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忘憂國侯

字數:3937   加入書籤

A+A-




    貪嗔癡三毒三垢法需修羅、夜叉、羅刹、破解僧單位才可修習,否則自縛三毒、三垢、三火之害。
    這條件看起來頗為苛刻,但於梁國這等千寺之國而言簡直觸手可及。
    畢竟入淨土成比丘、求圓光舍利難,反身破戒成貪嗔癡易。
    當然此法一旦衝擊大梁盛佛之局孔爵就要忙起來了,以他的行事作風定會搜尋各地焚盡三毒。
    周元不符合修行此法的條件,也不準備自己修行,倒是可轉化一破戒僧化身修行此法。
    查看完貪嗔癡三毒三垢法的介紹後,他又看向修羅果報咒。
    【咒法:修羅果報咒】
    【介紹:修羅者六道之一,意為非天,果報似天而非天。
    一善念者,亦得善果報;一惡念者,亦得惡果報。
    果報者大行有三異熟、等流、增上,修羅果報屬等流果十惡因之九,謂曰嗔惱因果。
    緣此嗔惱、慳心之罪,不能含容,以嗔惱害人,亦為人惱害。】
    【效果:5級激活嗔因狀態,10級激活果報狀態。
    嗔因為標記、果報為追咒,標記目標後一刻鍾內可施展三次追咒打擊。】
    【注:普通攻擊無法通過追咒傳送,隻可追加各類咒術。
    非修羅單位施展時同時消耗精氣神之力,修羅單位施展時僅消耗神意。】
    修羅果報咒對種族有要求,但其他種族並非不能使用,隻是會同時消耗生命、靈氣與神意。
    相比與修羅果報咒的神奇效果,多些消耗不算什麽。
    周元果斷使用此法,並將其升到了滿級。
    如此一來他也有了遠距離追咒能力,遇到不好明麵擊殺的目標或者需要暫時避退的情況,均可以後續反製。
    待檢查完所得他又駕馭青瑞祥雲升空,前往無憂郡城領取討逆之戰的獎勵。
    此戰雖未盡全功,有七座城池投靠了並未出兵的無憂郡守,但收複五城之功還是要結算的。
    當他再次抵達郡守府時,無憂郡守並未靜立廳堂,而是笑逐顏開的出來迎接。
    “掌門來的正是時候,朝廷詔書已經下達。
    陛下對你我二人統兵克敵之舉均有賞賜,因你為主將又逼迫眾賊寇投降,為此特意對你加倍封賞。
    除督六縣之地外,還恩賜了縣侯爵位,令我頗為豔羨。”
    “須知我忘憂國爵製為伯治鎮、子督鄉、男領村,縣為侯、郡為公、州為王。
    掌門得授侯位可化公為私,統直屬封地之兵出戰各地。”
    無憂郡守雖然躺贏了,但收複七城之地的功績同樣不小,因此也獲得了稱號獎勵。
    原本他的名號全稱為【60級無憂郡守?金展】,現在卻變成了【昭義伯?60級無憂郡守?金展】。
    “恭喜郡守榮獲昭義伯之爵,你我二人合力討逆均有所得,實在是大善之事。”
    “掌門言出必行、是為有道真修,日後再遇亂軍,我定會為掌門保留討逆將軍之職。
    你若不取,我再招募其他義士效命。”
    獲得爵位稱號後無憂郡守對周元好感大增,開口便許諾了討逆之權。
    “請掌門收好,此乃我忘憂國書、縣侯印信。”
    周元接過國書與印信的同時,係統提示也隨之而來。
    【叮,獲得忘憂國蓋原縣侯之位,直屬封地為蓋原縣,下督萊安、臨喜、鹹南、資林、慶觀五縣。
    縣侯有俸,每日可獲得一枚忘憂宣草丹與三十份無憂散。】
    【叮,獲得蓋原縣侯信,可開府建牙招募兵將,命直屬之地兵將出戰各地。】
    周元查看介紹詳情後發現,他的實封之地隻有蓋原縣,但也能管理其他五縣。
    不過非直屬封地沒有調動兵將之權,隻能任命縣令以下的各類職位。
    開府建牙則與錦福水府類似,有回府傳送、府兵通信功能,但沒有戰鬥傳送門效果。
    府兵規模為五百,算是有固定駐地的中型幫會。
    唯一的問題是蓋原縣侯府同樣在南城區,因此所謂的回府傳送充滿了未知。
    另外無憂散是回血回藍、消除虛弱狀態的靈藥,不算珍貴聊勝於無。
    忘憂宣草丹的效果類似於無憂郡守的忘憂之榮,可在消耗靈氣的同時恢複生命與神意,持續時間為半刻鍾。
    隻不過無憂郡守的忘憂之榮是大範圍增幅,並且持續一刻鍾時間,忘憂宣草丹隻對單體起效。
    總的來說此次討逆之戰周元收益頗多,甚至有了向秘境未出現之地輸送府兵的能力。
    為此他傳送回道觀分院後立刻封香火化身為侯府大將,給予了他招募府兵的權力。
    隨後操控香火化身前往逸島之國,尋幾名惡行深重的死囚作為第一批探索府兵。
    在此期間大魏將士也攜帶萊安城主返回了蓋原縣,並告訴周元萊安縣令已重置出現,對他們持友善態度。
    “周都督,這無邊秘境不講道理,我等討逆前它尚且允許義軍城主存在,我等討逆後竟然出現了新的縣令。
    如此看來做這討逆軍還不如做義軍,至少義軍可以占領城池,更好的掌控無憂地諸城。”
    神武大將褚昱與李思皆感覺虧了,早知如此不如直接攻打亂軍城池,建立新的義軍勢力。
    “諸位將軍莫急,義軍我們肯定是要做的,天理十二城有五城投降我軍,七城投降無憂郡守。
    現在討逆之戰已經結束,你等不再是討逆軍身份,可以義軍名號攻打那七座城池。”
    “隻不過戰事一起你等便不好進入各城修整了,在占據新的城池前隻能駐紮野外。”
    眾將士本以為戰事已經結束,不想第二場戰鬥竟能隨時開啟,這令他們有些沮喪的心情再次充滿鬥誌。
    “都督有何安排,可能從討逆軍與義軍的爭鬥中獲益。”
    “正要與眾將軍分說,此次討逆大勝我得了忘憂國冊封,現已位居蓋原縣侯之位。
    可惜縣侯府衙亦在城南之地,尚未出現不知其貌。”
    “我意選拔精銳武者數十專攻無憂諸城,看能否靠討逆之功與義軍之亂獲得更多職權。
    若能獲得重要職權,甚至窺見忘憂國事,或能借其力興我大魏。
    若破盡諸城後職權有限,我等便以義軍身份分占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