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秦時農墨,三階九品小靈境!

字數:3298   加入書籤

A+A-


    蘇塵無法攀登溪流兩岸那陡峭如刀的岩壁,
    隻能讓小舟順流而下,隨著溪流飄蕩。
    看看能飄蕩哪裏去。
    他記得丹青畫中,是流到一座兩岸桃林疊嶂,翠綠蔥蔥的大山前麵才停下。
    片刻,
    卻見前方溪流緩和了下來,
    兩岸果然出現一片繁花璀璨的桃花林,長達數百丈,遍布溪流兩岸,靈氣濃鬱,樹上長滿了紅丹丹的靈桃,落英繽紛,美若仙境,煞是好看。
    一時看的令人驚豔。
    小舟順流,穿過一片百丈桃花林。
    隨後便是一座大山,山澗果然有一處洞窟可穿過,隱約可見光。
    洞窟上赫然提筆寫著【桃源——小靈界】幾個龍飛鳳舞的狂草,一旁還有陶聖的印戳。
    “穿過這洞窟,裏麵應該是山穀?”
    蘇塵暗道。
    他下了小舟,跳上岸,從這條狹窄的洞窟口進去了。
    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人通過。又走了百步,穿過了洞窟,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
    前方是一座平緩的山穀,
    在這山穀之間,有一片小村。
    三三兩兩的茅屋約有百座,錯落有致,看樣子這座山穀內住了大約有上百戶人家,炊煙嫋嫋,一片安靜祥和。
    平原上是大片平坦的靈田,種了許多靈穀、靈菜。
    這些靈田,都是用道路橫豎切成“井”字分布,沿襲大商的井田。
    田間小路,交錯相通,
    除了連片的靈田之外,還有碧綠的小池塘,遍布桑樹竹林之類的。
    一排排整齊的靈竹木房舍,倉庫,穀屋,鐵匠屋。
    養了許多靈雞、靈犬,靈豬等牲畜。
    雞鳴狗吠。
    眼前這副景象,分明就是自己買回來的那副水墨丹青卷軸上,所畫的場景。
    這是一座聖人開辟的獨立洞天福地,小靈境。
    此境的靈氣濃鬱度很好。
    蘇塵站在山口眺望,被這十裏桃花源靈境給震撼。
    “丹青..小靈境?”
    這是傳說中,擁有大神通的丹青聖人的手段,才能在一副水墨丹青畫中,開辟出一方獨立的小靈境。
    這小靈境內可自成一體,與外世隔絕,千萬年而不崩塌。
    令人難以置信!
    “對了,如今這水墨丹青畫卷在我之手,這麽說來,這方小靈境也屬於我?”
    蘇塵懵了許久,驚喜交加。
    此山穀,光是靈田就足足有十裏。
    山峰雪地用來種植靈雪蓮,雪參。
    山腰有靈霧,正適合種靈茶,
    山下溪流兩岸,是平原靈田,用來種靈穀、靈桑之類的藥材。
    這些田畦,足夠自己修煉到陰陽門第二大境以上。
    遠處,平原靈田中,正有一位皓首老農和數十多名壯漢子、婦孺,正在耕地鋤田。
    “聖主~!”
    “是聖主來了!快隨老夫拜見聖主!”
    老農遠遠的看到蘇塵,他愣了一下,臉上露出激動,不由慌忙微微顫顫帶著眾漢子和婦孺,一起迎接蘇塵,跪地叩首便拜。
    “您老是?”
    蘇塵疑惑問道。
    “聖主,老漢姓秦,村民們乃是老秦農門、墨門的一支!”
    老農連忙介紹他們這群畫中村民的身世。
    他們這山穀村民,乃是大商仙朝時期的古秦諸侯國人,鎮守大商西境,村民中有不少是墨門和農門弟子。
    當年,大商末年,大稷伐商,天下一片戰火。
    他們飽受戰亂之苦,一路逃難。
    恰有一位陶氏聖人路過,見他們這些農門門徒、墨門門徒,因戰亂流離失所,逃離家園,心生憐憫。
    以聖人之力,丹青之術,開辟出一座丹青《桃源》小靈境,許給他們安居之地。
    他們這群古秦農、墨門徒,便離開古秦,跟隨這位陶氏聖人,遷徙到這片十裏桃源小靈境。
    自從祖上遷徙來此地之後,他們世世代代居住這桃源山穀內,從此再也沒有離開過。
    為感謝陶聖的大恩,村民們拜聖人為主。
    受聖人庇佑,此桃源靈境內,既無兵災,也無妖禍,他們在此安居樂業。
    不過,聖人仙蹤飄渺,又青春永駐,經常是數十、百年也未必露一次麵。
    甚至有時候,他們這群古秦人連續數代人老去,聖人也未曾露過一麵。
    往往等聖人再出現的時候,已經是穀中老人的孫兒輩了。
    聖人留下話,能出入此靈境之人,便是聖主。
    他們這些古秦人,寫下了祖譜,世世代代謹遵教誨,祖祖輩輩都奉進入山穀之人為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