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八一 汝等練武我修仙

字數:4632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內功心法的推演難點,在於不引入超凡要素下,隻在人身範疇,根本不可能擁有神異之效。
    但南奕突然悟了。
    沒必要一定局限於人身範疇。
    既然人身是有著極限的,那該引入超凡要素時,就果斷引入。
    修行功法是因接引源炁,既得神異,亦藏詭異,方有七魔十災之憂。
    南奕希望內功心法不受七魔十災影響,就不能直接接引源炁,須中轉一手——
    比如,以自身天賦神通之力為引。
    新覺醒的天賦神通,南奕取名為「天子劍」,乃聚眾之力。
    但這是指順用天賦神通。
    正所謂將欲取之必先予之,南奕決定逆用天賦神通,主動將自身天賦神通之力分出去,作為內功心法的種子,讓江湖武夫得以修煉內功心法。
    考慮到自己筆名為「奕名」,南奕便將這門內功心法取名為《奕經》。
    正巧,金老爺子大部分武功出自《易經》。
    南奕也想來個天下武功出《奕經》。
    他有了思路,很快便成功逆運「天子劍」,分出一絲天賦神通之力作為武種。
    然後,武種沿經脈遊走,便可以融會血氣與水穀之精,進而衍化內力,不斷壯大。
    至此,內功心法《奕經》,便算是推演完成。
    但修煉《奕經》,須有武種才行。
    要想讓《奕經》傳播擴散開,就須讓武種也能自發流傳開。
    南奕繼續完善功法,讓修煉《奕經》之武者,亦可將自身內力渡給他人,為他人種下武種。
    而後,因為武種本質是「天子劍」,乃聚眾之力。
    武者若為他人種下武種,如此二代、三代擴散開,亦可享二代、三代之加持。
    當然,這取決於南奕是否要獨占加持。
    他思慮再三,若日後有意衍化教派,武者職位晉升須留有餘地,當下便於聚眾加持之力,進行一九分配。
    每位武者加持之力,南奕隻取九成,剩下一成,則順著傳承關係再行分配。
    每位武者,若得加持之力,皆自留九成,隻以剩餘一成,往上供給。
    如此,武者傳承,枝分葉散,可流至於百姓萬姓也。
    第(1/3)頁
    第(2/3)頁
    但南奕以手撫額,於推演完《奕經》功法及傳承模式後,陷入沉思。
    這玩意,感覺好像傳銷啊……
    雖說並不需要付出什麽,隻要新人入夥,並相信內功心法之存在,便可令上線各代武者分得加持之力,是曰共贏。
    若真要說道,此等傳承之形式,南奕願稱之為傳武。
    在他看來,如以《奕經》傳武布武,實乃香火神道之異化。
    而香火神道者,既曰神道,便令南奕不由聯想到一詞:教派。
    他若是不加限製,輕易傳開《奕經》,或許有朝一日,便會被官府冠以“奕武教”之名,斥為魔教。
    當然,不傷財不殃民,應不至於輕易被斥為魔教。
    隻是南奕卻聯想甚多。
    「天子劍」之覺醒,當是其文抄武俠小說之過。因內功之說異於此世武道,又煞有其事,引得不少人心向往之、信之甚篤,兼或有其它機緣,方得覺醒。
    可這類行徑,並不稀罕。修士之中,開辟學說者,亦不少見。
    換言之,得類似神通者,恐不在少數。
    更甚者,一眾修行門派,也讓南奕有所懷疑。
    門派功法傳承,謂之道統。
    可如果說仙門傳承月宰之道統,那《奕經》,何嚐不是南奕之道統?
    由此觀之,仙門魔教之區別,或在於仙門道統之源流,乃月宰,為此世至高神聖,應無私心。
    而魔教道統之源流,未至絕頂,或有私心,難存善意。
    南奕幽幽歎氣。
    他有些猶豫。
    並非猶豫是否要傳開《奕經》。
    「天子劍」既已覺醒,隻要他不想體驗九次死劫,這法,是不得不傳。
    他主要是在猶豫,是否該告知陶知命。
    陶知命身為引路之人,相當於南奕道途半師。若修行路上遇有疑惑,皆可向其求教。
    但南奕認識陶知命畢竟不久,略失信任,一時之間,竟不知是否該向其坦白「天子劍」。
    遲疑片刻,南奕最終還是決定,等燕青雲回來,了解詳情後再議。
    於是,南奕又等了一日,等到燕青雲歸來。
    第(2/3)頁
    第(3/3)頁
    他神情認真,正色問道:“燕鏢頭,此回南山縣,你可曾與人說過內功一事?”
    南奕想得清楚,就算「天子劍」覺醒源於文抄武俠小說,可大部分人,應是將信將疑才對,不至於輕易間篤信如斯。
    畢竟《明報》刊售慢,大部分章節都尚未公開,還屬存稿才對。
    唯有燕青雲,可能鬧出些動靜。
    而見南奕發問,燕青雲驚詫道:“郎君妙算,昨日請了道上諸多鏢師就席。杯觥交雜下,燕某不勝酒力,被人話語一激,便忍不住誇下海口,炫耀內功。”
    燕青雲交代了一番,蹙眉問:“郎君,燕某可是闖了禍?”
    聽見燕青雲以「意氣」偽裝內力加持,南奕忍不住嘴角一扯。
    他就說怎麽突然覺醒了「天子劍」。
    敢情是燕青雲這邊倒果為因、煉假成真,先讓不少武夫相信了內功內力之存在,繼而反過來使得南奕覺醒「天子劍」。
    南奕搖頭說:“闖禍倒是不至於,早晚的事。隻不過,蒙君惦記,我現下已經推演成了內功心法。”
    原本還稍顯忐忑的燕青雲,登時挑眉,急切問道:“郎君已經成了?”
    “嗯,已經成了。”南奕點頭,“就是此內功心法,實屬向我借法,若以此作為修煉之法,卻是無望超越於我。”
    南奕簡明扼要,挑能說的說道:
    修煉《奕經》者,階秩無法超越南奕;
    傳武布武者,可坐享後代傳承之加持;
    南奕若死,其道將消,《奕經》隨之失效,任憑武者之後如何修煉,內力也將再無寸進,且失加持之力。
    聽南奕說完,燕青雲琢磨片刻,忽地訝道:“修煉內功,也能提高自身位階?”
    燕青雲之前看過《秘魔殘血劍訣》,已經知曉階秩之說,知道修士每次破境,都能提升自身位階。
    但他沒想到,修煉內功,竟也可以。
    燕青雲之所以想修內功,主要還是不想做散修。市麵上流傳的散修功法,隻能堪堪讓人入道修行,基本沒有後續破境蛻凡之法不說,還有著種種代價,很容易變得人不人鬼不鬼。
    見內功似乎不影響位階升等,還有著得享傳武加持之效,燕青雲一時間,竟有喜出望外之感。
    這可比他之前假想的內功心法,還要來得神妙非凡。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