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方臘起義 第144章 取南京,據險而守

字數:5437   加入書籤

A+A-




    跛腳道人會盜夢,義軍都不記得跛腳道人毀滅九品蓮台之事。
    跛腳道人麵對白素貞萬餘赤影軍布置的八陣圖時望風而逃之事,也被篡改了。
    義軍隻記得跛腳道人為了掩護義軍撤退,獨抗八陣圖,直到義軍撤退到安全的地方,跛腳道人才退走。
    在義軍眼中,跛腳道人並不是望風而逃的膽小鬼,而是令人欽佩的大英雄,一切都非常的和諧,方臘對跛腳道人也更加的倚重。
    幾天後,方百花帶著巧兒和梅蘭菊竹四大影衛拜訪白素貞,白素貞剛開始的時候不怎麽想見到方百花。
    方百花離開時,兩人成了好姐妹,就算是小青也放下了對方百花的成見。
    從那以後,白素貞的氣也消了,沒再給許仙臉色看了。
    許仙很好奇她們聊了些什麽。
    方七佛有時過多來找許仙,喝酒,談修煉,談民間疾苦,談岐黃之術,兩人竟然頗為投契。
    方七佛有時也憂心義軍的命運,對義軍的前途很是擔憂,有請許仙出山的想法。
    許仙很坦白地向方七佛指出義軍的缺點,軍紀渙散,是一群烏合之眾,眾將胸無大誌,隻顧眼前的利益,不肯約束下屬。
    義軍已失民心,得不到百姓的支持,憑什麽去取天下?
    就算讓義軍得到天下,百姓們的生活肯定比現在更加的艱難。
    既然如此,又何必那麽辛苦地去打天下?
    從那以後,方七佛來許府,再不提讓許仙出山之事。
    許仙很好奇白素貞對方百花態度的改變。
    許仙問過白素貞和小青,她們都不肯說。
    最後,許仙對喬小蝶許以重利,終於得到了答案。
    方百花見到白素貞後,說方臘讓她和許仙成親,隻是為了讓許仙加入義軍,她自己心裏隻有天下和百姓,值此生死存亡之秋,她根本就沒時間去想兒女私情。
    方百花說起童年苦難的生活,也說起民間疾苦,也說起明教懲治貪官惡霸的故事。
    白素貞、小青徹底為方百花的故事感動,隻有喬小蝶沒心沒肺的,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
    幾天後,白素貞讓許仙參加她和方百花的聚會,方百花問許仙有沒有抵擋朝廷大軍的方法。
    許仙說道:
    “取南京,據險而守。”
    方百花將許仙的話轉告方臘。
    方臘覺得是個機會,召集眾將商議。
    眾將聽說是許仙的主意,紛紛表示反對,說南京不好打,當務之急是要應付童貫的大軍,不要再節外生枝。
    跛腳道人比較認可許仙的觀點,卻認為憑義軍的實力勉力去取南京太過冒險,除非許仙肯加入義軍。
    跛腳道人還是想試探九品蓮台的本源是不是在許仙這兒,說許仙是否加入義軍,關係到義軍能否取得天下。
    跛腳道人說道:
    “古有劉備三顧茅廬,終請得諸葛亮出山,定三分天下之勢。
    陛下要請許仙出山,可以考慮三顧許府。
    考慮到許仙此人不願受世俗禮節約束,陛下應微服拜訪。”
    方臘說道:
    “軍師說得有理,可否隨朕前往許府請許仙出山?”
    跛腳道人被拒絕過一次,再去隻會受辱。
    而且,許府太過危險,為自身安全考慮,跛跛腳道人也不想去,道:
    “長公主和方將軍與許仙交往甚密,有他們兩人隨行,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方臘聽從跛腳道人的建議,微服拜訪許府,隻帶了方百花和方七佛兩人。
    為了自身安全,方臘安排上千親軍扮成普通百姓在許府附近街道嚴密監視可疑人等。
    許仙不想加入義軍,也沒有像諸葛亮一樣避而不見,而是直接接見了方臘。
    寒喧過後,方臘直奔主題,道:
    “童貫的大軍正在趕來的路上,義軍危如朝露。
    許公子如果願意出山救義軍於水火,方臘願退位讓賢,請許公子來做永樂朝的皇帝。”
    方臘倒不是真的想退位讓賢,而是以退為進之策。
    許仙為了阻止義軍濫殺無辜,已經把義軍的將領得罪了個遍。
    方臘真讓位,沒有眾將支持,許仙也坐不穩皇位。
    許仙淡淡地說道:
    “我的理想是懸壺濟世,對殺官造反沒什麽興趣。”
    方臘說道:
    “個人能力畢竟有限,你行醫也許可以救一城百姓,加入義軍,我們一起取天下,你可以救整個天下的百姓。”
    許仙說道:
    “救義軍的方法我已經說過了,你能取南京,憑借南京的天險,還有一線生機。”
    方臘說道:
    “眾將不思進取,憑方臘一人之力,根本就不可能奪取南京。
    許公子如果肯出手相助,取南京有如探囊取物。
    待將來取得天下,許公子南麵稱尊,整個天下都是許公子的。
    憑許公子的才華,自然可以讓百姓安居樂業,過上幸福的生活。”
    許仙知道赤影軍的真正實力,讓他們以輾壓之勢對敵還能唬唬人,真要他們拿命去拚,肯定立刻潰敗了。
    赤影軍的成員都是武威軍,他們為許仙而戰並不是因為什麽偉大的理想,隻是誓言約束,誓言的最終也隻是死。
    真到了生死關頭,他們肯定逃得很快。
    也就是說,憑許仙的實力加上方臘、方百花的近四萬義軍,根本打不下南京。
    許仙的赤影軍是紙老虎,真到了打硬仗,用血拚、用人命填的時候,立刻就原形畢露了。
    再說,許仙也覺得幫方臘打南京不值得。
    因為,方臘的義軍並不是真的義軍,而是一群燒殺搶掠的土匪。
    許仙之所以給方臘機會,因為許仙變成陳三時的經曆,體會到什麽叫做除了造反別無選擇。
    許仙相信,義軍中的許多人也像陳三一樣,除了造反,就隻有死路一條,造反還有一線生機。
    但凡百姓有一絲活下去的可能,也不會去造反了。
    義軍造反得勢後就迷失本性,瘋狂地報複,瘋狂地燒殺搶掠,這是許仙不想看到的。
    許仙雖然給了義軍一線希望,能不能把握,還需要他們自己去爭取。
    許仙如果讓係統幫忙打開時空通道,直接將義軍傳送到南京城,方臘手下的將領為了戰功,肯定會一湧而上。
    隻不過,其中的因果太大,許仙承受不起。
    讓方臘輕易得到南京,也許他的手下在南京城重複杭州城的燒殺搶掠。
    是許仙助義軍破城的,義軍的罪孽也有許仙一份。
    許仙告訴方臘破局之策已經惹上了因果,隻是因為化身陳三時的經曆,終究意難平。
    許仙對官場的黑暗深惡痛絕,想給大楚添添堵,就當是報複了。
    說起南京,古往今來,它的戰略地位真的十分重要。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長江沿線沒有一座城市的建城史有南京這麽輝煌。
    南京地勢險要,龍盤虎踞,長江是一道天塹,也是一道天然的屏障。
    控製了南京,也就控製了南方半壁天下的財富,所以南京的政治地位很高,原因就在於此。
    方臘占領杭州後也不是沒有攻打過南京,隻是沒盡全力,大楚在南京駐有重兵,義軍的幾次進攻都以失敗告終。
    方臘的軍事戰鬥力太差,他的士兵大多來自於各地窮苦的百姓,他們沒有受過專業的軍事訓練,掌握的軍事裝備也有限。
    他們所掌握的各種軍事武器,也都是從楚朝軍隊的手中繳獲而來,一旦碰上大規模的正規楚**隊,這些起義軍就捉襟見肘,難以應對了。
    方臘不想義軍死在南京城下,決定先攻打那些楚軍力量薄弱的區域,迅速壯大義軍,待時機成熟,再一舉拿下南京。
    朝廷如果反應慢一點,多給方臘幾年時間,方臘也許真有推翻大楚,建立永樂朝的可能。
    雖然各地義軍四起,卻都是小打小鬧,不足以動搖大楚的根基,方臘的勢力一枝獨秀,發展得太快了,成了楚徽宗必須撥除的眼中釘。
    許仙知道曆史,知道奪取南京是方臘唯一的機會。
    方臘不是許仙,沒有上帝視角,沒有未卜先知之能,再加上眾將的反對,他也怕義軍等不到童貫的大軍,就死在南京城下。
    方臘有奪取南京的想法,卻也不是他唯一的選擇,因為許仙不肯出山,眾將不肯支持,他迫於形勢,最後選擇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