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 再好的製度也沒用

字數:2115   加入書籤

A+A-




    第373章再好的製度也沒用
    第十次俄土戰爭已經過去了22年,俄羅斯帝國承平日久,喬治他們這一代人根本不知道戰爭到底有多慘烈。
    清日戰爭給俄羅斯帝國做出了一個極不好的示範,看到日本人僅以微弱代價獲得數億盧布的賠償,聖彼得堡大公們徹底紅了眼。
    喬治不羨慕日本人。
    清日戰爭同樣極大刺激到日本,讓日本徹底走上軍國主義道路,這條路的盡頭是什麽,喬治很清楚。
    所以喬治現在很老實,既然聖彼得堡不希望喬治插手關東,喬治就老老實實守著阿穆爾,反正該拿的好處喬治已經拿到了。
    俄軍後勤是由阿穆爾軍區負責的。
    6月6日,聯合作戰計劃相繼得到各國政府批準,戰爭即將爆發。
    小尼古拉指揮俄軍分駐海參崴、伯力、赤塔等地,一待戰爭爆發,就將揮軍攻入清帝國。
    尼古拉也沒閑著,為避免禍起蕭牆,尼古拉召喬治回聖彼得堡敘職。
    喬治不坐船,從海參崴坐火車直接到貝加爾湖。
    大海軍計劃開始後,聖彼得堡造船廠的訂單被排滿,工人夜以繼日輪班工作,薪水卻毫無增長。
    和三年前相比,聖彼得堡的城市麵貌幾乎沒有任何變化,矛盾卻更尖銳,喬治抵達聖彼得堡的時候,聖彼得堡造船廠工人正在罷工。
    另一個時空西伯利亞大鐵路還沒有完全通車,日俄戰爭爆發,於是不得不用渡船把火車運過湖,同時搶修鐵路。
    過了貝加爾湖開始騎馬,又走了一個星期,才再次坐上火車。
    “喬治,這還是你給我出的難題。”
    海參崴這邊的鐵路橋,是在工廠裏做好的預製件,運到現場直接組裝,大幅節約了時間。
    與此同時,聖彼得堡的物價卻一直在緩慢上漲。
    喬治恍然大悟,難怪一艘戰列艦要造七八年。
    按說海參崴既然比聖彼得堡好這麽多,那你幹脆移民海參崴不就得了。
    現在時間很充足,喬治可以慢慢修。
    三年不見,尼古拉的胡子規模已經和亞三有一拚。
    雖然一路上很折騰,速度還是比坐船快很多,喬治隻用了25天就抵達聖彼得堡。
    尼古拉留喬治在冬宮用飯,兩人邊吃邊聊。
    天天罷工,哪有時間工作呢。
    聖彼得堡這邊的工人經常罷工。
    近年罷工的頻率越來越頻繁,時間越來越長。
    俄羅斯帝國的工黨也很聰明,他們雖然從不去海參崴發展,卻不停的將海參崴的情況在聖彼得堡工人中進行廣泛宣傳,造成的影響很大。
    不過這一段確實難度很大,僅橋梁就有十餘座,最少需要一年,才能把鐵路繞過貝加爾湖。
    兩個月前,聖彼得堡造船廠工人開始罷工。
    同樣的工作,在海參崴拿到的薪水,最起碼是聖彼得堡的兩倍以上。
    海參崴的物價還比聖彼得堡更便宜,商品更豐富,質量更好。
    俄羅斯工黨就不得,他們要求聖彼得堡的資本家,為工人提供和海參崴同樣的待遇。
    這又怎麽可能呢。
    海參崴是喬治的封地,聖彼得堡卻是俄羅斯帝國的首都,戰列艦造的慢也沒關係,正好可以趁機申請追加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