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 悶聲幹大事

字數:4417   加入書籤

A+A-


    話一時半會兒說不完。
    王學洲換了衣服先進宮複命,回來了再和媳婦詳談。
    剛出門,就看到謝非言躥了出來。
    寒風將他頭發吹的四處飛舞,他忍不住裹緊了身上的棉衣,慢吞吞的跟在馬車後麵。
    石明詫異道:“他做什麽的?怎麽黏上你了?”
    王學洲揉了揉腦門:“姑蘇謝家的兒子,非要拜我為師,陛下整治世家還來不及,我怎麽可能收他為弟子?更何況我忙也忙死了,沒空教他。不死心,追京城了。”
    石明看著外麵:“我看他挺堅持的。”
    王學洲淡定道:“無妨,他有親哥在這裏,讓他們家的人管好他就是。”
    謝非言從家裏跑出來之前,因為綁架熊智明的事情被謝家主揍了一頓。
    在船上雖然用了藥,但還沒好徹底。
    因此跟在馬車後麵走的有些慢,但他全然不在乎。
    因為他能猜出來王學洲要去宮裏。
    畢竟是欽差,回來肯定要回宮複命的。
    他眼睜睜的看著馬車越走越遠,不慌不忙,一邊走一邊問路,一路到了宮牆根兒,遠遠的站在角落等王學洲出來。
    他要用行動告訴王學洲,他願意伺候左右,他想要學科學的決心。
    王學洲在宮門口看到等了一會兒的湯亭林。
    “你可算到了,一起去複命?”
    “走!”
    兩人一進宮,便直接去弘德殿求見。
    朝恩聽到稟告,親自跑到門口堆滿了笑容:“王大人!湯大人,可算等到您二位回來了!”
    王學洲頷首笑道:“陛下可在?”
    “哎喲!陛下一聽是您趕緊讓奴才出來請您了!”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王學洲感覺朝恩更加諂媚了。
    相比之下,湯亭林冷落多了。
    不過他也不在意,宮裏這些太監捧高踩低實屬正常。
    更何況,朝恩這個司禮監一把手,真說起來地位比他高呢……
    殿內地龍燒的很旺,一進門就感覺到了一股熱氣。
    蕭昱照穿著薄薄的羽絨服,看到王學洲進來立馬歡喜的上前:“先生!您可算是回來了!”
    “見過陛下!”
    王學洲和湯亭林異口同聲。
    蕭昱照發現還有一個人在,立馬擺出了威嚴:“免禮。”
    “來人!賜座!”
    朝恩連忙命人搬來兩張椅子。
    湯亭林還是頭一次有這麽高的待遇,屁股將將挨到了凳子邊兒,不敢多坐。
    看著絲毫沒有王學洲從容。
    蕭昱照注意到了他的緊張,開口問道:“湯大人,這一趟出行可有收獲?”
    湯亭林立馬起身:“啟稟陛下!臣自跟著王大人出行,一路上······”
    湯亭林將這一路上的的見聞全都說了,自然隱去了一些難登大雅之堂的事情,比如綁架、畫畫···這些。
    “江南士族在本地盤桓已久,幾乎壟斷了百姓一輩子所有需要的東西,長此以往,他們在那邊宛如一個‘土皇帝’,一聲令下百姓指哪打哪,而府衙的存在就成了笑話!如今那裏空有重賦之名,卻根本沒有重賦之實!為了避稅,他們手段頻出,投獻、移丘、改冊··等等。”
    “明明從方家抄出了十萬畝田地,今年的稅收可有上漲多少?”
    “雖說朝中大半稅收來自於江南,他們輕易動不得,但他們就宛如一顆膿瘡,如果放任自流早晚潰爛全身!”
    湯亭林慷慨激昂:“臣在永安鎮、福山問了許多百姓,默默觀察了很多人家,有田的人家十不足一!所以他們一旦失去了做工的機會,便麵臨著沒有生路,需要鋌而走險直接出海做海盜,甚至有的反過來給倭寇帶路的現狀,這一次福山、永安鎮損失慘重,就是因此!”
    “臣,要彈劾漳州巡撫華賢齊,借著職務之便大肆斂財······”
    湯亭林從袖子中拿出一份名單,一個個念了起來,上麵全都是之前幾位家主威脅他們時,說出來的名字和職位,還有一些是湯亭林自己打探出來的。
    王學洲有些驚訝。
    老湯居然悶聲幹大事!
    看著沒什麽作為,感情早就摸透了情況!
    居然還調查了土地情況。
    而且膽子大到要跟沿海官員開戰?
    一口氣彈劾這麽多人,也不提中庸之道了?
    湯亭林一口氣念完,喘了一口氣:“事有可為,有不可為!臣作為禦史,有責任將事情告知陛下!有義務糾察這股不正之風!”
    蕭昱照聽的麵色凝重,第一次認真的打量湯亭林。
    印象中這個人平平無奇。
    沒想到還有這樣的勇氣。
    他不由得問道:“明日早朝,你可願意當著百官的麵,再彈劾一次?”
    湯亭林是有些掙紮的。
    但他想到在福山、在永安看到的那血淋淋的畫麵,想到了那些人絕望的哭聲和有人崩潰自殺的畫麵……
    他深吸一口氣,撩起衣袍跪在了地上:“臣,願意!”
    蕭昱照讚賞的看著他,親自將人扶起來:“好!那你回去準備準備!”
    “臣告退!”
    湯亭林看了一眼王學洲,遞給他一個‘我等你’的眼神,便離開了弘德殿。
    “先生,湯大人說的都是真的?那邊的百姓日子竟如此難過?有田的百姓十不足一?!”
    之前的折子上都沒人說過這個,蕭昱照自然也難以想象出沿海百姓的生活。
    今日湯亭林這話,讓他從打下新羅的成功中驟然回神,清醒許多。
    王學洲點頭:“沿海地區,本就田地稀少,福山、白茆、鬆江還有南沙群島灘塗眾多,還時有麵臨坍塌被海水淹沒的問題·······”
    看的再多,聽的再多都不如親眼去看一次來的印象深刻。
    王學洲將這一次去姑蘇那邊觀察到的情況又補充了一些,蕭昱照聽得十分認真。
    “陛下,將鬆江錦衣衛所的人調一些去盯著在福山建設的那些商戶。不然再好的政策也恐歪了。”
    “這是自然!”
    蕭昱照直接喊來了鄭啟,讓他下去安排。
    他苦笑:“如果現在讓人重新丈量那邊的土地,清查戶口,隻怕會在朝堂上掀起軒然大波吧?”
    王學洲反問道:“陛下,我朝建立百餘年,距離上一次全國清查戶口丈量土地,有多少年了?”
    蕭昱照毫不猶豫開口:“八十年!”
    “整整八十年啊!這中間有多少變化?陛下該不會以為我剛才說的那些情況,隻有沿海地區的百姓是這樣吧?”
    蕭昱照身子一震,看向了王學洲。
    兩人無聲的對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