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眾城思降

字數:4064   加入書籤

A+A-




    天理教徒中有忠心耿耿者,也有私心較重者。
    天理教主取回聯絡物的行為同樣是私心所至,令教徒失望的同時、也使他們人人自危。
    不過老掌櫃的聲望與天理教主相差甚遠,眾城主更相信他是被捕了,欲通過勸降展現價值。
    “老掌櫃,此事有些過了,萬般爭鬥皆有勝負,教主何曾因戰事受挫而棄教徒於不顧。
    你若被捕求救便是,怎能侮辱教主、迷惑我等。”
    “是極,老掌櫃私心不可太重。
    我等既為同僚又為同道多少有幾分情義在,怎可為保全自身就胡言亂語擾我軍心。”
    眾城主明顯更信任天理教主,而非老掌櫃這位無憂地負責人。
    他聽聞此言不由怒火攻心,不想再理那些愚昧城主,但為了利用他們展現價值,他還是按下不滿再次傳信。
    “蠢貨,我騙你等有何收益,此事真假一試便知何須爭執。
    你等且選出一兩人讓其傳回會地中界,若他能回你等可拚死抵抗,若他無路可退不如聽從我言。”
    “若不是你我兄弟往日有義,我坐看你等魂歸天地便可,何須費盡心思為你等謀求生路。”
    老掌櫃將自身利益與兄弟情義相互捆綁後,眾城主或多或少信了幾分。
    他們交流幾句,暗中選出兩位鄰近無憂郡城的城主嚐試傳送。
    如此一來即便他們被老掌櫃騙了,討逆軍也無法頃刻間突破各城,兵臨無憂城附近。
    測試結果很快出現,老掌櫃沒有欺騙他們,聯絡物確實失去了傳送功能。
    他們知道這代表有人取走了聯絡物,他們再無垂釣之線連接,成了隨波逐流的魚蟲。
    這令他們十分惶恐,討逆軍到底何等強大才能令教主切斷傳送通道。
    教主又為何不喚他們歸去,是擔心他們攜帶外人返回地中界嗎。
    若是如此的話,討逆軍的實力便超過了地中界,他們的反抗將失去意義。
    “多謝老掌櫃提攜,否則我等實難活命。
    但討逆軍秉性如何我等尚未知曉,不如先向無憂郡守投誠,換取無憂地保護後再言其他。
    相比於有智之人,我等還是更信無智之人。”
    天理教有一套成熟的投誠之法。
    一般是占據足夠的城池後,各城主將職位轉移給天理教主,再讓其攜眾城歸附秘境勢力。
    此法獲利最多,可避免獎勵分散得不到充足回報,眾城主也能以此獲得教主恩賜。
    幾位城主說出此法就是想在投誠的同時保留身份,如此他們的安全將由無憂郡守與廣威廣武將軍負責。
    老掌櫃當然知道此法最為穩妥,但他沒有城主之位傍身,自然不希望眾城主獲益而自己毫無所得。
    “諸位兄弟之法頗為穩妥,但還請三思而後行。
    清源道門既然能力壓教主,如何不能占據無憂郡城,他們皆為人族不會引起六相光明寺反擊。
    你等投效無憂城能暫保一時卻後患無窮,不如趁現在攜城池投清源道,換取更多的功勳與認可。”
    失去天理教的支持後老掌櫃無法再命令幾位城主,他的實力也不足以獨自攻城。
    因此他隻能盡力勸誡眾城主,希望引眾城主投誠證明自己的招降價值。
    幾位城主有人認可他的建議,認為應該投靠更為強大的清源道門,並趁機獲得清源門人身份。
    也有幾位不認可他的提議認為應當穩妥為重,先投效無憂郡守再觀望局勢謀求出路。
    但這些說辭均影響不到萊安城主,麵對破城而入的討逆兵將他果斷擁護清源道門。
    “莫打了我願投降,我要見掌門,隻要我平安無憂其他城主亦不會頑固抵抗。”
    萊安城主的突然投降,令神武大將褚昱與諸位將軍頗為惱火。
    若其早降他們沒理由不接受,此刻城池已破,再降便是分薄他們的功勳。
    “晚了,掌門回城護觀去了,我等隻接了破城討逆令,未得受降之權。”
    神武大將褚昱所言有幾分道理,但不多就是了。
    以他的身份自然可以受降,但周元也確實沒有說過招降之事,為此他說的也不算錯。
    好在李思亦在現場命萊安城主速速投誠,否則府衙一破定遭兵擊。
    萊安城主沒得選,忙拿起身旁的萊安治縣印,口稱願向討逆軍投降、請天理明鑒。
    下一刻,還在鬥齋七星宮的周元突然收到係統提示。
    【叮,萊安城主發起投降,是否接受。】
    周元雖不明戰場局勢,但也大致猜測出發生了什麽。
    左右不過是城主惜命,見城破而膽喪意圖投降保命。
    若隻有一座敵方城池,他不會輕易接受投降。
    但天理教掌控了十二座城池,一一強攻必會損傷不少羽林士卒。
    並且逼迫太甚的話,各地城主可能會向無憂郡守投誠,使他的討逆之功銳減。
    為此他還是接受了投降,並以玄門傳送術前往道觀分院查看戰場情況。
    【叮,已收複萊安城,己方城池增加為三座,天理義軍城池減少至十一座。】
    【叮,獲得萊安縣令之位,可調整縣中人員職位,可發布通緝令命捕快緹騎緝拿縣中不法。】
    隨著周元接受投降,萊安城守衛集體刷新重置,再次返回城牆恢複巡邏狀態。
    城中白底天理軍旗也自動降下,升起一麵紅底金紋的討逆軍旗。
    萊安城主手捧治縣印於縣衙敬拜大禮,討逆軍將士十分不適應突然重置的現象,但也明白戰事結束了。
    “算你運氣好,交出所有攜帶物品、再換一身尋常布衣靜候都督召見。”
    “多謝將軍手下留情,在下定會配合行事。”
    萊安城主的成功投誠,令其他十一位城主不再觀望,皆先後向討逆軍與無憂郡守發起投誠。
    此時周元已返回道觀,也見到了毫發無損的天理教老掌櫃。
    “清源真人與兩位狻猊護法竟然未將你帶走,待我喚他們來送你一程。”
    “道長恕罪,我立有大功,我已勸誡各地城主向討逆軍投誠,萊安城主已采納我的提議。”
    “原來如此,為何先攻我道觀,又中途變節。”
    “道長冤枉我了,我從未攻擊道觀,否則真人施展妙法時絕不會放過我。
    非我變節,而是教主變節辜負我等,為此我才遵循天理歸附討逆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