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公布密信
字數:4525 加入書籤
王學文的天塌了。
他捧著被打腫的手心,失魂落魄的回到了自己的院子中。
看到妻子仇氏便流下兩行熱淚,撲過去求安慰:“媳婦兒!這不是人過的日子啊!咱們回家去吧?堂弟他,虐待我啊!你看我這手····”
仇氏憐愛的摸了摸丈夫的腦袋:“真好,終於有人管得了你了。”
王至成一臉欣慰道:“父親有三叔管教著,應該是能穩重許多,兒子甚是欣慰。”
王學文如遭雷擊,不敢相信的看著妻兒:“叛徒!”
仇氏不搭理他,拿出藥膏給他抹藥,語氣溫和:
“這是剛才弟妹讓人拿過來的,抹上明日就好了,相公,你可別不知好歹了,今日吃飯的時候,雍州府學的那許多舉人都等著請教三郎問題呢,你這裏三郎主動管教,你還不樂意?”
“這是別人求都求不來的機會,你就珍惜吧!難不成你真要這樣混一輩子,等著三郎將王家撐起來?三叔家的雙胞胎想要請教三郎都沒機會來呢!”
王至成看著父親歎氣:“三叔是咱們家有史以來的頭一位狀元哩!還是雍州府百年不出的天才,不知道多少人羨慕我是三叔的侄兒呢!要是這麽厲害的人教我,我肯定是要高興死了,我還想和爹爹換換呢!”
王學文被兩人說的臉上無光,硬著頭皮道:“你們是不知道他多可怕,小時候把我倒吊在樹上·····算了,跟你們說不上。”
他擺擺手,生無可戀的倒在床上,一想到未來的生活,就覺得暗無天日。
王至成好奇的爬上床,搖晃著他:“您說嘛!三叔把您吊在樹上幹什麽?”
··········
天氣越來越冷,京城中不管是百姓還是勳貴都開始儲備起了取暖的物資。
有錢人家,無煙煤、銀霜炭、皮裘大氅,鑲金嵌玉的手爐、腳爐。
普通人家,柴火、普通煤。
窮人家全靠一身正氣取暖,最多燒些柴火,被子衣服也不是棉花的,而是填充的柳絮,天氣稍微冷一些,都能凍死人。
西山的煤礦已經開采出了許多的煤,但王學洲下令不要往外賣,這讓陳全急的嘴角上火。
“大人,現在天氣已經夠冷了,咱們不賣,那些民窯可都往外賣,一個個不少賺呢!”
王學洲開口:“我正要跟你說此事,城中的煤價如何?”
陳全這些日子沒少打聽,聞言毫不猶豫的開口:“幾家民窯賣的價錢都是統一的,普通煤一文錢一斤,百斤也就是一百文,無煙煤價錢高一些,兩文錢一斤,也就是百斤兩百文,像宮裏這樣地方大、人多,日夜不停,一天就要燒上千斤!”
“其他王公大臣家中,雖然沒有這麽大的用量,但全部加在一起,需求也不少!更何況城中還有大幾十萬人口呢!還不算京畿一帶的人,現在可正是賺錢的時候!”
搖錢樹啊!
陳全眼巴巴巴的看著王學洲。
守著搖錢樹而不能換成錢,就這麽眼睜睜的看著錢飛走,真是比殺了他還難受。
王學洲聽著也有了判斷。
煤價不算高,但也不算便宜。
要是算上每日的消耗量,隻怕京城中的百姓每年在取暖費上都要花費不少錢。
“去取消石灰、黃土和水來,再弄來一盆煤粉。”
鄒通聽到這話,連忙答應了一聲,積極取東西去了。
王學洲朝著楊禾一伸手,楊禾將一樣東西遞到了他手中。
樣子有些奇怪,底部是個圓球,上麵有個長長的杆兒,可以拉伸。
鄒益祥和陳全都忍不住伸長了腦袋。
“這是打煤球的東西,煤球這東西造價便宜還耐燒,我隻給你們演示一遍,回頭你們就可以讓人做這個東西開賣了,我隻有一個要求。”
“價錢,必須得便宜。這個東西走薄利多銷的路線。”
陳全臉上驚喜的表情還未完全綻放,便凝固住了。
鄒通將東西取來,王學洲將他們他們幾個全都招呼到身邊,親自動手和煤。
其他人想要代勞,但因為不知道怎麽做,隻能幹看著。
“煤粉比例在一多半,黃土充當一個粘合劑的作用,消石灰是固硫用的,水的作用是混合粘結。將它們混合到一起,能團成團不散,然後便用這個東西,狠狠的往裏麵一壓!”
王學洲抄起蜂窩煤模具,抽出杆狠狠的往一堆混合物上麵一插,然後壓實,再把模具的杆子往下推,煤球便會下落,一顆蜂窩煤便脫模了。
“這就是蜂窩煤,陰幹後便可燃燒,比起直接燒煤,耐燒程度能提高一半,使用的時候注意通風,不然煙氣會讓人中毒,這個你們都知道吧?”
陳全雙眼放光的看著這圓圓的東西:“裏麵居然還黃土和水!妙啊!這樣一百斤煤,能多做不少出來呢!煤煙氣大人不用擔心,富貴人家燒煤都從地下或者專門的爐子燒,有煙道,窮人家房子都漏風,根本不用特意通風!”
這……
這還真是沒想到。
“大人放心,此事交給我們來辦!咱家這就找人來做,過不了幾天就開賣!哈哈哈哈,有這東西,還有誰買什麽煤!”
王學洲皺眉:“東西是我想出來的,所以這定價,由我說了算。咱們投資商行主要人員結構乃是勳貴,與民爭利並不是值得高興的事情,這東西也簡單,很容易模仿,如果其他民窯仿出來了,不要管,做好我們自己,定價不要高了。”
“如果其他民窯因此被擠占市場生存不下去,到時候可以合並,給他們股份,大家利益共存,與人為善,等於己為善。”
鄒益祥、鄒通和三兩立馬正了臉色:“聽大人吩咐。”
陳全雖然愛財,但聽到王學洲這樣說,也露出幾分佩服:“是咱家狹隘了,大人既然這樣說了,咱家自然也不會壞了大人定下的規矩,大人說怎麽做,咱就怎麽做。”
不知道什麽時候,京中也飄上了雪花。
江南那邊的一則消息,卻引爆了京城。
姑蘇三縣一府的百姓,大鬧府衙!
原因竟是身為巡撫的徐墨,抓了方家的方正坤、方恒林、方紹成三人!
消息傳回京城,不少人震驚。
有人破口大罵方家要造反,如此無法無天!
也有人懷疑徐墨是不是得了失心瘋,居然把方家三個當家的爺們全抓了。
方閣老屍骨都未寒啊!
還沒等京中做出反應,監察司的黃時、何常,還有錦衣衛的人便將密信一同送往了京城。
蕭昱照看完之後大怒。
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吩咐朝恩將信上的內容念給眾人聽。
“臣監察司何常謹奏:——”
“近日探得逆情,不得不報。方家方正坤借由為父辦喪事之由,時常與沿海商賈私會,臣等在碼頭查獲密信數封,字裏行間暗指‘島主相迎’‘舟師備妥’等字眼。”
“臣等心生疑惑,便使人盯著方家,察覺近日他們變賣田產頗多,卻未購置新業,族中幼輩皆稱遊學,實則分批南行。”
“臣命人日夜盯梢,最終發覺他們於一處荒港集結,倭船屢現該處海域,夜燃綠燈為號,顯有接應之意!臣立即稟告了徐巡撫,聽聞大驚,立即帶兵擒獲了其家仆、親信拷問,最後審出了‘海外有桃源,可避王化’之事,巡撫大驚,立即派人捉拿方家主謀三人。”
“然,百姓被人煽動,不知其真相,被人以利脅迫,蒙在鼓中,圍困府衙眾人,臣恐誤事,特密信一封說明此事,臣已命人密捕涉事商賈,請陛下敕令沿海衛所嚴查舟楫,斷其遁路,發兵圍剿其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