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下海嗎?
字數:5584 加入書籤
第25章下海嗎?
積水潭醫院。
“煥兒,恭喜!”
李傑帶著老婆孩子,提著補品前來探望李雪。
陳煥跟李雪生娃了。
一個男孩。
六斤九兩!
很健康。
大孫子降世,最高興的莫過於老陳家兩口子,孩子沒出生之前,胡桂蘭已經開始考慮內退。
今時不同往日。
從前,副食品售貨員是稀缺崗位,各種物資隨便挑,現在,市場經濟的浪潮,逐漸席卷全國。
票證雖在,但早已失去了統治性地位。
即使是初生的市場經濟,依舊給華夏帶來了極大的活力。
以雞蛋為例。
6070年代,雞蛋不僅不好買,還不是特別新鮮,而今,雞蛋既新鮮,又好買。
至於瓜果蔬菜,個體經濟帶來的衝擊,遠不是副食品店能夠抵擋的。
買菜誰還去副食品店啊?
門難進,臉難看。
不如菜市場。
那邊都是個體戶,買菜能講價,還能看到笑臉。
服務完全不是一個級別。
昔日副食店哄搶的盛景,今日已然不見。
道一句門口羅雀,那也不為過。
因此。
退不退休,全憑胡桂蘭的心思,真要辦理提前退休手續,領導隻會高興。
少分一個人的工資啊。
蚊子腿再小,也是肉。
這不。
預產期快到了,胡桂蘭果斷辦理了內退手續。
接下來她的任務隻有一個,帶娃!
畢竟,陳煥和李雪都有工作,白天沒法帶孩子。
一家人已經商量好了,白天由胡桂蘭照看娃娃,等小兩口下班,她在回家。
雖說小楊胡同距離北師大教師公寓有點遠,來回需要近四十分鍾,但擱在老太太眼裏,那是個事嗎?
什麽都沒有大孫子重要。
大孫子有了,老頭、老太又開始操心住房問題。
教室公寓好歸好,就是小了一點。
沒孩子還好。
有了孩子,一家三口人住在一間屋子,短時間倒沒什麽,但孩子越來越大,那就是問題。
但。
住房問題有點無解。
受困擾的不止老陳家一家。
京城上千萬人口,超過半數都有住房困難。
這裏的困難是指那種非常亟需解決的需求,如果條件放寬,拋開一部分級別比較高的領導們。
九成半的人,都有難處。
誰家不想住的又寬敞,又整潔?
隻是做不到而已。
分到房子的職工家庭倒還好,一家人擠擠,總歸能過,那些人均不足五平方的家庭,才是困難戶。
然而。
商品房市場,方興未艾。
福利住房又是一個蘿卜一個坑,也不知道哪天輪到自己。
反正很難解決。
老陳家兩口子根本找不到解決的辦法。
好在時間還早,泉泉才剛剛出世,六歲之前基本沒什麽太大的問題。
十歲以後,倒是個麻煩。
孩子大了老是跟爸媽住一個房間,總歸不好。
陳福生和胡桂蘭擔心住房問題,陳煥倒不是特別操心。
十年時間,很長。
過去這些年,四九城幾乎一年一個樣,誰知道十年後是什麽情況呢?
些許,下一輪福利房就要開始了。
福利分房,單身未婚跟已婚不是一套標準,已婚未生子跟已婚有子,又是另外一種情況。
陳家長孫出生,倒是衝淡了青兒心裏的煩惱。
陳青跟李傑雖然是一個總廠,但真正分起來,兩人並不是一個分廠。
又一年過去。
一分廠、二分廠的日子更難過。
工資沒漲不說,還欠薪。
兩家工廠都開始欠。
李傑領導的三分廠能賺錢,但五百來號人掙的錢,哪能撐得下近2000人的大廠?
不可能!
根本不可能。
去年年終,廠裏又從三分廠調集了一批資金,如果不是李傑據理力爭,恐怕連年終福利都發不下去。
三分廠持續輸血一分廠、二分廠,不僅讓一分廠、二分廠鬧得不開心,三分廠廠內也有不少怨言。
憑什麽啊?
他們掙的錢,憑什麽要分給一、二分廠?
三月份那會,三分廠的幾個職工還跟一分廠的人幹了一架。
那一架,差點變成大群架。
矛盾激化程度,相當劇烈。
如果繼續這麽幹,三分廠遲早給一分廠、二分廠拖垮。
雖說廠內矛盾重重,但總廠那邊卻異常的沒有發聲。
甚至有繼續擴大輸血的架勢。
原因嘛,不難猜。
有些人呐,盯上了京西木材廠。
即將推行國營工廠承包製的消息,瞞不過一些人。
承包?
怎麽承包?
什麽情況下才能承包?
那肯定是工廠連連虧損,資不抵債的情況下才能被承包。
正常情況下,盈利的工廠怎麽可能對外承包?
京西木材廠雖然不是那種非常暴利的工廠,但它有一個優勢。
能賺外匯。
這年頭,外匯比什麽都好使。
問,如何承包一家盈利能力不錯的工廠?
分三步。
第一步,找準目標。
第二步,讓它虧損。
第三步,承包。
破船還有三根釘,作為一家老牌工廠,即使總賬連連虧損,京西木材廠也有一定的價值。
像這樣的工廠,那些頂級二代肯定不會拿正眼瞧。
但。
頂級又有幾人?
蛇有蛇道,鼠有鼠道。
頂層的人瞧不上,中下層的人會把它當成寶。
所以。
在這種情況下,一分廠、二分廠的困境,幾乎無解。
陷入連連虧損的怪圈,要說全是人為,那肯定不對,大概一半一半的樣子。
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李傑完全不像搭理。
真被承包了,大不了走人。
下海,未嚐不是一種出路。
有三分廠的班底,重新辦一家家具廠,可謂不費吹灰之力。
三分廠的核心競爭力是那地皮、機器、渠道嗎?
從來不是。
人,才是最核心的競爭力。
至於積蓄問題。
那也不是什麽難題。
近些年,李傑的確沒有存下多少錢,幾萬塊對於成立一家工廠而言,那是杯水車薪。
但,他可以從手工作坊起步。
再不濟,客串一回‘家具仙人’,狠狠地從小日子那邊掙上一筆,要不了幾年,開廠子的錢就有了。
完成了原始積累,後續就是簡單地滾雪球。
有他在,雪球隻會越來越大。
屆時,再培養幾個徒弟,他就能慢慢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