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地廣多層
字數:3897 加入書籤
周元故意將天理教徒分開審訊,是為了確定他們之間有無聯絡物溝通。
若是賬房先生、武者教徒、常人教徒皆所言一致,那便是暗中串供了。
畢竟他們之間存在身份差距,不可能接觸到同樣的信息。
尋常掌櫃尚且不會與夥計交心,更何況是他們這種上下等級嚴密的邪教了。
至於為何不明說聯絡物的問題,是因為周元能看到傳送門的形成。
他故意給賬房先生靜立講話的機會,就是在等他發動幫會傳送,好確定其身上到底有無聯絡物。
事實證明賬房先生應該是一枚棄子,否則為了安全起見,他答話時定會偷偷激活幫會傳送功能。
這令周元意識到,無憂地內大概率存在其他天理教高層。
否則一地負責人沒有可供緊急撤離、傳遞情報的聯絡物傍身,也太不合理了。
“地中界,這名字取得好,無憂地不明不白,地中界多有所指。
其有何特殊一並說來,身處何地亦要言明。”
地中界與無憂地不同,僅聽名號便能聽出一些異常。
賬房先生既然選擇道出地中界之名,就不準備隱瞞地中界的情況。
“啟稟諸位龍君,地中界確實有些特殊。
無憂地橫向擴張,填海起陸有再造人間之兆;地中界豎向擴張、層層堆疊有有深入幽冥之勢。”
“我生來便在地中界三層度日,其麵積並不比無憂地小,內有山川河流、碧天紅日,與尋常之地相差無幾。
但我從未離開過地中界,因此不知地中界上方是何處。”
“二十年前老掌櫃突然相招,言人間又多一輪回之地,遂攜我等入地中界第六層,經陰陽之門至無憂地。
那時的無憂地還是一處鄉村,但與地中界規則相差無幾,隻需遵循天理,便能勞有所得。
我等分散四方誘使村民入內,再傳播教義令其各自返鄉招親屬引親族,以成無憂盛世。”
“眼見無憂地日日興盛,我突然受到提拔,老掌櫃晉升我為少掌櫃托我管理無憂地諸事,隨後返回了地中界。
因無憂地未有陰陽之門,我已多年不曾回鄉,亦不知地中界今日是何等風貌。
不過想來有我等教眾順天布道,應該更為興盛才對。”
賬房先生說了很多,雖然未言明地中界何在,卻也說出不少有用信息。
比如地中界有陰陽門可傳送至其他無邊秘境,再有地中界施行封閉管理,天理教眾隻知其存、不知其位。
另外地中界的擴張方式也很獨特,很難引起外界注意。
“多層而地廣,想來地中界發展年限定然不短。”
“龍君此話難到我了,我們常用年號為天理紀年法,現為天理三五六九年,實難得知地中界興於何時。”
“三五六九年,滄海桑田變、石爛人心易,倒是好大的口氣。”
楚皇聞言忍不住譏諷,他是人自然明白王朝更易之理,一個勢力怎能存世三千餘載,其內部之人難道皆無野心嗎。
再者三千餘載怎會隻有這點實力,未免太過小看人族英才的能力了。
總不能天理教三千餘載中未得一位英才,皆為懵懂之人。
“龍君所言有理,我亦不認為天理紀年法準確,為此才言不知地中界興於何時。”
賬房先生未出地中界時,不認為天理紀年法有何不妥。
直到他進入無憂地才發現無邊秘境能以何等速度擴張,若給他三千年,當能引秘境天普照眾生。
“無需在意那些混淆是非的消息,我想知道地中界有幾層,每層大小可一樣。
另外其規則與無憂地類似的話,你們那位教主又以何法統領下屬。”
周元很好奇,在秘境之人掌控、無上下之分的地中界,如何搭建勢力並施行賞罰。
就算其教主強大,能夠進行一些處罰措施,那中層教眾又該如何統領普通教眾。
總不能教主費盡心思為中層教眾服務,時時懲戒普通教眾吧。
“啟稟龍君,我自小便聽聞地中界有十八層,卻未見過實景,隻在三層生活並去過六層。
但我未閑逛過六層之地,不知六層之地是小是大。”
“至於教主如何統禦下屬,多以警告為先,屢教不改者會被抽離陰魂丟入二層亂鬼之地。
除此之外,大多數時候還是地中界自發維持秩序,大小過錯均有懲戒。
因此我們天理教十分和諧,內有迎天、紅燈、焚香、紅陽、白陽、無極、淨空、報德、天門等派係。
平時互不統屬隻向教主負責,皆有獨自傳教吸納成員之權,我所在的便是天理報德派。”
賬房先生所言震驚了幾位龍屬少君,他們本以為橫江水族已經夠分裂了,沒想到天理教比他們還狠。
他們至少在玄水謀士的建議下製定了水族議政製度,並選出駝龍元緒作為水族大丞相。
這種簡單的少數服從多數模式,雖然有部落議政之感,但好歹能協調上下。
天理教就厲害了,各個分支不互統屬,僅向教主負責。
若非地中界有秘境之人維持秩序,他們這種勢力模式早晚會內鬥崩潰。
天理教模式令一眾少君歎為觀止,本以為其是大勢力。
現在看來大是真的大、年歲也不小,散是真的散、隨時可內亂。
這可真是具備了養蠱的條件,卻無養蠱的環境,鬥不出一隻蠱王不說,便是多頭蛇也難成。
最終散散漫漫凝成一團,外力一戳說不得就四散而去了。
難怪他們會瘋狂崇拜秘境天意,其社會模式依靠秘境規則存在,沒了秘境規則約束便會無法運行。
並且他們未感受過世間複雜,也未見識過橫江水族的驕橫與四國抗衡的兵鋒。
在周元看來,他們更像是庇護所勢力,即身處秘境保護之下,過度安全的同時隨意出擊便好。
不過天理教也並非全是缺點,至少他們發展的時間夠長,多半會有幾位實力強悍的護法之人。
“無論何等傳送總要有個依據、有個目的。
可還記得你初來無憂地時降於何處?”
“稟龍君,我等過陰陽之門至土地廟宇,隨後四散他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