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第319章 竹文化園手藝被非遺收錄了

字數:4038   加入書籤

A+A-




    319.第319章 竹文化園手藝被非遺收錄了
    第319章 竹文化園手藝被非遺收錄了
    時間流逝,一年又到了尾聲,利源農場卻處於了歡聲笑語之中。
    每一個員工的臉上都彌漫這一種喜色!
    因為,利源農場在年前發年終獎了,雖然大家之前就聽到了有關年終獎的消息,但是一般來說都以為會等到年後的一月來發的。
    誰能想到竟然在年前就發了。
    這對於很多打工族來說,絕對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因為這代表他們可以過一個肥年!
    畢竟,這一個月發的工資每個人基本上都可以拿雙倍。
    因為農場給的年終獎太高了。
    竹文化園現在在網上已經有了很大的名氣,特別是竹文化園出產的竹製品,越來越受遊客的歡迎。
    一大早,就見文化園的師傅已經在郭老頭等幾個大師傅的帶領下,對著文化園一角的小小神龕裏麵的神靈進行了上香儀式。
    這神龕裏麵供奉的神靈是張班。
    張班是神話中手工製造業行神之一,傳說與魯班同為普安老祖之徒,且為師兄。
    這算是一位很小眾的神明了,他的生前是一位能工巧匠,擅長用葦篾、竹篾、草稈等材料編織炕席、草墊子、籃子、簍子等各類生活用品,是席篾匠的祖師.
    所以在後世,他也被供奉為竹製品製作的行業之神,留下了不少的傳說。
    而他的傳說反映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藝傳承,其被尊為祖師體現了行業對傳統技藝和先輩經驗的尊重與傳承。
    比如在竹製品行業,張班的技藝和精神激勵著後人的不斷創新和發展。
    現在他也被供奉在了竹文化園的一角。
    這事情不是農場這邊主導的,而是這些竹製品師傅自發組織了。
    這已經算是竹文化園的特殊文化,農場這邊也給予支持,甚至現在到文化園工作的服務員和竹製品師傅都要學習張班祖師的資料,並且每天都要上完香之後才能上班。
    一個地方的文化誕生,就是通過這種形式的,現在竹文化園除了有遊戲係統賦予的屬性之外,這種特殊的文化儀式,也已經成為了竹文化園的特色。
    很多遊客都會被吸引來觀看這上班前的行香儀式。
    很多遊客覺得,多了這一道儀式,似乎整個文化園都多了一種神聖的屬性一般。
    這就是文化底蘊了。
    所以,農場才會非常支持這種行為,這種底蘊隨著時間流逝,隻要農場沒倒,或者說哪怕農場倒了,隻要在文化園還在,這種底蘊會越積越深,最後成為大眾耳熟能詳,覺得理所當然的存在。
    而郭老頭這些師傅作為文化園身份最高的,自然每次也站在前排,帶領一眾竹製品師傅進行上香。
    上香儀式結束之後,郭老頭這些人也是滿臉笑容的回到了自己的竹製品工位上。
    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喜色。
    因為今天是雙喜臨門,第一件事自然就是農場發放年終獎了。
    果然,上班沒一會兒,郭老頭這些人都收到了銀行信息。
    郭老頭看了一眼,臉上就都是掩蓋不住的喜色,這年終獎幾乎是要和他的工資持平了。
    “爸,你發了多少年終獎?”
    “是啊,發了多少,我發了8000。”
    兩個兒子也是匆匆地到了他的麵前詢問,態度是恭恭敬敬的。
    畢竟,老父親的身份不一樣了,不僅是尤城竹製品傳承手藝協會的委員之一,也是文化園的大師傅之一。
    關鍵,老父親賺得錢比他們多。
    “你們兩個加起來都沒我這個老頭一半多,還好意思。”郭老頭沒好氣的看著兩個兒子。
    不過,他臉上的笑意卻是掩蓋不住的,畢竟家有餘財,家庭和睦,孫子在膝下,一家其樂融融。
    自然,他也清楚家有餘財是最重要的。
    如果不是家有餘財,他的兩個兒子還在外麵打工,孫子孫女也都在在身邊,他還是一個人孤零零的在老家房子裏。
    哪裏會像現在這樣,老房子已經裝修成了一棟別墅,兩個兒子也在尤城首付了一套房子。
    除了孫子讀書期間,一家子全部都住在老家的別墅裏。
    所以,他比任何人都在乎竹文化園,馬上就朝兩個兒子喝斥:“還不去幹活?偷懶呢?”
    兩個兒子也不敢反駁,馬上笑著去自己的工位上幹活了。
    也在這時,郭老頭就看到人事部的那位林夢瑤經理帶著兩人走了進來。
    一到郭老頭的工位,她也說:“郭師傅,你這邊組織一下,非遺手工製作藝術收錄那邊的人要過來了。”
    聽到這話,郭老頭將手中那個竹製品做完,就馬上朝其他幾個大師傅喊到:“幾位,忙完手中的東西後,先停一下,非遺那邊的人要過來了。”
    這話讓那些竹製品師傅都被吸引了目光。
    沒錯,他們主文化園要被非遺那邊收錄了,這無疑會讓他們尤城的竹文化更加出名。
    連那些遊客都被吸引了,畢竟在遊客的心中,非遺文化還是非常神聖的,而且是高大上的。
    這樣的話,他們買到手中的竹製品都會變得更加有意義。
    尤城,劉縣早就帶人在等待著了。
    竹文化園之所以會被非遺那邊收錄,也是他們縣裏麵一直努力的結果。
    畢竟,在另外一個毛竹之鄉,人家那種竹製品還不如文化園的呢,都能收入非遺了。
    憑什麽文化園這種品質的竹製品不行?
    隻要文化園的竹製品被非遺那邊收錄,那無疑對尤城竹製品行業也會有巨大的幫助。
    名氣在外,總是會迎來更多訂單的。
    所以,他們發了資料之後,在幾次接觸之下,非遺那邊也是審核通過,要進行收錄了。
    就是在這之前,他們要先派人過來實地考核,並且進行錄製。
    今天就是對方過來的時間,而且馬上要到了。
    一會兒,縣裏派出去的人就接到了非遺那邊過來的人。
    下來的是一個老者,還有好幾個青年,現在都是作為助手的存在,在那車上還有拍攝設備以及記錄設備。
    “陳主任,歡迎歡迎。”劉縣也是馬上熱情地找到老者贏了上去。
    畢竟審核收錄文化園竹製品所藝的就是這位。
    (本章完)