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特聘

字數:5947   加入書籤

A+A-




    第106章 特聘
    第106章 特聘
    曹陽想拍的傳記電影叫《米爾克》。
    人物原型是美國同性戀運動人士,也是美國政壇中第一位公開同性戀身份的人。
    他好不容易當選了舊金山市政管理委員會的委員,還沒上任幾個月,就跟市長一塊被槍殺了。
    自由美利堅,biubiu每一天不是說笑的。
    政壇中第一位公開同性戀身份的人,隻要有了這個“第一”,那就有非常高的拍攝價值。
    什麽樣的傳記電影容易獲獎?
    那就是拍攝有爭議性的人物,越有爭議性越好,哪怕這個爭議性隻是私底下的。
    以前的爭議性人物,在政治正確這個大光環下,說不定轉身就成了先驅,先行者,標誌性人物。
    同時,表麵上看,這部電影的是一個同性戀政客,為了支持同性戀法案而奔走,最後不幸被政敵槍殺。
    是關於一個不被公正對待的弱勢群體,通過自己的不懈奮鬥獲得公正對待的故事。
    其內核的解讀,非常有利於獲獎。
    什麽,沒有人解讀出這一點?
    這還不簡單嗎,找些影評人“解讀”出來發表出去就行了。
    對影評人來說,這也是名利雙收的好事。
    什麽,解讀的有些牽強,這些東西的推動,對人類對社會沒有積極性的影響?
    哈哈,隻要這個解讀一出,在雙重政治正確的大背景下,誰他媽敢置喙?
    “貝爾曼,我要拍的人物原型叫哈維米爾克,你聽說過他嗎?”
    貝爾曼並不太想拍傳記電影,但既然曹陽提出來了,他考慮再三,還是決定支持曹陽,就算不能在奧斯卡拿獎,這種電影在歐洲拿獎還是有可能的。
    “告訴我他是哪國人,我去搜集一下資料。”
    曹陽也沉默了,好家夥,還以為是多有名氣的人呢,原來也就那樣,知名度也不算多高呀。
    “貝爾曼,你知道美國政壇上第一位公開同性戀身份的人嗎?”
    貝爾曼猛的眼前一亮,頓時精神起來,他聽到了幾個關鍵詞,美國政壇、同性戀、第一位……
    這他媽每個詞都戳到了奧斯卡的興趣點上。
    “我親愛的導演先生,你確定要拍的這位、這位叫什麽的先生,他是第一個公開同性戀身份的政壇人士嗎?”
    貝爾曼沒記住對方的名字。
    曹陽一聽,就知道貝爾曼一點也不了解,幹脆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訴貝爾曼。
    “他叫哈維米爾克,美國人,支持同性戀平權運動,也是美國政壇中第一位公開同性戀身份的人,在幾十年前吧,當選舊金山市政管理委員會的委員,然後沒幾個月就被槍殺了。”
    曹陽也不記得是哪一年當選的,隻要告訴貝爾曼地點,那就非常容易查到。
    “被槍殺了?”
    貝爾曼激動地恨不得拍大腿,政壇、同性戀、第一位、被槍殺,這些組合在一起,隻要拍的質量還行,最主要的是演員能演好人物,那就非常容易獲獎。
    這他媽每個點都踩到了政治正確上了。
    這還是他不知道曹陽要給電影再“解讀”一下,如果知道了,肯定會更加興奮。
    電影能拍成什麽樣,貝爾曼不敢保證,但在調教演員方麵,曹陽就沒讓人失望過。
    “放心吧,交給我,我保證用最短的時間搜集到足夠的資料,就讓這部傳記電影,成為我們征服奧斯卡的開端。”
    貝爾曼掛了電話,就迫不及待的行動起來。
    曹陽掛了電話,就開始思考這種電影怎麽拍攝。
    哪怕不知道原型人物的具體事跡,但劇本還是非常容易構建的。
    最簡單的框架就是同性戀身份,肯定有男朋友,一般人物就因為分手,決定從政。
    高尚點就因為看不慣不平事,如對待同性戀不公平,決定從政,準備改變這一現狀。
    競選失敗,從頭再來,再次失敗,吸取教訓,再來一次,終於成功了。
    然而,怎麽可能沒有轉折呢?
    事業成功,愛情肯定要受到挫折,人哪能一帆風順,那就來個男朋友受不了他專注事業,從而忽略自己的感受,分手。
    最後肯定被多數人認同,得到支持,準備大展拳腳,然後就被幹掉了……
    人物傳記都有個相似的模版,就像寫小說一樣,起承轉合嘛。
    最後在搜集到的事跡裏,挑選出來一些,往框架裏填充就行了——人生嘛,不都是這樣,起起落落落落的,大抵如此。
    曹陽開始動筆構建劇本框架,在答辯之前,先把這個寫好就行。
    同時,也開始考慮男主角的人選,總得有個大概範圍。
    因為還沒有具體資料,曹陽不知道哈維米爾克死時多大年紀,但原版中既然是西恩潘扮演的,年齡圈定在四十到五十之間應該沒有問題。
    可以讓貝爾曼重點給這些人群放出消息,看看有沒有感興趣的大明星。
    既然感興趣,這又是容易拿獎的文藝片,肯定要降薪加盟。
    有了大明星的加盟,到時候萬一有了奧斯卡提名,都不用曹陽費心,隻要他們的經紀公司評估獲獎概率大的話,經紀公司和大明星本人絕對會自掏腰包去運作。
    又過了十來天,曹陽終於迎來了他的畢業答辯。
    學校對他的畢業答辯異常重視,光是在答辯小組成員的選擇上,就費盡了心思。
    一個拿過金獅的大導演要做本科答辯,這不是為難人嘛,校方研究這個名單就爭論了好久,最後勉強湊出一個……求穩的陣容。
    曹陽的答辯沒有對外開放,答辯小組組長是拿過柏林金熊的謝非,也隻有他有資格做這個答辯小組的組長。
    不然誰坐這個位置都不能服眾。
    小組成員謝曉靜,導演係係主任,研究生導師,教授,同時也是老司徒帶過的78級的學生。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小組成員侯可明,學校副院長,青影廠廠長,導演係研究生導師,教授。這位一直是校方負責與曹陽溝通的人。
    答辯秘書田莊莊,現在也是碩士生導師了。
    對於一個普通本科畢業生的答辯來說,這陣容有點大炮打蚊子了。
    田莊莊對曹陽的論文非常感興趣,無奈他一個答辯秘書隻負責記錄,哪有插嘴的份。
    曹陽的畢業答辯其實就是走個形式,幾個人門一關,聊聊曹陽論文上的內容,倒是謝非多問了幾個問題,主要是他也對曹陽調教演員的能力感興趣。
    你捧出一個影後還能叫僥幸,捧出兩個還能勉強說走了狗屎運,那麽三個呢?
    嘴再硬的人,也最多隻能說曹陽隻會捧女人。
    答辯進行的波瀾不驚,難道還能提些刁鑽的問題,阻止曹陽畢業不成?
    一個金獅導演本科畢不了業,還不成了國際笑話,估計到時候北電的聲譽,一下子就能拔高到不屬於她的高度。
    曹陽的四年本科畢業了,但是還有三年的研究生等著呢,老司徒是他的研究生導師。
    曹陽拿到本科畢業證時,侯可明之前說給他安排工作的事,便落實了。
    侯可明把曹陽的關係轉到青影廠,隨即給曹陽說,學校有意聘任他為特聘教授,如果他沒意見的話,就會開始走流程。
    國內是98年開始有了特聘教授的製度,是為了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延攬海內外學界中青年傑出人才,參與我國高校重點學科建設,加速培養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
    聽了侯可明的話,曹陽有一瞬間真的被驚到了,我一個剛畢業的學生,這就能特聘教授了?
    侯可明給他解釋了一下國家設立這個的初衷,曹陽想想,自己一個金獅導演,倒也符合人才標準。
    不過,我哪有時間教學呀。
    “侯院,我沒有時間呀,再過幾天,我就去美國了,哪有時間當老師。”
    “你要去美國了?好萊塢?”
    侯可明一愣,隨即反應過來,不由得問道。
    然後不等曹陽回答,就解釋道:“你不用參與教學,要麽還像之前那樣,拍電影時讓學生去劇組實習,做名義上的帶教老師,要麽每學期搞幾次講座,開幾堂大課就行。”
    曹陽點點頭,這倒是不難。
    “我去老美那裏拍部電影,看看什麽情況,至於學生去劇組實習的事,肯定沒法要那麽多學生了。”
    曹陽考慮了一下,然後說道:“我做主給學校三個實習名額吧,一個青年老師和兩個學生,劇組報銷來回機票,包食宿,侯院負責選拔就行。”
    本來曹陽沒想著限定一個老師和兩個學生的,但考慮到如果不限定的話,三個實習名額說不定就落不到學生身上了,或者也有可能出現兩個老師帶著一個學生的情況。
    侯可明倒沒想這麽多,他隻注意到曹陽說的讓他負責選拔,不由得咧開了嘴,不管最後誰負責這事,至少在曹陽這裏,最先想到的是自己。
    他稍微想了想,就有了決定,說道:“能去好萊塢劇組實習,這對學校來說是好事,對青年教師和學生更是大好事,學校肯定要大力宣傳和鼓勵,去美國的機票,學校負責就行。”
    機票錢這點小事,侯可明肯定能夠做主。
    寫這章改了好久,也猶豫了好久,不知道為什麽,現在寫個小說也容易被扣“帽子”,這隻是個放鬆的娛樂方式,作者聲明,不會用小說以文載道,沒有任何不利於祖國的觀點!
    如果覺得哪裏有問題,請務必提出來,我改,千萬別扣帽子,謝謝。
    最後,這是第三更,今天又是萬字更新,求下月票不過分吧?輕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