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華語金曲獎

字數:4688   加入書籤

A+A-


    第173章華語金曲獎
    “日月換新天,神教照萬民。”
    穿著苗族喜服的任盈盈緩緩轉身,露出她清麗絕倫的臉龐。
    “哢,轉快了,重來!”
    楊葉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到對麵去,說道:“阿蓮,看我手勢!”
    陳玉蓮點點頭,再一次拍攝,楊葉伸出一隻手掌,喊道:“預備,開始!”
    楊葉的手掌緩緩轉動,陳玉蓮便跟著他的節奏一起轉過臉去。
    “很好,繼續!”
    “假新郎換裝!”
    日月神教教眾假裝結婚,趁機走私,展示了這個教派的經濟來源。
    假新郎把衣服脫了下來,任盈盈坐在主位上,說道:“把這次運到的貨物清點一下。”
    接下來便是特寫,一個個箱子打開,展示各種金銀珠寶。其實這些都是噱頭,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展示一個箱子裏的火銃。
    因為後續的劇情的設定是:古今福這個太監武功非常牛逼,大家都打不過他。
    他正在猖狂之際,藍鳳凰給了他一槍。
    正所謂“武功再高,一槍撂倒!”
    根據劇作中的“契科夫之槍”理論:如果在第一幕中看到槍,那麽在遵循傳統的三幕結構的故事中,它應該在第三幕中使用。反之亦然,在第三幕中開槍的行為應在更早的時候完成鋪墊。
    為了不讓結局的開槍幹掉大SS的劇情過於突兀,在前麵就必須設計一個鏡頭展示這把火銃,而清點貨物的橋段自然是最省事的,還有一定的合理性。
    展示完槍之後,任盈盈問道:“是不是有幾個漢人住在我們這裏?”
    長老道:“他們都是華山派的人,聽說是來采藥的。”
    任盈盈道:“我發現一路上,有好多東廠的番子跟著我們,可能是我們日月神教的私鹽買賣做的實在太好了,他們想分一杯羹,所以向我們開刀了。”
    這一番話是為了加戲劇衝突,引起誤會,好打架。
    功夫片嘛,看點就是打架。所以劇情設置就是要製造各種打架的機會。
    “K,今天提前收工了,明天上工時間改到中午,晚上要加班拍夜戲,都做好準備!”
    楊葉要去參加“首屆華語音樂金曲獎頒獎典禮”,扔下一句話就走了。
    這是香港電台主導的第一個華語音樂頒獎典禮,一旦成功,將對後世樂壇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
    而香港電台台長張敏怡是楊葉的人,這也就意味著金曲獎是在楊葉的掌控之下的。
    雖然,一般情況下楊葉不會幹涉頒獎禮,以免影響其公正性。
    但……世界上任何一個頒獎禮都不可能公正,強如奧斯卡金像獎,那些年想拿最佳女主角的好萊塢女星們,誰不得舔一下哈維韋恩斯坦?
    安妮海瑟薇不肯舔哈維,結果就被黑粗翔。
    後來哈維為什麽坐牢?因為六大公司出手幹預了奧斯卡,使得哈維對奧斯卡的影響力消失了。
    於是,那些從前舔哈維的好萊塢女星就紛紛跳出來,把他咬死了。
    為此還整出了個“Met”運動,在世界各地留下一地雞毛。
    對於楊葉來說,金曲獎隻是一道前菜,他最看重的主菜是金像獎。
    原時空那個香港電影金像獎太封閉了,香港電影黃金時期還好說,後來香港電影一衰弱,就變成依托答辯了。
    現在,楊葉要借張敏怡的手,改造金像獎。
    ……
    楊葉來到白楊唱片公司,鄭東漢、譚詠麟、鄧麗、許貫傑四人擺了張桌子,正在搓麻將。
    許貫傑是新加入白楊唱片公司的,為了把他拉進來,鄭東漢遊說了好久。
    不過許貫傑肯加入,主要還是鄭東漢扯了楊葉的虎皮,給出了一些承諾。
    白楊唱片公司成立半年,算上楊葉隻有四個歌手,卻堪稱華語樂壇的半壁江山了。
    現在香港樂壇除了他們四個,比較有知名度的還是有杜麗莎,露雲娜、徐小鳳、汪明荃、羅文、關正傑、鄭少秋等人。
    不過勢頭都不及他們四個猛,杜麗莎,露雲娜這倆還是菲律賓人,唱英文歌的。
    楊葉嚴肅地道:“上班時間,在公司裏搓麻將,影響也太壞了吧?”
    鄧麗白了他一眼:“今天是禮拜六好不好。白板!”
    許貫傑道:“碰!老板娘喊我打的,別賴我啊!發財!”
    楊葉嘿嘿一笑,跑到鄧麗身邊,問道:“嬴了多少?”
    鄧麗愁眉苦臉地道:“輸得都快當褲子了,小雞!”
    鄭東漢一副村長臉,賤兮兮地道:“你當了褲子也沒有小雞啊!”
    這一瞬間,楊葉感受到了,鄭中基的確和這廝長得很像。
    鄧麗抬頭問楊葉:“東漢家小基基多大?”
    楊葉比了個手勢:“六!”
    鄧麗又問:“六歲?”
    楊葉道:“六厘米!”
    “哈哈哈!”譚詠麟沒憋住笑,把自己的牌給推倒了半邊。
    鄧麗趕緊看了一眼他的牌,嘴裏還嚷嚷道:“幹嘛?想詐胡啊?”
    譚詠麟把自己的牌扶起來,歎氣道:“牌都被你看光了,你還賊喊捉賊。”
    楊葉看了看表,說道:“時間不早了,再打一圈就收了吧,等下還要走紅毯。”
    鄧麗道:“你幫我報仇!”
    鄭東漢連忙道:“不許使用核武器!”
    許貫傑不解:“什麽核武器?”
    鄭東漢指著楊葉道:“這人是賭神來的!”
    許貫傑自詡牌技了得,不信邪地道:“真的假的?快讓我見識一下!”
    ……
    半小時後,鄧麗挽著楊葉的胳膊,喜笑顏開地下樓而去,後麵跟著三個男的,全都愁眉苦臉。
    五人驅車來到利舞台,發現現場特別熱鬧。
    許貫傑道:“不錯啊,感覺比去年的金唱片頒獎典禮隆重多了。”
    1977年,國際唱片業協會IFPI香港分會舉辦了第一屆金唱片頒獎典禮,本港銷量15000張即為金唱片,30000張即為白金唱片。
    IFPI舉辦的金唱片獎隻認在香港銷售的唱片,結果大多是英文唱片得獎。
    隻有鄧麗、徐小鳳、許貫傑這三位中流砥柱,靠著華語專輯拿了獎,算是個華語歌挽了點尊。
    雖然白金唱片、金唱片銷量是看一位香港歌手商業價值的重要指標,但是香港IFPI金唱片獎卻並不被香港樂壇重視,
    這是因為獎項的流程設計上,有一些先天缺陷。
    首先它規定由唱片公司向IFPI申報,IFPI去公司核算數字,最後公布。
    如果公司不申報,賣得再好的歌手也是沒有白金唱片銷量數據的。
    而公司不申報的原因有些是歌手和唱片公司有矛盾,有些是唱片公司之間或者唱片公司和唱片業協會之間因為利益而拒絕申報等等。
    比如今年鄧麗的《淡淡幽情》直接賣飛,但是白楊唱片公司剛剛成立,還沒來得及加入IFPI,所以《淡淡幽情》這張專輯就沒法拿獎。
    全港銷量第一的唱片拿不到金唱片獎,那你這個金唱片獎還有什麽卵用?
    在原時空,香港電台的“十大中文歌曲”出現之後,很快就取代了“IFPI金唱片獎”,後來那些唱片公司甚至懶得搭理這個破獎,因為申報還踏馬要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