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討逆將軍
字數:4065 加入書籤
天理教經營無憂地二十年之久,早已摸清其中規則。
誠然在無憂地內誰先發起攻擊誰便有罪,誰過分辱罵他人亦會獲罪。
無憂地的公正異常死板,即便他們兼任了捕快之職,直接攻擊他人也會被無智捕快追擊。
全然沒有同僚相護、同仇敵愾之意。
唯一例外的就是各城城主,隻有他們才能令捕快緹騎多一分靈活。
這種看似無解的判定方式並非不可利用,天理教已實驗出多種嫁罪之法。
比如縱馬衝擊毫不減速,對方情急之下肯定會進行反擊,這便會引發襲擊緹騎之罪。
此法較為考驗騎術,不可真的衝撞對方,當以衝擊之勢壓迫對方先行出手。
再有持盾提刀光明正大的靠近對方,做出進攻搏殺之態,不明所以者多半會下意識反擊。
此法較為考驗對方的勇氣,力大善戰者才會反擊,力弱膽薄者則會驚呼逃跑。
此類嫁禍之法看似粗糙,卻相當實用。
畢竟正常人不可能像秘境之人那般赤誠,刀槍不加之於身便不會認為對方有攻擊意圖。
更損的招數為辱罵,此法雖然效果更好、危險性更低,但也極度依賴對方的配合。
執行者需要在三句辱罵之內徹底激怒對方,以喚來更多的辱罵,乃至構成辱人之罪。
若對方不善言辭提刀便戰則剛好落入陷阱,若對方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便難有成效。
不過這些方法雖然好用,卻不適用於無憂之民。
他們多任由潑皮叫囂、捕快凶狠皆不為所動,隻是一心逃跑,或靜待無憂地做出公正判決。
為此常人百姓在無憂地生活的頗為自在,那些拉幫結派作亂者反而被丟入大牢再也不見。
天理教的老掌櫃與諸位城主認為玄甲道兵初臨無憂地,定不熟悉無憂地的規則。
如此他們便能利用規則進行嫁禍,使玄甲道兵在無憂地內寸步難行。
若一切順利的話,那些玄甲道兵很快就會被各地巡捕營通緝。
他們越是反抗,無憂地的反擊力度越大,乃至將各城守軍牽扯進來,對他們進行無休止的追擊。
“老掌櫃,那些妖龍的暗探也進入了蓋原城,他們或許會泄露各類情報。”
“幾無可能,他們隱藏躲避、不敢暴露,如何實驗嫁禍罪責之法。
且看吧,越精銳的戰兵越是驕傲,豈會坐視袍澤被攻而無動於衷。”
天理教的謀劃成功率很高,若是周元不在,大魏兵將很可能會被排擠出無憂地。
隨著第一批羽林衛登上蓋原城牆,第二批斥候團巡查城中諸地,天理教的謀劃很快便暴露了。
“啟稟將軍,北城門處陸續有緹騎集結,耀武揚威、多有挑釁之態。”
“莫理他們,此地情況特殊,誰先動手誰便是錯、誰肆意辱罵他人誰便有罪。
待我將先鋒營諸兵將引來後再行反製,在此期間不可擅自出戰、亦不可逞口舌之利。”
“諾,末將領命。”
羽林衛的軍紀遠超天理教眾的想象,他們是大魏最忠誠的軍隊之一,絕不會私自違反將令。
因此天理教眾注定要失望了,他們不僅沒有等到玄甲道兵反擊,更是連了斥候都未見到。
這令他們十分疑惑,難道玄甲道兵並非精銳戰士,否則為何不散出斥候搜集周邊情報。
當城中密探通過聯絡物急報玄甲道兵不斷增多時,天理教老掌櫃與各位城主均有些匪夷所思。
“這是哪來的莽夫,周邊之地是否安全不知、妖龍是否去而複返不知,怎敢過多集結兵將。”
在他們心生鬱悶之時,周元已接來第三支後勤團。
並任命隨行食監令擔任三都五主中的都廚之位,激活了分院夥房功能。
隨後又接來一批文士,授予客曹令化主之位,令其在所屬房間使用聯絡物,負責運輸糧草與靈物。
等先鋒營諸官分批抵達後,他便有了文士五十、精銳斥候一百、羽林戰兵五百、後勤輔兵三百、修補匠人五十。
一千先鋒營衛遠遠達不到大魏與周元的極限,但依靠聯絡物輸送各類物資終究太過麻煩。
在填充分院庫房前,不宜過量增加後勤負擔,所以他才暫停兵將運送。
隨著一隊隊兵將進入城中各地巡查,接到天理密探傳信的老掌櫃與幾位城主意識到事情正在失控。
“蓋原城是一座殘城,應該做不得居民委托,他們如何養活這支軍隊?”
“不過這並非什麽壞事,他們連續輸送兵將總不會避世隱居,多半會引兵出戰各地。
如此一來我們的計劃就更好實行了,讓他們不斷輸送兵將與無憂地消耗,看誰能耗的過誰。”
天理教看似耍賴的堵門之法,其實並不難破解。
他們占據各地城池,理論上已脫離無憂郡守的管轄範圍,即便受到承認也是義軍勢力。
因此無憂城所代表的朝廷勢力自然可以出兵討伐,或者購買某處失地職位自行領兵收複。
早在得知無憂地眾城失守的消息時,周元就操控香火化身前往了無憂城。
待將先鋒營接來之後,他便返回掌門居所,取出兩儀咫尺鏡傳送至無憂郡府衙。
此時無憂郡守正與香火化身談話,其言蓋原坊神雖忠心可嘉,但福神陰魂不可擔縣令將軍之職。
可見到周元出現後,他話鋒突然一轉。
“掌門來的正是時候,我朝有多位天師真人護國、更有眾多道人為官,不知掌門有無出仕之心。
若是有的話,不若接下討逆令帶領門下弟子奪回朝廷失地。
如有所得我定上書朝廷,使掌門擔任相應官職。”
“既然郡守有需,我又怎好拒絕,願為郡守分憂解愁。
隻是名不順言不正,我若無官職在身強攻朝廷城池,豈不是驅逆成賊。
還請郡守授予我蓋原縣令之職,使我可調動蓋原兵將征討叛逆。”
“掌門此言不妥,蓋原縣令未有過失,我怎能將其職位轉贈與你。”
無憂郡守說話間,周元從物品欄取出了一份五德福運香火呈上。
“特殊時期當行特殊手段,郡內諸縣皆失、蓋原城如何能獨自保全。
郡守當盡快招納賢才討逆,否則如何向朝廷諸公與治下百姓交代。”
無憂郡守接過福運香火後,猶豫片刻不再強硬。
“掌門所言有理,我可暫授掌門討逆將軍兼蓋原縣尉之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