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顛覆認知

字數:9403   加入書籤

A+A-


    曹陽起了個大早,在書房把要帶給老司徒的資料整理好。
    看看時間還早,就又寫了一些拍攝的注意事項和要求,這些不是給老司徒看的,而是給拍攝時其他三個去不同地方拍攝素材的小組準備的。
    《舌尖上的華夏》第一季一共七集,需要的素材極其繁雜,還多,當時央視的團隊用了13個月才製作完成,是一項漫長的工程。
    不過,因為是第一次拍攝,各方麵都不熟,再加上要遍訪30多個省市,尋找頻危技藝和規劃素材,這13個月中,僅僅是調研和最終確定方案,就用了7個月時間。
    在這方麵,曹陽就有非常大的優勢,他隻需要加派人手,按照記憶有目的性的按照方案去調研和聯係,這個過程將會極大的縮短。
    他甚至有把握在一個月內完成。
    拍攝方麵,央視的團隊當時用了差不多四個月時間才完成了所有素材的拍攝。
    這也是曹陽除了他自己外,又讓程建業組建了三個拍攝小組的原因。
    他既有成熟的團隊,還都是各方麵的大拿,拍攝資金也肯定不是央視能比的,再加上他的拍攝團隊,無論到了任何地方,絕對都會受到當地政府的歡迎和支持。
    結合這些原因,在拍攝時間上,他至少能減少一半。
    而製作後期,在有參考可依的情況下,就算是素材再多,他隻要多召集人手,就能減少不少工作量,加快進度。
    並且還能邊拍邊剪,這一點數字攝影機就具有極大的優勢。
    因此,後期也會節省不少時間。
    按照曹陽的計劃,四個月內,基本上就可以製作完成。
    “吃飯了。”
    曹陽正忙著呢,就聽到了外麵的喊聲。
    “來了。”
    放下手裏的事情,曹陽從書房裏走出來,就看到李曉苒往餐桌上擺早餐。
    很簡單的早餐,李曉苒的廚藝……隻能說能吃,跟俞妃紅沒法比,但不管味道怎麽樣,人家一大早就起來做早餐,氣氛還是非常溫馨的。
    曹陽走過去,從後麵摟住她。
    “你昨晚不是說要累死了,今天不早起了嗎?”
    曹陽本來還想著,等下去外麵買點回來呢。
    “哎呀,小心點,你看,奶都撒桌子上了。”李曉苒放下盒裝奶,拍了一下曹陽的手,說道。
    曹陽笑了笑,還是繼續從後麵抱著李曉苒沒放手,在她耳邊輕聲說道:
    “你看桌子上撒出來的奶是不是有點熟悉?”
    “閉嘴吧你,要吃飯了,你真惡心。”
    李曉苒打斷了曹陽的話,並且扭頭在他胳膊上輕輕咬了一下。
    曹陽調笑道:“小色女,你在想什麽呢?我的意思是說,你昨天同樣撒出來了。”
    “討厭。”
    李曉苒從曹陽懷裏掙脫出來,白了曹陽一樣,趕緊說道:“吃飯、吃飯。”
    曹陽給李曉苒拉開椅子,等她坐下後,才在她旁邊坐了下來。
    用了不到十分鍾時間,曹陽就吃完了自己的那一份,看了下李曉苒,她還在細嚼慢咽,一點點份量的早餐,到現在還沒吃完。
    並不是李曉苒吃得慢。
    而是演員尤其是女演員,首先就要學會控製食量,俗話說,上鏡胖三份,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李曉苒一直在嚼食物,其實也就咽下去一點,所以看起來似乎還在吃。
    像後世那些立“吃貨”人設的當紅女星,也就在鏡頭前看起來吃的很香,對所有的食物恨不得都嚐一遍,似乎是妥妥的大吃貨。
    可隻要鏡頭一轉,她們幾乎都會把吃進嘴裏的東西吐掉,真要沒辦法當時吐掉,過一會拍攝的間隙,也會找機會催吐。
    女明星的“身體”是不屬於自己的,哪能說吃就吃,就算她們吃到標準的體重,上鏡也會顯得有些胖的。
    也就那些過氣的女明星,可能是覺得沒有翻紅可能了,才會自暴自棄下,不再注意體重。
    “我等下要去學校跟老師討論一下畢業作品,中午可能不回來了,你記得要吃飯。”
    曹陽站起來,在李曉苒臉上親了一下,叮囑道。
    “知道了。”
    李曉苒甜甜的說道。
    《建國大業》已經開機拍攝了,她扮演的宋家三小姐戲份不算太多,還沒排到她的戲份,暫時就閑了下來。
    在曹陽臨走時,李曉苒突然說道:“我已經答應了馮導,會出演他的新電影,韓導那邊我問過了,我的拍攝檔期和馮導那邊不衝突。”
    “你不是說不喜歡女主角的人設嗎?前幾天你還說不想演呢,怎麽又接下了這部戲?”
    曹陽有些奇怪的問道。
    “我可沒說不喜歡女主角的人設,我隻是不想演跟《獨自在海邊的夜晚》差不多人設的女主角罷了。”
    李曉苒糾正道。
    “行吧,隻要你喜歡就好,別強迫自己。”
    曹陽說道。
    “嗯,對了,你就不想知道我為什麽又接下來這部戲嗎?”李曉苒問道。
    “為什麽?”
    “嘻嘻,不告訴你。”
    李曉苒笑著把曹陽推出門,“快走吧你,別讓司徒老師等急了。”
    她才不會告訴曹陽,是因為小鋼炮在知道她不想演《非誠勿擾》後,準邀請剛跟他合作過《唐山大地震》的高媛媛。
    “哼,狐狸精,才不會便宜你呢。”
    李曉苒輕聲自語道。
    曹陽在去學校的路上,想了想給小鋼炮打了個電話,想要知道為什麽李曉苒突然又要接《非誠勿擾》了。
    他倒不是怕有人逼李曉苒接這部戲。
    以李曉苒目前的咖位,一般人逼不了她,能逼她的人,肯定多少會知道一些她跟曹陽的關係,那就更不敢逼她了。
    曹陽純粹是有點好奇而已。
    小鋼炮也是迷糊的,他也不知道李曉苒為什麽會突然改變了想法。
    在掛電話之際,小鋼炮無意間說,他本來都準備想要邀請高媛媛了,沒想到李曉苒考慮了這麽多天,居然答應了下來,還說這是意外之喜。
    掛斷電話,曹陽明白了。
    可明白了又能怎麽樣?
    隻能裝作不知道。
    算了,隻要不打起來,隨她們去吧,愛咋咋地吧。
    來到老司徒的辦公室,曹陽推了一下門沒推動,老司徒還沒來。
    不過這難不倒曹陽,他有老司徒辦公室的鑰匙,直接就開門進去了。
    沒過多久,老司徒就嘴裏哼著小曲進來了,看起來心情是相當不錯。
    “曹陽,你先……”
    老司徒看到曹陽,順手就想把手裏的《重走風味絲路》策劃方案交給他,不過及時止住了。
    不能急於一時,還是先看看曹陽的策劃方案,指出其中不足,然後在委婉的給出建議,最後再把這份策劃方案給他,這樣做才能最大程度的保留了曹陽的麵子的同時,還能不傷他自尊。
    哎呀,我這個老師真的想的周全,為了曹陽這小子,也是不容易啊。
    老司徒感慨了一下,到嘴邊的話便變成了,“先把你的策劃案讓我看看,我知道你小子的能耐。
    不過紀錄片這東西吧,核心講究在於用真實材料構建思想穹頂,是現實的拓印機,雖然也有藝術性,但藝術性不能脫離現實,跟劇情電影有根本性的區別。
    你幾乎沒有接觸過紀錄片的拍攝,所以短時間內,就算是策劃的方案有些許瑕疵,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沒必要太在意這個。”
    老司徒這是提前給曹陽打預防針,免得看等下看到曹陽的方案,給他找出缺點瑕疵後,讓他的心靈受到打擊。
    老司徒還是非常體貼的,至少對曹陽是如此。
    至於對田莊莊私下裏整天孽徒孽徒的喊,還動不動就私底下罵人,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嗯嗯,我明白,這是我首次拍攝紀錄片,老師是這方麵的權威,能給我指出不足和建議,我高興還來不及呢。”
    曹陽把整理好的策劃方案給老司徒,笑著說道。
    “哈哈,你能這樣想就好,其實紀錄片上手還是比較容易的,最難得是怎麽做到平衡。”
    老司徒接過資料。
    正準備看時,又改變了主意。
    既然曹陽能有清醒的認知,那也不用等到指出他的不足之後,再給他《重走風味絲路》的策劃方案。
    可以現在就給他,但先不說是給他的,讓他先研究參考一下,等下給他指出他的策劃案的缺點和不足時,也好讓他心中有數。
    “曹陽,我這裏恰好也有一份紀錄片的策劃案,跟你的題材類型差不多,你先看看怎麽樣。”
    老司徒說道。
    “好的,老師。”
    曹陽接過來,也看了起來。
    “《舌尖上的華夏》?名字倒是不錯,希望內容也能給我個驚喜。”
    老司徒翻開曹陽的策劃方案,心裏想道。
    他倒也不期望曹陽能搞出多麽驚人的策劃方案,也不期望這份方案能夠跟《重走風味絲路》比,隻要能達到水準之上,他就已經非常滿意了。
    畢竟對一個從沒有做過紀錄片的人,不能要求太多,哪怕那個人是曹陽。
    不過,老司徒看著看著,便開始眉頭緊皺,臉上的皺紋幾乎擠在了一起。
    “65%以上的篇幅給農民而非名廚?並且還是邊緣勞動者,這……這簡直就是顛覆啊,哪家電視台敢要這樣的紀錄片?收視率會暴死的!觀眾要看國宴大師!挖藕人能拉動收視?”
    “雖然作為一個紀錄片導演,作為一個有自己追求的紀錄片藝術家,收視率肯定不是主要考慮的對象,但是……藝術家也要生活,也要盡量不那麽特立獨行。”
    “紀錄片可以拍邊緣勞動者,我也支持拍邊緣勞動者,這是好事,這也是一個導演的擔當,但這篇幅是不是太長了?邊緣勞動者做出來的飯菜,有人會看嗎?”
    老司徒知道自己這樣想不對,他也是從吃苦的年代過來的,也知道邊緣勞動者的不易,也並且還非常同情他們,理解他們,但時代不同了……唉!
    老司徒突然又覺得,曹陽做的對。
    曹陽這種年少成名的人,有了現在的地位,還能以邊緣勞動者為切入點,這是極其難得的啊!
    自己為什麽要反對?
    什麽收視率,去他媽的!
    曹陽做的對!
    自己為什麽想讓曹陽跟隨主流的紀錄片方式拍攝呢?為什麽要讓主流紀錄片同行認可呢?
    曹陽是誰?
    他就是他,他不需要任何人認可,他也不需要迎合任何人!
    自己這是關心則亂啊!
    這一刻,老司徒豁然開朗,臉上重新露出笑容。
    就憑曹陽還能想著以廣大勞動人民作為切入點,就證明自己收這個關門弟子是這輩子最正確的選擇!
    “好!”
    老司徒抬頭,笑著對曹陽說了一句,讓曹陽有些莫名其妙。
    不過,再接著看下去,老司徒又皺起了眉頭。
    &n 1000fps拍油潑辣子,並特寫高溫熱油飛濺和辣椒爆裂的場景。
    “高速攝影機是這樣用的?有什麽意義呢?這是美食片還是在搞科研?觀眾在乎分子運動?這是《舌尖》還是《舌尖上的實驗室》?”
    &n 2500fps捕捉堿水滲透麵筋蛋白的網狀擴張,0.3秒延展至12秒?”
    “水下聽音器錄煎餃?這是要拍《海底炊事班》嗎?為什麽要用聽音器錄煎餃?”
    “零下32℃查幹湖拍攝?攝影機不是北極熊,如此低溫下,攝影機還能正常運轉嗎?設備凍壞了怎麽辦?人凍壞了怎麽辦?這是拿命在拍紀錄片吧?”
    “高原懸崖采蜜鏡頭?海拔3800米?還有特寫?瘋了!這確實在拿命拍攝紀錄片吧!”
    老司徒忍不住抬頭看了曹陽一眼,你這是怕拍出來收視率不行,準備搞獵奇嗎?
    “酸菜缸浮沫蟋蟀屍體特寫?”
    “聚焦陝北老漢腳上破膠鞋特寫?”
    “特寫諾鄧老人裂手搓鹽?”
    “黃饃饃老人皴裂手部特寫?”
    “用鏡頭計數挖藕人每挖1根藕需彎腰37次?”
    “拍皖南毛豆腐坊,焦點對準黴斑斑駁的陶甕而非豆腐?”
    老司徒撓了撓頭,再次翻到第一頁,看了一眼那幾個大大的字體:《舌尖上的華夏》!
    你確定這是美食紀錄片,而不是描寫老農民艱苦的紀實片?
    老司徒開始覺得,曹陽是不是把他對文藝片的理解,帶到了紀錄片裏來了?這是想要砸美食紀錄片裏描寫苦難,以此來增加藝術感嗎?
    他強忍住心頭的千言萬語,硬著頭皮往下看去。
    恍然間,他眉頭皺起又突然舒展,瞳孔也跟著收縮了一下,目光鎖定垂直蒙太奇分鏡頭。
    “潮州牛肉丸捶打頻率120次/分鍾——轉換為聲波圖譜對比心跳?”
    “手打牛肉丸捶打聲漸弱——工業絞肉機轟鳴吞噬畫麵?”
    “蘇州船點傳人獨坐空院——蒸汽虛焦中浮現特快火車幻影?”
    “藏西采蜜人懸繩vs滬上蛋糕師裱花袋的運鏡聯動?鏡頭沿蜂蜜滴落軌跡垂直下移——穿越雲層——接入裱花針尖?”
    “東北酸菜缸冰霜特寫——無縫轉場潮州菜脯曬場烈日?”
    “紹興黃酒發酵:內窺鏡拍氣泡上升軌跡——迭化星軌運動?”
    “查幹湖漁夫冰麵倒影——迭化漢代《漁獵圖》壁畫——現代超市凍魚櫃台的蒙太奇,標注時間厚度:7000年?”
    “青黴菌絲迸裂聲替代配樂?90分貝的發酵聲?”
    “攝像機與陝北老漢揉黃饃饃的案板等高,麵粉飛濺粘附鏡頭?”
    “山西削麵刀百年木柄油漬紋路——迭化黃河故道沉積岩層?”
    這一刻,老司徒仿佛出現了幻覺。
    辦公室白牆浮現幻視:菌絲網絡如神經網絡擴張。
    他聽到的空調運轉聲,似乎變成了油潑辣子的滋啦聲。
    老司徒咽了口唾沫,忍不住拿起了水杯,手指卻無意識模擬揉黃饃饃的那些動作……
    蒙太奇打破線性時間與地理邊界。
    嵌套式敘事、負空間敘事、跨學科敘事……
    老司徒豁然驚醒,這部紀錄片的敘事內核從來不是美食,而是借一雙筷子丈量農業文明與現代性的談判現場!
    這種顱內風暴的本質,是策劃案用高速攝影+顯微鏡+蒙太奇的手術刀,剖開了紀錄片權威的腦殼,向其灰質層注射了混合農業文明挽歌與分子美食學的致幻劑。
    當他們踉蹌走出風暴時,要麽成為新紀元的信徒,要麽淪為舊世紀的守墓人!
    當科學參數成為詩篇的韻腳時,最頑固的權威也會變成顫抖的朝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