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俸祿有別

字數:4161   加入書籤

A+A-




    忘憂國的封賞製度有利用空間,但不多。
    蓋原縣侯升為原安縣侯之事令周元意識到,連續興起討逆之戰確實能獲利。
    可城池數量有限,一旦獲得大多數城池的督鎮權便無法刷取功勳了。
    那時失去下轄城池再奪回本就是應有之義,無需再加賜職位以作獎勵。
    這讓周元累積功勳升任王公之位的想法落空,隻好先領取國書與印信看有何收獲。
    【叮,獲得忘憂國原安縣侯之位,直屬封地為蓋原、萊安兩縣,下督無憂郡十一縣。
    縣侯有俸,每日可得兩枚忘憂宣草丹與五十份無憂散。】
    【叮,獲得原安縣侯印,可在蓋原、萊安兩縣開府建牙招募兵將,命直屬兵將出戰各地。】
    原安縣侯的爵位比蓋原縣侯強了不少,直屬封縣變多的同時侯府也多出一座。
    府兵數量亦從之前的五百升為八百。
    其他職權不變,可調整直屬封地的所有職位,可任命下轄十一城縣令以下的各類職位。
    最大的變化是獲得了討逆之權,隻要有叛逆勢力出現便能隨時發動討逆之戰。
    “郡守,若我下轄之地被叛軍占領,我之爵位是否會被撤銷。”
    “自然會的,君侯每丟失一座城池,朝廷便會收回一座城池的督鎮權,若是丟失直屬封地則爵位難保。
    但隻需後續收複失地便可官複原職,無需再積累功績逐步升職。”
    “原來如此,若我下轄之城全部丟失,隻餘直屬封地又該如何處置。”
    “若是如此,君侯將失去對下轄城池的管理權,即便那些城池被朝廷收回,也不會交還君侯督鎮。
    不過隻要直屬封地不失,君侯的爵位便不會被撤銷。”
    獲知忘憂國賞罰規則後,周元對縣侯之位有了新的了解。
    總的來說就是直屬封地不可失,下轄縣城卻可丟。
    隨後他激活玄門術法傳送回了道觀,等諸位將軍抵達蓋原城商議職位安置事宜。
    大約過了兩個時辰出征的大魏將士列隊歸來,六位投降的城主被卸了甲胄兵器均著布衣跟隨。
    遊天上將彭興不善言辭,僅拱手施禮言諸城皆附、幸不辱命。
    神武大將褚昱則上前與周元說起職位俸祿之事,言辭多有歡喜認為此乃天賜之福。
    “竟有此事,我之前還以為隻有各地主官才有俸祿可拿,不想捕快緹騎亦有俸祿可領。
    如此看來,縣令之位亦有可取之處,我等可謀劃取之。”
    “都督可有所獲,能任命各城縣令否。”
    “爵位再升一級,直屬蓋原、萊安兩縣,分管其他十一城池。
    直屬之地可任命縣令人選,分管之地不可提拔縣令,倒能提拔其他屬官。”
    “可能更換各城守卒否,若能更換當能獲得更多俸祿。”
    “可以一試,但未必能成,否則無憂地也不會授予私募兵丁之權了。”
    隨後兩日周元與諸位將軍測試了各類職位更換,最終發現了一種很特殊的現象。
    一是直屬之地可更換守衛,督管之地卻不行,並且守衛名額有限,更換一人秘境守衛便會少一人。
    二是除了捕快緹騎、縣令縣尉之外,其他職位皆無法領取俸祿。
    詢問城中官吏守衛後得知,他們確實有俸祿與軍餉,朝廷定期發放以作酬勞。
    這種特殊的現象令大魏諸將十分奇怪,皆參不透其中緣由。
    “捕快緹騎與守衛有何區別,為何我等就職捕快後有俸祿可領,充當守衛卻一無所獲。”
    看著苦惱的大魏諸將,周元突然想到了一種可能,那便是執法問題。
    捕快緹騎看似職位不高,卻是維護治安的執法人員,應當會吸納類玩家群體加入。
    其俸祿多半是象征意義的酬勞,緝拿抓捕換取獎勵才是真正的獲利方式。
    但此法對常人來說意義不大,以秘境處罰的嚴格而言,一旦被捕大概率就會喪命。
    力弱者在城中犯不下大事,即便抓捕也領不到多少獎勵,甚至來不及抓捕就會被城內居民打殺。
    “諸位將軍莫要多慮,我等時間充足,大可以從京城調一批解秘使前來調查其中隱情。
    當務之急是將緹騎捕快換成我們的人,我封地的縣令、縣尉之職亦當更換人選。”
    “周都督所言甚是,縣尉每日可領無憂散二十、金剛護體符一道,縣令每日有無憂散二十、禦風神行符一道。
    緹騎捕快亦有所得,每耽誤一天都是在浪費靈物,請都督授予眾將士職位以獲靈物。”
    周元現在掌管十三城之地,可封緹騎捕快共一千五百六十人,縣令兩人、縣尉兩人。
    本著舉親不避嫌的原則,他首先封李思為蓋原縣令,封遊天上將彭興為蓋原縣尉。
    隨後封神武大將褚昱為萊安縣令,雲麾道將公孫碩為萊安縣尉。
    剩餘諸將道明職位有限難以盡封高位後,又以捕頭緹騎之位暫且安置,羽林戰兵皆為捕快,輔兵文士暫不加職位。
    作為第一批投誠的五位城主也得了捕快之位,俸祿雖然不多但貴在持久。
    如此分封之後周元手中還剩一千零幾職位,留作日後逸島之戰時作為賞功之用。
    “掌教、遊天將軍,蓋原縣衙尚未出現,你們的俸祿無法直接領取,可定期前往無憂郡府衙領取。”
    “小事一樁,我等積攢個十天半月奔走一趟便可。
    不過那些捕快職位留著著實有些可惜,當請陛下派遣一批士卒暫代領取。
    可以立功轉正之名作為激勵,倒也無需擔心賞而複奪影響軍心。”
    “可行,請掌教傳送回京一趟,再調一千戰兵前來。”
    “謹遵都督之命,我即刻回京複命。”
    封賜完各項職位,周元又召開晚宴與眾將軍說起不受統屬的十一縣令之位。
    最終決定再起義軍依次討伐,好獲取那十一份縣令俸祿。
    “都督,不知無憂郡城可能攻破,若是可行的話不僅能再加功勳,也能獲取不少俸祿職位。”
    周元回想眾龍屬少君入侵無憂郡城時的戰力狀況。
    除了無憂城隍與六相光明寺的僧眾外,無憂城還有60級郡守一人,55級廣威將軍、廣武將軍、郡丞各一位。
    50級都尉三十、45級先登銳卒三百左右,40級鎮守精兵三千有餘。
    即便他能讓郡守暫時安居蓋原縣侯府,這份實力也不是神武大將他們可以攻破的。
    “或許能行,但風險很大。
    我們現有的實力恐怕不足以成事,且報與陛下抉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