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字數:9843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感覺如何?”林末目露欣賞之色,認真問道。
    “師尊,我感覺很好,身子很輕,而且手臂,這手臂就和右手一般,居然沒有半點區別?!”
    聶雲直起身子,不敢置信地看著兩隻手。
    單論外形,兩者區別不大。
    隻是左手顏色更深,要粗大一圈,有六根指頭而已。
    他之前的麒麟臂,即使火毒已然有解決方法,但發力時,依舊有灼燒之疼,每逢十五,還會加倍,現在……毫無異常。
    唯一的異處隻是,他能夠清晰感受,左手力量更大,更強,藏著難以想象的玄妙。
    聶雲細細感受了下身體的不同,連忙抬頭看向林末。
    “師尊!這手臂是您從哪裏找到的?到底出自何種異獸?居然這麽強悍?”他越是深入了解,越是震驚。忍不住出聲詢問。
    他新型移植的手臂強悍到什麽程度?
    其不僅極具爆發性力量,增幅意勁強度,
    甚至還能自發與天地共鳴,實現局部天人交感!
    “來自於一位海族。”林末沒有隱瞞,回答道。
    “若是在大海裏,或許還能發掘其他一些特性。”他提示道。
    作為海族,即使是已然凝聚周身海域的海使級存在,依舊是海上更利於戰鬥。
    移植相應軀體,聶雲繼承部分能力,也是極有可能的。
    “海族……”聶雲目光微閃,想到什麽,但沒有深問,活動了下身子,“師尊你這樣說,我好像確實有種想與大海接觸,享受被海水包裹的欲望。”
    “你應該快突破真君了吧?”林末繼續問道。
    “不久前剛完成了神變三次,那還是借助了宗內幾種難得的寶藥,將潛力消耗完畢了,
    不過現在似乎神意壯大了數成,再過一段時間,將其穩固,應該可以嚐試第四次神變。”
    聶雲回答,也是有難掩的驚喜。
    大宗師天人交感,煉化神竅,神意蛻變。
    借助天地之力,共鳴神變,強化神意。
    隻有這樣,才能作為骨架,以意勁凝聚法身。
    在整個大宗師境界,神變一共四次,四次完畢,神竅便完全打開。
    這個過程是水磨功夫,隻能靠自己。有能激發促進神意的寶物,無不是真正珍貴難得的天材地寶,很是難得。
    “不錯,早點突破真君,也算能獨當一麵了,這次回去,你便卸下日常事務,去悟道閣閉關,
    進行神變時,注意與天地共鳴頻率。”林末叮囑。
    真君境界,在靈台宗,在七海,赤縣,也是真正高手了。
    到時候他一門兩真君,也算是一則佳話。
    “弟子明白!”聶雲正色點頭。
    隨後,林末便開始與聶雲開始了簡單的對練切磋。
    麵對林末,後者能夠毫無顧忌地出招。
    這樣的切磋,是熟悉移植後新身體的最快途徑。
    時間很快過去。
    兩個時辰後。
    圓月依舊掛在天邊。
    月光如水般灑在庭院上,映照出兩人相對而立的影子。
    林末麵色不變,隻是衣衫有些淩亂,原本束在腦後的長發,也披散下來,將臉龐遮掩部分,看上去倒是少了些許鋒芒。
    而原本狀態很好的聶雲,此時上半身衣物已經都粉碎了,略顯暗紅色的體魄,如磐石,此時卻滿身大汗,身子不由微躬,雙手撐在膝蓋上歇息。
    顯然已經到了無法繼續的極限。
    林末簡單總結了下方才切磋時,後者出現的疏漏錯誤之處。
    特別是一些功法隱秘訣竅,招式的更好發力方式。
    隨後又傳授了些經典的搏殺經驗。
    又過了半個時辰後,後者這才離去。
    單論天賦,他這個弟子,不比雷昃道人差,再加上新換取的海使頂級高手手臂,以及蓮花咒印,
    甚至於和慧靈道姑也相差無幾。
    但終究年齡太小了,與後者一樣,沒有過多沾染鮮血,搏殺經驗太少了。
    有些像溫室裏的花朵。
    這也正常。
    隨著他名聲越盛,像聶雲,林殊,外出行走江湖,一旦暴露身份,便自動背負了太多的壓力,匯聚了太多的目光。
    曆練效果自然不好。
    畢竟什麽也不顧的愣頭青,終究是少數。
    所以麵對這樣的情況,最好的方式便是以境界壓人,以實力壓人。
    這也是他督促對方盡快突破真君的原因。
    一應事解決後。
    第二日,林末等人則乘船踏上返回崖柏島的路途。
    *
    *
    赤縣,益州,平澤郡。
    寬闊的官道之山,天空中,依舊有烏雲堆積,不時雷蛇湧動。
    滿是巨型坑洞的瘡痍之地,籠罩有一圈迷霧。
    第(1/3)頁
    第(2/3)頁
    霧氣如有生命,不斷在蠕動,其中甚至還不時有鏟子鏟地的摩擦聲響起。
    覆蓋麵積之大,足足有方圓數千米。
    上九澤-歸卦,龍困雲隱。
    龍脈神算中的天象異卦。
    相傳是當年九龍風水陣的簡化根基。
    集封困,鎮壓為一體。
    轟!
    下一刻。
    一道雷光湧動。
    隨後兩道身影瞬時從白霧中掠出。
    “沒想到周普居然會把他的龍脈令給你……”
    身影頓住,那是一個消瘦的道人,身上精致的道袍出現了幾道黑漆,顯得有些破爛。
    臉上的翠綠色麵具,也多了幾塊缺口,露出滿是瘡痍傷口的臉。
    其正是鄭易心。
    他此時氣息很是混亂,手中持的龜甲值符,更是出現幾道肉眼可見的裂紋。
    “事已至此,多說無益,先走!”一旁身材高大,頭戴高冠的觀日道人,麵色此時也極為蒼白。
    麵露凝色,沉聲道。
    以四大凶卦占出,凝兵凶之勢,原本他們是占盡上風。
    沒想到黃無極身上居然佩戴有傳說中的龍脈令。
    於九龍風水陣中凝練的天地奇物,其甚至可以說是大周太師一脈的真正傳承之物。
    為天生造化!
    戰局瞬間便逆轉。
    “走?能往哪裏走?”
    話音剛落,一聲冷喝。
    就在這時,原本被破開的迷霧,猶如被某種奇力拉扯般,一同往外牽引,噴射。
    猛然間,在嗤的一聲中。
    白霧化作一張手掌,將兩人蓋下。
    黃無極與李伯溫聯袂走出。
    後者神色複雜,“師兄我記得周易中有言:卜筮之逆,占曰大凶,而枯草死骨,何知凶吉。”
    “不知凶吉,卜之為何,若知凶吉,為何為此?這……又是何必?
    我不信以師兄如今的算道修為,會算不清此行之事。”
    被迷霧困住,原本一臉不甘的鄭易心,聽到這,反而哈哈大笑。
    他自然知曉對方為何會有此問。
    在赤縣道藏三脈中,最善測吉凶者,便是周易一道。
    曉天時,知天機,算天命,避禍得福。
    這便是周易道存於千年的原因,底蘊。
    傳言當年周易道支持反王孫神通,便是算出九九上吉之卦,加上無論是頂尖高手層次,還是高手數量,規模,後者都遠強於周太祖。
    這才下重注,進行壓勝。
    可是呢?
    誰也不曾想到,最終決戰之時,天下隕石,忽起狂風,使得一應算計落空。
    大吉為大凶,天命由天改!
    所以……
    鄭易心眼中出現大徹大悟的神情,輕聲道:
    “天下大事,道命無常,誰又能敢言算得清,算得透徹?
    況且……
    卜事如星月明路,時運似行路乘馬,趁勢而行,事卻仍在人為也……”
    他話音落下,將手中的龜甲高舉。
    “觀日兄,此行多謝,你與我這一脈,因果皆消。”
    觀日道人聞言,好似想到什麽,“這……何至於此?”
    鄭易心另一隻手將臉上的麵具摘下,露出醜陋不堪的臉。
    臉上神情卻是平和,溫柔,
    “周易易命難易心,何至於此……何須於此,三脈至此歸兩脈。”
    他話音落下,迅速將手中龜甲印在額頭之上
    道袍裸露的肌膚,立時出現複雜的道紋,無數藍色的微光從其上冒出。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
    斯為……周易!”
    轟隆!
    天空中原本被白霧逼退的雷電,忽地一下大漲。
    一道雷龍轟隆落下,落在鄭易心身上。
    下一刻。
    原地空無一人。
    一股玄奇的波動往外擴散。
    第(2/3)頁
    第(3/3)頁
    從開始到雷聲落下,不過一瞬,便一切結束。
    觀日張了張嘴,有些難以置信,最終手向虛空抓了抓,
    空無一物。
    “至此,赤縣道脈三而剩二!”
    話語落下,便身形化作一道火光,趁著雷電轟出的窟窿,消失不見。
    這是不知火遁術,借四時之火,不盡之勢。
    “這是……化道了?”
    黃無極手中持著一金龍物事,有些不甘心地問道。神色很是不爽。
    “周易道……大人之法,居然能使得天地靜明一瞬……當真不愧是三脈道藏之一!”
    以他們的境界,自然發覺了對方當時的不對勁,可有些事,知道也無法。
    那最後卦言出時,聲音入耳,那一瞬,就連思維似乎也停滯了。
    “周易道,當年隱為三道之首,勢頭之大,甚至有成世一大道教的野心,
    這也是對方支持孫神通,我們其餘兩道則不假思索,便支持太祖的原因。
    可即使如此,若不是最後天象異變,我等也必輸無疑,毫無勝算……”
    李伯溫聲音低落了幾分,臉上滿是慨然之色。
    心中說不出是什麽滋味。
    單論算是造詣,他比不上鄭易心。
    就算加上黃無極,加上諸多高手,也不是對手。
    這樣的人物,放在上古年間,必然是周易道道主,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大老。
    隻可惜……
    上古年間以來,赤縣三脈同流,至此,卻隻剩兩脈,不餘周易!
    一時間,兔死狐悲情緒下,心中的複雜,漸變成愴然之意。
    李伯溫忍不住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下衣衫,在黃無極錯愕的目光下,雙手環抱作太極狀,行了一標準道禮。
    最終起身時,甚至因情緒變化,忍不住踉蹌了一瞬。
    “是你逼得他化道,現在又作這般姿態,這是為何?”黃無極有些不解。
    李伯溫沒有說話。
    外人是不會理解周易,連山,歸藏三大道脈的關係。
    同流之言,便在無論世態如何變化,興盛者,終會留衰亡者一脈香火。
    即使是當年周易道欲立大道教,也沒有滅絕兩脈道統的心思。
    隻可惜……攜定鼎九州,龍脈聚於一體的周太祖,生生打破了這一約定俗成之言。
    這般說來,黃無極太師一脈,確是卑劣的小偷,難登大雅之堂。
    一念至此,他轉身便欲走。
    “好了好了,李道師,是我說錯話了。您為了天下蒼生,為了赤縣龍脈,今日之事,是乃大義,
    如今赤縣風雲諸變,千羽界虎視眈眈,海族雖與我等結盟,卻也暗藏禍心,如此時局,李道師不如加入朝廷,與當年一般,一同定鼎天下,重厘清濁?”
    黃無極懇切地說道。
    “這就不必了,此番行事,確實是因為鄭道兄行為太過偏激,此番道兄化道,以解所大旱之命,便事已消,目的便已達到,
    李某閑雲野鶴慣了,就不去朝廷了。”李伯溫麵色平澹,看不出任何喜怒,說道。
    “還請李道師以天下蒼生為眾,這大業尚未成功,您這一退,身後可是我赤縣安危啊。”黃無極輕聲歎息。
    “天下蒼生,赤縣安危,從來不是係於一人身上,個人於世道浪潮中,不過一朵浪花,
    是浪潮掀起的浪花,而不是浪花引領著浪潮,我會以自己的方式行事,你便無需操心了。”
    李伯溫說罷,便轉過頭,不再說話。
    他看向天邊。
    久為大旱,碧空萬裏的天那邊,此時烏雲匯聚,有雷霆還在翻滾。
    轟隆!
    一聲雷響。
    恰好一滴雨落下,落在他臉上。
    以周易道最後底蘊掀起大旱,改天地大勢,是證明當年他們輸給的不是大周,而是這赤縣天地;
    最後化道改天時,則為的是蒼生……是在彌補……
    是這樣嗎?
    他不知曉。
    死人永遠比活人更難看清。
    李伯溫腳尖微點,整個人化作一道殘影,掠向遠處。
    看著其身影,黃無極臉上的笑容慢慢消失。
    “婦人之仁,婦人之仁,當了婊子還立牌坊,真是可笑啊。”他不由笑出聲來。
    “也是,這也是三脈存於這麽久,掌三大道藏,卻無法掌大勢的原因,迂腐!柔弱者,怎能掌大勢?”
    “所以,如此大器,不如掌於我等之手。”
    他喃喃自語,想到什麽,臉上笑意更加明顯。
    身形緩緩消失在原地。
    章節報錯
    wap.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