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慘痛曆史(上)

字數:4703   加入書籤

A+A-




    提起金陵總部葉少鴻不由自主地就想起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昨天晚上,戴玉農給他的回電。
    在那封電文裏麵,戴玉農告知葉少鴻,他已經知曉了王市長遇刺案。
    可讓葉少鴻不解的是,戴玉農並沒有讓他繼續追查。
    同時戴玉農還嚴令,葉少鴻不要插手此事。
    這就有些奇怪了。
    如果說,江城市的王市長,他和戴玉農有些牽連關係,葉少鴻倒是相信。
    畢竟,他們那位戴處長,在國府當中,也是長袖善舞的角色。
    戴玉農的人脈關係很廣。
    江城又是當前年代,國府排名前三的大都市。
    王市長的身份地位不俗。
    戴玉農和他相識相交,葉少鴻也能理解。
    可有一點葉少鴻想不明白。
    他們兩人到底有多麽深厚的交情,才能讓戴玉農對那王市長另眼相看呢?
    看著也不像啊。
    如果王市長,真的和戴玉農關係深厚,他前後兩次和王市長見麵,王市長為什麽都不曾提起此事呢?
    如果戴玉農和王市長之間沒有深厚的關係,那戴玉農嚴令葉少鴻不插手此案,其中的深意,可就更加有趣了。
    是利益糾葛?
    亦或者,還是戴玉農在暗中謀算著其他的事情?
    葉少鴻想不明白。
    他也好奇。
    所以在經過一夜的深思熟慮後,葉少鴻還是決定,要繼續探察此事。
    隻是這件事,因為有了戴玉農的插手,他無法再擺上台麵了。
    隻能暗中調查。
    還好。
    現在接受這個案子的人是李雲龍,是葉少鴻的絕對親信,而他昨晚接收到的那封電報,葉少鴻也沒有告知給李雲龍。
    如此一來,葉少鴻倒是還可以繼續深入探尋下去。
    另外一件事,葉少鴻聽後就感覺有些沉重了。
    伴隨著淞滬戰場的局勢越加嚴峻,國府的高層,也意識到國家即將步入危難時刻。
    他們開始暗中謀劃未來。
    商議遷都之事,是現在國府高層的首要大事。
    而在這件大事的後麵,還隱藏著很多很多,後世曆史上,普通人很難知曉的事情。
    就比如葉少鴻昨晚剛剛獲取到的這個消息。
    伴隨著淞滬會戰的開啟,東洋小鬼子們,也在緊鑼密鼓地布置著他們的計劃。
    他們想要扼製住國府的經濟命脈。
    進而逼迫國府妥協投降。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東洋小鬼子們,開始不斷調集人手,從東洋本土,還有所謂的“滿洲國”,抽調精銳力量。
    小鬼子們,開始從北向南,依照他們前首相伊藤博文製定的計劃,大舉侵襲我華夏東南沿海各大城市。
    侵占國土,搶奪資源,掠奪人口,攫取錢財……。
    這隻是東洋小鬼子們明麵上的計劃。
    他們還有更深一層的謀算。
    那就是徹底掐斷國府的外部運輸渠道,徹底掐斷國府從國外獲取經濟援助、物資援助的港口道路。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小鬼子們在發動淞滬會戰,大舉侵占北方沿海港口的同時,他們也在積極謀劃,準備在兩廣以及港澳地區,開辟新的戰場。
    進而掐斷我國西南沿海的港口和交通要道。
    可以說,小鬼子們,是亡我華夏之心不死啊,他們也是做好了所有的準備。
    這一點,國府內的高層當中,也有有識之士察覺發現了。
    他們將發現的結果,匯報給了光頭委座,光頭委座顯然也意識到了情況的嚴峻性,他立刻召集考試院院長,也就是民國時期,光頭委座的首席謀主。
    他們關起來,一起商議如何解決此事。
    經過緊急磋商,考試院院長最終給光頭委座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構想。
    緊急抽調大批人員,開辟滇緬公路。
    務求在我國沿海港口城市盡皆陷落之前,再次謀劃布置出,一條能夠連通國外,獲取國外物資和資助的生命交通線。
    這可是大事。
    事關到了國府的生存安危。
    而他們的設想其實也是對的,後世的曆史,深刻地證明了這一點。
    在隨後的八年抗戰中,伴隨著沿海港口城市的盡皆陷落,伴隨著法屬東南亞殖民地的陷落,滇緬公路逐漸成為了,我華夏連通國外華僑、歐美各國的唯一交通線路。
    靠著滇緬公路,國府才能依靠半壁江山,硬生生地扛下了小鬼子的正麵侵襲。
    並最終堅持到了最後。
    可想要開辟這條新的生命交通線,其實挺難的。
    經過緊急查閱資料,國府的交通部門,製定了一個簡易版的施工方案。
    如果依靠這個方案來挖掘開設滇緬公路的話,需要開設挖掘一千一百多公裏的長度。
    期間還要橫穿橫斷山脈。
    整條公路的工程量有一千一百多萬土方,一百一十多萬石方,橋梁二百四十三座,涵洞近一千八百個。
    這條他們規劃好的滇緬公路,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路段,是在崇山峻嶺當中。
    其工程難度可想而知。
    這還不是最為嚴峻的情況呢。
    最為嚴峻的是,現今時代的民國,根本就沒有合適的工程機械。
    想要開辟這條新的生命交通線,隻能依靠人力和炸藥,再加上簡單的工具,進行人力作業。
    要隻是如此的話,那其實也能接受。
    畢竟我華夏悠悠五千載歲月,開山劈路的事情也做了不少。
    隻要有充足的時間,充足的人手,就是萬丈高山,我華夏兒女也能戰勝它們。
    可現在的情況不同啊。
    小鬼子們的狼子野心已經暴露出來了,他們意圖封鎖侵占我華夏沿海城市港口的謀劃,也擺在了國府眾多大員的麵前。
    可以預見的是,伴隨著淞滬會戰的失敗,我華夏東南、西南各個沿海港口城市,最終都將陷落於敵手。
    留給我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按照國府的預算,最多最多也就是一年的時間。
    而想要在一年的時間裏,依靠簡單的工具,依靠人員力量,開辟出這條足有一千一百多公裏,百分之八十,還都在崇山峻嶺中的山路,將會是一個幾乎無法完成的任務。
    同時他們還遇到了一個難題。
    那就是伴隨著淞滬會戰的爆發,滇軍也在加緊時間趕赴戰場。
    滇軍的離去,將滇省的青壯勞力抽調走了大半。
    最後國府得出來的結果,想要修建這條新的交通生命線,就隻能依靠滇省的山民了。
    按照他們預算出來的結果,想要修建這條滇緬公路,除了需要抽調滇省所剩不多的青壯勞力外,恐怕還需要抽調滇省的婦女和兒童。
    不!
    不是恐怕,根據真實的曆史,他們確實抽調了。
    前前後後,一共抽到了二十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