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明
字數:7981 加入書籤
第(1/3)頁
>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漢武帝派遣衛青、霍去病橫擊匈奴,洗刷北方遊牧民族多年來屢次侵略攻占漢朝國土的恥辱,漢武帝在大勝之後說出這樣的話,在北方匈奴人麵前樹立起來了匈奴的脊梁和大漢的威嚴。
我國古代王朝眾多,有盛世,也有衰落,即便強如漢唐也免不了走向沒落,每一個朝代都有開國雄主,也有無能昏庸之輩,甚至也不乏膽小如鼠的皇帝。
曆史上曾有一個朝代,也許在世人的眼中,並沒有多麽強盛,但有一點卻不得不值得所有後世之人推崇。
元朝末年蒙古統治者殘暴,人民受到空前壓迫,1351年,元廷征調農民和兵士十幾萬人治理黃河水患,“治河”和“變鈔”導致紅巾軍起義爆發。
1351年5月,韓山童、劉福通領導紅巾軍起義爆發,次年,郭子興響應,聚眾起義,攻占濠州,平民出身的朱元璋受湯和邀請投奔郭子興,屢立戰功,備受郭子興器重和信任,並娶郭子興養女馬氏為妻,不久,朱元璋離開濠州,發展自己的勢力。
1355年,劉福通立韓林兒為帝,國號宋,年號龍鳳,稱小明王,以亳州為都城。郭子興病故後朱元璋統率郭部,小明王任其為左副元帥。
1356年,朱元璋占領集慶路,改名為應天府,並攻下周圍戰略要地,獲取一塊立足之地,朱元璋采納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
1360年,鄱陽湖水戰使陳友諒勢力遭到巨大打擊。
1361年,小明王封朱元璋為吳國公。
1363年,陳友諒敗亡。
1364年,朱元璋稱王,史稱“西吳”,與占平江府的東吳王張士誠相區別。
1366年小明王、劉福通被廖永忠沉於瓜步江中溺死。
1367年,攻下平江,張士誠自盡,後又滅浙江的方國珍。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以應天府為京師,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朱元璋稱帝。
後進行北伐和西征,同年以“驅逐胡虜,恢複中華”的口號命徐達、常遇春等將北伐,攻占大都,元順帝北逃,徹底結束蒙古在中原的統治,中國再次回歸由漢族建立的王朝統治之下。
之後朱元璋又相繼消滅四川的明升和雲南的梁王把匝剌瓦爾密、遼東的納哈出,又八次派兵深入漠北,大破北元,天下至此初定。
朱元璋即位後采取輕徭薄賦,恢複社會生產,確立裏甲製,配合賦役黃冊戶籍登記簿冊和魚鱗圖冊的施行,落實賦稅勞役的征收及地方治安的維持,整頓吏治,懲治貪官汙吏,促使社會經濟得到恢複和發展,史稱洪武之治。
同時朱元璋多次派軍北伐蒙古,取得多次勝利,最終在捕魚兒海之役平定北元,消除外患。
朱元璋平定天下後,大封功臣,也對功臣有所猜忌,恐其居功枉法,圖謀不軌。
而有的功臣也越過禮法,為非作歹,朱元璋借此興胡惟庸案和藍玉案,清理權貴和不法功勳。
1380年,朱元璋以擅權枉法之罪名殺胡惟庸,又殺禦史大夫陳寧、禦史中丞塗節等人。
1390年有人告發李善長與胡惟庸關係密切,李善長因此被賜死,家屬七十餘人坐死,總計株連者達三萬餘人,史稱胡惟庸案。
此後,朱元璋又借大將軍藍玉張狂跋扈之名大加誅殺,連坐被族誅的有一萬五千餘人。
加上空印案與郭桓案合稱明初四大案。
朱元璋通過打擊功臣、設立錦衣衛加強特務監視等一係列手段來加強皇權。
1398年朱元璋駕崩,由於太子朱標早死,由皇太孫朱允炆即位,年號建文,即明惠宗,明惠宗為鞏固皇權,與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密謀削藩。
周王、代王、齊王、湘王等先後或被廢為庶人,或被逼自殺,同時以邊防為名,調離燕王朱棣的精兵,欲鏟除朱棣。
朱棣在姚廣孝的建議下,以“清君側,靖內難”的名義起兵,最後率軍南下,攻占南京,史稱靖難之役,後明惠宗在宮城大火中下落不明,朱棣即位,改元永樂。
朱棣在獲得皇帝尊位之後,決心從南京遷都到bj,一方麵是因為南京城因為朱棣起兵“清君側”,使得南京城再不複往日繁華,反而呈現一片蕭條破落的景象。
第(1/3)頁
第(2/3)頁
另一方麵是因為北方關外有蒙古、滿清等諸多勢力虎視眈眈,隨時都可能趁大明王朝不備而一起攻打明朝。
為了國家穩定和堅定抵禦外敵於國門之外的信念,永樂大帝毅然決然的決定遷都北京,以京都來固守國門,抵禦外敵使得敵人不敢隨意進犯。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永樂大帝貴為皇帝,身係一國之命脈,卻不顧個人安危,堅決遷都,為大明王朝的將士做出楷模,大明皇帝的民族氣節由此可見。
而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明成祖朱棣派遣使節北上韃靼,要求“相與和好,朕主中國,可汗主朔漠,彼此永遠相安無事。”
可不知韃靼大汗本雅失裏哪根筋搭錯了,竟然殺了明使,此舉使得朱棣龍顏大怒,聲稱“逆命者殲除之”。
隨後派遣淇國公丘福率領十萬大軍征討韃靼,可惜由於丘福用兵不當、貪功冒進,明軍大敗。
朱棣得知後再次大怒,決定親征韃靼。
永樂八年(公元1410年)明成祖朱棣率領五十五萬大軍北伐韃靼,三個月後於斡難河畔大破韃靼軍隊,韃靼大汗本雅失裏僅僅率領七騎逃出了包圍。
隨後明軍又在興安嶺擊敗韃靼太師阿魯台軍,阿魯台不久後歸降明朝,朱棣封其為和寧王,朱棣第一次親征漠北朱棣大獲全勝。
史載次淩霄峰,登絕頂。望漠北顧胡廣等曰:“元盛時,此皆民居。今萬裏蕭條,尚敢倔強,果何所恃哉!”......進次玄石坡,製銘勒於立馬峰之石,銘曰:“惟日月明,惟天地壽。玄石勒銘,與之悠久。”......上親率鐵騎敗之,次擒胡山,勒銘曰:“瀚海為鐔,天山為鍔,一掃胡塵,永清沙漠。”又次清流泉,勒銘曰:“於鑠六師,用殲醜虜;山高水清,永彰我武”。。。
朱棣第一次親征過後,瓦剌勢力不斷擴大,阻遏了明朝到西北的通道,還企圖控製韃靼。
永樂十二年(公元1414年)朱棣第二次親征漠北,三個月後,明軍與瓦剌軍隊對峙山頭,朱棣派兵向瓦剌首領馬哈木挑戰,馬哈木隨之派騎兵衝下山坡應戰,明軍也不廢話,直接火力壓製,蒙古騎兵被明軍的神機銃炮通通射回,隻得聚集在山頂。
到了傍晚,朱棣命數百騎兵趁著夜色向瓦剌陣地衝鋒,火銃在後進行火力壓製,這一戰瓦剌大敗,史稱“忽蘭忽失溫之戰”,這也是中國曆史上步、騎、炮多兵種首次協同作戰。
明軍大破瓦剌後向阿魯台宣示捷報,實際上是在告訴阿魯台部老實點,不然瓦剌就是你的下場。
阿魯台部也是識趣,不久後就遣使來朝,次年瓦剌首領馬哈木也遣使向明朝謝罪,並恢複了瓦剌與明朝的朝貢關係,朱棣第二次親征漠北,再次大獲全勝。
永樂二十年(公元1422年)明成祖朱棣再次率軍親征韃靼,當阿魯台得知明軍到達宣府時,趁夜逃跑,避免與明軍開戰。
七月,明軍到達煞胡原,朱棣得知阿魯台已經逃跑了,就停止了追擊,班師回朝。
永樂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朱棣再次率軍北上,準備好好教訓一下上次親征時沒遇到的阿魯台。
結果出兵兩個月後,明軍就聽聞阿魯台部已經被瓦剌打敗了,部落潰散,朱棣便未出兵開戰。
次月,韃靼王子也先率領部落投降朱棣,被封為忠勇王,隨後明軍班師回朝,朱棣第四次親征漠北不戰而回。
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正月阿魯台派兵騷擾明朝的大同和開平等地,朱棣見狀調兵到bj和宣府待命。
麵對阿魯台一次又一次的挑釁,朱棣忍無可忍,決定徹底鏟除阿魯台部,於是第五次親征漠北開始了,隨後阿魯台再次施展逃跑戰術,腳底抹油直接逃到了答蘭納木兒河,朱棣雖命全軍急速追到答蘭納木兒河,但搜索了方圓三百裏都不見阿魯台部的蹤影,此時明軍糧食耗盡,朱棣隻能下令班師,第五次親征漠北也不戰而終。
明朝曆史上多災多難,明太祖北征驅逐韃虜,定鼎中原;明成祖北伐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驅逐和防備的,無外乎漠北的蒙古。
元順帝逃回漠北,北元一分為二:瓦剌和韃靼。瓦剌和韃靼之間,互相爭雄。因三楊及明宣宗的關係,到了正統年間,瓦剌逐步強大起來,並且時不時就南下侵擾明朝疆域。尤其是瓦剌的實權派——太師也先,經常以朝貢為名,騙取明朝的各種賞賜。
因為明朝自詡為天朝上國,對於進貢的使者,無論貢品如何,總會禮尚往來,賞賜頗為豐厚,並且按人頭派發,這種情況下,也先不斷增加使者數目,最後竟然高達三千餘人。
當時總覽朝政的宦官王振對此頗為不滿,下令減少賞賜,也先借此為名,揮師南下,直逼大同,威脅bj。
皇帝朱祁鎮時年二十來歲,祖母和一幹老臣都已經離世,正是自己一展拳腳的大好時機,看到北方韃子如此放肆,頗為惱恨,王振借此鼓動皇帝,建議他禦駕親征。
朝中大臣勸阻,皇帝不聽,一來是效仿他的父親——明宣宗曾在楊榮的建議下,禦駕親征,打敗漢王;二來為了證明自己,何況大明朝國勢鼎盛,區區蠻夷,怕他不成?
第(2/3)頁
第(3/3)頁
當時,朝廷的軍隊主力都在外地,倉促之間難以集結。於是皇帝從京師附近,臨時拚湊二十萬人,號稱五十萬大軍,禦駕親征。為了說服自己的母親孫太後,他把年僅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並讓異母弟郕王朱祁鈺監國。
大軍出征,誰知天公不作美,大雨連綿,大軍到了大同附近,發現屍橫遍野,加之後方糧草供應不及,軍心動搖。
於是,皇帝有心撤軍,王振為了顧及皇帝臉麵,這個沒有出征多久就悻悻然回師,太丟臉,他便建議繞道蔚州,同時,王振老家就在蔚州,要是皇帝跟自己回鄉,豈不是比衣錦還鄉還來得及吐氣揚眉?
蔚州,距離大同非常近,而瓦剌大軍逼近大同,可不是鬧著玩的,群臣反對,覺得這樣耽誤時間,容易發生危險。
王振不聽,而皇帝體恤王振,便給了他露臉的機會。大軍準備開拔,前往蔚州。
不料王振心血來潮,擔心大軍過處,踩踏自己家的莊稼,而建議按照原路撤軍。等到大軍行至懷來附近,輜重反而沒有趕上,於是,王振下令原地駐紮等候。
就在懷來城外的土木堡,瓦剌大軍追上明軍,將皇帝等人困在土木堡,水源被掐斷,陷於死地,軍心動蕩。
於是,當也先假意議和的時候,明軍上當,也先趁明軍不備,發動總攻,一舉殲滅之,皇帝朱祁鎮被俘,王振被樊忠殺死,英國公張輔、兵部尚書鄺埜等大臣戰死,曆史上稱之為”土木堡之變“,或曰土木之變。
但是在這中間,明英宗即使不會打仗,不懂得領兵,但卻敢親率士兵和蒙古人作戰,並且在兵敗之後竟然沒有想過要首先逃跑,這份勇氣就不是在明朝之後的清朝各代皇帝可以比擬的,盡管因為明英宗導致了這場戰爭的失敗,但單論勇氣而言,我們就可以看出來明朝皇帝的氣節。
而另外一點能夠體現出大明王朝不接受威脅,不接受妥協的事件是,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俘,瓦剌咄咄逼人。
次日夜裏,消息傳至京師,一時之間,朝野震驚,京城人人自危,甚至有的富戶準備轉移財產,個別大臣也要把自己的子女送往南京。
麵對危機局麵,十七日(9月3日)早朝時,大明朝堂之上圍繞是“戰”還是“遷”展開了一場紛爭。
首先是翰林院侍講徐珵,根據天象的變化率先提出遷都南京,以避刀兵,“南遷”之議,頗得一些大臣支持,時任兵部尚書的於謙當即否定這項提議,認為皇陵、宗廟、社稷都在bj,不可輕易遷移;而且要以北宋為教訓,指責南遷是亡國之論。
十八日(9月4日),在明英宗生母孫太後的主持下,召開了禦前會議,命由郕王監國,“暫總百官”商討對策。
緊接著二十二日(9月8日),孫太後又下旨,立明英宗的長子朱見深為皇太子,仍由郕王代理國政,以安定人心。
正統年間,明英宗寵信宦官王振,大臣凡是有不利於王振者,非死即貶,如今皇帝被俘,王振被殺,眾大臣紛紛吐氣揚眉,甚至跪在午門外,要求監國朱祁鈺懲處王振餘黨。
這時,王振的死黨,錦衣衛指揮馬順出來阻擋,當即被憤怒的群臣打死,並將王振同黨,王振外甥——王山也被當庭打死,史稱午門血案。
朱祁鈺害怕想回宮去,於謙拉住他的衣袖,說王振罪當誅九族,馬順等罪當死,應不予追究。
於是,朱祁鈺下令馬順等罪有應得,眾臣無罪。
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二十八日,王文上書朱祁鈺,希望他以江山社稷為重,承繼大統。
當時的皇太子朱見深年僅兩歲,為免主少國疑,於謙、王直等大臣聯名奏明皇太後,最終在九月初六日(9月22日)擁立朱祁鈺為帝,遙尊明英宗為太上皇。
朱祁鈺登基之後,還下詔邊關守將不得聽信瓦剌的借口,使得瓦剌意圖用明英宗的名義騙取財物、騙開關門失敗。
瓦剌氣急敗壞,發兵攻打bj,朱祁鈺任用於謙等人,組織bj保衛戰,整肅內部,調集重兵,安定人心,最終在同年十一月擊退瓦剌,取得bj保衛戰的勝利。
明朝的皇帝雖能力不足,但卻一直有著對其忠心耿耿的大臣,明朝滅亡之際甘心陪同崇禎皇帝一同赴死的官員不在少數,據說在北京城被破的前一天,無數肱骨大臣攜一家老小全部自縊身亡,崇禎皇帝後宮同樣全部自縊,這都是在崇禎皇帝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的。
最後一天,崇禎皇帝坐在皇帝龍座上,還在歎息這些大臣竟然不來陪他,得旁人提醒,才明白原來他們都已經自縊身亡。
而明代最後一代皇帝崇禎皇帝,在國破家亡之際並沒有選擇南遷逃走,而是留下來“天子守國門”,“朕自去冠冕,以發覆麵,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是崇禎皇帝留給後世的最後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