鏡頭,使用了國外國外某個技術……
    國產跟最牛逼這兩個字,壓根不沾邊。
    就李揚舉例的那些國產廠商,要不是沒得選,誰願意用啊?
    都是一些雜牌車在采購,畢竟成本低。
    可縱觀李揚公布的汽車成本價,也不低啊。
    極影汽車算是把商業上的撲街元素一下子給湊齊了。
    國產,貴!
    當然,這些想法,都是昨天的。
    今天一大早,發現極影汽車訂單突破四千台,所有人都懵逼了。
    這玩意能訂四千台?
    那他們費盡心思從國外進口零配件,買技術,造出來的車,怎麽就賣不掉?
    他們賣的還沒這麽貴。
    一直到他們弄清楚了事情的真相。
    “媽的,哪有這麽玩的,這不是明擺著給用戶送錢嗎?”
    “教練,極影汽車耍花招啊,他們犯規了!”
    “怎麽能給用戶理財額度呢?這不是犯規是什麽?”
    “舉報!舉報!”
    ……
    金融方麵,確實有很多規矩。
    第(1/3)頁
    第(2/3)頁
    比如公募基金,任何時候都不能給用戶承諾保本或者賺多少錢。
    不過……公募基金的資金來源,限製反倒比私募少了很多。
    並不是沒有營銷跟理財掛鉤,比如支付寶就有很多營銷推廣,給別人理財額度,理財優惠,甚至免除管理費。
    但是人家不信啊。
    買你的東西被你坑一遍,還要買理財再被你坑一遍?
    萬柳資本不一樣,這都是積攢下來的口碑,這是一百二十萬用戶在裏麵賺到錢之後的信任。
    一百二十萬用戶,出現幾千個買車的,不是很正常嗎?
    李揚可沒有在發布會上說什麽理財的事情,極影汽車的購車積分,也不僅僅可以兌換理財額度,還能兌換別的東西。
    ……
    匯川動力是a股一家四百億市值的公司,屬於不大不小的規模。
    因為國內新能源汽車才剛剛開始,他們的規模相當有限,而且也沒什麽市場。
    哪怕他們的電機電驅技術在國內已經是頂級,在全球依舊是頂級,也拿不到多少大訂單。
    可極影汽車的出現,打破了他們一直以來的穩定節奏。
    因為極影汽車實在是太舍得了。
    第一批就下訂了十萬套電機係統,並且全部都是最高規格的。
    與此同時,極影汽車還準備入股四個億,讓他們對產品進行研發迭代。
    當然,要求僅僅隻有一個,那就是新技術優先給極影汽車使用。
    這算是要求嗎?算個屁啊!
    又給錢研發,又承擔了市場,天底下哪有這麽好吃的餡餅。
    他們很希望極影汽車成功,那樣公司就不缺訂單了。
    在看見極影汽車訂單暴增之後,他們是十分開心的。
    這就叫做合作共贏。
    隻是……這股開心勁頭,並沒有持續多久。
    1月30號,極影汽車的訂單突破了六千輛,市麵上爆出了一條關於極影汽車采購價格的新聞。
    有人拿到車之後,把極影汽車給拆了,所有零配件全部重新打價格,最終發現……極影汽車的成本價僅僅十六萬五千塊。
    同時,還有人曬出了從極影汽車拿到的報價單,發現所有零配件的價格都高的離譜。
    尤其是匯川動力的電機係統,某個小公司采購同樣的電機係統,一套價格隻有兩千七百塊。
    而極影汽車這邊,一輛車用了四套,每一套采購價格達到了四千五百塊。
    一模一樣的東西。
    本來匯川動力在今天開盤後直接封板漲停了,結果因為這個新聞,出現了砸盤。
    這有可能涉及到了利益輸送,並且涉及金額巨大。
    一旦坐實,不少人都得抓進去。
    可不僅僅是這一點問題,從曝光出來的采購單來看,極影汽車幾乎所有項目都存在問題,采購成本嚴重虛高。
    匯川動力比誰都清楚,這價格就是虛高了。
    可是極影汽車願意買單啊,還是他們主動提高的價格。
    現在無論是極影汽車還是對應的供應商,全部都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
    對供應商來說,第一次這麽賺錢,肯定是站在極影汽車那邊的。
    隻是極影汽車承認也不是,不承認也不是。
    承認了,就代表把用戶當做冤大頭。
    不承認,人家采購單都甩在臉上了,不承認不還是心虛?
    可能因為這件事,讓極影汽車直接垮掉。
    ……
    李揚還在負責交車,一直到把這一千輛車全部交接完畢。
    這些可都是極影汽車第一批小白鼠,李揚也不想讓他們吃虧。
    辛苦點也沒什麽,好歹讓人家覺得這輛車買的值。
    中午休息的時候,公司才把網上的事情告訴他。
    極影汽車總經理馮新立也第一時間趕了過來。
    “李總,這件事我們要不要回應?”
    李揚看了一眼,問道:“看采購單的,應該都簽署保密協議了吧?”
    “對,已經確定對方是誰了。”
    每一份采購單都是不一樣的,文件當中都有獨特的編碼。
    甚至會直接隱藏在數據信息當中。
    隻要有人敢把采購單截圖拿出去,無論是拍照還是什麽的,都能第一時間鎖定是誰出現了問題。
    李揚敲了敲桌子,“那就先把泄露采購單的解決了吧,給法務部找點事幹。至於別的……等我晚上有空了再說。”
    “好。”
    馮新立對李揚的任何決定,都不帶猶豫的。
    李揚需要他有自己想法的時候,他才會有。不需要的時候,他就把自己當工具人。
    采購的情況,他比誰都清楚,加價采購還是李揚親口交待的。
    當時他很不理解……現在也不理解。
    不過他從未懷疑過李揚會當冤大頭,哪怕他真的是。
    第(2/3)頁
    第(3/3)頁
    在馮新立走了之後,薑半夏問道:“李師父準備怎麽辦?要公開嗎?”
    她很清楚李揚此時騎虎難下,如果公開說他自主提高了采購價,用戶會感覺很難受。
    如果李揚為了安撫用戶,說購車積分就是補貼,事就更大了。
    因為那個購車積分,不能有價值,有價值就違規了。
    “先把下午的車交出去吧,弄好之後再說。”
    薑半夏歎了一口氣:“好像做什麽都不是太容易。”
    她的萬柳資本,就是過的太舒服了,從來沒遇到過什麽難事。
    每次出現問題,李揚都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解決掉,讓她大賺特賺。
    輪到李揚這邊出問題,她發現自己好像什麽都幫不了。
    “想什麽呢,就這點破事算個屁啊,小事一樁,隨隨便便就解決了。趕緊吃飯,下午還有的忙呢。”
    李揚很慚愧,來到江北好幾天,沒去看白晴。
    不過很快就解決了,再過五天。
    下午,交接了幾十輛新車後,回到了住處。
    李揚拿起筆記本電腦,開始發微博。
    大概一個小時後,一條新鮮的微博正式出爐。
    《很感謝大家對極影汽車的關注,關於采購單的事情,我做一下簡單的回複》
    “網上的那些證據我看了,確實是我們極影汽車的采購單,不存在偽造。
    極影汽車的零配件采購,確實要比別人要貴上一些,甚至有的貴了一倍。不過這些,我都可以狡辯一下。
    就拿匯川動力的電機係統舉個例子吧,別人一套係統兩千多,極影汽車一套係統四千多,本質上是同一款係統,電機電控型號也都是一致的。不過我們極影汽車跟匯川動力簽署了別的合同,他們的產品出現問題,我們是有追責權利的,這也是為我們的用戶負責。
    就好像你入職了一家公司,公司要求你簽署競業協議,如果不給你漲工資,你願意簽嗎?
    同理也是,人家匯川動力需要承擔責任,我們提高采購價合情合理。
    當然,我知道僅憑這一點,就把價格提那麽高,肯定有人覺得沒有說服力。
    可實際上,這裏麵還有很多隱形成本。
    眾所周知,任何產品都有瑕疵率的,電機係統也不例外。因為我們跟匯川動力簽署了責任書,又給出這麽高的價格,他們不允許自家產品出現瑕疵,所以交付給我們公司的,全部都經過數十道人工檢查,測試,確保萬無一失。這其中的成本,做過生意的自然知道。
    比如京城一家水果市場,一顆李子就能賣八十塊錢,而路邊攤的李子即便質量很好,價格也很難超過二十塊一斤。八十塊一顆的李子,跟幾塊錢一斤的李子有區別嗎?外形好看一些?我就不信買幾十斤李子,挑不出來一個外形好看的。
    味道甜一些?同理,在幾十幾百斤李子當中,肯定也能挑出來味道甜的。
    我們是造車,不是造個移動電站。我們的汽車,每天都要在路上跑,甚至大部分時間都會在一百碼以上。所以產品的質量,必須要經過嚴格把關,一旦出現問題,涉及的就是鮮活的人命。
    如果您購買了極影汽車,應該就能知道我們極影汽車給出的承諾,隻要是車子本身的問題,我們無條件退換。三電係統我們終身保修,沒有裏程限製,沒有年限存在。
    還有扯什麽利益輸送的,我犯得著嗎?我想要錢,不造車就行了,利益輸送給誰啊?我不造車,錢就是別人的了?
    還有,我們的銷售人員,起步底薪都是一萬+,我本人持股的綠水集團在小縣城開了一家超市,所有銷售人員,服務人員,底薪都是六千起步,按照伱們的說法,這是不是也是利益輸送?
    我願意為高質量的服務買單,成本也沒有轉嫁到別人頭上,這是利益輸送?
    怎麽不見你們利益輸送一下呢?對合作夥伴好點,對自己的員工好點。
    總不能你們把員工當牛馬,也讓別人把自己員工當牛馬吧?
    查看我們的采購單,是需要簽署保密協議的,而根據我們的調查,簽署保密協議的那位,為了賺取兩百塊的利潤,就把我們的采購單拍照發給了某個媒體。
    說實話,我都不忍心追究對方的責任,區區兩百塊啊。
    你們能不能對你們的員工好一點?打商戰幾百萬幾千萬的營銷費都花出去了,人家可能一輩子都要活在這件事的陰影當中,你們怎麽好意思隻給人家兩百塊的?
    最後再說一下,以後極影汽車的采購成本可能會更高,因為我相信跟我們合作的公司,會很快進行技術提升,甚至技術迭代。哪怕是很小的一點提升,我都願意為此付出更高的價格。為技術買單,我心甘情願,總好過把公司辛辛苦苦賺來的利潤,用來抹黑別人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上好。”
    李揚這條微博發出去之後,本來以為大概率會吵起來,畢竟水軍不少。
    整個微博,一大半都是水軍,有組織的。
    可吃過飯後,他打開看了一眼,發現熱評全部都是在討論工資的。
    “極影汽車的服務人員工資一萬多?真的假的?”
    “不知道啊,靠,我閨蜜入職了那邊,竟然一直都沒跟我說。”
    “不是沒有學曆限製嗎?為什麽會有這麽離譜的工資?江北平均工資也就五千多啊……”
    “是不是有什麽隱形門檻?比如必須要長得帥的,長得漂亮的?”
    “極影汽車我不知道,但我是江城人,綠水天地那個超市的普通服務員,一個月工資六千多我是知道的。”
    “是真是假,讓李總把我招過去就行了,我給大家試試水,哪怕有保密協議,我也會冒著風險告訴大家的。”
    “李總,下一次招聘什麽時候啊?你上次說是十二月份,現在都一月底了,馬上二月份。”
    ……
    網友的關注點,全部都是員工待遇,之前什麽采購單的事,完全沒人提。
    或許有水軍提了,可吃瓜群眾根本不在乎啊。
    誰管你采購價多少,跟他們有個屁的關係?反正也買不起極影汽車。
    但如果工資是真的……
    ……
    “李師父,你就不怕整個汽車行業聯合起來針對你?你可算是把他們徹底得罪完了。”
    李揚打商戰的成本,就是發微博的那點流量。
    “他們怎麽針對我?”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