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伯爵侯位

字數:3977   加入書籤

A+A-




    清退門人的懲罰看似不嚴重,更為方便玩家群體轉投他派,但對常人來說就不同了。
    清源道士的三個職業技能均有奇效。
    其中清靈為,減少道法類靈氣消耗,增加道法類技能威力。
    道蘊為,減少道法類技能升級所需的經驗值。
    沒了這個兩個特技加持,常人將不得不消耗更多的靈氣,才能激發威力衰減的道法,並且修道難度也會有所增加。
    玄門技能亦然,失去傳送便利後將很難進行快速轉移、情報交換。
    如此一來,修清源道法的意義勢必大減。
    周元知道此中緣由,李思也明白其中利弊。
    為此他特意向魏皇解釋了清源三奇術的功效,使其明白通過清退傳法對悟性不足者來說意義不大。
    “原來如此,我本想讓一批青年才俊提前走上正途,不受武門鑒別與道門篩選困擾。
    現在看來是我想差了,無血戰之積累、無求道之盡心,怎能一蹴而就踏上正途。”
    “陛下所言甚是,傳法隻能讓他們道術入門,若是身無道心、思無道意,便會止步於此。
    莫說其他,他們若是看不懂清源道法,又如何能修習術法。”
    周元學習功法的方式與常人不同,拋開他不論,常人總要先理解道法本意才好按驥索圖般修行。
    因此,加入分院的門人依然需要講法堂、解經殿之內的設施輔助引導。
    即便如此他的傳法能力也異常珍貴,先入門再學道,總好過無依無靠的苦心癡求。
    在了解傳法與清退的效果後,殿中再無人言以清退之能快速傳法。
    他們知道這樣無法成就一批通玄道人,隻能塑造一批不上不下的入門道人。
    “將軍說的是,求道演武皆一樣,不夯實基礎成不了英才。
    第一批道人便從清源觀選吧,莫選多先選二十位試試。”
    “李公你來負責此事,選出十名求道心堅的道人,與十名沉穩聰慧的道童。
    不求他們與自入道門者相差無幾,至少要有追趕趨勢。
    最重要的是那十名道通,若能節省數年入道時間,或許能有一些作為。”
    魏皇其實不看重那些成年道人,更看重年幼道童。
    如果此法可行的話,定能培養出一批年輕有為的道門弟子。
    李思領命之後,他又提起封賞之事。
    “周將軍,你承擔一脈傳承不好再行險事,我大魏無軍功也不好速升軍職。
    我意晉你文職符節令為少府丞,輔少府卿治事,銀印青綬督山河池澤之稅。”
    “另分院掌門之位有助國朝傳承,僅授職位不足以顯貴。
    當加封爵位以示國朝有義,晉竹鄉子為竹鄉縣伯,食邑兩千戶,靈俸再行加賜。”
    魏皇的誠意很足,以周元的年紀他冊封起來有不小壓力,更何況還給了少府丞這類實權職位。
    不出意外的話,隻待現任少府卿致仕,周元便能接過九卿少府之權,進而梳理天下秘境靈稅。
    隻是魏皇很快就要頭痛了,他許諾的早了一些,並未考慮到周元若有更大的功勞該如何加賞。
    “多謝陛下厚愛,臣還有一事稟告。
    我得掌門之位後曾傳送入蓋原縣查看,發現那裏是一座臨海殘城,向北望去眼見皆是陸地。
    詢問城中坊神後得知,當地名曰無憂郡為秘境之人領土。”
    “我以禦風術控器法借力升空,再以廣目術俯瞰,得見三島百礁連環之地。
    其中無憂郡所在之島甚大,有城池建築盤踞,當為一海外島國。”
    周元的話令魏皇喜形於色,海外島國不受各國襲擾,簡直是避難存國之地。
    依周元所言,那三方島嶼的麵積肯定不小,定有不少秘境隱藏。
    如此一來,蓋原城與那三座島嶼的價值將無法估量,或能納入統轄增幅大魏國力。
    不過三座島嶼也暗藏危機,那處無憂郡多半是失控的無邊秘境,誰也不知它會擴張出什麽東西。
    “周將軍,你之福運實在令人驚羨。
    我知將軍之意,那處海島之國定無我大魏強盛。
    當借清源分院之便利調遣兵將刺探情報,並伺機開疆拓土。”
    “若我大魏西征順利取回儋州之地,再開發三島之地,定能國力大漲。
    如此之前的封賞便做不得數了,我再為將軍加封安遠將軍之位,都督三島之地一切事務。”
    “爵位封賞當晉侯位,暫定將軍故鄉靖安為尊號。
    實封之事待探查三島後再言吧,否則戰事不起實難有名冊封少年侯。”
    魏皇欣喜之餘一陣頭痛,此刻他也體會到了李思的無奈。
    周元福運太過昌盛,他即便盡力封賞了,還是難以跟上他的建功速度。
    這讓他下定決心,隻待平了三島之地,便將周元丟過去督鎮一方。
    如此既能保護他的安全,也能防止他再參與其他戰事累積功勳。
    至於周元如何想,倒不是什麽問題,好歹他已入了清源道門,不靜心修上幾年道豈不是白白浪費此等機緣。
    對於魏皇的安排周元較為滿意,封爵之事總要一步一步來。
    隻是要麻煩靖安郡的營造司了,子爵府宅剛建好便要拆了重建。
    再建伯爵府時,或許還未建成又該改為侯爵府了,這些事務簡直能讓他們安家橋西村數年才能處理完。
    好處是周邊村民將會獲得一份穩定工作,現在去學瓦匠木工定能收獲不少工錢。
    橋西村的村民也能一躍升為縣民,不僅是待遇的提升,侯府作為一地政治中心定會吸納周邊經濟活動,成就一地富裕。
    那時橋西橋東兩村之民對他的印象也會逐漸模糊,亦在身份地位的巨大差異下為他賦予某種傳說。
    什麽生而能言、三歲伏虎,霞光護身、震懾妖邪,孕有星辰降、武曲臨凡塵等等皆會化為他的傳記故事,並被縣誌收錄。
    最終會造成他先天不凡、命中極貴的說法。
    此非村民善編謊言,而是他們認為自己是人,為加以區分需將難以仰望者神化的自然行為。
    “周將軍,關於三島之地你有何安排?”
    “我有一些故交,讓他們一起登島建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