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這隻是開始

字數:3936   加入書籤

A+A-


    第160章這隻是開始
    電影版《笑傲江湖》對原著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編,加入胡金銓式的東廠太監陷害忠良故事,同時又兼具徐克式冷嘲熱諷的政治批判。
    在動作設計方麵,程小東一反之前武打片那種拳拳到肉的寫實風格,設計出來的獨孤九劍酷炫淩厲,讓人看得目眩神馳。
    《笑傲江湖》之後,幾乎有所的港台武打片都變成了這種威亞滿天飛的風格了,可以說以一己之力改變了武俠片的格局。
    後來香港人玩膩了這個套路,重新回歸寫實的風格,卻又被新加坡和大陸繼承了去,繼續滿天飛!
    在人物性格方麵,令狐衝也一反原著的苦逼樣,在電影中彈彈琴,打打架,玩壞小師妹,調戲藍鳳凰,教師父做人,十分的瀟灑不羈。
    因為這個篡改太過深入人心,導致後世翻拍《笑傲江湖》,演令狐衝的人也隻能摒棄原著,照著瀟灑來演,否則的話,就會被觀眾痛罵。
    拍第一部的時候,金庸還是認可的,到了第二部《東方不敗》,徐刻徹底顛覆,把東方不敗改成了女的,讓林清霞來出演。
    好家夥,從此以後,東方不敗就都是女的來演了,還必須搞一個和林清霞類似的造型,必須和令狐衝有感情戲,不然就得挨噴。
    徐刻以一己之力,把金庸原著改了個麵目全非,觀眾居然還接受了,難怪金庸氣炸,從此不許徐刻再碰他的小說。
    ……
    本版《笑傲江湖》以東廠內承運庫的《葵花寶典》失竊為引子,圍繞真假寶典,引發一段江湖恩怨。
    今天開機拍攝的第一場戲,就是《葵花寶典》失竊。
    在原時空,這版《笑傲江湖》的導演是胡金銓,大家原本以為胡金銓與徐刻的合作會是一段佳話。
    但是徐刻以監製的身份不斷幹涉胡金銓的拍攝工作,導致胡金銓憤而退出。
    得知恩師被徐刻欺負,投資人徐風怒氣衝衝跑到香港找徐刻算賬。
    徐風不僅撤資,還把葉倩文、張曼玉兩個女主角給帶走了。
    這下雙方兩敗俱傷,胡金銓拍的素材,徐刻也全都不能用了。
    徐刻隻好另外簽演員,用葉童代替葉倩文飾演嶽靈珊,張敏代替張曼玉出演任盈盈。
    不知道徐刻是不是有強迫症,換的兩個演員居然和之前的是同姓。
    臨陣換將,投資消耗過半,徐刻隻能和程小東、李惠民分成三組同時拍攝,拚命地趕進度。
    這又導致電影的燈光、構圖,攝影都十分粗糙。
    而且,為了趕時間和省錢,大量采用夜間拍攝,也掩蓋特效的不足,幾場關鍵戰鬥都黑蒙蒙的,大大影響了電影的觀感。
    饒是如此,因為創新的劇情和武打效果,上映後還是好評如潮,拿到了1600萬的票房,並成為香港新武俠電影的開山之作。
    現在,《笑傲江湖》由楊葉來掌控,原時空那些亂七八糟的幺蛾子就全都不存在了。
    燈光,構圖、美術、攝影、場景這一塊,全都精益求精,打鬥也都盡量改成白天,務求讓觀眾看爽。
    ……
    攝影棚內,韓英傑拍了拍張雪友的肩膀,說道:“禁宮之內,十步一兵,刁鬥森嚴,外人又怎麽進得來呢?查一查最近有沒有錦衣衛辭官,請假。這場風雲,千萬不要牽涉太多外人進去。”
    張雪友道:“屬下明白!”
    隨後一臉陰險地道:“避免複雜,絕對沒有外人。”
    兩人互相點頭,鏡頭切換的跪在地上的一個老太監。
    他正是看守內承運庫的人,聽見這話,一臉驚恐地抬起頭來。
    “K!這條過了。”
    隨後,鏡頭對準一張繡著蝶戲牡丹圖的屏風,一蓬食用色素做的鮮血灑上去,代表老太監已被殺人滅口。
    楊葉宣布道:“今天就拍到這裏了,大家回去收拾行李,明天早上八點在啟德機場集合。”
    大家答應一聲,各自散場,楊葉喊道:“阿友!”
    張雪友連忙跑過來:“楊少,你叫我?”
    楊葉笑道:“今天表現不錯,不像個新人,在家練了很久了吧?”
    張雪友撓撓頭,說道:“楊少給我機會,我不能給您丟臉。”
    楊葉拍拍他的肩膀:“好好幹!”
    說完就背著手出去了,張雪友第一天開工就被導演誇獎,心情一陣激動,同時又暗自告誡自己,穩住,一定要穩住!
    ……
    《笑傲江湖》的製作是六個月,包括四個月的拍攝,兩個月的後期,計劃在1979年的暑期檔上映。
    今天主要是辦開機發布會,開機之後拍的這段,就是意思一下。
    明天就要轉到台灣拍外景,因為要趕在入冬之前,把外景戲拍完,否則草衰葉敗,拍出來就不好看了。
    楊葉拍電影和其他人不太一樣,周期往往很長。
    要求嚴格隻是一方麵,常常一個鏡頭要摳很久。
    主要是他幾乎不加班,拍攝期間所有員工都是按時上下班,如果要拍夜戲,那第二天白天就休息。
    由於他基本都是拍動作戲,所以非常注重安全,可能會造成重傷甚至死亡的動作,他都盡量避免。
    其實早期香港的動作片雖然牛逼,但全靠硬來,玩命。
    他們沒有後期,為了不讓觀眾看出威亞,就用很細很細的鋼絲,人被吊到空中後,鋼絲會嘎吱嘎吱的響,隨時都有斷裂的風險。
    有時候幹脆就不用鋼絲直接跳,一層兩層樓就算了,三層樓也踏馬直接跳,一招不慎,非死即傷。
    幾個一線動作指導裏麵,傷亡率最高的就是洪京寶,當時的武行一聽說是洪京寶的戲,都直接搖頭的,不敢去。
    香港早期發生過幾次龍虎武師罷工的事件,因為傷亡率太高了,有命賺錢,沒命花啊。
    這一切因為楊葉的到來而發生了改變,楊葉認為拍電影不一定要拚命,假的拍成真的,讓觀眾感到震撼,這才是技術。
    而且他還提前解鎖了摳圖技術,拍戲的時候可以使用比較粗的鋼絲,後期再摳掉,這使得武師的安全保障大大提升。
    世界上第一款P圖軟件出現在1982年,楊葉的“美圖”雖然提前了好幾年誕生,但因為硬件的關係,效果並不是很好。
    操作起來也很複雜,使用的是一台美國阿姆爾公司研製成470V/6型,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成本非常高。
    所以像後世那樣肆無忌憚的吊鋼絲是不可能的,大部分時候還是要借助光線,盡量規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