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贈圖(求收藏追讀投票)

字數:7705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走漏消息?”
    沈武愣了一下,有點疑惑。
    他顯然不太清楚這件事。
    這也難怪,趙破奴兵敗浚稽山的時候,沈武還不是京兆尹。
    “這個,我就真不清楚了,當時我還在右扶風,為右扶風司馬一職。當時我是聽到了一些風聲,說是長安城滿城素縞,六郡遍地哭聲,但具體情況就不知道了。”
    他說著,突然靠過來。
    低聲道:“殿下,莫非趙侯當年被俘,還有內情。”
    那一臉的八卦模樣,倒是惹得劉進想笑。
    果然,每個人都有一顆八卦的心啊!
    “內情說不上,隻是趙侯對此事耿耿於懷,曾在私下裏與我說,他當年在浚稽山是遭了埋伏。”
    劉進說著,也壓低了聲音。
    他簡單敘述了一遍當時趙破奴與他說的事情。
    沈武聽罷,若有所思。
    他張了張嘴,好像有話要說。
    但又好像很為難,所以沒有出聲。
    “沈尹,莫非知道些什麽?”
    “也說不得是知道吧……準確說,是有點猜測。”
    “說來聽聽唄。”
    “無憑無據的事情……不好說,不好說。”
    沈武連連搖頭,表示拒絕。
    劉進卻來了興致,道:“隻當故事聽,要甚證據?出你口,入我耳,如此而已。”
    “那,好吧。”
    沈武顯得有點為難。
    但他躊躇片刻後,還是決定說一說。
    “我是真不知道這件事啊,存粹是猜測。因為,有一件事件,我一直沒想明白。”
    “什麽事?”
    “剛才,殿下提到了公孫敖。”
    “是!”
    “那太始元年正月發生的那件巫蠱案,殿下可有印象?”
    太始元年?
    劉進愣了一下。
    今年是征和元年,太始元年那不就是四年前的事情?
    不過,劉進對沈武所說的‘巫蠱案’,著實沒有太深的印象。
    嗯……
    他隻知道,明年的巫蠱之禍。
    而且,還是因為沈武bug才知道的時間。
    想到這裏,他忍不住看了沈武一眼。
    “印象不深。”
    “就是公孫敖一案。”
    “說來聽聽?”
    “其實,也沒甚可說。太始元年,是我擔任長安京兆尹的第三年……咦,我居然做了七年京兆尹。”
    沈武突然發出一聲感慨。
    “有問題?”
    “沒什麽,隻是……七載光陰,白駒過隙啊!當年我初入長安,才三十八歲,風華正茂。當時陛下在甘泉宮養病,太子輔政。當時還是太子殿下接見的我,並溫言勉力。這一轉眼,就是七年,難免有點感慨……當年的事情,猶曆曆在目啊。”
    說著,他啞然失笑。
    擺了擺手,接著道:“太始元年正月,我奉陛下之名,配合廷尉捉拿公孫敖的夫人,說是有人舉報,公孫夫人在家中行巫蠱之事。我的確是在因杅將軍府的後花園找到了幾個桐木玩偶……當時因杅將軍很茫然,好像完全不知發生了什麽。”
    “她對誰巫蠱了?”
    “不清楚,因為這案子後麵不是我跟進,而是直接關進了中都詔獄……殿下當知,詔獄那邊都是陛下親自過問的犯人,我雖是京兆尹,卻沒有資格參與其中。”
    “然後呢?”
    “然後我就真不知道了,大概十天後,陛下下旨,因杅將軍滿門被殺,公孫敖更是在西市門外被腰斬。當日是我監斬,那公孫敖已不成人樣,舌頭都沒了……”
    “啊?”
    “陛下殺戈果斷,我自是知道的。但用了那麽重的刑,卻十分罕見。”
    “殿下應該聽說過,那公孫敖最初以騎郎身份服侍陛下,可以說是陛下最早的親信。而且他與衛候關係很好,有救命之恩……當初,館陶長公主曾意圖殺害衛候,是公孫敖聽說之後,帶部曲硬闖了長公主府,才算把衛候搶救出來……”
    館陶長公主,劉嫖。
    嗯,這個我知道。
    是陳阿嬌的母親。
    當年漢帝劉徹能順利登基,也有劉嫖出力。
    “所以呢?”
    “陛下殺戈果斷,但對親信也還算仁厚。我看公孫敖那樣子,就琢磨著,不至於吧。哪怕公孫夫人行巫蠱之術,但是與因杅將軍何幹?用得著那麽重的刑?而且還是腰斬棄市,還滿門抄斬,一個活口沒有留下。有點,不符合陛下風格。”
    劉進,隱隱約約有了猜測。
    “沈尹的意思是……”
    “我什麽意思都沒有。”
    沈武連連擺手,露出驚懼之色。
    他沉吟片刻,又說道:“還有一件事,天漢四年,就是巫蠱案的前一年,公孫敖與貳師將軍聯手攻打匈奴,結果慘敗……其部曲死傷慘重。按律,公孫敖死罪。結果卻被他用贖死金贖死,沒多久就放了,然後繼續擔任因杅將軍之職。”
    “你是說……”
    “我的意思是,死罪能贖死,說明陛下雖然生氣,卻並不想殺他。”
    沈武說完,抿了抿嘴。
    “可幾個月之後,陛下就把他腰斬了。”
    “也就是說,他做了一些讓陛下恨之入骨的事情?”
    沈武笑了笑,道:“之後我追查了一段時間……殿下可能不知道,沈某生平最喜歡這種疑案。在京兆尹七年,沈某可說是斷案如神,經手的案子從沒有冤假錯案。其他的本領,沈某不敢說什麽,但要說斷案查案,這滿朝文武,唯黃霸勝我一籌。”
    “黃霸?”
    “嗯,河南郡太守丞,方過而立之年。”
    黃霸,黃霸!
    劉進暗自在心裏記住了這個名字。
    太守丞,已經算是高級地方官員了,月俸120斛。
    招攬一下?
    可拿什麽招攬呢?
    沈武是有才幹的,否則不會當了七年京兆尹。
    連他都推崇的人才,想必是有真才實學吧。
    就算招攬不得,也可以接觸一下……
    “沈尹後來追查出什麽了嗎?”
    “郭吉,聽說過沒有?”
    又是一個知識盲點。
    劉進搖了搖頭。
    “元封元年,陛下親率十八萬大軍巡邊,郭吉當時為漠北強弩校尉,因觸犯軍法,逃奔匈奴。”
    有這個事情嗎?
    漢武帝親率十八萬大軍巡邊?
    嗯,十八萬大軍應該是有點,但應該是十八萬邊軍,駐紮各地,而非集結一處。
    漢帝巡邊,真要帶著十八萬大軍,單是糧草輜重的運輸,就是一個問題。
    劉進更相信,是漢武帝帶著一支人馬巡視十八萬邊軍。
    但,他是真沒有印象。
    因為原主當時,隻有兩歲……
    “郭吉,怎麽了?”
    “他是公孫敖的好友,且是兒女親家。”
    “哪又怎樣?”
    “倒也不怎樣,問題是太初二年,郭吉在烏師廬帳下效力。”
    “所以……”
    沈武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麽。
    而劉進,則陷入沉思。
    兩人行進很慢,大約走了十裏地左右,遇到了一條岔路。
    一邊是往長陵方向,一邊是去鹹陽。
    沈武下馬,與劉進告辭。
    “沈尹此去渠犁,不知何時能夠再見。還望沈尹在渠犁能重整旗鼓,做出一番事業。進當在長安聆聽佳音,也許他日,沈尹還會返回長安,到時候咱們再一醉方休。”
    “若有可能,我是不太想回長安了。”
    “為什麽?”
    沈武笑了笑,沒有回答。
    劉進也明白他的心思:長安的水太深,太渾,掣肘太多!
    “沈某也祝願殿下,他日一鳴驚人。沈某便是在渠犁,也會為殿下搖旗呐喊。”
    “哈哈哈,借沈尹吉言。”
    如何一鳴驚人?
    沈武沒有說,劉進也隻是笑了笑。
    見沈武再次上馬,他退到了路邊。
    突然,他想起一件事。
    “奉先,把我兜囊取來。”
    趙安國忙快步跑過來,遞給劉進一個兜囊。
    劉進把兜囊斜挎身上,從裏麵取出了一卷地圖。
    “沈尹留步!”
    他快步跑了過去,一把拉住了轡頭。
    “這是此前我在無意中得來的西域堪輿圖,應該是博望侯所繪。一直帶在身邊,也無甚用處。沈尹此去渠犁,人地兩疏。說不定此圖能夠助沈尹一臂之力……”
    “西域堪輿圖?”
    沈武愣了一下,連忙下馬接過來。
    他打開輿圖,飛快掃了一眼,忍不住哈哈大笑。
    “多謝殿下贈圖,沈某有此圖,西域萬裏疆土,便能了然於胸。”
    說完,他退後一步,抱拳一揖到地。
    兩人,又客氣了一番。
    沈武這才上馬,與車仗並肩而行。
    身後,劉進站在原地,不停向他揮手。
    這也讓沈武的心裏,突然有了一種莫名感觸……
    “夫君與殿下聊的很愉快嗎?”
    從馬車裏,傳來了一個女人的聲音。
    沈武哈哈大笑道:“很愉快。”
    “可,是不是說的太多了呢?”
    “不知道,但離開長安,我感覺少了許多束縛,能夠與人暢談,也是痛快之至。”
    “那夫君以為,皇孫殿下……”
    “哈哈哈,不可說,不可說!”
    沈武說完,突然催馬,那匹馬好似離弦利箭竄出,跑去好遠。
    車簾掀起,沈武夫人看著他那縱馬馳騁的背影,也忍不住笑了,嘴角勾勒出好看的弧線。
    ……
    天,黑了!
    深秋的夜晚,蕭瑟且寒意逼人。
    劉進等人在長陵縣城外停下,看著緊閉的城門,一時間不知該說些什麽才好。
    這一路和沈武聊的很愉快。
    與沈武分別之後,他也在一路思考。
    以至於等他反應過來的時候,天黑了,長嶺縣城也關閉了城門。
    哪怕劉進自報家門,可城門依舊沒有開啟。
    畢竟,這年月的夜禁,可不是說著玩的。
    眼見進城已不可能,劉進也沒有別的選擇。
    他讓趙安國找了一處避風的地方,然後又命人升起了篝火。
    “奉先,看樣子今晚咱們要風餐露宿一次了!”
    趙安國嘿嘿笑了起來,“殿下不用擔心,有奉先在,怎地也不會是風餐露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