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搞定翁敬,禁軍到!

字數:4391   加入書籤

A+A-


    瞧著芸娘不善的眸子,李易努力憋笑,但顯然失敗了。
    笑的腰都直不起來。
    芸娘翻了個白眼,趁衛綺說出她更多糗事前,帶人外邊玩去了。
    第一晚吃餃子,大家夥還是高興的,餡足,又管飽。
    第二天,眾人也還是笑著。
    第三天,他們笑不出來了。
    “大人,沒聽說米店裏缺糧啊。”牛壯還是挺喜歡吃餃子的,但耐不住天天吃啊!
    李易淡然的咬著肉餡,“大米能有餃子好吃?”
    “大人,你剛往我碗裏倒了半碗。”牛壯瞅李易。
    “是嗎?”
    李易放下碗,“應該快了,明天許就能換別的了。”
    前提是,衛綺別再霍霍麵粉,不然,內部是真沒法消化了。
    因著這事,豐旗頗是歉疚,於是,他加入了吃餃子大軍。
    吃著飯,侃大山,他和李易的關係倒是親近了不少。
    用過飯,李易跟例行公事一樣,去了翁府,待了一刻鍾,他正準備起身離開,不能每次都麻煩別人請啊。
    “司大人,老爺讓我帶你去書房。”小廝到李易跟前恭聲道。
    李易抬眸,可算是結束前戲,走正題了。
    在小廝的引路下,李易進了翁敬的書房。
    古色古香,布置的很簡單大氣,裝飾的隻幾副字畫。
    屋子裏,除了案桌,筆墨紙硯,就是書架了。
    翁敬端坐在那裏,在門關上的那刻,他才放下手裏的書。
    看著李易,他久久注視著,像是要透過他的外相瞧進他的內心。
    李易在翁敬的目光下,略有些局促,竭力挺直腰杆,表現著自己。
    “往後,若有不懂的,你可來問我。”良久,翁敬緩緩吐字。
    李易大喜,忙不迭的說道:“謝翁師。”
    打蛇隨棍上,別看隻是改了個稱呼,但叫著叫著,這名分就能確定了。
    確定了名分,啥事不好辦。
    心裏打著小九九,李易麵上卻是一派喜不自禁之色,好像那就是無意識的脫口而出。
    穩定了會情緒,李易就刑部的事,詢問著翁敬。
    他的能力,不足以服眾,所以在刑部,李易看似官大,實則,就是個打醬油的。
    文件,案宗,基本都是底下處理好了,他看個一眼。
    要不是皇帝寵幸,就他這業務能力,早在第一天就被拉下去了。
    話編了出去,李易總要展現自己的與眾不同之處,楚帝畢竟不是傻子啊。
    他可不是大乾那玩意能比的。
    一旦叫他起了猜疑,再想騙取信任就難了。
    翁敬一個在刑部尚書位置坐了這麽多年的人,跟他取經,準沒錯。
    對二帝灰了心,但對百姓,翁敬還是有使命感的。
    刑部是伸張冤屈,為百姓主持公道的地方,不該淪為權鬥場。
    司劍心裏有大義,皇上已經把他安在了那個位置,且很是寵信,與其看他自己摸索,不得其門,讓百姓遭罪,倒不如悉心教導。
    即便換個人,心性方麵,不定及得上他。
    這是翁敬這些天心裏的考量。
    從翁府出來,李易嘴角微揚,又成功了一步。
    望了望皇宮的方向,李易上了馬車。
    “大人,完全聯係不上武連他們,探子查探了幾次,沒有搜尋到任何線索,應是凶多吉少了。”
    都察司,一都察衛到祝顯之跟前稟道。
    “把人都調回來,不用再往那費心了,失聯這麽久,斷無活著的可能。”
    “這周任時,不是好對付的。”
    “得從他身邊的人著手才有可能。”祝顯之一鞭子抽在刑架上的人身上,眸色翻湧。
    皇上設立了東衛,要不想被壓製,就得打個漂亮、讓他們無法企及的杖出來。
    “娘子,還有兩日,就是太上皇的壽辰了,你說,我備什麽禮好?”
    李易靠在椅子上,很是懶散的開口。
    “不宜太貴重,奪人風頭,又不能太輕,中中間是最好的,我前些日子收購的青瓷瓶,就極不錯。”
    “貼心。”李易拉芸娘入懷,“家有賢妻,果然是什麽都不需煩惱。”
    “晚上,要不要來我屋,讓我能回報一二。”李易蹭了蹭芸娘耳朵。
    芸娘揉他的臉,忍俊不禁,環住李易的脖頸,芸娘親了一口,“再忍忍,不然,給你納房妾?”芸娘眸光流轉。
    “少試探了,我不會上當的。”李易哼哼。
    芸娘輕笑出聲,理了理李易的衣襟,去外麵照看衛綺了。
    她是真離不得人,連紅色都見不得。
    那種驚恐和嘶叫,芸娘瞧了心酸又心疼。
    “姑爺,荀神醫讓你去一趟。”小廝在門外輕聲道。
    李易應了聲,起身過去。
    “人到了。”李易一來,邱費沉聲道。
    李易眸子霎時一亮,盼星星,盼月亮,可是來了。
    “這是給你的信。”
    邱費將五封信給李易,分別是陸璃、蕭清月、溫媱、蕭圳和殷承寫的。
    蕭清月和溫媱的是家信,陸璃說了說大乾發展的情況,以及朝中是怎樣的局勢,最後一頁,嗯,終於是個妻子的角色了。
    李易撫摸著紙張,想象著陸璃寫信的模樣,眼裏是深沉的思念。
    蕭圳的信……一大段篇幅是對他的唾沫橫飛,李易不由靠遠了些,總覺得那唾沫會噴出來。
    蕭圳是罵一句,給他介紹一句派遣來的禁軍情況,讓李易想屏蔽某些話都沒法。
    看完,李易抹了抹不存在的汗,他是不是睡了蕭圳沒給錢啊?這怨念,堪比深閨婦人啊。
    殷承就正常多了,除了開頭字跡歪扭了點,後麵就順滑了。
    他給他說了說都前司的現狀,李易“死後”,都前司就唯陸璃是命。
    聽話是聽話,但鬥誌沒了,沉抑的很。
    詹國公府在眼前,卻隻能看著他們得意,不少人染上了酒癮。
    但大家還算爭氣,該做的事,都完成的很好。
    將信一一看完後,李易目光投向遠處。
    兩老頭沒打擾他,喝酒去了。
    這百名禁軍,都套上了身份,分別來自楚國不同的地方,貧苦落魄的百姓,沒人會把注意力放在他們身上。
    芸娘之前買的鋪子,各方麵都裝潢好了,是時候招工開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