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找娘家人算賬

字數:4547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    見眾人不承認,顧懷錚直接把在江都府遇到江家人並審問的事給說了出來。
    “娘,別跟她們廢話,這些人交給我來審,不怕他們不招供。”
    畢竟事情過了十幾年,江家人早就把這事拋之腦後。
    如今聽說,也隻當是江菀等人詐他們的,便都一口咬定沒有做。
    “之前翠翠不是一直跟你在一起嗎?若是真的是我們幹的,她怎麽什麽都沒說?”
    江菀冷笑一聲,“江翠翠?她壓根就不是我的女兒,這會早已亂箭死於城門上,若是你們再不交代,就隻能和她一樣的下場。”
    眾人一聽,紛紛變了臉色。
    之前江翠翠剛來京城的時候,江菀對她很是關心,怎麽這會突然說殺就把人給殺了。
    “那江翠翠分明是你女兒,怎麽又不是了?”
    “姑母,你是不是被別人給誆騙了?不會是別人故意挑撥我們的關係,又找了個假女兒來吧?”
    見眾人不肯相信,江菀直接衝著站在後麵的江清月招了招手,示意她上前。
    “小月,你過來看看,這些就是你的那幫好舅舅,若不是他們,咱們母女也不至於十幾年見不上麵。”
    江清月心疼地挽住江菀,同時用目光掃了掃跌坐在地上的幾人。
    “舅舅,十幾年不見,可是認不得我了?”
    此話一出,幾個坐在地上的人頓時嚇得連連往後退去。
    隻需一眼,幾人便認出眼前的姑娘便是小時候的姣姣。
    這下,再也沒人敢質疑。
    看樣子,江菀的確是找到了江家人查明了真相!
    想到這,眾人便也不敢再狡辯,隻一個勁地磕頭認錯,想要祈求江菀的原諒。
    江菀不欲和眾人多費口舌,直接讓顧鶴庭下令,將所有江家人全部關押起來。
    準備一個個親自審問,但凡和當年的事有半點幹係的,都逃不掉。
    “你們放心,我不會讓你們死得那麽痛快的。”
    幾人見江菀下了狠心,一點舊情也不念,不由得破口大罵起來。
    “江菀,你好狠的心!都過去那麽久的事了,你還咬著不放,就不怕父親泉下有知嗎?”
    江菀冷笑一聲,“我就怕他不知道,反正你們比我先見到他,你們自己好好想想要如何和江家長輩們解釋吧!”
    從江家出來之後,顧家父子二人和宋硯便要進宮麵見吳王商議要事。
    江菀無事,便打算帶著江清月先回趟顧家看看。
    回去的路上,江菀有些抑製不住的激動,一直拉著江清月的手和她說起小時候在宅子裏發生的趣事。
    “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小時候住的院子了?娘這些年一直在親手收拾打掃,還和你小時候一樣。”
    “哎呀,你看我,你那個時候那麽小,哪裏能記得?”
    “不過沒關係,現在回到家了,以後喜歡什麽樣的院子,娘都親自給你布置。”
    見母親這麽激動,江清月也開始不由自主地緊張起來。
    哪知兩人剛走到顧家的大門前,江菀臉上的笑意就頓時消失了。
    江清月扭頭一看,也被眼前的情形給嚇了一跳。
    雖然她記不起顧家以前的模樣,但是好歹是世代侯府,怎麽也不可能是眼前這麽破敗的宅子。
    母親不過是離開了一個冬天而已,那些人是有多大的恨意,才會把這宅子作踐成現在這樣?
    越往裏麵走,裏麵的情形越是悲涼。
    隻見原來的物品家什早已被人搬了一空,院子裏四處散落著不值錢的雞零狗碎。
    除此之外,再也尋不見一樣完好的東西。
    不僅如此,原先父親和哥哥親手替江清月做的秋千也已經被人給毀壞掉了。
    見此情形,江菀氣得差點沒背過氣去。
    江清月回過神,連忙挽著母親安撫,“算了,毀了就毀了,好在房子還在,咱們慢慢收拾便是了。”
    江菀難過了一會,也重新振作起來。
    “你說的沒錯,房子還在,咱們一家人也都好好的在一起,這就夠了。”
    說罷,江菀便拉著江清月準備離開。
    留在這樣也隻會平添煩惱,等她找好人打掃完再回來也不遲。
    ......
    原本江清月以為,北伐成功之後大家便能停下來喘口氣了。
    哪曾想,進了京城之後宋硯等人每日比從前在軍營的時候還要忙碌。
    而且北方的慘烈程度比她們之前想象的似乎還要嚴重一些。
    江都府雖然也經曆了旱災,但是好在去年開始便逐漸地恢複了降雨,澆灌莊稼已經不成問題。
    而這北方,不僅之前的幹旱更為嚴重,去年的雨水也並未完全恢複。
    連年的幹旱和戰亂,簡直沒打算給這裏的老百姓留一絲的活路。
    而那些家境殷實的或者在南方有活路的,早就在旱災開始便想盡一切辦法往南方遷徙。
    而那些普通的老百姓卻大多都留在了這片幹旱貧瘠的土地上。
    畢竟南方路途遙遠,逃荒路上也極其的凶險,與其跋山涉水地死在半路上,很多人都寧願死在自己的家鄉故土上。
    所以在江都府老百姓都在往南逃的時候,這些北方的老百姓卻一路向北前往京城。
    原本他們以為隻要到了京城,朝廷看到他們的真實慘狀,就一定會想辦法安置他們這些流民。
    哪知道朝廷早就已經知道了,隻是不想管而已。
    這些前仆後繼的流民隻能一波又一波地死在了京城的城外。
    如今城外的村莊裏,已經是十室九空。
    見此情形,吳王甚至來不及考慮登基的事,當即便開始著手商議賑災之事。
    之前在城外的流民營裏,江清月曾提議單設一列救濟隊伍給老弱婦孺。
    那件事開始沒多久後,流民當中的老人、女人和孩子一下子存在感大增。
    原本奄奄一息快要餓死的也都找到了活路。
    這件事之後,吳王便一直記在心裏,想要找機會感謝江清月。
    隻是一直太忙,壓根就騰不出來時間。
    如今開始賑災,吳王便又想到那件事,連忙召了宋硯和江清月一起進宮商議。
    賑災的事,江清月這段時間也從宋硯那聽說了不少。
    知道眼下國庫糧食緊缺,僧多粥少。
    而領糧食的隊伍中每個人的情況並不相同,其中大部分的確是走投無路的流民,隻能指望朝廷的施舍活命。
    但其中也不乏有些家底的城內百姓混入隊伍,還有一些在城外築高牆藏著餘糧的地主財主。
    這些人全部混雜在一起,數目實在驚人。
    而如果一定要將這些人逐個查清楚情況再發糧,也著實費時費力。
    親,點擊進去,給個好評唄,分數越高更新越快,據說給香書小說打滿分的最後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httpap..,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